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袋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54322丛书名: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9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语文》汇集中公教育陕西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的研发团队,仔细研究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要求和历年真题,全面整合历年考点,细致剖析考试重难点,严格按照真题的考查形式和内容编写7套标准预测试卷,帮助考生适应考试答题节奏,掌握解题思路,从容应对考试。
本书还配有中公移动自习室,其中的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相信这些线上助考资料能够开阔考生复习思路,增强复习效果。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语文》共设试题和答案解析两大部分:
历年真题:本试卷包括2016年至2018年3套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帮助考生明确考试题型、题量的变化情况,不断总结考试的特点。
标准预测试卷:本试卷有7套标准预测试卷,其中的题型、题量按照真题形式编写,帮助考生零距离体验考试。
参考答案及解析:本试卷配有详略得当的解析内容,讲解言简意赅,考点突出明确。
目 录
2018年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精选)
2017年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
2016年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精选)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一)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二)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三)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四)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五)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六)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七)
2018年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6年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
2016年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精选)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一)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二)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三)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四)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五)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六)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七)
2018年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6年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
在线试读
2017年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
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我国部诗歌总集是()。
A.《玉台新咏》B.《诗经》
C.《乐府诗集》D.《楚辞》
2.李白的号是()。
A.易安居士B.香山居士
C.柳泉居士D.青莲居士
3.《白鹿原》的作者是()。
A.贾平凹B.路遥
C.陈忠实D.京夫
4.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是一篇()。
A.议论文B.说明文
C.记叙文D.应用文
5.《苦恼》的作者契诃夫是()。
A.英国人B.法国人
C.俄国人D.美国人
6.我国明清”四大名著”中的神魔小说是()。
A.《西游记》B.《水浒传》
C.《红楼梦》D.《三国演义》
7.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将”莲花”称为()。
A.花之贵族B.花之隐士
C.花之君子D.花之富者
8.《谏逐客书》中的”书”是指()。
A.书信B.奏章C.书籍D.书写
9.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作者是()。
A.刘禹锡B.元稹C.白居易D.李贺
10.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体现了作者浓烈的()。
A.爱国情B.惜别情
C.思乡情D.隐逸情
11.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
A.《饮酒·其五》B.《归园田居》
C.《归去来兮辞·并序》D.《咏荆轲》
12.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是指《家》《春》和()。
A.《雾》B.《电》
C.《秋》D.《雨》
13.元代作家中有”曲状元”之称的是()。
A.乔吉B.马致远
C.纪君祥D.关汉卿
14.下列作品中,以崔莺莺为主人公的一项是()。
A.《西厢记》B.《救风尘》
C.《墙头马上》D.《倩女离魂》
15.《朝花夕拾》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一部()。
A.小说集B.杂文集
C.散文集D.诗歌集
16.”小说三要素”是指人物、环境和()。
A.线索B.结构
C.背景D.情节
17.中国古代位有巨大成就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A.宋玉B.王勃
C.李白D.屈原
18.鲁迅先生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赞美的我国部纪传体通史是()。
A.《谷梁传》B.《史记》
C.《汉书》D.《资治通鉴》
1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
A.《论语》B.《孟子》
C.《荀子》D.《老子》
20.宝玉挨打后,表现出”满心委屈,只不好十分使出来”的人物是()。
A.香菱B.宝钗
C.黛玉D.袭人
21.《诗经·氓》中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所使用的艺术手法是()。
A.对比B.铺陈
C.比兴D.用典
22.下列属于边塞诗人的一项是()。
A.孟浩然B.张若虚
C.高适D.卢照邻
23.下列成语中,不是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一项是()。
A.虚左以待B.怒发冲冠
C.负荆请罪D.完璧归赵
24.短语”热爱祖国”结构类型属于()。
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
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
25.古代常用谦词中,”家慈”是指()。
A.祖母B.母亲
C.祖父D.父亲
26.我国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
A.《左传》B.《春秋》
C.《国语》D.《战国策》
27.《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所指斥的对象是()。
A.武姜B.共叔段
C.郑庄公D.颍考
28.”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没有运用()的修辞手法。
A.夸张B.拟人
C.比喻D.排比
29.文学史上”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作品是()。
A.《搜神记》B.《封神演义》
C.《淮南子》D.《聊斋志异》
30.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的”故都”是指()。
A.北平B.南京
C.青岛D.杭州
31.杜甫的《兵车行》”爷娘妻子走相送”一句中的”妻子”指()。
A.妻子B.妻儿
C.儿女D.妻妾
32.柳宗元的《江雪》所表现的诗人性格是()。
A.沉郁B.飘逸
C.达观D.孤傲
33.有”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中国代表作家是()。
A.巴金B.茅盾
C.冰心D.老舍
34.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
A.田汉B.陶行知
C.梁思成D.夏衍
35.《短歌行》中引用的《诗经》中的诗句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绕树三匝,何枝可依D.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36.西汉贾谊的《过秦论》中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B.外连横而斗诸侯
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D.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7.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按内容分类应属于()。
A.话本小说集B.志怪小说集
C.神话小说集D.笔记小说集
38.辛弃疾《摸鱼儿》中”千金纵买相如赋”引用了()的典故。
A.刘裕北伐B.陈皇后失宠
C.张翰思归D.廉颇能饭
39.《山居秋暝》中运用动静结合手法的一联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0.以下有关《水浒传》中人物与绰号的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花和尚”李逵B.”豹子头”林冲
C.”及时雨”武松D.”青面兽”宋江
二、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41.以”说’悦读'”为题,结合实际,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我国部诗歌总集是()。
A.《玉台新咏》B.《诗经》
C.《乐府诗集》D.《楚辞》
2.李白的号是()。
A.易安居士B.香山居士
C.柳泉居士D.青莲居士
3.《白鹿原》的作者是()。
A.贾平凹B.路遥
C.陈忠实D.京夫
4.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是一篇()。
A.议论文B.说明文
C.记叙文D.应用文
5.《苦恼》的作者契诃夫是()。
A.英国人B.法国人
C.俄国人D.美国人
6.我国明清”四大名著”中的神魔小说是()。
A.《西游记》B.《水浒传》
C.《红楼梦》D.《三国演义》
7.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将”莲花”称为()。
A.花之贵族B.花之隐士
C.花之君子D.花之富者
8.《谏逐客书》中的”书”是指()。
A.书信B.奏章C.书籍D.书写
9.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作者是()。
A.刘禹锡B.元稹C.白居易D.李贺
10.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体现了作者浓烈的()。
A.爱国情B.惜别情
C.思乡情D.隐逸情
11.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
A.《饮酒·其五》B.《归园田居》
C.《归去来兮辞·并序》D.《咏荆轲》
12.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是指《家》《春》和()。
A.《雾》B.《电》
C.《秋》D.《雨》
13.元代作家中有”曲状元”之称的是()。
A.乔吉B.马致远
C.纪君祥D.关汉卿
14.下列作品中,以崔莺莺为主人公的一项是()。
A.《西厢记》B.《救风尘》
C.《墙头马上》D.《倩女离魂》
15.《朝花夕拾》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一部()。
A.小说集B.杂文集
C.散文集D.诗歌集
16.”小说三要素”是指人物、环境和()。
A.线索B.结构
C.背景D.情节
17.中国古代位有巨大成就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A.宋玉B.王勃
C.李白D.屈原
18.鲁迅先生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赞美的我国部纪传体通史是()。
A.《谷梁传》B.《史记》
C.《汉书》D.《资治通鉴》
1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
A.《论语》B.《孟子》
C.《荀子》D.《老子》
20.宝玉挨打后,表现出”满心委屈,只不好十分使出来”的人物是()。
A.香菱B.宝钗
C.黛玉D.袭人
21.《诗经·氓》中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所使用的艺术手法是()。
A.对比B.铺陈
C.比兴D.用典
22.下列属于边塞诗人的一项是()。
A.孟浩然B.张若虚
C.高适D.卢照邻
23.下列成语中,不是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一项是()。
A.虚左以待B.怒发冲冠
C.负荆请罪D.完璧归赵
24.短语”热爱祖国”结构类型属于()。
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
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
25.古代常用谦词中,”家慈”是指()。
A.祖母B.母亲
C.祖父D.父亲
26.我国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
A.《左传》B.《春秋》
C.《国语》D.《战国策》
27.《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所指斥的对象是()。
A.武姜B.共叔段
C.郑庄公D.颍考
28.”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没有运用()的修辞手法。
A.夸张B.拟人
C.比喻D.排比
29.文学史上”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作品是()。
A.《搜神记》B.《封神演义》
C.《淮南子》D.《聊斋志异》
30.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的”故都”是指()。
A.北平B.南京
C.青岛D.杭州
31.杜甫的《兵车行》”爷娘妻子走相送”一句中的”妻子”指()。
A.妻子B.妻儿
C.儿女D.妻妾
32.柳宗元的《江雪》所表现的诗人性格是()。
A.沉郁B.飘逸
C.达观D.孤傲
33.有”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中国代表作家是()。
A.巴金B.茅盾
C.冰心D.老舍
34.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
A.田汉B.陶行知
C.梁思成D.夏衍
35.《短歌行》中引用的《诗经》中的诗句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绕树三匝,何枝可依D.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36.西汉贾谊的《过秦论》中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B.外连横而斗诸侯
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D.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7.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按内容分类应属于()。
A.话本小说集B.志怪小说集
C.神话小说集D.笔记小说集
38.辛弃疾《摸鱼儿》中”千金纵买相如赋”引用了()的典故。
A.刘裕北伐B.陈皇后失宠
C.张翰思归D.廉颇能饭
39.《山居秋暝》中运用动静结合手法的一联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0.以下有关《水浒传》中人物与绰号的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花和尚”李逵B.”豹子头”林冲
C.”及时雨”武松D.”青面兽”宋江
二、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41.以”说’悦读'”为题,结合实际,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