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41938
《医用化学》(第二版)是将传统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内容中与医药关系密切的内容有机整合而成的一门化学基础课教材,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个部分。无机化学部分主要讲述溶液,电解质和缓冲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原子结构、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配合物;有机化学部分主要讲述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性质、结构特点及常用鉴别方法。
《医用化学》(第二版)可作为高等院校护理、医学影像、康复医疗、针灸推拿、应用物理、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检验、法医、卫生管理、医学信息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教材。
第一章 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组成量度1
一、物质的量浓度2
二、质量浓度2
三、体积分数2
四、质量分数2
五、溶液组成量度的换算3
第二节溶液的渗透压3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3
二、渗透压和浓度、温度的关系4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5
第三节胶体溶液7
一、溶胶8
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12
阅读材料13
学习小结14
复习题14
第二章 电解质和缓冲溶液
第一节电解质溶液16
第二节酸碱质子理论17
一、酸碱理论17
二、水的质子自递平衡18
三、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19
第三节溶液酸碱度的计算21
一、酸度与pH值21
二、一元弱酸、弱碱溶液pH值的计算22
第四节滴定分析溶液的酸碱含量23
一、滴定分析概述23
二、酸碱滴定法25
第五节缓冲溶液29
一、缓冲作用、缓冲溶液及其组成29
二、缓冲机制29
三、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30
四、缓冲容量31
五、缓冲范围31
六、缓冲溶液的配制32
七、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33
阅读材料34
学习小结35
复习题35
第三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37
一、氧化与还原37
二、氧化数38
三、氧化还原电对39
第二节电极电势40
一、原电池40
二、电极电势42
三、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44
第三节电极电势的应用48
一、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48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48
学习小结49
复习题49
第四章 原子结构、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第一节量子数与原子轨道50
一、主量子数50
二、轨道角动量量子数51
三、磁量子数51
四、自旋量子数53
第二节核外电子排布规律53
一、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图53
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54
三、核外电子的排布55
四、元素周期表55
五、原子结构与元素某些性质的关系56
第三节元素与人体健康58
一、必需元素与非必需元素58
二、人体必需元素的生物功能58
第四节共价键61
一、共价键的本质61
二、现代价键理论要点62
三、共价键的类型63
第五节分子间作用力64
一、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64
二、范德华力65
三、氢键66
学习小结69
复习题69
第五章 配合物
第一节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71
一、配合物的定义71
二、配合物的组成72
三、配合物的命名73
第二节配合物的价键理论74
第三节配位平衡77
一、配位平衡常数77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77
第四节螯合物80
一、螯合物的结构特点80
二、影响螯合物稳定性的因素81
三、配合物与医学的关系82
学习小结83
复习题84
第六章 有机化学概述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85
一、有机化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85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86
三、有机化学与医学87
第二节有机化学的结构理论87
一、杂化轨道理论87
二、共价键的类型89
三、几个重要键参数89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表示方法91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91
二、构造表示方法93
第四节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电子效应、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类型94
一、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电子效应94
二、共价键的断裂方式95
三、有机反应类型95
学习小结95
复习题95
第七章 烃
第一节烷烃97
一、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97
二、烷烃的命名100
三、烷烃的性质102
第二节烯烃和炔烃105
一、烯烃105
二、二烯烃112
三、炔烃114
第三节脂环烃117
一、脂环烃的分类、命名117
二、脂环烃的性质118
第四节芳香烃120
一、芳香烃的分类和命名120
二、苯的结构122
三、物理性质123
四、化学性质123
五、稠环芳烃128
学习小结131
复习题131
第八章 对映异构
第一节偏振光和旋光性134
一、偏振光和物质的旋光性134
二、旋光仪135
三、旋光度和比旋光度135
第二节对映异构136
一、手性分子和旋光性136
二、含1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137
三、无手性碳原子的旋光异构现象139
四、手性分子的形成和外消旋体的拆分140
学习小结141
复习题142
第九章 卤代烃
第一节卤代烃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43
一、卤代烃的结构143
二、卤代烃的分类143
三、卤代烃的命名145
第二节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46
第三节卤代烃的化学性质147
一、亲核取代反应147
二、消除反应149
三、卤代烃与金属的反应150
第四节不饱和卤代烃与重要的卤代烃151
一、不饱和卤代烃151
二、重要的卤代烃152
学习小结154
复习题154
第十章 醇 酚 醚
第一节醇156
一、醇的分类和命名156
二、醇的物理性质158
三、醇的化学性质159
四、常见的醇162
第二节酚163
一、酚的分类和命名163
二、酚的物理性质164
三、酚的化学性质165
四、重要的酚167
第三节醚167
一、醚的分类和命名168
二、醚的物理性质168
三、醚的化学性质169
四、常见的醚170
学习小结170
复习题171
第十一章 醛 酮 醌
第一节醛和酮173
一、醛和酮的结构、分类及命名173
二、醛和酮的物理性质176
三、醛和酮的化学性质177
四、重要的醛和酮183
第二节醌184
一、醌的命名184
二、醌的性质185
三、重要的醌186
学习小结187
复习题187
第十二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一节羧酸189
一、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89
二、羧酸的物理性质190
三、羧酸的化学性质191
第二节取代羧酸193
一、羟基酸193
二、羟基酸的性质194
三、酮酸195
第三节羧酸衍生物196
一、羧酸衍生物的命名196
二、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197
三、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197
四、常见的羧酸衍生物199
学习小结200
复习题200
第十三章 胺类化合物和生物碱
第一节胺类化合物202
一、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02
二、胺的物理性质203
三、胺的化学性质204
四、季铵盐和季铵碱207
第二节生物碱简介207
一、生物碱的命名和分类208
二、生物碱的一般性质208
三、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生物碱209
学习小结211
复习题211
第十四章 杂环化合物
第一节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13
一、杂环化合物的结构213
二、杂环化合物的分类214
三、杂环化合物的命名214
第二节五元杂环化合物216
第三节六元杂环化合物218
第四节稠杂环化合物220
一、苯稠杂环化合物221
二、杂稠杂环化合物222
学习小结223
复习题223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
第一节单糖224
一、单糖的结构225
二、单糖的物理性质227
三、单糖的化学性质228
四、重要的单糖及其衍生物231
第二节二糖231
一、麦芽糖231
二、纤维二糖232
三、乳糖232
四、蔗糖233
第三节多糖233
一、淀粉234
二、糖原235
三、纤维素235
学习小结236
复习题236
第十六章 脂类和甾族化合物
第一节油脂238
一、油脂的组成、结构和命名238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240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240
第二节磷脂和糖脂241
一、磷脂241
二、糖脂243
第三节甾族化合物243
一、甾族化合物的结构244
二、几种重要的甾族化合物244
学习小结246
复习题246
第十七章 萜类化合物
第一节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248
一、萜类化合物的结构248
二、萜类化合物的分类249
第二节萜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58
一、萜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258
二、萜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258
学习小结261
复习题261
第十八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
第一节氨基酸263
一、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63
二、氨基酸的化学性质265
第二节多肽和蛋白质267
一、多肽267
二、蛋白质268
学习小结271
复习题271
参考答案
附录
附录ⅠSI基本单位287
附录Ⅱ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287
附录Ⅲ一些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25℃)289
附录Ⅳ一些氧化还原半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φ(29815K)290
附录Ⅴ常见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291
参考文献
前言
《医用化学》在多年使用过程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普遍反映本教材的内容与章节编排合理,文字叙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特色性突出。第二版教材继续延续了这一风格特色,在第一版内容基础上,对具体章节内容做了修订或修正。此外,补充“第十七章萜类化合物”的内容,从而使医用化学的体系更加完整。
本次编写与修订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负责完成,具体分工如下:申世立编写第一章、第二章;孙立平编写第三章;侯超编写第四章、第五章;林晓辉编写第六章、第七章、第十章;姜洪丽编写第八章、第九章;王玉民编写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朱焰编写第十三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陈震编写第十四章;葛燕青编写第十五章;曹晓群编写第十八章。
在此,感谢《医用化学》第一版所有编委和编写人员的辛苦付出!感谢使用并对本次修订工作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和同学!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期望广大师生批评指正。
编者
2019年3月
第一版前言
《医用化学》是医学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有些医学相关专业文理兼收,学生的理科功底差别较大,因此迫切需要适合新时期学生特点的《医用化学》教材,以解决现有《医用化学》教材内容多、理论深度大、与医学相关知识结合不太紧密的问题。
本教材是将传统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课程中与医药关系密切的内容有机整合而成的一门化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个部分。无机化学部分主要讲述溶液,电解质和缓冲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原子结构、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配合物;有机化学部分主要讲述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性质、结构特点及常用鉴别方法,删去了有机合成、反应机理等与医药学专业联系不十分紧密的内容。本教材淡化了化学知识本身的系统性,降低了化学理论难度,加强与医药的联系点,突出创新性和适用性。编写过程中努力体现“反映特色,加强基础,注意交叉,够用为度”的现代课程建设理念。
本教材适用对象主要以医学相关专业学生为主(不包括临床医学),如护理、医学影像、康复医疗、针灸推拿、应用物理、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检验、法医、卫生管理、医学信息等专业。本教材由泰山医学院与德州学院共同编写,分工如下:宋新峰编写第一章、第二章;孙立平编写第三章;侯超编写第四章、第五章;林晓辉编写第六章、第七章、第十章;姜洪丽编写第八章、第九章;王玉民编写第十一章;朱焰编写第十二章、第十三章;陈震编写第十四章;葛燕青编写第十五章;曹晓群编写第十六章、第十七章。
为了加强实验教学,医用化学实验单独成书,不再列在理论教材后面。
本书在编写时参考了部分已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和有关著作,从中借鉴了许多有益的内容,在此向有关的作者表示感谢。同时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在本书出版过程中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当之处,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本书重印或再版时改正。
编者
2015年3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