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742581
◎BBC记者、制片人遍访百名科学家、医生、企业家、历史学家等多领域专家学者,心血研究之作
◎长销14年后再版,大开本精美装帧,全新设计,宜读宜藏
1899年,阿司匹林投产,本是一次科学上的巧合,却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的一次命中注定。
从不为人知到声名鹊起,这枚全世界使用*为广泛的小药片,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我们真的了解它吗?为什么在短短数十年间,它从一种普通的祛病药物发展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资?
为什么它引发了医药界与商业界几乎是*为激烈的争斗?
到底是什么力量在冥冥之中选择了阿司匹林,并让它对人们产生了沧海桑田的影响?
事出偶然的发现,出自直觉的推断,令人叹服的科学才干,雄心勃勃的个人开拓,大动干戈的企业竞争,精妙绝伦的广告商战,大国博弈的战备攻防,都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部分
章 古埃及纸草书
第二章 一种英国树皮
第三章 阿司匹林的拼图渐现端倪
第四章 灵药诞生
第二部分
第五章 能否迅速扩大影响与销售,将决定新生的阿司匹林的命运
第六章 化学家之间的战争
第七章 流感
第八章 这是阿司匹林的时代
第九章 道德沦丧的年代
第三部分
第十章 溶解带来新升级,竞争付出高代价
第十一章 原来如此
第十二章 心血管疾病的福音
第十三章 当之无愧的灵药
与拜耳公司和阿司匹林有直接关联的专有名称
它们只是普通的白色小药片,是不是很不起眼?类似这样的药片,在这之前你可能已经见过上百个,毫无疑问,以后你也会再次见到,这也不足为奇。
想想看,你手里拿的是医学历神奇的发明之一,它的功能多得令人吃惊,它可以减轻你的头痛,减轻你的四肢疼痛,治疗发烧,甚至可以治疗一些危及人类生命的疾病。现在,有证据表明,阿司匹林对心脏病、中风、静脉血栓、肠癌、肺癌、乳腺癌、白内障、偏头痛、不孕症、疱疹、阿尔茨海默症均有防治作用。而且,这种药物的新功能每年都会不断被人们发现。这就是为什么每年关于阿司匹林有超过2500篇文献问世,而且这种白色药片,自从问世以来,其累计销售已达到上万亿甚至几十万亿片。这就是你吃过、见过的药片。
总之,大家都会备有一种灵药,这种灵药的问世是很难得的,而且它是历持久成功的商业产品。
几年前,当我爸爸心脏病发作时,我才对这非同小可的东西感兴趣。幸运的是,爸爸康复了,并且恢复得很好,我们全家人也都松了口气。从那场病之后,爸爸每天都会服用一小片阿司匹林,来维持动脉的血液流通。后来,我妈妈也因为心脏的问题,开始吃上了阿司匹林。再后来,他们都严格坚持每天服用75毫克阿司匹林。
这让我感到惊奇。阿司匹林是怎么问世的呢?一种普通的只能治疗头疼感冒的小药片怎么会变成可以挽救生命的良药呢?我只知道阿司匹林是在19世纪由一家德国公司开始制造的,并且所知的这一点还是来自上学时课堂上的模糊记忆。
随后,当我深入了解它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小药片有更加丰富、更加复杂、更加古老的历史,正是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化学历史奇迹,让我写出了这本书。
现在阿司匹林随处可见,人们对其也是司空见惯。其实,它是时间的产物,有着跌宕起伏的经历,这其中有偶然的发现、直观的推理、惊人的科学创造力、个人的雄心抱负和激烈的企业竞争等。阿司匹林的历史无所不包:战争、瘟疫、一个被遗忘的犹太科学家、古老的纸草卷轴、工业革命、19世纪苏格兰的发热病专科医院、一种常见的树、间谍、德国工业巨头、疟疾、《凡尔赛条约》、紫色染料、赫尔城、流行的滑稽小调《粉红色的百合花》、全世界几个超大的制药公司、抽搐兔子的主动脉、奥斯维辛集中营和灭绝营、随机应变的广告天才……真是难以胜数。
我发现阿司匹林的历史并不是事先预想好的,并且它产生的影响也不是可以预测的。如果不是偶然机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阿司匹林可能永远不会面世。如果不是通过利益驱动竞争使其蓬勃发展,它可能不会幸存下来,发挥它难以置信的疗效。正是这些各式各样的人物,跟大大小小的事件结合到一起,一点点、一步步铸就了历伟大的发明之一。
以下就是阿司匹林的故事,就像很多好听的故事一样,它的开头也是:很久以前……
在新旧两个世纪交替的50年里,世界进入了意识形态纷争不息、政治和社会动荡不安、突发事件和新观念层出不穷的状态。启蒙运动带来的怀疑精神和理性分析一时风行,成为哲学主流。资本主义虽然还未露出血红的牙齿和爪子,但已发展得相当有成就,它强化了激烈的竞争、投资、创业和成立有限公司等商业工具。以“幸福原理”为理论的功利主义,以暴力推翻皇权的法国和美国革命,特殊的地理位置、政治和经济环境所催生的英国工业革命——所有这些,形成了已不能包容过去的新世界,这也让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变,人们开始从农村迁入新的城镇。拿破仑想在欧洲大陆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而英国通过巩固自己的海上霸权来还击,战争一直是个能促成巨变的因素,笼罩了整个欧洲。夹杂在这些大事件之中的,是一些“小事”——通过技术变革、科学探究和生产力释放来逐步改善日常生活,这些“小事”经常被人所忽视,但它们却自有其重要性。
错综复杂的阿司匹林的故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当时,怀疑精神无处不在,对知识的渴望将化学从炼金术士和药房药剂师那里解放出来。新的实验室和科研机构将挑战各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国家竞争和商业竞争也加剧了这一趋势。新的企业不断将新的发现转化为产品,并开发新的销售途径。工业领域的科研人员,在投资者和企业家的压力驱动之下,也和业余科技爱好者以及备受尊敬的专业科学家一起去追逐科学的荣耀。终,成千上万项新技术不断涌现。19世纪的历史步伐就是这样混乱,变化是全方位的,这些发现,有很多是偶然得到的,有很多是系统研究的结果。这揭示了科学研究的一条真理:科学上的突破,只有极少数是由天才妙手偶得,更多的则是,一个又一个人踩着小步子跟进,各自为终的解决方案这块宏大的拼图提供一小块图样。此时,阿司匹林这块了不起的拼图还差很多拼块。
阿司匹林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19世纪的科学家们一次又一次地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尽力对过去一直被拿来就用的东西进行化学分析。此时的药理学研究的具体对象就是天然药物——自然衍生的药品和草药医生多年采用的药方。化学家们热衷于识别和分离出这些物质的活性成分,这样做,部分是出于纯科学的兴趣,但也有一些是出于具体的医学目的和商业用途。当时的人们相信,将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可以提高药物的效力,有利于控制剂量,还有可能在将来合成这些药物以便降低成本。
1797年,一个名叫约翰·克里斯蒂安·赖尔的医学理论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知识性的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医学理论家后来成了德国精神病学的创始人之一。在一篇题为《未来药理学的原理》的论文中,他概述了该学科的研究目标:
必须从根本上真实、科学地揭示药物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所带来的变化。在此过程中,药物也起变化,不过,药理学应当只研究其中有助于解释人体变化的部分……科学的药理学,需要的是了解药物在各种情况下的表现,尤其是其化学性质方面的知识。许多药物的特定成分和一般成分,我们仍然不了解,特别是药品的定量条件,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欠缺。只要还存在这方面知识的欠缺,药理学意义上的科学治疗就是不可能的……让药理学趋于完整的方法,就是进行实验,精确地记录实验结果,并在更高的层面上将孤立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