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47098
目录
上 册 目 录
第1章绪论(1)
1.1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发展概况(1)
1.2激光选区烧结的工艺原理(1)
1.3激光选区烧结的工艺特点(2)
1.4激光选区烧结的应用(3)
第2章装备及控制系统(4)
2.1SLS装备系统组成(4)
2.2SLS装备温度控制系统(5)
2.2.1温控系统组成(5)
2.2.2温控算法(6)
2.2.3温度控制稳定性分析(15)
2.2.4实际案例(16)
2.3振镜式激光扫描系统(17)
2.3.1振镜式激光扫描系统设计与优化(17)
2.3.2振镜式激光扫描系统扫描控制卡设计(41)
2.3.3激光选区烧结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及系统监控(55)
2.3.4振镜扫描及激光选区烧结系统运行试验验证(70)
本章参考文献(86)
第3章软件算法及路径规划(92)
3.1STL文件容错、快速切片算法(92)
3.1.1STL文件的错误分析(93)
3.1.2STL文件容错切片策略(96)
3.1.3算法的实现方法(98)
3.1.4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分析(101)
3.1.5算法的实测性能(103)
3.1.6小结(104)
3.2STL模型布尔运算的研究与实现(105)
3.2.1STL网格模型的相关定义与规则(105)
3.2.2三维实体正则集合运算原理(107)
3.2.3STL模型布尔运算的实现步骤(109)
3.2.4STL文件的存储格式(110)
3.2.5STL模型的拓扑重构(113)
3.2.6相交性测试(115)
3.2.7交线环探测(121)
3.2.8相交表面的剖分(122)
3.2.9位置关系测试(130)
3.2.10程序界面和计算实例(138)
3.2.11STL模型布尔运算的应用初探(139)
3.2.12小结(140)
3.3相交性测试优化方法研究(140)
3.3.1空间分解法(141)
3.3.2层次包围体树法(144)
3.3.3小结(148)
3.4基于递归拾取和标识计算的网格支撑生成算法(149)
3.4.1支撑生成的算法原理(150)
3.4.2支撑区域的快速递归拾取(151)
3.4.3支撑线段的标识计算(156)
3.4.4网格支撑的生成(160)
3.4.5支撑工艺实验分析与对比(164)
3.4.6小结(167)
3.53D打印振镜扫描系统的数据处理(168)
3.5.1基于切弧过渡的连接优化(168)
3.5.2基于FTheta物镜的双振镜快速校正算法(173)
3.5.3扫描数据的延迟处理(177)
3.5.4双线程扫描数据传输处理(183)
3.5.5小结(185)
本章参考文献(185)
第4章SLS高分子材料制备及成形工艺研究(196)
4.1SLS高分子材料概述(196)
4.2激光选区烧结材料的制备方法(202)
4.2.1机械混合法(202)
4.2.2低温粉碎法(202)
4.2.3溶剂沉淀法(204)
4.2.4其他制备方法(205)
4.3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成形工艺(205)
4.3.1尼龙粉末的制备与SLS成形工艺(206)
4.3.2聚苯乙烯的SLS成形工艺与后处理(234)
4.3.3聚碳酸酯的SLS成形工艺及其制件性能(240)
4.4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成形工艺(245)
4.4.1碳纤维/尼龙复合粉末的制备及SLS成形工艺(245)
4.4.2累托石/尼龙复合粉末的制备及SLS成形工艺(266)
4.4.3钛酸钾晶须/尼龙复合粉末的制备及SLS成形工艺(278)
4.4.4无机填料/尼龙复合粉末的SLS工艺与制件性能(287)
4.4.5纳米二氧化硅/尼龙复合粉末的制备及SLS成形工艺(297)
4.4.6尼龙覆膜铝复合粉末的制备及SLS工艺研究(307)
4.4.7间接SLS用尼龙覆膜球形碳钢的制备、成形及后处理(325)
4.4.8尼龙/铜复合粉末的制备及SLS成形工艺(349)
本章参考文献(366)
下 册 目 录
第5章SLS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及成形工艺研究(371)
5.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SLS成形及研究进展(371)
5.1.1基于浆料的SLS技术(371)
5.1.2基于粉末材料的SLS技术(372)
5.1.3SLS/CIP/FS复合成形技术研究现状(373)
5.1.4铸造覆膜砂的SLS成形及研究进展(374)
5.2陶瓷黏结剂复合材料的SLS成形及后处理工艺(375)
5.2.1纳米氧化锆聚合物复合粉末的制备及成形(375)
5.2.2氧化铝零件SLS/CIP/FS成形机理与工艺研究(408)
5.2.3高白土粉末SLS/CIP/FS复合成形工艺研究(426)
5.2.4碳化硅陶瓷的SLS成形与后处理研究(438)
5.3覆膜砂的SLS烧结机理与成形工艺研究(461)
5.3.1覆膜砂的SLS烧结机理与特征研究(461)
5.3.2覆膜砂的SLS成形工艺与性能研究(473)
本章参考文献(486)
第6章SLS成形精度的控制(490)
6.1尺寸精度(490)
6.1.1平面尺寸误差(491)
6.1.2高度尺寸误差(494)
6.2形状精度(498)
6.2.1一维翘曲(498)
6.2.2二维翘曲(500)
6.2.3圆形变方问题(501)
6.3成形收缩(502)
6.3.1成形收缩的组成(503)
6.3.2成形收缩的计算(504)
6.3.3减小成形收缩的措施(510)
6.4次级烧结(511)
6.4.1次级烧结的原因(511)
6.4.2实验验证(512)
6.4.3实验结果分析(512)
6.4.4小结(515)
6.5Z轴盈余(516)
6.5.1Z轴盈余产生的原因(516)
6.5.2实验验证(517)
6.5.3实验结果分析(517)
6.5.4小结(519)
6.6铺粉过程中烧结件的移动(520)
6.6.1铺粉过程中烧结件的移动现象及其对烧结过程的影响(520)
6.6.2铺粉过程中烧结件移动的原因(520)
6.6.3铺粉过程中烧结件移动现象的表征及实验研究(522)
本章参考文献(523)
第7章SLS关键技术数值分析(525)
7.1预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525)
7.1.1SLS预热温度场的传热分析(525)
7.1.2辐射加热建模与求解(526)
7.1.3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529)
7.1.4改进措施(535)
7.1.5小结(535)
7.2SLS成形致密化过程数值模拟(536)
7.2.1SLS成形致密化过程材料模型研究(536)
7.2.2基于CamClay模型的SLS致密化过程模拟(545)
7.2.3基于DPC模型的SLS致密化过程模拟(570)
7.2.4间接SLS成形金属制件CIP过程数值模拟实例(580)
7.2.5间接SLS成形金属制件HIP过程数值模拟实例(590)
7.3SLS成形陶瓷件致密化过程数值模拟研究(610)
7.3.1氧化铝陶瓷件SLS/CIP/FS复合成形数值模拟技术路线(611)
7.3.2氧化铝陶瓷SLS试样冷等静压致密化数值模拟研究(612)
7.3.3氧化铝陶瓷SLS/CIP试样高温烧结致密化数值模拟研究(617)
7.3.4小结(621)
本章参考文献(622)
第8章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典型应用(626)
8.1激光选区烧结在砂型铸造中的应用(626)
8.1.1复杂液压阀的制造(626)
8.1.2气缸盖的制造(632)
8.1.3其他砂型(芯)的SLS成形(633)
8.2激光选区烧结在熔模铸造中的应用(634)
8.2.1SLS模料的选择(634)
8.2.2SLS原型件的渗蜡后处理(635)
8.2.3SLS模料的热性能(636)
8.2.4结壳脱蜡工艺的研究(639)
8.3激光选区烧结在制造随形冷却流道注塑模具中的应用(643)
8.3.1随形冷却技术(643)
8.3.2SLS成形(647)
8.3.3形坯后处理(649)
8.3.4零件注射成形(655)
8.4激光选区烧结在制造陶瓷零件中的应用(658)
8.5激光选区烧结在制造塑料功能件中的应用(659)
8.5.1间接SLS成形塑料功能件(659)
8.5.2直接SLS成形塑料功能件(663)
本章参考文献(666)
总序一
“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使中国制造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强国前列。近三十年来,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是欧美日等高端工业产品开发、试制、定型的重要支撑技术,也是中国制造业创新、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共性需求技术。 新的增材原理、新材料的研发、设备创新、标准建设、工程应用,必然引起各国“产学研投”界的高度关注。
3D打印是一项集机械、计算机、数控、材料等多学科于一体的,新的数字化先进制造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成形任意复杂结构。其制造材料涵盖了金属、非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和超材料等,并正在从3D打印向4D、5D打印方向发展,尺度上已实现8 m构件制造并向微纳制造发展,制造地点也由地表制造向星际、太空制造发展。这些进展促进了现代设计理念的变革,而智能技术的融入又会促成新的发展。3D打印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航空、航天、航海、潜海、交通装备、生物医疗、康复产业、文化创意、创新教育等领域都有非常诱人的前景。中国高度重视3D打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通过国家基金项目、攻关项目、研发计划项目支持3D打印技术的研发推广,经过二十多年培养了一批老中青结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科研人才,国际合作广泛深入,国际交流硕果累累。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重点,3D打印在近几年取得了蓬勃发展,围绕重大需求形成了不同行业的示范应用。通过政策引导,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3D打印关键技术不断突破,装备性能显著提升,应用领域日益拓展,技术生态和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了若干产业集聚区,整个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局面。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紧跟时代潮流,瞄准3D打印科学技术前沿,组织策划了本套“3D打印前沿技术丛书”,并且,其中多部将与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社一起,向全球联合出版发行英文版。本套丛书内容聚焦前沿、关注应用、涉猎广泛,不同领域专家、学者从不同视野展示学术观点,实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本套丛书采用开放选题模式,聚焦3D打印技术前沿及其应用的多个领域,如航空航天、工艺装备、生物医疗、创新设计等领域。本套丛书不仅可以成为我国有关领域专家、学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也是我国科技人员展示研究成果的国际平台。
近年来,中国高校设立了3D打印专业,高校师生、设备制造与应用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对3D打印的热情与日俱增。由于3D打印技术仅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该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希望这套丛书能成为有关领域专家、学者、高校师生与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纽带,增强作者、编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促进作者、读者在应用中凝练关键技术问题和科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推动3D打印技术的发展。
我乐于为本套丛书作序,感谢为本套丛书做出贡献的作者和读者,感谢他们对本套丛书长期的支持与关注。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秉恒
2018年11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