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907046
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这套书由著名学者陈祖美领衔主编,由国内十位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呕心沥血编撰。
装帧印刷采用,大32开,双色印刷,典丽雅洁。
为此,我们特意邀请中国社科院长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专家编撰了《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10卷)套书,《李白集》是丛书中的一卷,精选了能代表李白创作风貌和水平的诗作,风格多样,涵盖了李白创作的全貌。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峨眉山月歌 /
早发白帝城 /
渡荆门送别 /
荆州歌 /
秋下荆门 /
望天门山 /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
登太白峰 /
襄阳曲(四首) /
太原早秋 /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
登金陵凤凰台 /
天台晓望 /
横江词(六首) /
过崔八丈水亭 /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
清溪行 /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
望庐山五老峰 /
望庐山瀑布(二首) /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
宿巫山下 /
荆门浮舟望蜀江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
洞庭(五首)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
行路维艰?拔剑四顾心茫然
苏台览古 /
乌栖曲 /
越中览古 /
夜泊牛渚怀古 /
蜀道难 /
行路难(三首) /
襄阳歌 /
将进酒 /
长门怨(二首) /
玉壶吟 /
松柏本孤直(古风其十二) /
燕昭延郭隗(古风其十五) /
君平既弃世(古风其十三) /
古朗月行 /
庄周梦蝴蝶(古风其九)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燕臣昔恸哭(古风其三十七) /
劳劳亭歌 /
战城南 /
丑女来效颦(古风其三十五) /
侠客行 /
结袜子 /
行行且游猎篇 /
西上莲花山(古风其十九) /
公无渡河 /
箜篌谣 /
江上吟 /
友情答赠?别意与之谁短长
上李邕 /
金陵酒肆留别 /
示金陵子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
送友人 /
送友人入蜀 /
赠孟浩然 /
江夏别宋之悌 /
送贺宾客归越 /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
沙丘城下寄杜甫 /
酬崔侍御 /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
赠临洺县令皓弟 /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寄崔侍御 /
赠汪伦 /
赠张相镐 /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 /
巴陵赠贾舍人 /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
感慨兴怀?仰天大笑出门去
大车扬飞尘(古风其二十四) /
少年行 /
白马篇 /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 /
南陵别儿童入京 /
宫中行乐词(选一) /
清平调词(三首) /
紫骝马 /
关山月 /
胡无人 /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北风行 /
独坐敬亭山 /
别内赴征(三首) /
狱中上崔相涣 /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
别有怀抱?明朝有意抱琴来
长干行 /
静夜思 /
山中问答 /
山中与幽人对酌 /
乌夜啼 /
长相思 /
把酒问月 /
月下独酌 /
春夜洛城闻笛 /
赠内 /
客中作 /
春思 /
玉阶怨 /
怨情 /
访贺监不遇 /
对酒忆贺监(二首) /
渌水曲 /
越女词 /
采莲曲 /
劳劳亭 /
寄东鲁二稚子 /
听蜀僧濬弹琴 /
哭晁卿衡 /
秋浦歌 /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
铜官山醉后绝句 /
哭宣城善酿纪叟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南流夜郎寄内 /
流夜郎闻酺不预 /
九日龙山饮 /
临终歌 /
一一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陈祖美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②。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③,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释]
①戴天山:又名大匡山,或称康山,一说指大匡山主峰。在今四川江油。
②带露浓:一作“带雨浓”。
③霭:云气。
[点评]
此为早年读书匡山时所作。意境幽深,清新自然,尤工于设色,善于以动写静。太白不为诗律所缚,然颇工于律,于此见之。
峨眉山月歌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②。
夜发清溪向三峡③,思君不见下渝州④。
[注释]
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
②平羌:平羌江,今名青衣江。源出四川雅安,至乐山汇大渡河入岷江。
③清溪:驿名。宋称平羌驿,即嘉州附近之板桥驿。见《乐山县志》。三峡:指长江三峡。
④君:旧注以为指月,或说指元丹丘。以指道友为宜。渝州:今重庆。
[点评]
当是出蜀途中所作。诗带别绪,然情深而意快,节奏流利,音律悠扬,故虽连用五地名,而不板滞。
早发白帝城①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②。
两岸猿声啼不尽③,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①白帝城:东汉公孙述所筑。述自称白帝,因以名城。故址在今重庆奉节白帝山上。
②江陵:唐为荆州治所,今湖北荆州市。还:音义同“旋”,快捷貌。句意本盛弘之《荆州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两岸”句:写三峡猿啼,无悲凄之感。《水经注?江水》引渔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反其意而咏之。啼不尽,一作“啼不住”。
[点评]
题一作《白帝下江陵》。诗情奔放,节奏轻快,如三峡流水,正表现年轻诗人胸次。故当是初出川时所作。或说流夜郎遇赦回程所作,细酌诗情,无苍凉之感,与宿巫山之作,情味有别,故知作非其时也。
渡荆门送别①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②。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③。
[注释]
①荆门: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相对如门,故名。为楚之西塞。见盛弘之《荆州记》。
②楚国:此指楚地,指今湖北省境。
③“仍怜”二句:江水自蜀入楚,白少长蜀中,故云。
[点评]
本篇为初出川至荆门时所作,视野开阔,气象恢宏。盖得江山之助,蜀中无此境,必待入楚始得之。“山随”一联语壮而景阔,与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堪称匹敌。
荆州歌①
白帝城边足风波②,瞿塘五月谁敢过③!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④,
拨谷飞鸣奈妾何⑤!
[注释]
①荆州歌:又名《荆州乐》,乐府杂曲旧题。荆州,今湖北荆州市。
②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白帝山上,为东汉公孙述所建。
③瞿塘:在白帝山下夔门之上,古有滟滪堆,五月水涨,舟行尤险。
④缲丝:煮茧抽丝。丝,与“思”谐音,语意双关。
⑤拨谷:俗称“布谷鸟”。牝牡飞鸣,羽翼相摩,因借以起兴,发思君之情。
[点评]
梁简文帝《荆州歌》云:“纪城南里望朝云,雉飞麦熟妾思君。”为本篇所拟。其写荆州思妇,情景皆妙,深得汉魏六朝乐府风神。
秋下荆门①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②。
此行不为鲈鱼鲙③,自爱名山入剡中④。
[注释]
①荆门:此指荆州。门,以城门代指地名,犹如白门、吴门、都门。
②布帆无恙:用顾恺之语。《晋书?顾恺之传》载,殷仲堪镇荆州,参军顾恺之因假东还,借仲堪布帆。恺之与仲堪笺曰:“行人安稳,布帆无恙。”后因以“布帆无恙”指“行人安稳”。
③鲈鱼鲙:晋张翰官于洛阳,见秋风起,思吴中莼菜羹、鲈鱼鲙,遂命驾东归。见《晋书?张翰传》。
④剡中:今浙江嵊州与新昌一带。
[点评]
题一作《初下荆门》。诗作于自荆州东下之时,据诗意,其时有入剡之想。或因病滞维扬,故似未尝至剡中。
望天门山①
天门中断楚江开②,碧水东流至此回③。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①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长江之滨。博望、梁山东西隔江对峙如门,合称天门山。太白有《天门山铭》。
②楚江:指长江。长江在蜀称蜀江,入楚称楚江,入吴称吴江。
③至此回:一作“至北回”,又作“直北回”。或以为“北”乃“此”之讹。盖江水至此而折回向北。
[点评]
写舟行望天门山,极轻快自然,与《早发白帝城》同一韵调。或以为二诗“俱极自然,洵属神品,足以擅场一代”(《唐宋诗醇》),可谓深于诗者也。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①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②。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③。
[注释]
①金陵:今江苏南京。西楼:作者另有《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着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诗,或疑指孙楚酒楼。
②吴越:指今江浙一带,即古吴越之地。
③“解道”二句: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玄晖,谢脁字玄晖,南齐著名诗人。为太白所折腰,故有谓其“一生低首谢宣城”(王士禛《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二句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作:“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还忆谢玄晖。”然则,太白似不曾易“静”为“净”也。既曰“澄”,不必复用“净”,“静”字胜。
[点评]
本篇为月夜登金陵城西楼怀古之作,意颇自负,谓古来诗人能踵武前贤者无几,其玄晖或近之。有“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之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