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883279
《蒙古包:游牧文明的载体》是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郭雨桥的又一本关于蒙古包的力作。从2000年开始,郭老师实施了“走遍蒙古”计划,行程达129,797千米(绕地球三圈半还多),对蒙古包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和整理,完成了对蒙古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跨跃。他将自己的《细说蒙古包》改成这本简明扼要、通俗好看的小册子,删除了关于蒙古包制作的过于细节化的内容,让蒙古包的习俗与传统的内容更加光彩照人。这样的改写,便于更广大的读者去阅读,使更多的人带着好奇心去了解蒙古包,认识这一充满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包:游牧文明的载体》具有丰富的知识性、生动流畅的表达。无论从民俗的角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值得一读的“大家小书”。
离大自然最近的民族,往往在艺术上也最具天赋。蒙古民族不仅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还具有绘画雕刻的天赋。蒙古高原有一种大气的美,这里的春天十分短暂,当人感到春姑娘来到草原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夏天。天是那么高远,地是那么辽阔。远处放牧的羊群,已经跟丘岗上的白色石堆融为一体,不知道是石堆变成了羊群,还是羊群变成了石堆。近处的马群却显得很活跃,不断地进行穿插组合,每次穿插组合,都是一种色调的配备和重新组合。牧民说,色彩斑驳的饭碗不好看,色彩斑驳的马群好看。他们对大自然的情趣,已经到了审美的程度,蒙古人生活的兴致很高,热爱大自然,也热爱成天跟他们打交道的五畜,谈起牛羊总是津津乐道,对它们的神态有精细的观察和浓厚的兴趣。这种大自然的美丽,世世代代作用于牧民的感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和用色习惯。也许是离大自然太近的缘故,蒙古民间的东西十分鲜艳。他们在住所和家具上,往往直接把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用在图案装饰上,色彩饱满,对比非常强烈,给人一种“一枝枝不叫花瘦”的感觉,包括蒙古人的服装,也具有这种特色。这也是一种艺术世界,一种独特的审美天地。
这种审美,久而久之已内化为一种色彩偏好,甚至内化为一种性格。蒙古民族鲜明的民族意识、直爽明快的性格、耿直的胸怀、质朴的为人,在他们喜欢的明快鲜艳的颜色上表现了出来。蒙古人很直爽,他们会把自己想的,对别人直接说出来,毫不保留。蒙古包装饰讲究对称、稳定、均衡、紧凑,也跟蒙古人那种四平八稳的性格有关系。
原始游牧人在和自然打交道的时候,虽然没学会后人的透视和解剖,但是凭他们的直观和丰富的想象,能把自然和神灵简化成某种符号和图案,作为崇拜或者刻画的对象。
历史上的草原马背民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人们以为他们已经消亡,实际上他们的精神和手工技艺的链条却没有断裂,蒙古族最后成了集大成者。他们继承了北方马背民族天人合一的优秀传统,相信吉祥符号和信仰的威力。有物必纹,道器合一,真心实意要把一件器物做好。这些东西继承和发展下来的东西,成为一个民族的生存历史和文化名片,有着非常顽强的生命力,散发着游牧文化的芳香。蒙古的民间绘画有个特点,不太讲究透视,甚至形体也不够标准,但是神态好,有意味,特“蒙古”。已发现的上万年前的岩画,就表现出了这一特点,证明在民间一直没有中断传统。当然,需要和适用还是最主要的杠杆,蒙古包的建筑材料和里面的摆设,比如毡子、布料,边缘容易起毛损坏,镶边不仅为了好看,也为了保护物品不致损坏,使它使用得更长久一些。即使是木头家具,油漆、绘画以后,也能起到保护作用。所以蒙古包没有单纯的实用,也没有单纯的装饰,都是实用和装饰的结合。所以我们不能小看这些东西,每种符号都有很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网格的哈纳如盘蚕(当地把盘长叫作盘蚕)”,哈纳就是个围绕福圈的吉祥结。吉祥结后来的变化很多,有整的、半个的、全敞的、半敞的、单线的、双线的多种。它象征着消除外患内乱,保佑老百姓永远幸福地生活,所以用有棱有角的方格组成。尖角朝外的吉祥结表示针对外患,尖角朝里的吉祥结表示针对内乱。牧民之所以用来锁边和压角,是为了把里面的东西保护好,不要损坏、打烂或者被人盗走。有时候它也绘在箱子正中间,表示那些长三只手的人不敢来触犯。蒙古民族历来相信祥瑞吉兆,见面要互相说祝福的话,喝茶饮酒都有祝赞词。蒙古包和用具上的许多图案,往往也含有这种意义。特别是给新婚夫妇做的家具和蒙古包,里面的寓意更多。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