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编辑推荐
一场让你脑洞大开的诗词盛宴!读诗词 汇佳句 开视野 长知识 领略诗词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1、特邀叶嘉莹弟子、北大附中名师王来宁统筹。
2、央视《中国成语大会冠军》《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彭敏 推荐。
3、北大、南师大、北师大古代文学等相关专业的数位硕士研究生,统筹编写。
4、特邀樊迎鑫、刘江平、李杭媛等八位全国重点中学老师编写。
5、特邀知名人气古风绘画家、漫绘作家、美学博主呼葱觅蒜 独家定制封面(无脸画)。
内容简介
“向上吧!诗词”是意林大套系国学馆系列丛书,本册书为景物卷,是系列书中的第三本,诗词选摘方向以景物为基准,分四季、咏物、山水、田园、边塞等五个篇章,选材紧跟教改,深度解读古代经典,内容涵盖诗词解读赏析、诗词AB面、名人万花筒、诗词小真相等多个栏目,充实丰富,活泼有趣。
目 录
四季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002春晓…………………………… [唐]孟浩然 004绝句·迟日江山丽……………… [唐]杜甫 006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008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杜甫 010春 日… …………………………… [宋]朱熹 012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014江南春……………………………… [唐]杜牧 016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018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020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022秋夕……………………………… [唐]杜牧 024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026约客…………………………… [宋]赵师秀 028苏幕遮…………………………… [宋]周邦彦 030水仙子·舟中…………………… [元]孙周卿 032诗词AB 面003 |水部是“六部”之一吗003 |古人如何春游005 |孟浩然睡觉用的是啥床005 |唐朝那些“鸟事”007 |“鸳鸯”只代表爱情吗007 |古诗词中的燕子009 |篱笆是什么011 |黄四娘是何许人也011 |古诗中“莺”与“雁”013 |孔子与泗水013 |朱熹去过泗水吗015 |何为“江湖派”015 |木屐的作用017 |活佛与寺庙文化017 |南朝为何崇尚佛教019 |河豚的故事019 |宋朝的饮食021 |西湖断桥传说023 | 古诗词中的柳絮023 |“纱窗”由来025 |秋扇的寓意025 |腐草为萤027 |古代酒事027 |古人为啥喜欢温酒029 |什么是围棋031 |沉香是什么031 |献赋给皇帝有用吗033 |发生在洞庭湖的传说033 |古人“笑”之仪诗词小真相005 |不做官的孟浩然033 |元曲和小令名人万花筒003 |喜好旅游的大文人韩愈007 |杜甫一生的官运009 |谦虚的杨万里011 |一半饿死,一半撑死013 |神笔镇流015 |叶绍翁何许人也017 |风流才子杜牧019 |大工程师苏轼021 |锐笔指皇权的诗人白居易023 |实心眼的杨万里025 |一卷力荐成功名027 |老白巧改对联029 |赵师秀与“永嘉四灵”031 |宋朝大师级的词作者
咏物篇春夜喜雨………………………… [唐]杜甫 036咏柳…………………………… [唐]贺知章 038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040咏风……………………………… [唐]王勃 042归雁……………………………… [唐]钱起 044小池………………………… [南宋]杨万里 046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048白梅……………………………… [元]王冕 050房兵曹胡马诗……………………… [唐]杜甫 052绮罗香·咏春雨……………… [南宋]史达祖 054卜算子· 咏梅… ……………… [南宋]陆游 056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058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 060菊花……………………………… [唐]元稹 062马诗……………………………… [唐]李贺 064苔………………………………… [清]袁枚 066诗词AB 面037 |解语锦官城037 |春雨诗句来聚首039 |“碧玉”非玉?041 |“芳菲”入诗043 |同题诗歌大比拼045 |解密潇湘047 |从《小池》看拟人手法049 |诗词里的秋天都有哪些别称051 |“桃李”的由来053 |大宛与中国的交流055 |南宋后期词坛上的咏物词057 |“驿”外知多少059 |中国文明发源地——中原061 |次韵词由来063 |才子唐寅眼中的菊花065 |燕山在哪里067 |一夜打动亿万观众的《苔》诗词小真相039 |金龟换酒得知己053 |《石壕吏》的由来名人万花筒037 |“推己及人,心怀天下”的爱国诗人杜甫041 |天下亦可居易的诗人——白居易043 |一字千金的才子——王勃045 |钱起偷句中状元047 |清正廉洁的爱国政治家——杨万里049 |才思敏捷的骆宾王051 |勤学、爱梅的画家——王冕055 |史达祖其词其人057 |陆游的一字师059 |霸悍的词人——陈维崧061 |苏东坡诗治野马063 |白居易与元稹065 |注重观察、积累的诗人——李贺067 |愿为豆腐折腰的诗人——袁枚
山水篇登池上楼(节选)………… [东晋]谢灵运 070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072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074山中……………………………… [唐]王维 076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078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080渔歌子…………………………… [唐]张志和 082枫桥夜泊………………………… [唐]张继 08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086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088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090望洞庭…………………………… [唐]刘禹锡 092渔翁…………………………… [唐]柳宗元 094江雪…………………………… [唐]柳宗元 096山行……………………………… [唐]杜牧 098题西林壁………………………… [宋]苏轼 100诗词AB 面071 |“园柳变鸣禽”中的“变”究竟指什么071 |亭、台、楼、阁如何区分073 |渚是江中小洲,那洲是什么073 |古人交通工具知多少075 |终南山与南山如何区分077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在说什么079 |“九天”是哪九天079 |一条神话之河——银河081 |人文阜盛敬亭山081 |《独坐敬亭山》竟是一首情诗?083 |什么鱼竟惹得乾隆勃然大怒083 |古人的雨具085 |寒山寺的来历085 |把《枫桥夜泊》唱给你听087 |“白屋”是指白色的屋子吗087 |古代远行路上如何住宿089 |僧人都有哪些称呼089 |为什么寺庙里总要敲钟091 |高官辈出的京兆韦氏091 |文献名邦——滁州093 |古代的镜子竟然是磨出来的093 |什么,青螺竟然不只是螺?095 |“绿”,不仅仅是颜色,还是动作095 |为什么要说“清湘”“楚竹”097 |独具一格入韵诗099 |古人登山有啥装备099 |为啥“霜叶红于二月花”101 |岭、峰、岗、坪怎么区别101 |既有西林寺,就有东林寺诗词小真相071 |诗人写春的多种情绪073 |为什么游子思乡总要拉上月亮077 |诗 仙、诗圣、诗佛、诗魔、诗鬼——唐代诗人的绰号079 |人文荟萃的庐山083 |《渔歌子》:由诗到词的经典案例085 |疑点重重的《枫桥夜泊》087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主人”到底指谁089 |与僧人交朋友是一种什么感受093 |洞庭月色最宜人095 |罢官归去做渔翁099 |为了押韵改变的读音101 |为何宋代人爱写哲理诗名人万花筒075 |以前的科举考场竟然要写诗081 |李白与敬亭山的牵扯纠葛091 |那些与文人相会的城市097 |政治改革家柳宗元
田园篇村居……………………………… [清]高鼎 104村夜…………………………… [唐]白居易 106归园田居(其二)…………… [晋]陶渊明 108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110浣溪沙·江村道中………… [南宋]范成大 112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114江村……………………………… [唐]杜甫 116三衢道中……………………… [南宋]曾几 118书湖阴先生壁………………… [北宋]王安石 120渭川田家………………………… [唐]王维 12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124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南宋]范成大 126新晴野望………………………… [唐]王维 128商山麻涧………………………… [唐]杜牧 130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132游山西村………………………… [宋]陆游 134诗词AB 面105 |“纸鸢”与“风筝”107 |由“苍苍”“切切”看叠词的妙处109 |浅谈“白日掩荆扉”的白描手法111 |把酒话“重阳”113 |秋的诗句之“最”115 |松树漫谈117 |《江村》的艺术特色119 |“梅子黄时日日晴”矛盾吗121 |“一水”“两山”总是情123 |也谈《国风·邶风·式微》125 |明月的文化内涵127 |童趣诗歌超链接129 |诗中有画131 |动静结合两相宜133 | 关于“菊”的趣事135 |衣冠中的“首服”文化诗词小真相105 |《村居》由来的猜想131 |《阿房宫赋》助力科举135 |陆游的军旅生涯名人万花筒107 |醉吟先生白居易109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111 |踏雪寻梅老狂客——孟浩然113 |执着于民生的范成大115 |王维巧对对联117 |李白和杜甫的兄弟情119 |江西诗派的继承和发展人——曾几121 |政治家王安石的变法123 |一举登第的王维125 |辛弃疾活捉叛徒张安国127 |不辱使命的范成大129 |王维巧识偷瓜贼133 |喜爱饮酒的诗人陶渊明
边塞篇碛中作……………………………… [唐]岑参 138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唐]岑参 140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陈陶 142燕歌行(节选)…………………… [唐]高适 144关山月……………………………… [唐]李白 146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李白 148塞上……………………………… [宋 ]柳开 150征人怨…………………………… [唐]柳中庸 152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卢纶 154采桑子·九日………………… [清]纳兰性德 156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158凉州词其二……………………… [唐]王翰 160陇西行……………………………… [唐]王维 162幽州夜饮………………………… [唐]张说 164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166关山月………………………… [南北朝]徐陵 168诗词AB 面139 |唐朝边塞诗歌为何盛行139 |唐朝边塞诗的特点141 |名马“五花连钱”141 |岑参与边塞诗143 |匈奴小知识143 |无定河145 |飞将军李广145 |羽檄147 |白登山围而不攻之谜149 |傅介子斩楼兰151 |宋军的弓弩151 |宋朝骑兵实况153 |王昭君出世153 |生入玉门关155 |关于《塞下曲》155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157 |重阳登高习俗157 |古诗词中的“雁”159 |昭君出塞159 |纳兰性德远赴梭龙161 |唐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163 |“酒泉”名称来历163 |都护是什么官165 |高亮赶水165 |苦海幽州167 |蒙恬北拒匈奴167 |羌笛169 |疏勒城的传奇169 |亡我祁连山名人万花筒139 |岑参教子141 |岑参的作品143 |陈陶逸事145 |高适的逆袭人生147 |贺知章知遇李白149 |李白沉香亭咏牡丹151 |“狂人”柳开153 |柳中庸的诗155 |卢纶其人157 |纳兰性德的名字由来159 |情路坎坷的诗人——纳兰性德161 |惯看风云,笑对荣辱163 |王维、孟浩然之交165 |姚崇算计张说167 |旗亭画壁169 |一身浩气的徐陵
咏物篇春夜喜雨………………………… [唐]杜甫 036咏柳…………………………… [唐]贺知章 038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040咏风……………………………… [唐]王勃 042归雁……………………………… [唐]钱起 044小池………………………… [南宋]杨万里 046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048白梅……………………………… [元]王冕 050房兵曹胡马诗……………………… [唐]杜甫 052绮罗香·咏春雨……………… [南宋]史达祖 054卜算子· 咏梅… ……………… [南宋]陆游 056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058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 060菊花……………………………… [唐]元稹 062马诗……………………………… [唐]李贺 064苔………………………………… [清]袁枚 066诗词AB 面037 |解语锦官城037 |春雨诗句来聚首039 |“碧玉”非玉?041 |“芳菲”入诗043 |同题诗歌大比拼045 |解密潇湘047 |从《小池》看拟人手法049 |诗词里的秋天都有哪些别称051 |“桃李”的由来053 |大宛与中国的交流055 |南宋后期词坛上的咏物词057 |“驿”外知多少059 |中国文明发源地——中原061 |次韵词由来063 |才子唐寅眼中的菊花065 |燕山在哪里067 |一夜打动亿万观众的《苔》诗词小真相039 |金龟换酒得知己053 |《石壕吏》的由来名人万花筒037 |“推己及人,心怀天下”的爱国诗人杜甫041 |天下亦可居易的诗人——白居易043 |一字千金的才子——王勃045 |钱起偷句中状元047 |清正廉洁的爱国政治家——杨万里049 |才思敏捷的骆宾王051 |勤学、爱梅的画家——王冕055 |史达祖其词其人057 |陆游的一字师059 |霸悍的词人——陈维崧061 |苏东坡诗治野马063 |白居易与元稹065 |注重观察、积累的诗人——李贺067 |愿为豆腐折腰的诗人——袁枚
山水篇登池上楼(节选)………… [东晋]谢灵运 070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072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074山中……………………………… [唐]王维 076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078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080渔歌子…………………………… [唐]张志和 082枫桥夜泊………………………… [唐]张继 08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086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088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090望洞庭…………………………… [唐]刘禹锡 092渔翁…………………………… [唐]柳宗元 094江雪…………………………… [唐]柳宗元 096山行……………………………… [唐]杜牧 098题西林壁………………………… [宋]苏轼 100诗词AB 面071 |“园柳变鸣禽”中的“变”究竟指什么071 |亭、台、楼、阁如何区分073 |渚是江中小洲,那洲是什么073 |古人交通工具知多少075 |终南山与南山如何区分077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在说什么079 |“九天”是哪九天079 |一条神话之河——银河081 |人文阜盛敬亭山081 |《独坐敬亭山》竟是一首情诗?083 |什么鱼竟惹得乾隆勃然大怒083 |古人的雨具085 |寒山寺的来历085 |把《枫桥夜泊》唱给你听087 |“白屋”是指白色的屋子吗087 |古代远行路上如何住宿089 |僧人都有哪些称呼089 |为什么寺庙里总要敲钟091 |高官辈出的京兆韦氏091 |文献名邦——滁州093 |古代的镜子竟然是磨出来的093 |什么,青螺竟然不只是螺?095 |“绿”,不仅仅是颜色,还是动作095 |为什么要说“清湘”“楚竹”097 |独具一格入韵诗099 |古人登山有啥装备099 |为啥“霜叶红于二月花”101 |岭、峰、岗、坪怎么区别101 |既有西林寺,就有东林寺诗词小真相071 |诗人写春的多种情绪073 |为什么游子思乡总要拉上月亮077 |诗 仙、诗圣、诗佛、诗魔、诗鬼——唐代诗人的绰号079 |人文荟萃的庐山083 |《渔歌子》:由诗到词的经典案例085 |疑点重重的《枫桥夜泊》087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主人”到底指谁089 |与僧人交朋友是一种什么感受093 |洞庭月色最宜人095 |罢官归去做渔翁099 |为了押韵改变的读音101 |为何宋代人爱写哲理诗名人万花筒075 |以前的科举考场竟然要写诗081 |李白与敬亭山的牵扯纠葛091 |那些与文人相会的城市097 |政治改革家柳宗元
田园篇村居……………………………… [清]高鼎 104村夜…………………………… [唐]白居易 106归园田居(其二)…………… [晋]陶渊明 108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110浣溪沙·江村道中………… [南宋]范成大 112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114江村……………………………… [唐]杜甫 116三衢道中……………………… [南宋]曾几 118书湖阴先生壁………………… [北宋]王安石 120渭川田家………………………… [唐]王维 12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124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南宋]范成大 126新晴野望………………………… [唐]王维 128商山麻涧………………………… [唐]杜牧 130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132游山西村………………………… [宋]陆游 134诗词AB 面105 |“纸鸢”与“风筝”107 |由“苍苍”“切切”看叠词的妙处109 |浅谈“白日掩荆扉”的白描手法111 |把酒话“重阳”113 |秋的诗句之“最”115 |松树漫谈117 |《江村》的艺术特色119 |“梅子黄时日日晴”矛盾吗121 |“一水”“两山”总是情123 |也谈《国风·邶风·式微》125 |明月的文化内涵127 |童趣诗歌超链接129 |诗中有画131 |动静结合两相宜133 | 关于“菊”的趣事135 |衣冠中的“首服”文化诗词小真相105 |《村居》由来的猜想131 |《阿房宫赋》助力科举135 |陆游的军旅生涯名人万花筒107 |醉吟先生白居易109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111 |踏雪寻梅老狂客——孟浩然113 |执着于民生的范成大115 |王维巧对对联117 |李白和杜甫的兄弟情119 |江西诗派的继承和发展人——曾几121 |政治家王安石的变法123 |一举登第的王维125 |辛弃疾活捉叛徒张安国127 |不辱使命的范成大129 |王维巧识偷瓜贼133 |喜爱饮酒的诗人陶渊明
边塞篇碛中作……………………………… [唐]岑参 138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唐]岑参 140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陈陶 142燕歌行(节选)…………………… [唐]高适 144关山月……………………………… [唐]李白 146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李白 148塞上……………………………… [宋 ]柳开 150征人怨…………………………… [唐]柳中庸 152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卢纶 154采桑子·九日………………… [清]纳兰性德 156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158凉州词其二……………………… [唐]王翰 160陇西行……………………………… [唐]王维 162幽州夜饮………………………… [唐]张说 164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166关山月………………………… [南北朝]徐陵 168诗词AB 面139 |唐朝边塞诗歌为何盛行139 |唐朝边塞诗的特点141 |名马“五花连钱”141 |岑参与边塞诗143 |匈奴小知识143 |无定河145 |飞将军李广145 |羽檄147 |白登山围而不攻之谜149 |傅介子斩楼兰151 |宋军的弓弩151 |宋朝骑兵实况153 |王昭君出世153 |生入玉门关155 |关于《塞下曲》155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157 |重阳登高习俗157 |古诗词中的“雁”159 |昭君出塞159 |纳兰性德远赴梭龙161 |唐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163 |“酒泉”名称来历163 |都护是什么官165 |高亮赶水165 |苦海幽州167 |蒙恬北拒匈奴167 |羌笛169 |疏勒城的传奇169 |亡我祁连山名人万花筒139 |岑参教子141 |岑参的作品143 |陈陶逸事145 |高适的逆袭人生147 |贺知章知遇李白149 |李白沉香亭咏牡丹151 |“狂人”柳开153 |柳中庸的诗155 |卢纶其人157 |纳兰性德的名字由来159 |情路坎坷的诗人——纳兰性德161 |惯看风云,笑对荣辱163 |王维、孟浩然之交165 |姚崇算计张说167 |旗亭画壁169 |一身浩气的徐陵
媒体评论
古诗词是文化经典,是我们鉴古观今、审视社会、启迪智慧的窗口,也是一笔帮助我们感悟人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宝贵遗产,具有恒久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感染力。这本书基于经典解读诗词,内容丰富有趣,让人眼界大开,获益匪浅。——《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央视《中国成语大会》冠军彭敏
免费在线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①[唐]韩愈天街②小雨润如酥③,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解读赏析“景绝妙,写得也绝妙。”此诗作于长庆三年(823年)的早春,韩愈时年56岁,官至吏部侍郎,是他一生中做的最大的官。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将其提拔为吏部侍郎。此时他在文学方面早已名声大振,复兴儒学事业也卓有成绩。因此虽年近花甲,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早春二月,春寒料峭。酥油般的小雨一下,沉睡一冬的大地悄然变化了。抬头向远处看去,居然有一片绿油油的景象。那是早春时节,最早的绿芽破土而出,从远处望去,一片绿色景象是那样清新;当你走近后,又似乎消失了。“草色遥看近却无”源自诗人对早春敏锐的感知。 最后两句是对早春景色的赞美,早春的小雨与草色是一年中最美的光景,远胜烟柳满城时的暮春时节。因为“遥看近却无”的景是早春特有的,它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生机,“烟柳满皇都”的暮春如何能与之相比呢?“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愉悦的心情不仅是因为美景,也恰当地表现了此时的心情。恰恰也是这种来自春天的愉悦,使眼前的景物显得无比清新而生机盎然。朱彝尊在《批韩诗》中对此诗的评价是:“景绝妙,写得也绝妙。” 清新自然的风格如同口语化,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颇费一番工夫。
诗词AB面水部是“六部”之一吗从周开始设六部,是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各朝代对其权限都有不同的划分。唐诗中出现的“水部”并不是六部之一,而是工部内的一个分机构,唐代工部内设水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员外”这一官职原指正员以外的官员,随时间推移此官职也发生了变化,后世因此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皆称员外。明朝以后员外郎成为一种闲职,不再与科举相关,而渐渐和财富联系在一起,只要肯花银子,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古人如何春游“呼朋引伴踏春去,戏水沐风吟歌回。”这是古人春游的真实写照。古人春游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欧阳修的《踏青词》写道:“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中国民间踏青习俗由来已久,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767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古人在春游时的项目呈多样化,赏花、荡秋千、放风筝自必不可少,还有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文人还会在此时即景作诗、对对子,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与我们现在走马观花式的旅游相比要有趣得多。
名人万花筒喜好旅游的大文人韩愈韩愈不仅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还是痴狂的旅游爱好者。 “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次同冠峡》);“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飘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贞女峡》);“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南山诗》) …… 在他的诗文中有很多都是写山水风景的,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可古代各种穷奇险峻名山大川的安全措施可没有现在做得好呀,大多数是很有安全隐患的。有一次,他与友人游华山,登上华山绝峰饱览美景,准备返回时却找不到下山的路。最终是山下的友人给附近的华阳县令写一封求救信,在一帮衙差的帮助下才成功脱险。在当时的交通状况下,真不知道韩愈在山上待了多久才下山的。还有一次他与好友去慈恩寺观赏,在佛塔顶时不小心将身体冲到护栏之外,彻底地做了回“断线的风筝”,好在坠落的中途,被佛塔上伸出的建筑物挂住了腰带,才幸免于难。虽然在旅游中惊险不断,但是他依然喜欢游山玩水,也算得上一位痴迷又疯狂的旅游爱好者了。
解读赏析“景绝妙,写得也绝妙。”此诗作于长庆三年(823年)的早春,韩愈时年56岁,官至吏部侍郎,是他一生中做的最大的官。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将其提拔为吏部侍郎。此时他在文学方面早已名声大振,复兴儒学事业也卓有成绩。因此虽年近花甲,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早春二月,春寒料峭。酥油般的小雨一下,沉睡一冬的大地悄然变化了。抬头向远处看去,居然有一片绿油油的景象。那是早春时节,最早的绿芽破土而出,从远处望去,一片绿色景象是那样清新;当你走近后,又似乎消失了。“草色遥看近却无”源自诗人对早春敏锐的感知。 最后两句是对早春景色的赞美,早春的小雨与草色是一年中最美的光景,远胜烟柳满城时的暮春时节。因为“遥看近却无”的景是早春特有的,它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生机,“烟柳满皇都”的暮春如何能与之相比呢?“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愉悦的心情不仅是因为美景,也恰当地表现了此时的心情。恰恰也是这种来自春天的愉悦,使眼前的景物显得无比清新而生机盎然。朱彝尊在《批韩诗》中对此诗的评价是:“景绝妙,写得也绝妙。” 清新自然的风格如同口语化,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颇费一番工夫。
诗词AB面水部是“六部”之一吗从周开始设六部,是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各朝代对其权限都有不同的划分。唐诗中出现的“水部”并不是六部之一,而是工部内的一个分机构,唐代工部内设水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员外”这一官职原指正员以外的官员,随时间推移此官职也发生了变化,后世因此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皆称员外。明朝以后员外郎成为一种闲职,不再与科举相关,而渐渐和财富联系在一起,只要肯花银子,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古人如何春游“呼朋引伴踏春去,戏水沐风吟歌回。”这是古人春游的真实写照。古人春游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欧阳修的《踏青词》写道:“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中国民间踏青习俗由来已久,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767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古人在春游时的项目呈多样化,赏花、荡秋千、放风筝自必不可少,还有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文人还会在此时即景作诗、对对子,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与我们现在走马观花式的旅游相比要有趣得多。
名人万花筒喜好旅游的大文人韩愈韩愈不仅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还是痴狂的旅游爱好者。 “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次同冠峡》);“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飘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贞女峡》);“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南山诗》) …… 在他的诗文中有很多都是写山水风景的,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可古代各种穷奇险峻名山大川的安全措施可没有现在做得好呀,大多数是很有安全隐患的。有一次,他与友人游华山,登上华山绝峰饱览美景,准备返回时却找不到下山的路。最终是山下的友人给附近的华阳县令写一封求救信,在一帮衙差的帮助下才成功脱险。在当时的交通状况下,真不知道韩愈在山上待了多久才下山的。还有一次他与好友去慈恩寺观赏,在佛塔顶时不小心将身体冲到护栏之外,彻底地做了回“断线的风筝”,好在坠落的中途,被佛塔上伸出的建筑物挂住了腰带,才幸免于难。虽然在旅游中惊险不断,但是他依然喜欢游山玩水,也算得上一位痴迷又疯狂的旅游爱好者了。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