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7547139
本书作者选择了黎巴嫩、埃及、突尼斯、伊拉克、利比亚等5个阿拉伯国家的9位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作家、戏剧家。按出生年代顺序排列,分别予以介绍和评述,以便展示20世纪的阿拉伯文人如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精华。
绪 论
阿拉伯的作家都从神秘主义的宇宙观和本体论的角度再现了人与神或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阐释人之渴望的缘由以及人修炼的必要;重申了人之自由和彻底解放的含义,它不是依据个人爱好的为所欲为,而是摆脱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奴役,获得明察一切事物的辨别力和应对人生的智慧。如此,人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同时还把人生的目的解释为对宇宙规律及其目的的理解。提高人的等级,以便与神合一,像神一样具有创造性的品质,像神一样去创造生活和创造生命,使大地变为乐园。
世界与人生的本来面目:人原本是平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后才有了差别,这差别都是人为造成的,是违反人性的;这个物质世界本是有限的,二元互补的。然而,世人总是肯定一面而排斥另一面。从一个走向另一个,总是不能保持两者的均衡与和谐;这世界上的人已经习惯于事物的颠倒,把虚妄当真实,把“强者”的逻辑视为天经地义,把宽容和仁慈视为软弱可欺。
从古至今,宗教、哲学、科学和文学都探求宇宙万有和人生性命的形而上的本体,追求宇宙人生的目的。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对精神和心灵的自由有着普遍的渴求,这绝非个别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片面地强调物质和理性,排斥精神和直觉的感悟,造成人性的堕落及社会的失衡。20世纪各国的有识之士对此早有察觉,从各自不同领域向世人呼吁:
“我们切莫忘记,任凭知识知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做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如果人类要保持自己的尊严,要维护生存的安全以及生活的乐趣,那就应该竭尽全力保卫这些圣人所给予我们的一切,并使之发扬光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由于有了科学技术,人类才联合起来作恶,而不是行善。人们学会了相互残杀的技术,却没有学会需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合作的本领。”(哲学家罗素)
“我不认为(科学和宗教)两者相互矛盾,它们的关系是相互补足的而不是对抗的。科学和宗教各自的本质决定它们活动在人类精神的不同领域。科学在知识领域,研究我们感觉到的现实。至于宗教则属于信仰范畴,任何时代都有信教和不信教的科学家。”(196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阿·卡斯特莱尔)
“愚昧并不为科学、技术、现代性、进步等等让路。恰恰相反,它正随着进步一道成长。我们面临的不是无知,而是麻木无感觉。那些纯理性的观念被大众传媒增值,从而造成巨大力量,将碾碎一切感性,进而取消人类文明的特质。”(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
…… ……
其实,西方有识之士认识到的问题,东方的有识之士也已明白。西方有识之士所发现的东方的精神宝藏,西方曾经拥有过,不过被他们自己抛弃了。而西方人的这一举动后来又被东方人重演着。可见,黎巴嫩作家努埃曼的呼吁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有着深厚民族文化造诣,并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阿拉伯作家,对此都有深刻的认识。他们懂得“东方拥有的这种精神财富是金钱与物质无法比拟的”,因而懂得珍惜它,懂得如何在面对时代的挑战时,对他们的精神财富做出现代的阐释,以推动民族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是被时代潮流冲昏头脑,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祸国殃民。这些阿拉伯作家称得上是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他们为人民提供了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功德无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