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89995丛书名: 田野中国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回顾
1.4 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第2章 近代云南的社会与历史场景
2.1 水电站兴建的历史背景
2.2 水电站兴建的社会思潮
2.3 水电站兴建的地缘基础
2.4 小结
第3章 实业救国与文化自觉
3.1 义利天下与自觉办电
3.2 商会组织与股份办电
3.3 治水工程与生态水电
3.4 小结
第4章 石刻与水电
4.1 全球招标与全国招聘
(清末民初)
4.2 合力造电与灿亿万年
4.3 石刻记忆与流芳后世
4.4 小结
第5章 油灯与电灯
5.1 民间惯习与电灯认知
5.2 市场促销与政府推广
5.3 制度管理与神仙管理
5.4 小结
第6章 国家命运与工人身份
6.1 抗战西迁和水电支援
6.2 黄金时代与百年大计
6.3 “文化大革命”场域与工人保机器
6.4 公家人与松毛饭
6.5 小结
第7章 制度变迁与传统再造
7.1 单位制改革与集体行动
7.2 风水树与隐秘信仰
7.3 圆通天地与半工半农
7.4 水电博物馆与文化资本
7.5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钟摆运动”中的“意义理性”
8.2 传世主义向现世主义的文化转向
附 录 主体间际分享:“他群”“我群”互动的田野
参考文献
后 记
表目录
表2-1 滇池水域变迁推算/76
表4-1 1910年云南商办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的技术工头/105
表4-2 石龙坝电灯公司工程各项人员及工匠头人基本信息/123
表5-1 1913~1915年耀龙商办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收支对照/141
表7-1 云南省2004年发电装机容量统计/196
表7-2 2011年石龙坝发电厂在职职工民族构成/210
表7-3 石龙坝“70后”“80后”职工所占比例/252
图目录
图3-1 云贵总督李经羲批文/89
图3-2 滇池流域卫星地图及石龙坝位置/97
图3-3 石龙坝电站位置区域/99
图4-1 装机于昆明石龙坝的中国台水轮发电机/111
图4-2 车间建成时刻的“皓月之光”石刻楹联/113
图4-3 第二车间落成时的“灿霓电,亿万年”石刻/114
图4-4 “用实核明”“永垂不朽”“功建名垂”三块百年老碑/123
图4-5 耀龙公司任总理左益轩/132
图5-1 清朝时期的油灯/137
图5-2 百年前有钱人用的油灯/138
图5-3 昆明五华坊巷的清代(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路灯盘/139
图5-4 耀龙公司发行的股票/150
图5-5 耀龙公司年度报表封面及首页/151
图5-6 耀龙公司收支对照表/151
图6-1 日本飞机轰炸石龙坝档案/161
图6-2 日本飞机轰炸石龙坝留下的炸弹壳/163
图6-3 雕刻着石龙坝厂区的第三车间护栏/165
图6-4 第三车间门口竖立的“建国必成”石碑/165
图6-5 工人收藏的民国29年的钱币,正面是“抗战必胜”,背面是“建国必成”/166
图6-6 石龙坝电站历年发电量/177
图6-7 石龙坝发电厂老工人师傅及其老伴/182
图7-1 石龙坝老工人居住的公租房/193
图7-2 职工家门头上的驱鬼辟邪符和照妖镜/204
图7-3 职工家门上贴的秦叔宝与尉迟恭门神/205
图7-4 工人家里墙上的水画与画像/205
图7-5 门后供奉的佛像/206
图7-6 厨房里供奉的像和佛像/207
图7-7 老工人设在厨房的供桌:像居中,左侧是观世音菩萨像,右侧是弥勒佛菩萨像/207
图7-8 青年工人办公桌上的玻璃板下的像/208
图7-9 自制拜佛的金元宝/210
图7-10 青鱼塘村皇恩寺敬香/212
图7-11 祭祀天地的祭台/213
图7-12 供奉山神/215
图7-13 80多岁的老工人家属从厂区到地里干活的路上/220
图7-14 郁郁葱葱的石龙坝人的菜地/220
图7-15 兼农的收获/220
图7-16 石龙坝人家属楼前的菜地/221
图7-17 在工作之余打理蔬菜地/221
图7-18 工人师傅利用废旧材料做的生活用品/222
图7-19 石龙坝人的家庭养鸡室/223
图7-20 工人师傅为我采摘她家的玉米/225
图7-21 老柜子仍在使用/228
图7-22 上锁的老箱子/228
图7-23 自己用废旧衣服改做的鞋子/229
图7-2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龙坝水电站/243
图7-25 石龙坝水电站文物陈列室/244
图7-26 两位女工人师傅在百年发电机旁值班/248
图7-27 德国西门子公司代表到石龙坝参观留影/249
图7-28 2011年9月大修发电机/251
图8-1 石龙坝人通过义务劳动将日本人轰炸后的弹坑改造成花园,起名“飞来池”/269
记得6年前,赵晓荣约我讨论她的博士论文选题时,表达了要做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题目,我非常赞同。只是,我提醒她一定要恰当选点。果然,她选的田野点是云南昆明滇池边的石龙坝水电站,这是一个“非传统”的城市文化遗产,而且仅有百年历史,因此,这是一项并不多见的工业文化遗产考察。
赵晓荣从石龙坝现存的大量遗迹,尤其是那三座百年碑文,以及今天仍在发电的水轮机之间所呈现的文化链接中,进行了这样的阐释:当年石龙坝人自觉办电的行为不单单是以往历史学家所认为的那样,因受西方工业文明濒临城下的一种“冲击-反应”行为,更是一种“被动中的主动”意义上的“文化自觉”行为。当年,石龙坝电站的建设者,无论是政府官员、商贾大亨,还是普通人,面对列强的入侵,均体现了“匹夫有责”的强国热情与民族意识,这在每个人身上都得到充分体现。显然,百年前,石龙坝人在精神方面的追求是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所熏陶,云南官绅商庶外争主权和内争民权的自强壮举,是他们当年立德、立功和立言之不朽践行,这种精神跨越时空一直延续到今天。文化资本存量随着社会文化变迁、时间的流动和行动者的实践或多或少地会发生变化,但不论怎样变化,都改变不了文化资本在世代之间的“传承性”。今天,石龙坝的许多物件已经具有了活的文物的意义,其整个厂区就是一座开放式的博物馆,石龙坝的精神与象征仍在后来的几代人中传承着。
赵晓荣立足当下,在田野中追求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又在历史中对田野资料加以印证,从而使中国近代史上座水电站的百年历程,在当代石龙坝人的生活场景以及那些泛黄的档案中得到了鲜活的呈现。赵晓荣不仅将田野看作人类学例行研究园地,而且将田野视作生活本身,通过主体间际的分享重新发现和思考田野中研究者的角色、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关系,从而为认识他者与自我、认识百年工厂变迁中的人性的多元形貌提供一种“路径知识”。
赵晓荣以“人类学的文化透镜”观察石龙坝水电站的历程是循着一明一暗的两条逻辑运行的。明的逻辑是国家的逻辑,暗的逻辑是石龙坝人的逻辑即社会的逻辑,这两条逻辑在石龙坝人的实践中是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做“钟摆运动”。在这种动态平衡的“钟摆运动”中,石龙坝人通过运用种种象征符号赋予日常生产和生活的世界以意义,使物质世界变成象征化的意义世界。同时,石龙坝水电站百年历程中物所承载的人的思想之变迁,从“人-物”的关系视角理解,表现出“传世主义”向“现世主义”的变化。
“传世主义”中传承的物不仅是物质遗产,而且是一种历史遗产,是在祖宗和后代之间通过物的传承构成的一股文化流。这股文化流传递的并不仅仅是物质文化,同时还向后代传递了先人的信仰和诠释生活的内在方法,使得过去与现在绵延不断。而传世主义向现世主义的转向也在揭示物质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经由社会结构中的人与物之互动而生发和转变的。
赵晓荣对我讲,她在石龙坝的调研环境一度极为困难与无助,但她的执着与坚持令人感动,她的心血没有白费,我们期待她的《物以载志》早日面世!晓荣一直有自己的学术选择和决断,她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人类学博士研究生学位后,又为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做博士后,显然是想把人类学和工商管理学在理论与方法上进行交接,听说她的另一部作品就是这种跨学科的探讨,相信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走向会不断地带给她创新观察与研究乐趣,这也是我所希望的。
庄孔韶于北京景山老宅
2016年1月24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