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54874
绪论
一、高价值专利的定义1
二、高价值专利培育的意义3
三、高价值专利培育的难点和挑战4
四、高价值专利评估的意义4
五、高价值专利评估的难点和挑战5
培育篇
章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9
节高价值专利培育的系统思考9
一、高价值专利培育的系统组成9
二、培育高价值专利的受制因素13
第二节高价值专利不同维度的培育方法18
一、技术价值培育18
二、法律价值培育19
三、市场价值培育19
四、战略价值培育20
五、经济价值培育21
第三节基于产品视角的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22
一、培育路径22
二、案例分析24
【案例–】SEB公司围绕市场痛点的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24
第四节基于技术标准视角的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26
前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时期,拥有更高水平的创新能力、创造更多的高价值专利,是支撑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没有高价值核心专利和原始专利作支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对于高价值专利的培育,我们应当摸清高价值专利产出的规律,拿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勇气,迎难而上,围绕提升知识产权对实体经济的技术供给水平,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通过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努力形成既有宽度又有厚度、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新型专利结构,推动专利创造由大到强、由多到优的转变。唯有如此,我们自己动手培育的“高价值专利”才能作为驱动发展的根本引擎,引领我国重点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在国家大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基于专利的经济活动,诸如专利质押融资、专利作价入股、专利交易、专利侵权索赔等,必将大大增加。在上述企业活动中,利用专利价值评估的量化工具进行决策,将有助于高价值专利的“高价值”在微观层面以货币化的形式实现。此外,在企业间、产业内和产业间,基于专利技术的横向、纵向合作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专利联盟、专利池等或将是产业内专利运营的重要形式,在期间如何进行利益分配、成本和风险分摊,也是需要运用专利评估工具解决的重大难题。本书的作者们在开始编写此书时并不是成竹在胸、下笔成文的,而是砥砺前行,艰难探索,从实际案例的不断碰撞和讨论中摸索出心得体会。“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编者们抱着众志成城和坚韧不悔的信念,誓透其理,终究其矩,力争为我国高价值专利培育方和评估方的从业人员提供一套可参考的理论体系和实务经验。本书分为培育篇和评估篇。培育篇布局如下:首先,对高价值专利的培育路径进行概述。百丈高楼平地起,培育高价值专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系统思考高价值专利培育的系统组成和受制因素,包括对高价值专利的培育环境、参与人员、培育方法和所需资源等进行梳理。通过产品、技术标准、专利战略等高价值专利培育的主要“视角”,对高价值专利的培育方法和路径进行梳理和案例解析。其次,抓住我国专利中存在的技术含量比较低、保护不到位、市场前景不明朗等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突破口,分别从技术价值维度的培育、法律价值维度的培育和市场价值维度的培育入手,详细梳理培育方法和培育路径。再次,针对专利战略价值维度的培育,主要围绕高价值专利组合的构建模式、优化和维护方法进行归纳,使得读者能够逐渐掌握这一能够实现专利战略特定目的的策略性工具。后,围绕基于运营视角的专利高价值实现让科技原创的智慧资本充分涌动和回流,形成高价值专利培育的良性闭环,达到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的根本目的。评估篇布局如下:首先,介绍了我国专利价值评估的准则现状、三种基本专利评估方法和两种国际上常用的评估方法,并对专利组合的价值评估进行了初步探讨。其次,针对专利的主要经济活动形式,诸如专利质押融资、专利作价入股、专利交易等进行展开,主要梳理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归纳了评估要点,并结合案例进行深入讲解。后,详细分析了专利侵权赔偿中专利评估的重要性和主要适用方法。本书编者中马天旗主要承担框架设计、统稿、审稿及修订工作,执笔绪论、章、第五章,参与全书其他各章节的撰写;马新明主要执笔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参与修订第七章、第十一章,参与撰写绪论;赵星主要执笔章、第三章,参与撰写绪论;赵佑斌主要执笔第二章、第四章;陈亮主要执笔第六章;王慧主要执笔第十一章;曹小明主要执笔第七章;王亚利主要参与撰写第二章;张世国主要参与撰写第四章;桂佳主要参与撰写第六章。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得到了诸多领导、业界专家和同事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感谢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成为本书作序。感谢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坚参与书籍的策划和指导工作。感谢东鹏资产评估事务所所长史煜杰、江苏省创新协会会长朱宇(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原局长)、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负责人庄喆、美的集团知识产权总监孙明岩、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李永杰、金风科技集团知识产权总监时良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总监陈尧、中国知识产权发展联盟秘书长周砚(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奥的斯亚太区知识产权顾问夏心骏、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副主任崔勇等提供专家指导意见并参与审稿工作。感谢巴特对第七章内容提供了无私的帮助。感谢北京中知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雷东在高价值专利侵权案例方面提供的帮助。感谢中国知识产权报社陈景秋、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马鸿雅、原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总经理胡军建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友情帮助。感谢知识产权出版社黄清明编审为本书的出版倾尽心力。“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本书虽然系统总结和归纳了高价值专利培育与评估的方法和案例,但高价值专利培育与评估是系统和复杂的工作,读者应当审时度势,灵活运用,不建议机械地照抄照搬。
本书虽倾尽编者们的智慧和心血,然仍难免有所疏漏和差错,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马天旗
2018年1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