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225042
《北京审美文化史?明代卷》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北京审美文化史?明代卷》纵论明代北京的审美文化的发展历程,始于明代在北京审美文化史中的特殊意义和明代北京的审美意识、范式特征。进而分别讲述明代北京长城的审美价值,分析明代北京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审美特征。在艺术成就方面,全面展示明代北京的绘画、雕塑和书法的审美意义,概括明代北京文学的京师特征、雅正与世俗、复古与创新等方面的审美价值以及戏剧、音乐包括乐妓和民间歌乐在内的各种演艺活动的审美性质。明代北京手工艺制作(果园厂漆器、景泰蓝、宣德炉和家具等)和京城民俗、市民生活和文化教育的审美文化内涵也有简明生动的阐释。本卷最后介绍了明代北京的审美理论以及西方文化对于明代中后期北京审美文化的启示。
绪论
第一章幽燕之美的“北京化”
第一节北京命名:名至实归的“北京”文化
一、 燕都之名的演变
二、 明都为北京正名
第二节北京奠基:“前北京”的审美风貌
一、 金中都与北京
二、 元大都与北京
第三节北京心态:“大都”、“南京”到“北京”
一、 汉族的京城
二、 北方的京城
第四节北京范式:明代“美”中的北京“美”
一、 明代文化和北京审美
二、 北京之美的心理因素
第二章北京长城的审美意义
第一节京师屏障:长城文化与审美文化
一、 长城的审美文化研究
二、 长城与北京审美意识
三、 明人诗中的长城意象
第二节塞上奇观:北京长城的审美特征
一、 千里一望与高下精粗
二、 古朴沉郁与思古哀今
三、 双重超越与人间奇迹
第三章一代新都的宫苑胜景
第一节中轴贯通:北京建筑的审美坐标
一、 中正和谐的均衡观感
二、 取中两分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紫禁雄风:皇家宫城的审美观照
一、 故宫建筑的布局美
二、 故宫建筑的装饰美
第三节京师风物:燕京八景与城郊景观
一、 自然人文成八景
二、 城边郊外汇风光
第四节神人共赏:明代北京的庙坛民居
一、 动静皆宜的庙坛园林
二、 井然有序的院落胡同
三、 形态各异的砖石宝塔
第五节阔墓高桥:北京陵寝和桥梁建筑
一、 明帝阴宅“十三陵”
二、 北京城郊明建桥梁
四章绘画雕塑的北京品味
第一节丹青荟萃:南北画风的交融
一、 院体的根基
二、 交汇的中心
第二节示范楷模:院体宫廷的画风
一、 院体名家的绘画风范
二、 禁中三绝的笔墨名声
第三节各领风骚:北京画坛的名家
一、 戴进的山水巨制
二、 吴伟的开创之功
三、 文徵明到陈洪绶
第四节书图光影:京城的版画灯画
一、 借书传形的版画艺术
二、 光影现形的灯画艺术
第五节明画之最:法海寺大型壁画
一、 法海寺壁画概观
二、 壁画艺术的高峰
第六节西洋形色:欧洲艺术在北京
一、 利玛窦传教示艺
二、 北京人观画获益
第七节手法刀工:北京的雕塑艺术
一、 音形并美的明铸大钟
二、 象教示美的宗教雕塑
第五章格局清晰的书法盛况
第一节翰墨成势:明代及北京书坛
一、 明代书法概观
二、 北京书法特色
第二节台阁法度:台阁体与二沈书
一、 台阁体的功过
二、 沈度兄弟之书
第三节识者自辨:解缙的狂草书法
一、 解缙书法的成就
二、 《自书诗卷》赏析
第四节文遍天下:中期大家文徵明
一、 艺术全才文衡山
二、 温润秀劲见风致
第五节苏体传人:吴宽书法的创新
一、 名重官高的书法家
二、 东坡笔意的发扬者
第六节渐离台阁:北京书家李东阳
一、 少小得志见才情
二、 东阳笔艺耀京华
第七节北邢笔墨:邢侗书法的特色
一、 短期居京晚明大家
二、 诸体兼擅各臻其妙
第八节书遍天下:北京书家米万钟
一、 北京书家的首选
二、 米氏书法的个性
第九节辉耀晚明:书坛全才董其昌
一、 南北往来墨宝留传
二、 天真烂漫结构森然
第六章诗文创作的法度性情
第一节大业雄词:明代北京文学的雏形
一、 明代文学概览
二、 早期君臣之作
第二节馆阁典范:宫廷文士的诗文创作
一、 北京诗歌的正统基调
二、 声度和平的永乐三杨
第三节诗文翘楚:北京作家的典型代表
一、 李东阳的北京身份
二、 明中期的诗坛领袖
第四节师古求新:“七子”与北京文学
一、 李梦阳与何景明
二、 李攀龙与王世贞
第五节燕京隽笔:《帝京景物略》的散文艺术
一、 明代北京散文的珍品
二、 刘侗散文艺术的创新
第六节雁过留声:“北漂”者的过往诗文
一、 北京文坛的名家足迹
二、 袁氏兄弟的北京游记
第七节叙说世情:明代小说的京城迹象
一、 古代小说艺术的高峰
二、 明代小说与北京文化
第七章雅俗并举的演艺风姿
第一节皇城粉墨:北京的戏剧艺术
一、 京城戏剧的承传演变
二、 南戏北上与传奇成势
第二节京师风情:北京的宫廷演艺
一、 肃穆典雅的宫廷礼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