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884947丛书名: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将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仲裁机构的行政化、仲裁协会的建立、仲裁机构内部各种关系的理顺这些问题纳入到“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这个系统中来,提出了“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这一概念,利用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深入地解读我国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的现状并探寻未来中国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转型的走向。在明确仲裁机构应为“从事法律服务的非营利法人”这一法律地位后,就仲裁机构监管和治理的不同主体、不同层面系统地对仲裁机构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管理和机构内部治理进行深入的、立体的挖掘和分析,理顺行政机关、仲裁协会与仲裁机构相互之间以及仲裁机构内部的关系,以期比较系统地探讨诸多与仲裁机构体制改革相关的问题。
目 录
前言1
章 导论
节 问题的缘起和界定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仲裁机构的界定
第二节 研究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对仲裁监督机制的研究
二、对仲裁机构改革的研究
三、对仲裁协会的研究
四、对仲裁员制度的研究
五、对仲裁机构内部治理的研究
六、运用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理论对仲裁制度的研究
第四节 主要研究路径和方法
一、研究路径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面临的挑战
节 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二元关系中的仲裁
一、市民社会的内涵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演变
二、仲裁发达史——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对峙
第二节 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的学理阐述
一、国家与社会理论对中国仲裁制度研究的有效性
二、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的构成
第三节 社会转型呼唤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的改革
一、旧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下中国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的弊端
二、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对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提出新要求
第三章 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
节 仲裁机构法律地位的立法、现状及学理争论
一、“法律地位”这一概念的内涵
二、仲裁机构法律地位的立法和现状
三、仲裁机构法律地位的学理争论
四、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对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改革的意义
第二节 世界范围内仲裁机构法律地位的考察
一、英美法系的仲裁机构
二、大陆法系的仲裁机构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仲裁机构法律地位分析
第三节 中国仲裁机构的应有法律地位探讨
一、当代仲裁性质之新视角
二、仲裁机构正确定位的路径探寻
第四章 对我国仲裁机构行政监管的改革
节 对仲裁机构的过度行政监管:历史与现实
一、政府主导仲裁机构的设置
二、仲裁机构财务制度不独立
三、政府部门代行仲裁机构人事任免权
四、政府对仲裁机构的业务运营干预
第二节 对过度行政监管模式的理性反思
一、立法的不完备
二、仲裁机构追求“行政监护”的不当利益诉求
三、仲裁文化的落后
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域中对仲裁机构的过度行政监管
第三节 确立当代政府对仲裁机构行政监管的新思路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仲裁机构的行政监管考量
二、重塑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下对仲裁机构的行政监管界限
第五章 仲裁协会对仲裁机构的行业自律管理
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下的中国仲裁协会存废
一、中国仲裁协会尚未设立的缘由探微
二、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下中国仲裁协会建立之必要性的考问
第二节 中国仲裁协会设立的若干问题
一、中国仲裁协会的生成模式
二、中国仲裁协会的运行范式探讨
第三节 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下中国仲裁协会的自治权建构
一、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下中国仲裁协会自治权的内涵
二、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下中国仲裁协会自治权的外延
第六章 加强和完善仲裁机构的内部治理机制
节 仲裁机构内部治理机制之问题构成
第二节 仲裁机构自身角色定位的明晰——仲裁法律文化的视角
一、我国仲裁机构自身角色定位的模糊与缺失
二、先进仲裁机构的仲裁文化——以美国仲裁协会为参照
三、仲裁机构自身角色定位的明晰
第三节 仲裁机构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
一、仲裁机构内部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
二、仲裁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解析及完善
第四节 仲裁机构内部关系的理顺
一、仲裁机构与仲裁庭
二、仲裁机构与仲裁员
三、仲裁机构与分支机构
第七章 结语
节 结论
第二节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一、从研究问题的视角看
二、从使用的理论框架看
三、从研究内容和结论看
第三节 本书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章 导论
节 问题的缘起和界定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仲裁机构的界定
第二节 研究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对仲裁监督机制的研究
二、对仲裁机构改革的研究
三、对仲裁协会的研究
四、对仲裁员制度的研究
五、对仲裁机构内部治理的研究
六、运用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理论对仲裁制度的研究
第四节 主要研究路径和方法
一、研究路径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面临的挑战
节 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二元关系中的仲裁
一、市民社会的内涵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演变
二、仲裁发达史——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对峙
第二节 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的学理阐述
一、国家与社会理论对中国仲裁制度研究的有效性
二、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的构成
第三节 社会转型呼唤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的改革
一、旧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下中国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的弊端
二、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对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提出新要求
第三章 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
节 仲裁机构法律地位的立法、现状及学理争论
一、“法律地位”这一概念的内涵
二、仲裁机构法律地位的立法和现状
三、仲裁机构法律地位的学理争论
四、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对仲裁机构监管与治理机制改革的意义
第二节 世界范围内仲裁机构法律地位的考察
一、英美法系的仲裁机构
二、大陆法系的仲裁机构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仲裁机构法律地位分析
第三节 中国仲裁机构的应有法律地位探讨
一、当代仲裁性质之新视角
二、仲裁机构正确定位的路径探寻
第四章 对我国仲裁机构行政监管的改革
节 对仲裁机构的过度行政监管:历史与现实
一、政府主导仲裁机构的设置
二、仲裁机构财务制度不独立
三、政府部门代行仲裁机构人事任免权
四、政府对仲裁机构的业务运营干预
第二节 对过度行政监管模式的理性反思
一、立法的不完备
二、仲裁机构追求“行政监护”的不当利益诉求
三、仲裁文化的落后
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域中对仲裁机构的过度行政监管
第三节 确立当代政府对仲裁机构行政监管的新思路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仲裁机构的行政监管考量
二、重塑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下对仲裁机构的行政监管界限
第五章 仲裁协会对仲裁机构的行业自律管理
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下的中国仲裁协会存废
一、中国仲裁协会尚未设立的缘由探微
二、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下中国仲裁协会建立之必要性的考问
第二节 中国仲裁协会设立的若干问题
一、中国仲裁协会的生成模式
二、中国仲裁协会的运行范式探讨
第三节 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下中国仲裁协会的自治权建构
一、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下中国仲裁协会自治权的内涵
二、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下中国仲裁协会自治权的外延
第六章 加强和完善仲裁机构的内部治理机制
节 仲裁机构内部治理机制之问题构成
第二节 仲裁机构自身角色定位的明晰——仲裁法律文化的视角
一、我国仲裁机构自身角色定位的模糊与缺失
二、先进仲裁机构的仲裁文化——以美国仲裁协会为参照
三、仲裁机构自身角色定位的明晰
第三节 仲裁机构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
一、仲裁机构内部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
二、仲裁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解析及完善
第四节 仲裁机构内部关系的理顺
一、仲裁机构与仲裁庭
二、仲裁机构与仲裁员
三、仲裁机构与分支机构
第七章 结语
节 结论
第二节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一、从研究问题的视角看
二、从使用的理论框架看
三、从研究内容和结论看
第三节 本书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的中央民族大学,自1979年即开始招收法学本科,是当时全国仅有的10多所招收法学本科的院校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已经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法学院。目前,学院既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学者,也有一大批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学院现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一名,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二级教授3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法学学科组会评专家1名;*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1人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学院是国内首家开设民族法学博士学位点的学院。近年来,学院的科研呈现强劲发展的势头,学院教师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法学类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300多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等项目70多项。2012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成功入选*、中央政法委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成为全国58所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之一。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文库”是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985工程”、“211工程”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国内外法学界了解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科研事业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与核心窗口之一。回顾三十余年的学院发展史(尤其是科研建设工作的风雨历程),如今的学院科研发展工作格外注重以下三对重要关系的均衡处理。
,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的时代回应。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仅是法学研究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科学研究均须妥善应对的关键性认知。尤其是在我国各方面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实践需求中充分彰显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指导价值和时代生命力,更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研究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的科研工作,既重视传统法学理论的精细化探索,也重视时代改革与发展的实践需求;既强调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也强调其与教学环节的良性互动;既关注教师个人学术旨趣和学术自由,也关注学术梯队的集群化建设与规模研究效应。总之,在理论和实践的天平上,我们试图用一片敬畏科学、崇拜真理的求索之心维系着“知”与“行”的微妙平衡。
第二,法学基础学科与民族法制的特色研究。秉承中央民族大学长期以来在民族问题研究领域的鲜明特色与传统优势,法学院的学术科研亦一直以对民族法制问题的特色性研究独步全国,不仅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民族法学博士点,更是作为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的秘书单位而执全国之牛耳。但是,对于特色学科的不懈发展与大力支持并未削弱学院对于传统法学学科的重视——恰恰相反,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在传统学科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才是构筑一所法学院真正“江湖地位”的不二法门;也只有在传统学科的研究中夯实基础、不懈创新,才能为特色的民族法制问题研究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因此,两者在资源需求层面的关系绝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而是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伙伴模式”。这种认知,不仅被贯彻于学院日常的科研管理过程,在本丛书的规划选题上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第三,科研质量管控与成果发表的制度支撑。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法学的科研工作永远将学术成果的优良品质奉为至高圭臬。对此,学院通过积极制定并切实贯彻相关科研奖励制度,鼓励我院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学术潜力,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积极投身到学术科研的工作当中。同时,我们也深刻地意识到,在当今中国法学事业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中,拥有并坚守一块独具特色的科研成果展示阵地是何其重要!这不仅是我们日常科研建设的重要导向,更是本丛书得以问世的重要渊源。
感谢法律出版社对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科研事业的大力支持,这套丛书的顺利付梓,与该社领导的重视和编辑团队的勤恳密不可分。但显而易见的是,相对于我院数十年的学术积淀和近年来不断涌现的丰硕研究成果而言,这套丛书的容量是远远不足的。我们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而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更为丰富渠道将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的精品研究成果推介给学界。我们也由衷地恳请法学界各位同人一如既往地对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给予大力支持,让我们共同携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事业略尽绵薄之力。
是为序。
2014年10月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文库”是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985工程”、“211工程”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国内外法学界了解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科研事业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与核心窗口之一。回顾三十余年的学院发展史(尤其是科研建设工作的风雨历程),如今的学院科研发展工作格外注重以下三对重要关系的均衡处理。
,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的时代回应。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仅是法学研究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科学研究均须妥善应对的关键性认知。尤其是在我国各方面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实践需求中充分彰显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指导价值和时代生命力,更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研究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的科研工作,既重视传统法学理论的精细化探索,也重视时代改革与发展的实践需求;既强调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也强调其与教学环节的良性互动;既关注教师个人学术旨趣和学术自由,也关注学术梯队的集群化建设与规模研究效应。总之,在理论和实践的天平上,我们试图用一片敬畏科学、崇拜真理的求索之心维系着“知”与“行”的微妙平衡。
第二,法学基础学科与民族法制的特色研究。秉承中央民族大学长期以来在民族问题研究领域的鲜明特色与传统优势,法学院的学术科研亦一直以对民族法制问题的特色性研究独步全国,不仅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民族法学博士点,更是作为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的秘书单位而执全国之牛耳。但是,对于特色学科的不懈发展与大力支持并未削弱学院对于传统法学学科的重视——恰恰相反,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在传统学科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才是构筑一所法学院真正“江湖地位”的不二法门;也只有在传统学科的研究中夯实基础、不懈创新,才能为特色的民族法制问题研究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因此,两者在资源需求层面的关系绝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而是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伙伴模式”。这种认知,不仅被贯彻于学院日常的科研管理过程,在本丛书的规划选题上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第三,科研质量管控与成果发表的制度支撑。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法学的科研工作永远将学术成果的优良品质奉为至高圭臬。对此,学院通过积极制定并切实贯彻相关科研奖励制度,鼓励我院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学术潜力,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积极投身到学术科研的工作当中。同时,我们也深刻地意识到,在当今中国法学事业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中,拥有并坚守一块独具特色的科研成果展示阵地是何其重要!这不仅是我们日常科研建设的重要导向,更是本丛书得以问世的重要渊源。
感谢法律出版社对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科研事业的大力支持,这套丛书的顺利付梓,与该社领导的重视和编辑团队的勤恳密不可分。但显而易见的是,相对于我院数十年的学术积淀和近年来不断涌现的丰硕研究成果而言,这套丛书的容量是远远不足的。我们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而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更为丰富渠道将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的精品研究成果推介给学界。我们也由衷地恳请法学界各位同人一如既往地对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给予大力支持,让我们共同携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事业略尽绵薄之力。
是为序。
2014年10月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