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542728
全球化制造与国际化
通过实现前文描述的愿景,本土或区域优势以及全球运营均有可能,但这样的可能要求在全球网络中进行一些附加活动,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并贯彻全球标准化政策。
可持续增长
欧洲生产设备制造商仍然在世界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定制化工程的质量(市场驱动的创新)。
复杂技术解决方案的性能。
雇员水平。
技术能力的深度和多样化。
网络效率。
这些因素是几乎所有制造业领域与部门未来发展的基础。很多中小型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优越位置,特别是在生产制造设备和工具的利基市场。如果把这些优势作为全球战略的基础,将有可能在与低成本地区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在全球“大趋势”的影响下,制造系统的工程与智能所主导的所有领域都将有可能出现增长。新一代制造系统遵循有竞争力与可持续性的发展范式,“大趋势”打开了这一系统的潜力。欧洲生产商可以凭借高科技解决方案、客户驱动的创新和专门化应用参与竞争。
凭着现有的能力和未来工厂的导向,欧洲将有可能在制造业和工程师驱动的生产系统中占据领先位置,从而在全球市场中实现再工业化。
为了在制造业中获得领先地位,需要在方法、技术、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本方面进行投资。
(1)公共领域——制造的区域基础设施以及支持区域协同合作的创新文化。
(2)私营领域——在市场驱动的创新与现代化方面进行投资,为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率进行资源调整。
(3)研究部门——为了提高增加值,在每个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开发应用于制造工程的高效工具和方法。
公私合作不仅对于终产品的高科技竞争是必要的,对于在基础设施中进行生产的制造技术来说也是必要的。欧洲必须赢回在低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并重新在低技术制造方面进行投资,以获取增加值,实现增长。
这一未来视角的定位可以归纳为在技术与业务中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能力。欧洲可以设定社会、经济和技术标准。企业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导向,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为通过相关服务获取增加值打开了新的潜能.
欧洲制造商必须改变其结构,通过应用可以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率的技术来实现全球可持续增长。基于科学的技术研究减少了实际操作中的损失,使超越现有边界的解决方案成为可能。工程师集中精力在智能解决方案的制作上,通过完成解决方案将定制化的大规模生产带回欧洲,这对欧洲制造商的子公司产品的出口也是一种贡献。制造标准得到欧洲标准化政策与部门以及原始设备制造商专门标准的支持,具有研究背景,可以稳定经济地位。信息通信技术网络将真实环境与数字环境连接起来,为产品导向型的服务打开了市场。
通过顺应全球“大趋势”驱动下结构变化的方向,欧洲可以成为未来制造标准的领导者。工业发展要有可持续性,需要全球性的制造业指导。考虑到全球性问题及未来的威胁、生产和消费的迁移、生产和管理系统影响下的生活改变以及增加值作为福利基础的必要性,必须要在面向全球网络的宣言中将制造业标准也包括进去。
从政治角度讨论的下述问题:
增长与就业——如何提高积极交互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发展和社会融入的关键因素之一。
区域合作,强化全球化的社会维度。
制造行业可以给出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
制造业的标准化政策
标准化是保护市场、打开市场的工具。为了方便以备用配件(公差)为主的技术元件的交换和技术系统的接合,制造标准诞生了。很多欧洲标准都是以旧的国家标准为基础。同时,标准又有规范的性质,有法律指导或工程师标准。有些标准是由市场领袖界定的,目的是为了捍卫它们的地位。标准严重影响创新和技术发展。
通常,标准是对当前状况进行定义。标准会削减技术解决方案的多样性,支持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会滋生官僚主义和保护主义,这些有时会成为创新的制动器。以出口为主的行业必须满足很多国家指导和特殊指导的要求,这会使它们在时间和成本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标准又是保护消费者、用户和客户(健康、服务、安全、保障)的手段。
基于标准的法律指导会影响技术开发,比如噪声、废气、废水等的排放,或加速创新的实施。它们甚至可以推动物流系统中的信息或技术商品的交换。
欧洲在标准化政策方面的关注点不同,这取决于具体行业领域的关注点。处于领先地位的群组利用标准化来保护自己的市场。其他情况下,它们会为去规约而奋斗,以自己的特殊解决方案参与竞争。
考虑到制造业的战略发展以制造2030(Manufacturing 2030)为导向并以全球领先为目标,有必要发展出新的标准化战略,把焦点放在有竞争力与可持续性的增长上。
制造业中新范式的实施受经济、社会、环境和政策的影响。制造2030愿景(the Vision of Manufacturing 2030)可以成为发展标准化战略中的北极星,并随之发展出欧洲标准化政策(European Standardization Policy),以加快制造业的发展过程。在新的整体制造系统中,所有领域都需要分析标准的影响和潜力。
“大趋势”的影响按经济、生态、社会和政策等领域分类,现在要求进行长期调整。必须要考虑到,对标准的定义需要以长期目标为导向,可能会受技术潜力和制造系统要求的驱动。目标和规章制度都要对未来的可生产性有所预见,这要求进行基础(模型)研究和对新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松开制动器,不再让保护主义阻碍增长。
减少官僚主义,加速创新的实施。
保证健康、安全和可用性方面的客户要求。
设定目标,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率。
用欧洲证书和欧洲质量打开全球市场。
为制造系统建立领先的欧洲标准。
标准化政策应该找到与研究和应用合作的方式。制造业全球标准化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全球信息通信技术环境下保障知识产权。
保障社会效率。
基于科学成果的工作社会标准。
工作中的人员安全,包括工作条件、工人参与以及注重绩效的工资——“社会倾销”。
环境保护与污染,包括:精益、清洁、绿色制造;排放、废物、有害材料;可持续采购与循环利用;能源与材料加工效率。
管理与业务标准。
新领域与联网的技术标准,包括:信息交换、信息物理系统的信任与安全、信息技术接口标准、微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公差体系以及环境标准。
制造业的标准化政策需要有长期战略,要考虑到在“大趋势”下与全球经济中的机会,这些政策应该为产品打开创新与交流的路径。对制造业来说,标准应该为公平交易以及可持续发展服务,这一点至关重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