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895821
为中国竹产业加上科学的砝码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 中国竹产业之所以能长期位居世界前列,除了丰富充沛的竹资源,*重要的或许是中国拥有一批立志将竹研究作为毕生事业来攻坚克难的科学家。张齐生 院士恰是其中一位。
少时识竹,中年研竹追溯张齐生与竹子的缘分,还得从他的出生说起。1939年1月18日,张齐生出生在浙江省淳安县的一 个小山村。因为地处竹业大省浙江,张齐生的家乡自然也是竹林遍地。竹子,在童年就走进了张齐生的生 活。但命运似乎总会给成功者*多磨难作为考验,张齐生也不例外。张齐生8岁那年,父亲早逝,母亲开 始独自抚养6个孩子。过早品尝到生活艰辛的张齐生 与竹林相伴,倾吐心事,也学会努力与珍惜。母亲劳作的背影、可供玩耍放松的竹林,这两帧画面大概就是属于张齐生的故乡印象。
1956年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来自山区的他,带着试图将家乡树木物尽其用的赤子之心,毅然选择当时偏属冷门的木材机械加工专业。在完成大学系统的专业学习后,张齐生留校任教,从事木材加工工艺的教学和研有。
1979年,张齐生带领学生到安徽黟县开门办学,眼望漫山遍野的葱郁翠竹,黟县时任领导对他感慨:“木材越来越紧张,张老师,你们要能帮我们把这么多的竹子利用起来,那可为我们县作大贡献了!”从黟县回校不久,张齐生作出一个重大决定:调整研究方向,从木材转向竹材。那一年,张齐生40岁,他与自己默默约定:希望借用竹子改变竹农贫困的生活。
以竹代木,竹木结合从木材到竹材,一字之差,外行看似差别不大,作为专家,张齐生深知其中艰难:与木材相比,竹材由于直径较小、壁薄中空,内含淀粉、糖分等营养物质,容易发生虫蛀和霉变。现有的木材加工机械和加工工艺都无法直接利用于竹身,因而干百年来世界各国竹材都停留在原竹利用和剖篾编织的初级阶段,未能像木材那样得到广泛开发。即便如此,张齐生也并未动摇,坚信通过精深加工,竹子会成为富民资源,以竹代木并非不可能。
在竹材研究的过程中,等待张齐生攻克的**个难题便是“竹子高温软化展平”,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将直径小、壁薄中空、圆周方向容易断裂的竹子变成幅面大、强度高、不变形的板材?张齐生开 始了艰苦的探索。经过反复的实验,他终于找到了竹材高温软化展平*佳温湿度和加压方法。攻克这一技 术难关后,竹子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竹材胶合板、高强覆膜竹材胶合板、竹材碎料板、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竹木复合层积材等系列产品应运而生,我国竹材加工产业初现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张齐生关于竹木复合板的研究。
序一
序二
编者的话
中国竹产业发展的领路人
为中国竹产业加上科学的砝码
大科学家的竹文化情怀
50年致力于竹林培育
让竹子长成“摇钱树”
用标准提升竹藤产业**竞争力
院士团队助力竹材利用率翻番
竹林碳汇研究团队领路人
竹基复合材料技术提高竹材附加值
30年专注竹子分类研究
竹藤分类研究领域的执着探索者
竹园就是他的实验室
成果等身的竹质工程材料开拓者
探寻竹子遗传奥秘的人
竹编大师的赤子情怀
竹炭博士勇探索
竹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的科研先锋
从分子水平告诉你竹材为什么那样好
开创现代竹结构住宅桥梁体系
潜心钻研竹子的开发与利用
现代“蔡伦”
竹子给他设计灵感他给竹子不朽生命
博士团队助力山区竹业提质增效
用竹元素为建筑注入新生命
竹叶提取生物工程为民造福
追寻竹子色彩形成的功能基因
专注竹藤信息服务三十年
用竹缠绕出一片新天地
**款竹纤维本色生活用纸**“斑布”成长记
风力发电机组的竹制风车叶片产业开拓者
竹键盘产业创新路
从船舶设计到竹艺设计
竹格填料在工业冷却界大展拳脚
追“竹”梦想的不凡人生
用慈竹编织艺术与财富
把青春和时光都给了竹子
从“深耕”竹地板到“细作”竹家居
开拓竹材应用新领域
把竹子变“黑金”的人
留学英国的竹企接班人
开拓观赏竹种植的新天地
用心哺育绿“贵竹”
“互联网 ”助力竹业发展
从一片凉席到全竹家居
从“门外汉”到“竹家具行家”的华丽变身
以竹代棉撬动绿色产业
竹纤维纺织品市场**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