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469060丛书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编辑推荐
提起南通,人们就会想到蓝印花布,因为南通是“中国蓝印花布之乡”,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南通,无论是上了年纪的人还是年轻人,对蓝印花布都有着别样的感受。明清以来,蓝印花布早已成为南通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生活中的被面、包袱布、蚊帐、门帘等都是蓝印花布制成的,现在的老年人只要一看到蓝印花布就会勾起他们年轻时美好的回忆,而如今的年轻人也可以从学校、博物馆中了解到南通蓝印花布的历史和文化,欣赏到蓝印花布纹样的魅力,从中体验蓝印花布的各道工艺,为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中收藏、研究、传承、创新的成果感到自豪。蓝印花布在南通,在全国,乃至在世界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要感谢一位长期致力于蓝印花布技艺研究的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
吴元新自小在民间艺术的环境里受到熏陶,在年少时,就随家族学习蓝印花布制作技艺,并学有所获;青年时,在工艺美术专业院校深造的基础上,进入工艺美术研究单位,潜心蓝印花布的创作设计,也颇有成就;步入中年后,倾力于蓝印花布艺术的研究与推广,更成绩显著。他对蓝印花布的研究、设计、制作和推广始终孜孜不倦,30多年来先后开发设计了500 多种传统题材或现代风格的蓝印花布新纹样及系列产品,并多次获得***褒奖。曾经30 余次在世界各国举办蓝印花布艺术的专题展示、推介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他对蓝印花布资料的挖掘、收集、整理和传承始终倾注精力,上世纪90 年代末,他在南通创办了全国**所蓝印花布艺术馆,将收藏、展示、研究、传承、开发融为一体,在业内外得到肯定。
书稿语言流畅,图片精美,技艺流程阐述清晰、精彩,能较好地给读者介绍吴元新其人、其艺。
吴元新自小在民间艺术的环境里受到熏陶,在年少时,就随家族学习蓝印花布制作技艺,并学有所获;青年时,在工艺美术专业院校深造的基础上,进入工艺美术研究单位,潜心蓝印花布的创作设计,也颇有成就;步入中年后,倾力于蓝印花布艺术的研究与推广,更成绩显著。他对蓝印花布的研究、设计、制作和推广始终孜孜不倦,30多年来先后开发设计了500 多种传统题材或现代风格的蓝印花布新纹样及系列产品,并多次获得***褒奖。曾经30 余次在世界各国举办蓝印花布艺术的专题展示、推介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他对蓝印花布资料的挖掘、收集、整理和传承始终倾注精力,上世纪90 年代末,他在南通创办了全国**所蓝印花布艺术馆,将收藏、展示、研究、传承、开发融为一体,在业内外得到肯定。
书稿语言流畅,图片精美,技艺流程阐述清晰、精彩,能较好地给读者介绍吴元新其人、其艺。
内容简介
蓝印花布源于唐宋、盛于明清,以全手工的印染技艺、简洁而纯朴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是中国传统的刮浆防染印花布。南通至今继承这一古老的印染工艺,并不断的传承和发展。蓝印花布分为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其精湛的技艺和娴熟的刀法在我国传统的印染中独树一帜,丰富的图案纹样与深刻的文化寓意更是其魅力所在。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目 录
总序张道一
前言许平
章 蓝白人生
节 蓝白情结儿时孕育
第二节 拜师学艺缘定终生
第三节 陶都求学艺术深造
第四节 痴迷收藏家人支持
第五节 学无止境不断创新
第六节 筚路蓝缕创办艺馆
第七节 连获殊荣硕果累累
第八节 弘扬文化传承非遗
第二章 作品和技艺
节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蓝印花布制作工具及工艺流程
第三节 蓝印花布的工艺形式与艺术魅力
第三章 作品赏析
第四章 大师著述
节 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历史渊源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实践与思考
第三节 追忆恩师——张仃
第四节 大师随想
第五章 艺术评述
第六章 大师年表
后记及主要参考书目
前言许平
章 蓝白人生
节 蓝白情结儿时孕育
第二节 拜师学艺缘定终生
第三节 陶都求学艺术深造
第四节 痴迷收藏家人支持
第五节 学无止境不断创新
第六节 筚路蓝缕创办艺馆
第七节 连获殊荣硕果累累
第八节 弘扬文化传承非遗
第二章 作品和技艺
节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蓝印花布制作工具及工艺流程
第三节 蓝印花布的工艺形式与艺术魅力
第三章 作品赏析
第四章 大师著述
节 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历史渊源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实践与思考
第三节 追忆恩师——张仃
第四节 大师随想
第五章 艺术评述
第六章 大师年表
后记及主要参考书目
在线试读
我和元新算是南通老乡,对南通往事的眷恋与认同是我们合作交往的基础。其实我们的相识,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为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和旅游工艺品研究所工作的那段时期。但这种很想为其振臂一呼的感觉,却是在得知其博物馆落成之后。这座全国的“蓝印花布”民间工艺专题博物馆,不仅用心独到、精致小巧,而且临水而建的现场体验方式某种程度上暗合了我对南通蓝染与苏北水网之间一种生态互约关系的想象,虽然它与元新力图完整再现历史场景的目标尚有距离,但我仍然为他的机敏与魄力感动,或者说是元新的这份作为加深了我对蓝染文化生命力的信心与期翼。
这些年来,元新作为从民间蓝染生活走进国际文化舞台的一位代表,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做了不少事。我想,其专业上的创新、事业上的建树,自有更加业内的人士予以评说,而作为行外人,我想表达的,还是对他保存蓝染文化生态的那份热忱与坚韧的由衷敬意。对元新的事业抱以真诚期许的朋友可能会更期待他在专业创作领域的作为,但我对此的解释是:元新在以他自己的方式思考和延续一种蓝染文化的生存状态,在当下他必须如此,尤其对于未来而言,营造今天的生存基础这样的努力更加难能可贵。96年以来,他把很多的精力放在这个微型“博物馆”(早期为“艺术馆”)本身的调整与定位、放在蓝染工艺史料的整理与出版、放在蓝染艺术的国内外传播与教学,甚至也放在以蓝染为媒与公众对话的多种场合。这些活动,对于一位以创作为使命的传人来说难免负担过重,但对于重建蓝染文化的系统完整性而言又是势在必行,事实上也是非其莫属的。
每次走近他的博物馆,我都会产生一种“不知是元新选择了蓝染、还是蓝染选择了元新”的感慨。这座博物馆,本身就是一段草根文化的传奇,不仅其对象非常地“民间”,它的主人也是真正从民间走来的践行者,其实元新又何尝不是用这样的方式再现一种草根文化的强韧活力?我们祈祝元新为之付出的所有努力不因为个别的一时一事决策的失误而遭挫折,因为这座看似微乎其微的“博物馆”,本质上却是将一种平民的创造融入整个社会文化生命系统的作为,是一种历史的自然精神在当代语境下的再现。从手工生产方式中保存和体现的人类文明结构的历史合理性而言,以各种可能的方式保持这种文化与价值的关系整合与完整存在,其本身就是对一种失衡的现代文明的抗争,就是一种有质地的建树。
澳大利亚杰出的模拟生态学家珍妮·班娜斯(Janine M. Benyus)在《向自然学设计》的讲座中,曾经有一句重要的提示:应当关注大自然如何“让生命融于系统”。个体的生命如何与多面性的自然系统共生,是生命存在的原则与前提。正如一片草叶之于森林,一片水花之于大海,无论是一种艺术方式或生产方式,能使其融入一个自然和谐的社会系统,应当是其创造行为和创造目标的境界。现代文明带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伴随工业生产技术的全面创新,彻底重写了生态文明的关系方程,所有的产品形态及其与社会整体的关系也被重新整合与塑造,人类社会为此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在今天来看,这种“融于系统”的重构工作似乎并不成功,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就是草叶与森林、水滴与大海那样完美而互约的生态整合。百余年前,美籍比利时人列奥·亨德里克·贝克兰注册了酚醛塑料专利(1907),标志着人类对塑料加工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开端,但是今天却要为塑料制品垃圾从地球上消失而不得不启动更大规模的技术修复工程;194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世界上座核反应堆,人类为干净无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核电技术成功导入资源系统而欣喜若狂,但是今天却要忍受核泄漏后果是否会将孕育过人类生命的大海毁于一旦的道德拷问。相比之下,那曾经相对贫俭却无生态危机之虞的自然平和、万象生机,不正体现着一种值得尊重和珍藏的整体和谐?
诚然,一种单纯的手工艺,一段简单的生活记忆,并不需要容纳人类命运、文明架构那样过于宏大的话题,也无法与繁复纷杂的时代信息一一对称,但我深信,所有那些简单而又和睦的生活技术中,必定深藏着舍勒当年所描绘的“世界价值秩序”,包含着由可感知的大众生活、基本的社会契约与生活制度、通过血缘而凝聚的生活共同体以及透露其中的生命价值、精神价值乃至价值这些理想的与现实的因素共同构成的社会整体。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1874-1928)曾经将“考察决定生活内容的理想因素和现实因素以及精神因素和内驱力因素的相互影响的种类和有条不紊的序列”规定为他所追求的“社会学本身的终任务” 在我看来,探究这些生活文化间历史与现实“相互影响的种类和有条不紊的序列”也同样是设计学研究的终任务。在这个意义上,元新的蓝染,正如同“小火轮”人群留下的鲜活记忆一样,它对今天的价值已经不止于那种装饰的花哨和乡俗的妩媚,而是弥漫在那个欢声笑语相携而行的人群之上的自然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方式的整体和谐了。
这些年来,元新作为从民间蓝染生活走进国际文化舞台的一位代表,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做了不少事。我想,其专业上的创新、事业上的建树,自有更加业内的人士予以评说,而作为行外人,我想表达的,还是对他保存蓝染文化生态的那份热忱与坚韧的由衷敬意。对元新的事业抱以真诚期许的朋友可能会更期待他在专业创作领域的作为,但我对此的解释是:元新在以他自己的方式思考和延续一种蓝染文化的生存状态,在当下他必须如此,尤其对于未来而言,营造今天的生存基础这样的努力更加难能可贵。96年以来,他把很多的精力放在这个微型“博物馆”(早期为“艺术馆”)本身的调整与定位、放在蓝染工艺史料的整理与出版、放在蓝染艺术的国内外传播与教学,甚至也放在以蓝染为媒与公众对话的多种场合。这些活动,对于一位以创作为使命的传人来说难免负担过重,但对于重建蓝染文化的系统完整性而言又是势在必行,事实上也是非其莫属的。
每次走近他的博物馆,我都会产生一种“不知是元新选择了蓝染、还是蓝染选择了元新”的感慨。这座博物馆,本身就是一段草根文化的传奇,不仅其对象非常地“民间”,它的主人也是真正从民间走来的践行者,其实元新又何尝不是用这样的方式再现一种草根文化的强韧活力?我们祈祝元新为之付出的所有努力不因为个别的一时一事决策的失误而遭挫折,因为这座看似微乎其微的“博物馆”,本质上却是将一种平民的创造融入整个社会文化生命系统的作为,是一种历史的自然精神在当代语境下的再现。从手工生产方式中保存和体现的人类文明结构的历史合理性而言,以各种可能的方式保持这种文化与价值的关系整合与完整存在,其本身就是对一种失衡的现代文明的抗争,就是一种有质地的建树。
澳大利亚杰出的模拟生态学家珍妮·班娜斯(Janine M. Benyus)在《向自然学设计》的讲座中,曾经有一句重要的提示:应当关注大自然如何“让生命融于系统”。个体的生命如何与多面性的自然系统共生,是生命存在的原则与前提。正如一片草叶之于森林,一片水花之于大海,无论是一种艺术方式或生产方式,能使其融入一个自然和谐的社会系统,应当是其创造行为和创造目标的境界。现代文明带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伴随工业生产技术的全面创新,彻底重写了生态文明的关系方程,所有的产品形态及其与社会整体的关系也被重新整合与塑造,人类社会为此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在今天来看,这种“融于系统”的重构工作似乎并不成功,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就是草叶与森林、水滴与大海那样完美而互约的生态整合。百余年前,美籍比利时人列奥·亨德里克·贝克兰注册了酚醛塑料专利(1907),标志着人类对塑料加工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开端,但是今天却要为塑料制品垃圾从地球上消失而不得不启动更大规模的技术修复工程;194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世界上座核反应堆,人类为干净无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核电技术成功导入资源系统而欣喜若狂,但是今天却要忍受核泄漏后果是否会将孕育过人类生命的大海毁于一旦的道德拷问。相比之下,那曾经相对贫俭却无生态危机之虞的自然平和、万象生机,不正体现着一种值得尊重和珍藏的整体和谐?
诚然,一种单纯的手工艺,一段简单的生活记忆,并不需要容纳人类命运、文明架构那样过于宏大的话题,也无法与繁复纷杂的时代信息一一对称,但我深信,所有那些简单而又和睦的生活技术中,必定深藏着舍勒当年所描绘的“世界价值秩序”,包含着由可感知的大众生活、基本的社会契约与生活制度、通过血缘而凝聚的生活共同体以及透露其中的生命价值、精神价值乃至价值这些理想的与现实的因素共同构成的社会整体。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1874-1928)曾经将“考察决定生活内容的理想因素和现实因素以及精神因素和内驱力因素的相互影响的种类和有条不紊的序列”规定为他所追求的“社会学本身的终任务” 在我看来,探究这些生活文化间历史与现实“相互影响的种类和有条不紊的序列”也同样是设计学研究的终任务。在这个意义上,元新的蓝染,正如同“小火轮”人群留下的鲜活记忆一样,它对今天的价值已经不止于那种装饰的花哨和乡俗的妩媚,而是弥漫在那个欢声笑语相携而行的人群之上的自然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方式的整体和谐了。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