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1382592
* 婚姻、亲子、灾后伤痛、现代压力、教育、幸福感、弱势群体……你这一辈子所能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 “该如何存在”是我们当下每一个人面临的诘问,很多人选择逃避,极少数人选择直面,而那些具有直面精神的人,才能*终获得幸福。
* 在这些故事里,你或许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听一听大师们的建议,你或许茅塞顿开。或许,你的人生便豁然开朗。
* 你能看进去、并且用得上的心理自疗书。
本书作者一岩以资深专栏记者以及专业心理咨询师双重身份,对数十位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大师面对面进行深度访谈。作者从典型社会事件出发,与大师共同探究国人的生命疗愈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自己及他人心理问题的更新更深的国际视角,从而指导我们更有效地疗愈自我、疗愈他人。
章 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病”
我们已经到了“有病”的境地 3
默里·斯坦因:只有心灵的“道”才能恢复我们内心的宁静 8
【访谈手记】重建心灵的秩序 12
第二章 婚姻是如何伤到我们的
我们这个时代的婚姻 17
约翰·贝曼:不同的家庭塑造不同的人 25
【访谈手记】爱在那里,因为你还有疼痛的感觉 34
【附】深度解析:家庭“灭门案” 36
第三章 抑郁,真实的黑暗
三个抑郁症患者的故事 43
王学富:症状的背后,需要理解与接纳 49
【访谈手记】生命的实相就是不断与困难相处 55
第四章 管理你的焦虑
人会以自己的方式伤害亲的人 59
杨吉膺:花些时间体验和理解你的焦虑 62
【访谈手记】感受焦虑的核心是感受自己 66
第五章 没有完美的爱
在爱与不爱之间 69
南希·麦克威廉斯:忽视,是对一个人的伤害 81
【访谈手记】治疗是人与人面对的艺术 84
罗宾·华尔沙:让生活回归到接纳的状态中来 86
【访谈手记】不接纳如何前行? 89
第六章 心灵可以自我救赎
三个汶川孩子的故事 93
申荷永:学习心理学是一种生活态度 101
【访谈手记】幸好有心理学 104
第七章 与真实的生活相遇
生活在城市 109
乔·卡巴金:以正念的生活方式面对压力 114
【访谈手记】活在当下的能力,你有多少? 118
【附】练习呼吸,就能“在当下”——解读“正念”的练习方法 119
三位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挑战性经历”的阐释 121
【访谈手记】培养你的“在场感” 128
第八章 爱能治愈
孤儿的心灵需要陪伴 133
茹思·安曼:情绪、情感体验对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 137
【访谈手记】作为咨询师的存在 139
第九章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获取心灵自由
痛失儿子的爸爸 143
耶普·斯鲁伊特: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149
【访谈手记】父母要做教育的觉醒者 157
【附】深度解析:移动的学校 158
第十章 寻找幸福
幸福在哪里? 173
艾瑞克·克雷格:幸福是不能被娱乐化的 175
【访谈手记】不为追求幸福的存在 181
第十一章 直视死亡
直视死亡 185
陈维樑:生者更要学会面对死亡 190
【访谈手记】预见死亡,拥抱死亡 193
后 记 195
推荐序一
热忱与勇气
一岩邀我写序,我欣然应允。
近一些年,渐渐开始有人请我为书写序。这让我想到以下几点:一、人家认可你,信任你,这是一份情,你当珍惜;二、你会发现,自己老了,时光不多,也当珍惜;三、既然你答应写,就要说实话,对作者、对读者。
这本书的名字让我吓了一跳,“国际心理学大师”这个响东东的头衔让我愧不敢当。我20年沉潜于心理咨询,只是在专业实践上有了一些自我确认。在届存在主义心理学国际大会(2010年,
南京)上,北京师范大学的郑日昌教授对我做了这样一个描述:“王学富讲得好,不如他写得好。”其实,我真正想听到的是下面的接续部分:“王学富写得好,不如他做得好。”我只是一个“做”心理学的人。
我认识一岩,是几年前的事,不算长,也不短。当年克雷格(Erik Craig)在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举办“存在分析”工作坊,有一位记者从西安赶来参加,她就是一岩。初次接触,我发现一岩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颇有感染力。
此后一岩跟我时有联系,或就某个话题做一个采访,或一起参加存在心理学国际会议和专题研讨会,或请我介绍某个国内国外的专家学者,等等。接触多了,也就对一岩有了更多了解。有一个印象是确定的,一岩永远都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
近,一岩写的书即将出版,她寄来一部分书稿让我看,并嘱我为之写序。我想到,读一个人的书,先了解写书的人,这可能是许多读者的兴趣。下面,我写一写我所了解和理解的一岩。
一岩是《华商报》心理学专栏的记者和编辑,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近10来年,国内心理学培训很是蓬勃,参加者纷纭,有想做心理咨询师的,有追求个人成长或希望提升个人素养的,也有其实是为了寻求心理疗愈的。据我所知,一岩接受的培训可谓多矣,各家各派,包揽无余。这说明她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人,“得陇望蜀,不餍求得”。在国内接受过诸多训练之后,有一天一岩打电话对我说,她想到国外去学习心理学,并说自己想研修一个心理学博士学位。
这让我想起我在30多岁的时候,迷恋上心理咨询,一心想出国接受系统心理学教育。那年,我辞掉厦门大学教职,出国读书。在修完心理学与辅导硕士之后,因为当时妻子与孩子不能去美国,我只好放弃继续修读心理学博士学位而回国了。此后一些年,我一边做心理咨询实践,一边寻找机会去完成心理学博士课程。有一年,我被联合国际大学录取,修读临床心理学博士,后因在直面机构忙于心理咨询,顾不过来,再次中断。后来,我到富勒心理学院去做访问学者,在那里驻修一年。再后来我又去赛布鲁克大学修读存在—人本—超个人心理学博士学位课程,又因为工作太忙,妻子生病,学业难以为继。我方才知道,人生到了这个时期,年轻时候的梦早已消逝了。我在从事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许多症状的背后都有一种很强的补偿欲求,它来自过去遭受的某一种剥夺或错失在内心留下的“空缺”,它有强大的动机作用,会在暗中驱使一个人不顾现实去追求一个久远的、早已不合时宜的梦想。
这是我个人的情况。对于一岩来说,她还年轻,如果想出去修读心理学博士,当然可以。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一岩觉得现在要做的事情更重要,读心理学博士的事也是可以放下的。我个人觉得,一岩现在的工作更重要,甚至可以说,她正在为中国心理咨询事业做着许多人做不了的贡献。
前面说过,一岩是个热情且行动力极强的人。她想到的事情,以为对的,就会立刻去做,带着巨大的热忱去做。据我猜想,如果她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错了,又会立刻改正过来,重新去做,保持同样的热忱去做。
想到一岩,我会想到近读到的一句话: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后来真的成了改变世界的人。一岩就是这样一个人。让那些四平八稳的人去活得四平八稳吧,反正一岩是要有所不同的。为了她所认同的东西,一岩会“豁出去的”。她会登高呼喊,哪怕应者寥寥;她会失衡,但也会重新调整,再度获得平衡。一岩身上可能有一些不确定的东西,但这正是她的动力。举例来说吧,在近一些年,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乱象丛生,甚至,真正的心理咨询会受到误解和压制。作为一个专业的媒体人和心理咨询师,一岩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她出来说话,也邀请一些人通过媒体说话,让一些被忽略、被压抑的声音发出来,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听到。这是一岩比许多人更能做到也做得更好的地方,这产生了好的社会影响。这些是她对中国心理咨询领域的贡献。
一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她不仅自己去做该做的事,还激励别人去做该做的事,我就时时受到她的激励。前不久,我受邀去英国参加在伦敦举办的世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会(World Congress for Existential Therapy)。回来之后,我接到一岩的电话和来信,她告诉我,自己是一位存在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并且解释说:“在我12年的心理学受训经历中,我接受过精神分析、完形治疗、家庭结构治疗、正念训练、存在—人本心理学以及荣格分析心理学等各流派的学习,但终我确定以存在分析取向的治疗模式作为我个人的咨询风格。究其原因,首先,我被存在心理学所秉承的存在主义哲学内涵深深吸引(主要是针对人的认识);其次,通过这么多年的个人学习和实践,我认为,目前,存在主义心理学是适合疗愈当下正在经历转型的中国人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
过去一些年里,我结识了一批美国存在—人本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并且穿针引线,促成他们与国内一些大学与心理机构合作,在中国举办存在主义心理学国际大会、研讨会、工作坊、课程。一岩也认识了其中一些存在—人本心理治疗学家,包括克雷格(Erik Craig),霍夫曼(Louis Hoffman),施奈德(Kirk Schneider),杨吉膺(Mark Yang),塞琳(Ilene Serlin),罗宾(Shawn Rubin)等。一岩称,“存在心理学之所以在国内传播”,其中有我的贡献。我后来又认识了欧洲存在治疗领域的几位重要代表,如斯泼内利(Ernesto Spinelli)、德意珍(Emmy Van Deurzen)等。一岩便激励我:“真心希望王老师牵线,能将施奈德、斯泼内利、德意珍这些一流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邀请到国内举办工作坊,如果有这个可能,我会尽自己所能协助您的工作。”
我所看到的一岩,是一个真诚的、有勇气的人。她敢于承担,敢于宣称,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我常讲到直面,一岩才是一个具有直面精神的人。
一岩的这本书,让我佩服的是,说出了一些不大相同的却是很重要的声音,很值得去倾听的声音,这声音跟诊断性质的治疗不大相关,但跟生命的疗愈为契合,希望读者会跟我有同样的感受。
感谢一岩让这样的声音发出来,被人听到!
王学富
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
美国心理协会人本主义心理学会“夏洛蒂和卡尔·彪勒奖”获得者
推荐序二
敬畏中的收获
本书是一岩以采访形式完成的别具一格的心理学著作。作为资深的专栏记者以及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一岩在书中融合与发挥了两者的优势。借助访谈,作者深入于抑郁的黑暗,直面焦虑的痛苦,问诊时代的心病,追求心灵的救赎;在爱与不爱之间,试图去理解婚姻的意义;相遇真实的生活,反思爱与治愈,探索教育与自由,寻找真正的幸福,考虑如何面对死亡。
一岩说:“我是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所以,这本书的后篇章是《直视死亡》。”在作者看来,“当我们经历对于生的努力与挣扎后,我们能坦然面对生命后的黯淡”。这是一种态度,已具超然的态度,使我想到荣格在其传记《回忆·梦·思考》的后,借用老子的话表达了这样一种对生与死的理解:当老子说“俗人昭昭,我独若昏”的时候,他所表达的就是我此时的实际感受。老子有其超然的洞察力,他看到并体验到了价值与无价值,而且在其生命行将结束之际希望复归其本来的存在,复归到那永恒的、不可知的意义……
我很喜欢荣格的这段表白以及其所引用的老子章句,因其具有那种面对死亡,依然“惚兮其若海,恍兮若无所止”的感觉。
或许,这已触及本书的主题。
书中大部分受访者是我所熟悉的,如默里·斯坦因(Murray Stein),他曾担任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主席;茹思·安曼(Ruth Ammann),她曾担任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主席。他们也是我的同事与朋友。尽管作者将其尊称为“大师”,但实际上也都是普通随和的人,如我们每一位读者,都是人生心理与意义的探索者。荣格之分析心理学的核心,也包括其分析性心理治疗的根本目的,是一种对“自性化”(individuation)的追求。所谓自性化,在我看来,便是成为我们自己,成为我们各自本来的自己。也如老子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岩说:“(这部书)是我进入心理学领域10余年来,个人探索学习与咨询实践的完整记录,是给我所从事的助人事业献上的一份深深的敬畏。”我想,在这敬畏之中,始有收获,即这部著作之成书出版。或许,我们也会用同样的敬畏,来面对我们可能的失去,来面对我们的未知。
申荷永
华南师范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心理分析师
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心理治疗师
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院长
推荐序三
寻找发现的旅程
当代中国社会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已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并且有望再经历二三十年的发展,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行列。然而,作为重点研究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家,我在高校工作30多年,在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深感欣慰的同时,我也经常扪心自问并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虽然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但我们的道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是否也同样可以达到与我们经济相一致的程度?我得到的答案常常是否定的。
毋庸讳言,当代中国社会在思想、文化、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正处在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而且这种“三多”时代的特征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人类数百万年生物演化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只有在和平、舒缓、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其心理才会健康;在遇到外部威胁或生存压力时,所有的生物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回望当代中国社会的心理现实,我们不难看到的是这样一幅幅图景: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很多人既担心找不到工作,又担心失去工作;既担心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又会对那些我们喜欢或不喜欢的人指手画脚;家庭生活不顺意时,妻子可能会对丈夫唠叨责备,丈夫可能会责骂孩子;还有一些人,求助无门时也会把对社会的不满和怨恨发泄到周围的同伴或同学身上,对他人施加令人发指的虐待甚至残酷暴行。而凡此种种心理问题的背后,既与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失当有关,也影射出社会整体价值观的沦陷。
社会的心理现实必将造就个体的存在焦虑和压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可以说,这种关于存在的诘问似乎已成为当今时代人们心头的隐痛。令人欣慰的是,这本《爱与不爱之间:国际心理学大师访谈录》,可能会为解答我们的诘问提供有益的思想启示。
本书的作者既是一位资深的心理学专栏主持和主笔,又是一位运用存在—人本治疗方法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士,通过对一个个鲜活的社会新闻事件的心理分析,再加上对一些知名的国际心理学大师的采访,作者细致、清晰、大胆地揭示出诸多社会问题背后隐含的心理意义。
首先,本书在体例上是可读而又有传播价值的,尤其是对那些有这方面心理需要的人,它所展现的是一种帮助人们如何面对真实生活的视野。而对那些在当下遇到问题还不善于寻求心理帮助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又是一剂自求的良药。在我看来,这本书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双重意义,与作者既是报刊心理专栏主笔,同时又是临床心理咨询师的双重身份密不可
我所看到的一岩,是一个真诚的、有勇气的人。她敢于承担、敢于宣称,敢于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我常讲到直面,一岩就是一个具有直面精神的人。一岩的这本书,让我佩服的是,说出了一些不大相同的却是很重要的声音、很值得去倾听的声音,这声音跟诊断性质的治疗不大相关,但跟生命的疗愈为契合,希望读者会跟我有同样的感受。
——王学富(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美国心理学会“夏洛蒂和卡尔·彪勒奖”获得者)
这本书是一岩以采访形式所完成的别具一格的心理学著作。作为资深的专栏记者以及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一岩在书中融合与发挥了两者的优势。借助访谈,作者深入抑郁的黑暗,直面焦虑的痛苦,问诊时代的心病,追求心灵的救赎;在爱与不爱之间,试图去理解婚姻的意义;相遇真实的生活,反思爱与治愈,探索教育与自由,寻找真正的幸福与考虑如何面对死亡。
——申荷永(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心理分析师)
对那些有心理需要的人,它所传递的是一种帮助人们如何面对真实生活的视野;而对那些在当下遇到问题还不善于寻求心理帮助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又是一剂自求的良药。
——杨绍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章 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病”
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与人对自己愿望无法达成而产生的自虐态度有关。或者,套用哲学家罗素的话,除了社会系统的问题和无可避免的个人灾难之外,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快乐与不快乐,都是由我们对世界的解释和行为习惯导致的。
我们已经到了“有病”的境地
李强是西安一所医院的外科大夫。和所有有洁癖的人一样,李强也会为在公共洗手间洗手的问题烦恼,因为“冲洗完手后,关闭水龙头开关又会把手弄脏”。后来,李强发明了一个办法,“洗手前先洗水龙头开关”,这样,当他洗完手再去关开关时,就不会觉得“手被弄脏了”。
22岁的大学生苏霖在临近大学毕业时,内心每天都很抓狂,“像无处可以躲避的猫”。大学四年,苏霖永远躲在热闹的背后,习惯了独来独往,对于他来说,甚至连课堂上的公共讨论都是上刑场。在宿舍里,同学之间稍带批评的谈话就会无意间伤及苏霖的自尊。他怕看到面前有人窃窃私语,“仿佛是在议论自己,说自己的坏话”。而在大学里,像苏霖这样,还没有毕业走向社会就已经对人生提不起兴趣的大学生大有人在。
几年前,一位网名叫“走饭”的女大学生以一种调侃的态度发微博:“我有抑郁症,所以去死一死,没什么原因。”后来,这个女孩选择了在自己的宿舍里自杀。
不知何时,网络上开始流行“正能量”和“负能量”这样的词,以概括和应对我们这个时代各种心理问题泛滥的现状。
放在20世纪50年代,如果你敢在公共场合说自己 “心理有问题”,你一定是精神病医院的重点评估对象。可是今天,几乎所有人都不避讳在公共场合说“我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台湾著名的漫画大家朱德庸甚至出版了一本叫作《大家都有病》的漫画书。
显而易见,我们这个时代,“心病”正在成为主调。
“心病”与自我期待有关
“亚健康”这个词正被用以描述当下人的心理状况。“如果今天一个人告诉你,他的内心很健康,也许他才是真正有问题的那个。”心理咨询师史爱萍说。
六年前,史爱萍是侨居英国的一名华人心理执业师,后来她随英籍丈夫来到上海。她英语流畅,在上海,她进入一家也能为外国人提供心理咨询的诊所工作。
与国人的不同是,外国人即使是遇到夫妻吵架这样的小事无法排遣时也会去看心理医生,而国内的同胞“病入膏肓了才会来”。
她曾经接待过一名30多岁的成年男子。这名男子一直怀疑自己的妈妈在加害自己,他幻想过各种各样的场景,直到他仍旧完好地来看心理医生。一开始,史爱萍很后悔接了这样的个案——如果这名男子患有迫害妄想症,这就应该是属于精神科医师的事情,但她仍然耐心地听完他的讲述。
后来,与自己的预估大相径庭的是,当这名男子讲完自己的种种猜测之后,连他自己也意识到,他的妈妈并没有加害他的意思,否则,咨询师根本没有机会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
原来,这名男子一直对妈妈在年轻时选择离开懦弱的父亲心存怨恨,他一直希望有一天妈妈能向父亲道歉,而这样的事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的。所以,他开始在内心编撰妈妈是“坏女人”的故事。而实际上,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对妈妈的愤怒。
“你会发现,人会在头脑中臆想一些事情,当这些事情没有发生时,人会回过来损害自己。”史爱萍说。
这样看来,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与人对自己愿望无法达成而产生的自虐态度有关。或者,套用哲学家罗素的话,除了社会系统的问题和无可避免的个人灾难之外,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快乐与不快乐,都是由我们对世界的解释和行为习惯导致的。
可为什么你对世界的解释和别人对世界的解释是不一样的?或者直接点说,为什么不同态度会直接导致不同的行为?就比如,同样的半杯水,有人看见杯子里的水,有人只看见半个杯子是空的。前者是愿意接纳现实的人,后者是无法满足自我期待的人。
要命的完美情结
很多人都能够接受一种观点,“心病”的症结就是态度。
不过,这样的谈论当然只是停留在比较浅层的意识状态中,心理学家更关注那些已经严重影响到一个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女精神分析师霍妮写了一本书,叫作《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其中提到躁狂、强迫和抑郁等症状已经成为一个时代主要的社会特征。
56岁的张洁做的是传媒产业。在过去的两年,她至少聘用过三个副总。已经离职的三位副总,除了一位是被解聘的,其他两位都是自行离职,原因之一,都是无法忍受张洁暴躁的性格和过于完美的苛刻要求。
“明明也知道自己性格不够好,但怎么个改法?”人事上的频繁变动无疑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张洁也知道自己在处事上存在一些问题,“无法耐心听别人解释,尤其是当一些事情没有按预期达成时”。其实她的问题是自己的“强迫性思维”,比如,如果一个员工没有在她要求的时间内完成策划方案,她一定会将这种行为定性为“自己没有被尊重”。所以,她总爱发火。
还有就是她的完美倾向。在家中,厨房和卫生间必须保持整齐干净,高标准已经让她屡次为找不到合适的保姆大伤脑筋。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她必须亲自做,一个字,“累”——老板做得越大,人越累。
躁狂+强迫,有时候,张洁明白自己的心理症结在哪儿,“很想找个心理医生聊聊”,但又拉不下那个脸。周围人都知道她是个事业有成的女人,她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的瑕疵。
自杀,只为了感觉“痛”
毫无疑问,轻度的躁狂和强迫也许与当下现实——人正以飞快的速度进入物质主义联系紧密。在西方,很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社会物质主义的极度膨胀恰与一些人的轻度躁狂和完美主义密不可分,因为扭曲的现实往往给了一些人想象和创意的空间。
而单就内心世界对人生活的影响来说,的杀手其实不是焦虑,也不是躁狂和强迫,而是抑郁。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用了30年时间研究人的意识如何运作。他发现,恐惧、愤怒、焦虑、内疚、喜悦、感恩、抑郁、宁静等十余种意识状态均以一种能量的形式存在,他也因此发展出“意识能量层级图”。在霍金斯的意识能量图级中,抑郁的能量级数处在非常弱的层面,意志消沉和勇气丧失是处在这一层级人的性格共性。
焦虑、躁狂和强迫的轻度症状会促使人不断创造一些新东西,而抑郁之人,内心已基本丧失创造的勇气,以无知觉和麻木的状态躲在黑暗的角落里。
史爱萍接待过一位抑郁症患者,这位年轻的男孩喜欢用小刀划破自己的手背。当咨询师小心翼翼地询问他是否有自杀倾向时,这名男孩的回答是否定的,而时常地划破手背只是为了感觉“痛”。因为,对于抑郁者来说,他们不仅在内心相信世界已经永远抛弃了自己,就连自我认同也基本是以一种微弱的信号存在的,这一点与自恋者恰好相反。
作为一名咨询师,史爱萍一直想验证自己的猜测,她一直觉得那些选择自杀的抑郁症患者,并不是无法容忍黑暗的内心世界,而是想用自杀的方式摆脱被麻木控制的感觉。
日本曾经是抑郁症患者数量排在全球首位的国家。而今,中国患有抑郁症的人数远远超过了日本,仅从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就能看出这一点。
青年艺术家马良创作有一幅名为《骑兔子的堂吉诃德》的画,荒原中,曾经的勇士堂吉诃德只能骑在一只眼圈发红的兔子身上。兔子硕大的体形与骨瘦如柴的勇士形成鲜明的比对。马良以此表达现代文明对人类灵魂丧失的决定性冲击,他大声疾呼:“我要在平庸无奇的回忆里,做一个闪闪发光的神经病。”艺术的夸张直指这个时代,心理疾病已无可救药地袭来。
一岩简析:
当下的中国人正遭遇着“心病”的袭击,而这个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目前并没有被放置于一个公共的话语体系中而被足够重视。所以,个体需要以自我探索的方式寻找出路。
默里·斯坦因:只有心灵的“道”才能恢复我们内心的宁静
默里·斯坦因(Murray Stein):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前任主席,国际著名的荣格分析学家,其著作《变形:自性的显现》是荣格分析心理学派人士的书。
2013年10月11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召开的第六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上,70多岁的默里·斯坦因如期而至。青岛的海风吹得他白发纷飞,默里和他认识的中国心理学家热情地打招呼,他时而与一些人拥抱,时而与一些人握手,这个快乐的老头熟悉中国人的各种见面礼仪。
1994年,作为国际心理分析学会秘书长的默里·斯坦因次造访中国。那时,心理学在中国刚刚起步,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咨询行业更鲜有人涉足。在1998年的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上,默里作为国际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带着30多名西方心理学家出现,那时,参会的中国心理学家还没他带来的人多。
而在2013年的这一天,默里上台致辞,当看着台下黑压压数不过来的人头时,这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笑了:“大家终于想要了解自己文化的智慧了。”
被忽略的心灵
一岩: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刚刚起步,中国人似乎才刚刚觉察到内心世界的建设比外在的获取更重要,你很早就以西方心理学家的身份来到中国,你怎么看当下中国人面临的心理困境?
默里·斯坦因:关于“困境”,我想说的是,并不只是在中国人们才面临“困境”,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人都会面临心理困境,这是工业文明催生的结果。物质的过度占有,技术的急速发展,人因为对于外在世界的无法掌控,会觉得自身所具有的东西越来越少,而内心升起的焦虑、躁狂和强迫等倾向又将我们的生活引入另一个,一个越来越远离自己灵魂的。
一岩:中国人可能会说,离自己的真实内心越来越远了。
默里·斯坦因:是的,我想表达的正是这个。荣格的《红皮书》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我知道它的中文译本也出版了。在这次会议上,中西方的心理学家谈论多的除了《易经》就是《红皮书》了。我相信,对于中国的心理学爱好者,《红皮书》的阅读也一定充满冒险,因为,这是一本讲述迷失的心灵如何回归的书。在书中,虽然主角是荣格,但他又代表着每一个人,任何一个需要抛下“时代精神”(在这里指社会的功利价值观),踏上寻找“精神深度”旅程的人。
一岩:时下的人们经常说一句话,“生活太累”,我们可否运用荣格心理学去解读这句话背后深层的心理需求?
默里·斯坦因:我喜欢你这个问题。“生活太累”这句话,看起来是物质生活为我们制造了压力,但深入进去,你会发现,这完全是我们忽视灵魂(心灵)需要的另一种表达。我了解到,中国文化中有很多要求人们努力克制的部分,但又有过多鼓舞人们向外追寻的部分。这些文化中的要求吸纳了我们过多的注意力,破坏了我们内在的平静,所以,你会看到,一些人总是忙碌不止,所以他会说:“看啊,人活着多么累。”
心灵究竟需要什么
一岩:那么,心灵究竟需要什么?
默里·斯坦因:也许,你应该这样问我——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符合心灵的生活。我想,简单的表达是,当我们能卸下人格面具,内心没有分裂时,就是在进入一种心灵的生活。实现这个,正是研习深度心理学的目的。不过在这里,我们也能够借用你们中国文化“道家”的思想来进一步说明什么是符合心灵的生活。
一岩:我们可能忽略了我们自身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元素。
默里·斯坦因:这正是荣格了不起的地方,在他发展的心理学中,有很多思想与《易经》、老子思想相吻合,经过整合后用于心理治疗。关于这一点,我想引用一个“求雨者”的故事。在中国古代一个村子里,已经很久不下雨了,人们请来一位智者,让他向上天求雨。看到村子里的人们一片混乱,智者提出在村子边上要一间安静的茅屋居住,不让任何人打扰。第三天,果然下起了雨,村子里的人问智者是如何做到的,智者说自己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当看到村子里的人生活失去秩序,人们已经心神不定时,他先平定自己内心的不安,获取宁静与和谐,进而影响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这样合乎自然的心境与状态,雨自然就会来。
一岩:这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它是否在讲,人内心的“累”与“病”和我们自身已经被破坏的宁静与和谐有关,而心灵的生活就是恢复我们内在的宁静与和谐?
默里·斯坦因:我想,中国人应该比西方人更能理解这一点。“求雨者”的故事是经常被西方心理学家引用的故事。
一岩:这样的体验过程耐人寻味,不过您作为世界知名的心理学家,我仍旧想问您一个看起来很实际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心灵的那种境界?
默里·斯坦因:在我看来,首先,我们必须发展出心灵的力量,就是要让你内在天生的智慧发声。你要开放你的智慧,她才会告诉你如何活出你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其次,我要特别提到我们面对阴影的勇气。阴影通常是我们无意识未知的层面,心理疾病的症状总会对应一个具体的阴影,面对它意味着我们要进入自己内在的黑暗和恐惧,但是你若有面对自己阴影的勇气,你的心灵就获取了一种非常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会指引你恢复“道”的秩序与和谐,也就是我们真实的心灵境界。
一岩:在本次论坛会议上由您带来的《红皮书》演出中,我也看到,就连荣格先生也要面对自己内心的阴影。
默里·斯坦因:是的,我们所有人的阴影并非一种消极的存在,能觉察和意识到阴影本身,就已经包含积极的意义了,当然这也是心理学重要的议题之一。
一岩:再次感谢您从东方文化的角度让我们了解到心理学的意义。
【访谈手记】
重建心灵的秩序
作为一位西方心理学家,默里·斯坦因深爱着中国的道家文化,这一点可能是荣格心理学派心理学家的主要取向。透过默里,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心理问题的产生源自于心灵中巨大的冲突,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也即意味着人内在的能量失去了平衡。在这个无法量化和看见的心理过程中,我们只能靠想象来建构心理的场域,并象征性地完成重构。
受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当时代过度跃入物质至上的崇拜时,我们才发现,我们对待心灵的态度是贫乏而粗暴的。以为物质占有得越多越具有掌控力的心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病症”,这样的价值观也将个体推入一种迷茫的状态,从而导致个体的“心病”万象丛生。
个体的“心病”终发展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病”,是人对自我丧失控制力的集体焦虑反应。所以透过《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病”》,我们需要问一个问题:人为什么需要控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意义?
控制的背后有失望,有自我期待的无法满足,有对意义追寻的挫败感。在热衷于分析所有原因的背后,我们忘记了,心灵寻找答案的前提是:心灵必须学会在沉静中等待答案。这正是默里·斯坦因,这位很有东方道家风骨的心理学大师带给我们的启示。因为,在默里·斯坦因那里,“道”才是是统领心灵能量的真理。
心理的能量虽然看不见却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默里·斯坦因认为,个体完全可以通过感受“心病”的方式,进行自我疗愈,但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必须有勇气直面自己的阴影。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不携带阴影生活,阴影是个体在意识中努力驱逐的部分,但意识却无法驱逐阴影,因为意识有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被阴影支配着行动。心理学的治愈不是驱逐阴影而是让阴影浮现于意识中,这样,心灵便象征性地实现了一种能量的流动与守恒。默里关于“求雨者”的故事所诠释的正是这一点:除了心灵悟道,我们还有更好的针对心理问题的良药吗?
精彩节选一:
生命的实相就是不断与困难相处
存在—人本心理学非常强调一个人的存在感,认为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完全源自每一个人内在对感受自我的强烈意愿。在存在—人本心理学家眼中,一个人的心理症状并不是作为“病症”本身而存在的,它同时也肩负着要唤醒一个人重新思索存在的重任,而这个深远的意义只能由个体本身来完成。药物可以麻痹一个人使其回避问题,但问题不会消失,人完全可以凭借自身所具备的智慧和勇气,从根源上走出生命的困境,并将此作为自身存在的信条而遵循。
只要我们留心,《抑郁,真实的黑暗》中三个抑郁症患者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熟知的人那里上演,而每一个人对待抑郁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作为一种存在,他们的故事对旁人是有启发性的。从生命的本质看,每一个人生命深处都有一颗抑郁的“种子”,它甚至是构成我们完整生命的一部分。当我们携带着这颗“种子”生活时,不知何时到来的压力事件和创伤就会使这颗“种子”发芽,继而成长为覆盖我们整体人格的大树。重要的是,我们是认同它就是我们整体的人格,还是能够觉察,它是作为人格的一部分存在?抑郁让我们直面内心痛苦的部分。
王学富是一位深受存在—人本心理学思想熏染的临床心理学家,在我们的访谈中,他能够以更为合理和人本的情怀看待抑郁的本质,也深刻地指出现代社会人们不能包容地看待抑郁症患者的顽疾所在,我相信这一点对所有人都是有益处的。
人不可能总是在单纯的环境中生活,人自诞生起就时刻面临着存在的各种困境,所以和困境相处是存在的实相所在。情绪作为困境的表达之一,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唯有拥抱情绪才能转化情绪。而抑郁作为难相处的情绪挑战着一个人拥抱事物的能力。在此,抑郁是黑暗,也是超越。
精彩节选二:
培养你的“在场感”
当我与当今极为活跃的这三位国际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谈后,我个人对存在心理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存在心理学的核心治愈理念是:你必须“在场”,哪怕目前的境地很糟糕,否则我们没有办法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实际上,在这里,“在场”不仅仅体现为空间上的你在,更体现为在心理场域中,你在其中,这样你才可能与问题有联结,与你对问题的体验有联结。
人本心理学家布根塔尔说,无论我们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我们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我们的挑战就是不断面对这些变化,“根据它多样性的特征对其进行甄别,并做出有意义和行动导向的应答”。更为通俗的解释就是,面对自身的命运,个体需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
人对问题的回避,显著的特征是:我防御,我抵触,我抽离。一味抱持这样的态度,我们便无法对命运做出有责任的承担,这几乎是一个人感觉生活无趣、排斥挑战性存在的核心所在。存在主义心理学强调自由与责任的关联,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到了无趣的境地,它一定与你的逃避责任有关。所以,如果没有你的在场,谈论一切关于你的话题都是没有意义的,你必须在“此在”中,你的意义是你自己赋予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