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46302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进驻全国史坛中心。本书从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这一深具典型意义的史学研究机构切入,来探讨“十七年”间(1949-1966)史学发展的具体状况。作为“延安史学”的化身,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无疑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且在海内外有深广的影响力。某种意义上可以将中科院近代史所视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缩影。本书通过尽量挖掘、搜罗、综览不同类型的各种史料,相互比对各种公开发表的论文专著与档案文献及私人记述,以展现“十七年”间马克思主义史学丰富、复杂的发展状况及曲折的发展历程。
绪论/001
第一章 近代史所的渊源及筹设背景/012
一 延安史学机构之沿革/012
二 近代史所之筹设/022
三 近代史所组织结构之嬗变/041
四 学术机构中的党组织/046
第二章 集聚人才与科研组织工作/070
一 研究队伍之组建/072
二 近代史所的“旧学人”/099
三 集体研究与个人撰著的纠结/128
第三章 学术研究之理念和取径/147
一 以资料建设为中心/147
二 由专题研究到通史撰著的研究取径/176
三 史学研究与现实需要/185
第四章 近代史所与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198
一 中国近代史学科地位之跃升/199
二 近代史所与中国近代史分期论争/207
三 推进中国近代史学科建设之努力/231
四 近代史学术刊物建设/252
五 中国近代史通论性著述之编纂/261
第五章 近代史所与全国史学界/279
一 全国性近代史会议之酝酿组织/279
二 组建“反修历史小组”/298
三 近代史所与“四史”运动/322
四 推动“近代社会历史调查”/349
五 近代史所与中国史学会/374
结语/384
参考文献/395
索引/414
后记/423
序 言
赵庆云新著《创榛辟莽:近代史研究所与史学发展》即将付梓,我已先睹,写下几句话。
近代史研究所“十七年”间的故事,现在很少人讲得完全了。我虽有16年时间担任研究所的负责工作,又在“文革”前进所,虽耳闻一些零星故事,也不能系统讲清楚近代史所与“十七年”史学的故事。我长期以为,近代史所的文书档案因“文革”动荡,早已不存于世,不免生有遗珠之憾。现在读了赵庆云的新著,方才知道他找到了近代史所“十七年”的文书档案,加上科学院的早期档案和个人日记以及回忆等资料,努力复原了近代史所“十七年”的历史,真是可喜可贺!
近代史所的历史,如果加上前身,已经过了70年。它的历史,它在中国科学院的地位和作用,它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全国史学界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已经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了,包括今天在事领导诸公在内。这些已成为历史,成为历史学家的研究对象,成为一门学问了。赵庆云的研究意义也在于此。
70年前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新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当然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中国科学院建立,在史学领域,为什么首先建立近代史研究所,而不是首先建立历史研究所,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范文澜作为延安马列研究院历史研究室主任和华北解放区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主任,他的史学专精在中国古代史,他下的功夫也在《中国通史简编》,虽然他也编著了《中国近代史》上册。为什么他坚决主张中国科学院首先要成立近代史研究所?我想这要回顾延安的整风运动。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非常郑重地提出要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他认为党内的学习存在三个方面的弊病: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他认为这是极坏的作风。谈到研究历史,他说:“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