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898623丛书名: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文库·专著系列·
我国当前正处于核电利用的高速发展阶段。如果说发展核能是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必然和重要选择,那么生态安全则是核能发展的基础、前提和生命线。我国目前尚未出台规范核安全活动的基本法,《核安全法》和《原子能法》正在制定中,当前核电活动生态安全保障相关法律规范散见于一些关联单行法和若干下位的条例或规章,有些从颁布至今已20多年,难以适应新的核电发展形势和核工业格局升级的需要。总的来说,民用核电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制度建设与当前我国的核电发展形势和公众要求极不相称。本书主要从以下十个方面展开讨论,即民用核能生态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相关基本理论、民用核能生态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原则、我国核安全监管体制探究、核电相关生态安全保障的技术性规范标准制度、我国核设施与辐射环境监测监管制度、核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放射性废物处置制度、核事故应急管理法律制度、核第三者责任保险法律制度、核安全信息公开中的公众参与。通过上述研究,以期能为建设全过程、成体系的民用核能生态安全保障法律制度提供有益的制度探索。
章民用核能生态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相关基本理论
节民用核能生态安全释义及其相关法律制度梳理
一、核安全及核生态安全
二、现有民用核能生态安全保障相关法律制度梳理
三、民用核能生态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建设的系统构想与目的任务
第二节核安全法、原子能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对核能生态安全的保障及其三法之间的关系
一、《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对核能生态安全的保障
二、原子能法释义及其对核能生态安全的保障
三、核安全法的定位及该法视角下的三法关系
第二章民用核能生态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原则
节核能利用的重要性及其存在风险
一、核能利用的重要性
二、核能利用存在的主要风险
第二节域外国家能源立法及核立法中的基本原则
一、《日本能源政策基本法》的基本原则
二、《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中涉及的核电安全的基本原则
三、其他国际条约中的相关基本原则
第三节合理定位我国核能立法中的基本准则
一、我国核能发展方针与规划
二、我国民用核能生态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基本原则探析
第三章我国核安全监管体制探究
节我国核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和历史沿革
一、我国核安全监管机构的历史沿革
二、我国核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
第二节我国核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核安全监管领域的法律缺位
二、核安全监管多部门共同管理,职能交叉、分散,监管效率低下
第三节发达国家核安全监管体制对我国的借鉴
一、发达国家核安全监管体制的介绍
二、发达国家的核安全监管体制对我国的借鉴
第四节对我国核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思考
一、推进《核安全法》与《原子能法》立法,完善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二、建立独立的核安全监管机构,提高核安全监管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第四章核电相关生态安全保障的技术性规范标准制度
节核电法规标准体系
第二节我国核电标准现状和问题以及国外标准体系
一、我国核电标准现状和问题
二、国外标准体系
第三节我国核电相关技术性规范标准制度完善建议
一、颁布相关法律规范
二、完善管理机制
三、落实复审制度
第五章我国核设施与辐射环境监测监管制度
节现有核设施与辐射环境监测监管制度的立法梳理
一、概念界定
二、现有核设施与辐射环境监测监管制度的立法梳理
第二节我国核设施与辐射环境监测的监管机构设置与存在问题
一、核设施与辐射环境监测的主体
二、核设施与辐射环境监测监管网络及存在问题
第三节核设施与辐射环境监测监管制度的完善
一、健全监测监管机制立法,明晰权责,减少职能交叉
二、建立健全监测信息统一汇交管理与共享机制
三、提高监测管理机构级别,大力培育和引入监管监测人力资源
四、平衡核设施监测与辐射监测机构设置,引入第三方监督监测
第六章核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节核设施安全管理的主体与对象
一、核设施安全管理的主体
二、核设施安全管理的对象
第二节核设施安全管理的具体制度与法律责任
一、核设施安全管理具体法律制度
二、核设施安全管理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放射性废物处置制度
节民用放射性废物及其处置概述
一、民用放射性废物概述
二、民用放射性废物处置概述
第二节我国民用放射性废物处置法律制度及其不足
一、我国民用放射性废物处置相关法律法规
二、我国民用放射性废物处置法律制度
三、我国民用放射性废物处置法律制度的不足
第三节我国民用放射性废物处置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改进放射性废物处置场所选址规划制度
二、完善民用放射性废物第三方处置制度
三、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在放射性废物处置领域的适用
第八章核事故应急管理法律制度
节核事故应急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核事故
二、核应急及核事故应急管理
第二节我国核事故应急法律制度的现状
一、我国核事故应急管理的立法现状
二、我国现有的核事故应急管理法律制度
第三节域外核事故应急立法现状及其法律制度评析
一、部分发达国家核事故应急立法模式
二、部分发达国家核事故应急法律制度评析
第四节我国核事故应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一、我国核事故应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我国核应急管理制度的建议
第九章核第三者责任保险法律制度
节核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一、核损害赔偿制度相关基本概念
二、外国的核损害赔偿制度状况和特征
三、我国核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完善进路
第二节国内核第三者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现状及困境
一、核第三者责任保险概述
二、国内核第三者责任保险市场环境的现状
三、国内核第三者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现行相关立法与困境
第三节国际核第三者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现状及分析
一、重要的国际条约
二、美国核第三者责任保险法律体系构成
第四节我国核第三者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
一、核第三者责任保险的承保主体
二、核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
三、核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诉讼时效及管辖
第十章核安全信息公开中的公众参与
节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及必要性分析
一、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相关基本问题
二、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第二节我国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现状及不足
一、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现状
二、我国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我国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合理平衡核安全信息公开之例外情况
二、建立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责任
三、健全核安全信息公开的救济途径
四、完善核安全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
附录一现有民用核能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法律、法规、其他规范性法
法律文件和政策报告目录
附录二核电运营中的法律责任整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回溯历史,五千年中华文明,翔实记录了中华儿女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相通相融的博大智慧和深邃思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观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天下皆宁,美善相乐”、
《荀子·乐论》。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崖;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等名言佳句历久不衰、沁人心脾,从云南苦聪人”刻木分水”到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一个又一个经典故事名扬寰宇、名垂千秋。另据统计,在《诗经》305篇诗歌中,有141篇492次提到动物、144篇505次提到植物。诸如此例,足见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生态文化观念。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形态的新发展,涉及人类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全方位调整和重大变革。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基本内涵的文化伦理形态。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19页。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对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理论阐释和实践应对,是对现实工业文明困境的全面突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自此之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引领着全社会、各领域的制度建构和制度实践。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环境保护法》首次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法宗旨加以固化。其后修订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均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立法宗旨。2015年7月1日实施的《国家安全法》更是将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加以规定。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绿色发展、国土开发、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生态效益评价、生态损害赔偿、核能开发利用、碳排放权和排污权交易、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因此,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律问题,及时反映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是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时期的重要主题。西南政法大学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研究创新团队特别推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文库》,选择出版生态文明法治研究方面的优秀著作,既为生态文明建设出智,又为人才培养助力。文库分专著、译著、研究报告、论文集和教材等系列,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反映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成果。感谢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我们深望绵薄之力虽不能擎天撼地,亦能水滴石穿。
是为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