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34206丛书名: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系列
详细介绍了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研究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汇集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作者团队多年的临床研究实践积累;
以知识点的形式介绍了临床研究中常见的方法学问题。
01 RR值的含义与解释
/ 001
02 临床研究中的加菲猫——HR
/ 004
03 临床研究中如何选择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005
04 临床研究分三步走
/ 008
05 抗埃博拉病毒新药临床试验伦理之争
/ 009
06 前瞻性研究与回顾性研究
/ 011
07 率的可信区间估算
/ 013
08 雷达图 / 015
09 样本群体和个体的区别——均值的“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 / 018
10 试论临床研究顶层设计
/ 020
11 分不清的术语——Placebo和Nocebo / 030
12 均数和标准差应保留几位小数?
/ 032
13 炒土豆丝和洋快餐的区别——临床研究规范
/ 034
14 1 1=2?——研究对象的同质性 / 036
15 1 1=2?——结局指标的同质性 / 037
16 1 1=2?——观察指标的同质性 / 039
17 方法学解读一篇来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临床注册研究 / 041
18 “临床证据”与“临床实践”之间的缺口如何填补?——利用循证医学思想进行临床转化 / 046
19 关于ROC曲线不得不说的故事 / 048
20 知情同意知多少
/ 052
21 几个临床研究常用的实体瘤药物治疗终点观察指标 / 054
22 1加1等于2?——干预措施同质性
/ 056
23 文献综述、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的异同点 / 058
24 生存曲线你看懂了么?
/ 060
25 临床研究中,缺失数据都有哪几类?
/ 063
26 论文作图怎么破?——GraphPad Prism软件简介 / 065
27 如何用Excel进行随机分组? / 068
28 哑变量及其设置
/ 074
29 Kappa值和组内相关系数(ICC) / 078
30 差异性、优效性、等效性和非劣效性检验的区别 / 080
31 组内相关系数,SPSS菜单点起来 / 083
32 组内相关系数,哪家强?
/ 087
33 Prism作图实战——分组比较散点图 / 089
34 剂量-反应关系的Meta分析及Stata实现(上)
/ 097
35 剂量-反应关系的Meta分析及Stata实现(下)
/ 100
36 别妄想“鱼目混珠”——混杂因素的识别
/ 105
37 走下神坛的RCT——聊聊RCT的几点不足 / 107
38 在大数据中找到新机遇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 110
39 现代临床研究亟待发展的一个角色:CRC
/ 114
40 贪小偏倚,吃大亏——走进偏倚(bias) / 116
41 正确理解差异的“专业意义”与“统计学意义” / 117
42 混杂因素怎么控制?
/ 120
43 失访?不再束手无策
/ 122
44 PICOS——循证医学中临床证据的起点 / 124
45 你践行的是循证医学还是经验医学?
/ 128
46 诊断性研究的开展流程及注意事项
/ 130
47 每个病例应该可设置几个对照?
/ 131
48 写标书不犯愁——如何提出科学问题
/ 134
49 条件Logistic回归 / 136
50 “依从性”——治疗性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效应
/ 142
51 从一个例子理解“随机分组”
/ 145
52 盲法在观察性研究中的应用
/ 147
53 标书如何包装?
/ 149
54 你会讲故事吗?
/ 150
55 国外评估工具引入的跨文化研究方法介绍(1) / 152
56 国外评估工具引入的跨文化研究方法介绍(2) / 155
57 临床研究一定要算样本量吗?
/ 158
58 四款临床研究中常用的数据统计软件简介
/ 160
59 “知情同意”应在入选标准还是排除标准中限定? / 162
60 混杂因素的控制——分层、回归和工具变量法
/ 164
61 标书中英文缩写的使用要遵循KISS原则 / 166
62 免费又好用的网络样本量计算工具
/ 168
63 年龄只能是连续变量吗?
/ 171
64 一枝“读”秀——在家也可以免费下文献
/ 177
65 一篇发表在JAMA上论文的“统计分析”部分——读后感 / 180
66 方差分析之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你用对了吗? / 182
67 不要让数据欺骗了我们
/ 186
68 筛检就是诊断么?
/ 188
69 标书研究方案撰写无从下手?马上参照研究报告规范——观察性研究(STROBE)篇 / 190
70 临床研究中,由几位术者操作为宜?
/ 195
71 标书研究方案撰写无从下手?马上参照研究报告规范——RCT研究(CONSORT)篇
/ 196
72 临床研究之定性研究
/ 200
73 求人不如求己,非参数检验两两比较
/ 202
74 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的结果矛盾怎么办?
/ 207
75 应用Bootstrap法轻松估计可信区间 / 209
76 SPSS中实现正态性转换的小工具 / 213
77 SPSS操作技巧大全(第一季) / 217
78 定性研究中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 221
79 不论研究大小,做一篇有思想的报告
/ 223
80 临床研究中如何防止向均数回归?
/ 225
《临床研究方法与实用技巧1》在2018年初出版之后,受到业界一致好评,备受大家期待的《临床研究方法与实用技巧2》也终于与大家见面了。系列书将以合刊的形式逐年出版,努力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学习临床研究方法学、掌握相关技巧的途径。
2013年底,我团队中的几位年轻人给我提出一个问题,能否把微信公众号引入我们从事的临床科研服务工作?原因是我们在临床科研服务工作中与不同研究者讨论相似的话题,如研究分组、样本量计算等,讨论的内容对研究者很重要,但相同的答案需要我们重复无数次,时间花费太大,服务效率不高。如果写出一系列研究者感兴趣的文章,发在微信公众号上,研究者可提前阅读相关文章,打好基础。也可以在咨询过程中将微信文章分享给咨询者,图文并茂地展示相关知识或答案,这样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同时带来更让人满意的服务效果。“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微信公众号已于2014年1月7日正式上线,我们团队就此与微信公众号结缘。经过几年时间,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一个信息传播的良好平台,用这样一个平台为研究者服务,既有效又高效。我担忧的是我们能走多远、能坚持多久。每周要出文章,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家能坚持下来吗?
凭借我从1995年起从事临床流行病学教学科研工作以来积累的许多实践经验,在理论上也有许多探索,这些知识已经教给我的学生,这些积累也成为我们撰写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基础。在微信公众号发表的文章和单纯的学术论著有很大区别,公众号是一个科普平台,推送的文章应该是科普文章,即按照科普规律向受众介绍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知识。科普有什么特点?简单!这是我20世纪90年代到美国交流时学到的,现在用上了。所谓简单,就是一篇文章只讲一个问题,越小越好,边界越清晰越好,讲得越明白越好。实际上这里所说的“简单”是“不简单”,难点是怎么讲明白,我的办法是讲故事。我们都念过教科书,在学术上非常严谨,但读起来很费劲,不容易明白,也不容易记忆。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不能这样写,要反其道而行之。科学原理不容易记住,但故事很容易记住,可以把讲故事与学习科学原理结合起来,这样学习的效果就提高了。读了文章后科学原理可能忘了,但故事还记得,只要想起故事,科学原理就可以想出来。例如我在公众号中写了“炒土豆丝与洋快餐”的系列文章。通过依赖厨师经验而千差万别的炒土豆丝,和依赖标准流程而始终如一的洋快餐,类比了临床研究中的随意与规范,说明了标准化操作流程(SOP)对于临床研究的重要意义。那么若干年后有的读者可能记不清科学原理了,但“炒土豆丝与洋快餐”的故事应该还记得,从故事反推科学原理,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我们在公众号文章中还引入了不少时下流行语言,加上了语音播报……很潮,很“嗨”,给公众号的传播推广增添了助力,有点喜闻乐见的效果。
有了微信公众号为什么还要出书?经过一定时间积累后,公众号中的文章越来越多,读者在手机上很难检索到自己希望阅读的文章,用传统的读书形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读者善意的催促也使我们坚定了出书的想法,我们按年度将工作号中的文章整理后出合刊,这种形式适合在某些场景下使用。如在医生办公室里有一本合刊,有空随手翻一下,不一定翻到哪一页感兴趣就读一下。这是一种不错的传播方式,可以弥补在手机上阅读文章的不足。
真切希望读者能在读前言时已经对本书产生了兴趣。您不妨试着读几篇文章找找感觉。如果有兴趣,您也可以继续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除了文章,您还会发现“实用工具”,里面有惊喜等着您。
希望这本书和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陪伴您,带给您快乐和知识。
赵一鸣
2019年1月于北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