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0484371丛书名: 武学名家典籍丛书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李存义得意弟子,集河北、山西形意之大成
《逝去的武林》重笔记述的武痴
徐皓峰作序推荐:“正视薛颠,应从此合集开始。”
独创“肩窝吐气”“飞云摇晃旋”等练功秘法
数百幅薛颠拳照、步线图,一览“有如鬼魅”之身法
内容简介
《薛颠武学辑注》收入了民国时期著名形意拳家薛颠先生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间出版的《形意拳术讲义》《象形拳法真诠》《灵空禅师点穴秘诀》三本著作,并附录《少林内功秘传》一部,共分为四册出版。薛颠对形意拳的贡献是继承和发扬,他的象形拳更是为形意拳独辟蹊径,他的几部著作,是形意拳研究和学习者不可越过的经典。校注者王银辉,专注研究形意拳三十余年,对薛颠原作逐字解析,追加动作说明,并纠正了民国原版点断、排字的错误,全面扫清了阅读障碍。
目 录
《形意拳术讲义上编》
章节 五行名称第二节 形体合一第三节 拳经解释第二章节 初学入门规矩第二节 练习三害第三节 呼吸合道第四节 三步功夫第五节 灵通三性第六节 六合为一……五行拳术章 劈拳讲义第二章 崩拳讲义第三章 躜拳讲义第四章 炮拳讲义第五章 横拳讲义第六章 五行合一进退连环拳讲义第七章 五行生克拳术讲义……
《形意拳术讲义下编》
《形意拳术讲义下编》
章 龙形讲义第二章 虎形讲义第三章 猴形讲义第四章 马形讲义第五章 鼍形讲义第六章 鸡形讲义第七章 鹞形讲义第八章 燕形讲义第九章 蛇形讲义第十章 鹘形讲义第十一章 鹰形讲义第十二章 熊形讲义
《象形拳法真诠》
《象形拳法真诠》
总纲绪言章节 武艺道艺分论第二节 初学规矩第三节 初学三害第四节 桩法慢练入道第五节 三层道理第六节 三步工夫第七节 三种练法第二章 九要节 三弓第二节 三垂第三节 三扣第四节 三圆第五节 三顶第六节 三摆第七节 三挺第八节 三抱第九节 起躜落翻要义……象形拳法真诠上编先后天八卦合一图章 震卦龙象会真第二章 兑卦虎象会真第三章 坎卦马象会真第四章 离卦牛象会真第五章 乾卦象象会真第六章 艮卦狮象会真第七章 巽卦熊象会真第八章 坤卦猿象会真……
《灵空禅师点穴秘诀》
《灵空禅师点穴秘诀》
前 言
发愤著书(徐皓峰代序)
庚子年(1900年)前,文化阶层约占全国人口的4%,那时看四书五经,识字便是知理,不是文盲,就是一定是文化人。庚子年后,废了四书五经,识字人日众,但文化阶层仍是4%,并无提高,欧美日学术汪洋灌入,错综复杂,难以辨析,文化门坎变高,识字不等于知理了。 在四书五经不再作为文化标准的时代,有些民众还认老理,出现一种奇特现象:有的人几乎是文盲,但接触他的人都认为他很有文化。民国武术家唐维禄近乎文盲,尚云祥将将能看报纸,凭着认识不多的字,半猜着看,如同中国人在日本街头能看懂告示牌的状况(日文里有汉字)。在新派人和老派人里,识字都不是文化的标准了,老派人看,你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还是传统的,就是有文化了。唐维禄和尚云祥均被认为是比大学教授还文雅的人。传统文化人要“发愤著书”,不是生了一肚子闷气而有了写书动力,“发愤”不是指在具体事上受了谁欺负,而是自认命薄,这辈子没有机会立功立名,那么就立言吧——发愤,是还有可努力的,那就努力吧。“努力”一词不是清末时扒来的日文词汇,是唐朝高僧嘱咐徒弟的用语,要连用两遍,为“努力努力”,意思是“就是这个了,就是这个了,别弄丢了”。习武人多是老派,老派人有发愤之志。李存义有一部著作,将前辈老谱和个人心得编纂在一起,友人帮忙成文,私家印刷本,传给嫡传弟子作身份证明,从未面世。尚云祥也有一部著述,友人帮忙成文,未印刷,稿本和手抄副本,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期间,为防止泄露给驻京外国人而销毁。历经战乱、政改、世变,李尚著作希望还在世,或留惠于子孙家,或当年帮忙成文的人留了底本,不必面世,还在就好。薛颠则是另一种情况,他读书无碍,写文为难,由弟子润笔完成著书,没有泄密外国的顾忌。国难当头,他的观点是,公布于世后,对老祖宗的东西,中国人一定领悟得比外国人快,只要比外国人快就行了。于是大写特写,全国发行,留下了今日可见的著作。唐维禄老死乡野,尚云祥避官如避祸,从当年给薛颠著作写序的人看,他结交政界军界,多为翘楚,得到的社会信息不同,所以想法不同。唐维禄没选择著书,选择当好传书的人,对师父李存义的那部私著,他全文背诵,传给我二姥爷李仲轩时,可以按页指明,哪页上都是什么话。(此书二姥爷因遇难而失去,在《武魂》杂志谈起失书事后,有形意门派系声称他们还有。)我年少时问过二姥爷,唐维禄既然能背诵、能识别段落,进一步把字一一认了,该是顺水推舟的事吧?二姥爷没解释,只说唐师傅“是没认成字”。年长后,看多了本应“顺水推舟”的事,往往都难办成。比如薛颠著作。听二姥爷说薛颠生平,感慨他武功盖世却命运多舛,二姥爷说,你多愁善感是你的事,跟薛颠没关系,戏台上的人物都是忽亨忽灭的命,既上了戏台,就是要忽亨忽灭。薛颠亨通过,灭了很久。过世小五十年后,首谈他的,是我二姥爷,在《武魂》登文。开始时是谈着试试,比较谨言,放开谈,是受了《武魂》编辑常学刚先生支持,并以大魄力为此话题开了专栏。常先生说过许多话,大意是,新一辈不知道薛颠了,看了《武魂》去问师父师爷,勾起老辈人记忆,才说说,年轻人没想到熟知的武林典故里竟然屏蔽了一位高手,出于好奇心理,有了许多薛颠迷。于是,南北间涌现了跟薛颠有关联的人,有的自称薛颠嫡传,有的说串有薛颠的东西,有的说师爷受过薛颠指点——都是好事,起码证明人间有过薛颠。还有的说找到证据,薛颠在五十年代未死,而是如“基督山伯爵”般假死遁身,按他的身体素质,至少活到八十年代,网上发问:“八十年代上中学时,如果知道薛颠还在世,跟自己在一个时间段活着,会惊着么?” 没敢答,确实惊着了——总之,是好事。神话薛颠,说明尘封半个世纪后,薛颠跟人间重又发生了关系。常学刚先生是“顺水推舟”的推舟人,承蒙先生十几年过来,仍续善举,将薛颠旧作编辑合集。正视薛颠,应从此合集开始。
——2001年薛颠武学再现事件追记
庚子年(1900年)前,文化阶层约占全国人口的4%,那时看四书五经,识字便是知理,不是文盲,就是一定是文化人。庚子年后,废了四书五经,识字人日众,但文化阶层仍是4%,并无提高,欧美日学术汪洋灌入,错综复杂,难以辨析,文化门坎变高,识字不等于知理了。 在四书五经不再作为文化标准的时代,有些民众还认老理,出现一种奇特现象:有的人几乎是文盲,但接触他的人都认为他很有文化。民国武术家唐维禄近乎文盲,尚云祥将将能看报纸,凭着认识不多的字,半猜着看,如同中国人在日本街头能看懂告示牌的状况(日文里有汉字)。在新派人和老派人里,识字都不是文化的标准了,老派人看,你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还是传统的,就是有文化了。唐维禄和尚云祥均被认为是比大学教授还文雅的人。传统文化人要“发愤著书”,不是生了一肚子闷气而有了写书动力,“发愤”不是指在具体事上受了谁欺负,而是自认命薄,这辈子没有机会立功立名,那么就立言吧——发愤,是还有可努力的,那就努力吧。“努力”一词不是清末时扒来的日文词汇,是唐朝高僧嘱咐徒弟的用语,要连用两遍,为“努力努力”,意思是“就是这个了,就是这个了,别弄丢了”。习武人多是老派,老派人有发愤之志。李存义有一部著作,将前辈老谱和个人心得编纂在一起,友人帮忙成文,私家印刷本,传给嫡传弟子作身份证明,从未面世。尚云祥也有一部著述,友人帮忙成文,未印刷,稿本和手抄副本,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期间,为防止泄露给驻京外国人而销毁。历经战乱、政改、世变,李尚著作希望还在世,或留惠于子孙家,或当年帮忙成文的人留了底本,不必面世,还在就好。薛颠则是另一种情况,他读书无碍,写文为难,由弟子润笔完成著书,没有泄密外国的顾忌。国难当头,他的观点是,公布于世后,对老祖宗的东西,中国人一定领悟得比外国人快,只要比外国人快就行了。于是大写特写,全国发行,留下了今日可见的著作。唐维禄老死乡野,尚云祥避官如避祸,从当年给薛颠著作写序的人看,他结交政界军界,多为翘楚,得到的社会信息不同,所以想法不同。唐维禄没选择著书,选择当好传书的人,对师父李存义的那部私著,他全文背诵,传给我二姥爷李仲轩时,可以按页指明,哪页上都是什么话。(此书二姥爷因遇难而失去,在《武魂》杂志谈起失书事后,有形意门派系声称他们还有。)我年少时问过二姥爷,唐维禄既然能背诵、能识别段落,进一步把字一一认了,该是顺水推舟的事吧?二姥爷没解释,只说唐师傅“是没认成字”。年长后,看多了本应“顺水推舟”的事,往往都难办成。比如薛颠著作。听二姥爷说薛颠生平,感慨他武功盖世却命运多舛,二姥爷说,你多愁善感是你的事,跟薛颠没关系,戏台上的人物都是忽亨忽灭的命,既上了戏台,就是要忽亨忽灭。薛颠亨通过,灭了很久。过世小五十年后,首谈他的,是我二姥爷,在《武魂》登文。开始时是谈着试试,比较谨言,放开谈,是受了《武魂》编辑常学刚先生支持,并以大魄力为此话题开了专栏。常先生说过许多话,大意是,新一辈不知道薛颠了,看了《武魂》去问师父师爷,勾起老辈人记忆,才说说,年轻人没想到熟知的武林典故里竟然屏蔽了一位高手,出于好奇心理,有了许多薛颠迷。于是,南北间涌现了跟薛颠有关联的人,有的自称薛颠嫡传,有的说串有薛颠的东西,有的说师爷受过薛颠指点——都是好事,起码证明人间有过薛颠。还有的说找到证据,薛颠在五十年代未死,而是如“基督山伯爵”般假死遁身,按他的身体素质,至少活到八十年代,网上发问:“八十年代上中学时,如果知道薛颠还在世,跟自己在一个时间段活着,会惊着么?” 没敢答,确实惊着了——总之,是好事。神话薛颠,说明尘封半个世纪后,薛颠跟人间重又发生了关系。常学刚先生是“顺水推舟”的推舟人,承蒙先生十几年过来,仍续善举,将薛颠旧作编辑合集。正视薛颠,应从此合集开始。
在线试读
第三章 猴形讲义
[1]物——动物。
猴者,灵巧之物[1]也,性属阴土,取身内属脾,为心源[2]。其性能有纵山跳涧飞身之灵,有恍闪变化不测之巧。在拳用其形,故取名为猴形。以拳势言之,有封猴挂印[3]之精,有偷桃献果之奇,有上树之巧,有坠枝之力,辗转挪移,神机莫测之妙。以形中灵巧者,莫过于猴之为物也。故曰:
不是飞仙体自轻, 若闪若电令人惊。
看他一身无定势, 纵山跳涧一片灵。
然练时,其拳形和,则身体轻便快利,旋转如风。拳形不和,则心内凝滞,而身亦不能灵通矣。此形之运用,与各形势不同,手、步法,是一阴一阳,一反一正,先练为阴,回演为阳[4]。步法一步、二步、三步旋转身法。学者于此形,切不可忽略焉。
[1]物——动物。
[2]心源——“心猿”的谐音,成语:心猿意马。此处意为,练猴形拳,能使人心灵。
[3]封猴挂印——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内容为猴子攀上枫树摘取挂在树上的印。“枫”是“封”的谐音,“猴”是“侯”的谐音,此图案隐喻“高升”的意思。猴形拳的“封猴挂印”是抓脸,在对方脸上留下印痕。
[4]先练为阴,回演为阳。——猴形拳套路整个一个来回,往回打与往出打的同名拳势,都是左右相反的。
[5]步法一步、二步、三步旋转身法。——猴形拳还有一组特色拳法,就是连进三步,第三步时捋手踢腿接360°转身,然后继续往前打去。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