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844144
倪菊秀主任继承了董廷瑶先生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并结合时代的变化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例如受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启发,用“针刺四缝穴”的方法治疗厌食,针药并治古法新用。此外在小儿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小儿发热、高热惊厥、鼻炎、多动症、肝炎综合征等疾病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倪菊秀主任在董氏儿科发展的基础上,积累了颇多独特的诊疗经验,其法有所承,辩证有道,治而有效,历经多年临床检验,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当下病儿疾病的发生特点,巧妙运用药物、针灸、穴位激光照射和敷贴治疗等治疗手法,为病家保驾护航。故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十分值得与更多读者学习分享。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总论部分简要介绍了董氏儿科的发展概况,学术思想,小儿脾胃病方面的学术观点,以及由脾肺之间的相互关系延伸出的“肺脾同治”观点。这部分反映的是倪菊秀的学术渊源,学术观点和学术经验。其内容既有董氏儿科的传统,又有倪菊秀的发展创新。各论部分介绍了倪菊秀对中医儿科临床常见的十余种脾胃疾病的诊治经验,包括辨证思路,用药特色和独到的心得体会。在编排体例上,我们仍然按照概述,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分型论治,注意事项等方式进行,将倪菊秀对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等的独特认识和诊治思路穿插于其中。
本书是倪菊秀多年临床经验一次较为全面的总结,可供中医儿科临床医生治疗脾胃病时参考使用。
总论
第一章董氏儿科发展概况003
第二章董氏儿科学术思想简述012
第一节董氏儿科学术思想基本理论012
一、
推理论病,推理论治012
二、
证治九要013
第二节调治儿病,勿忘脾胃016
一、
小儿脾胃的重要性016
二、
小儿脾胃的特点017
三、
小儿脾胃病的常见病理类型018
四、
小儿脾胃病的治疗方法019
五、
特殊药物和治疗方法021
六、
诊治小儿脾胃病几点注意事项027
七、
注意体育锻炼,不随便服药028
第三节肺脾同治029
第三章董氏儿科临证经验举隅032
第一节培土生金法在中医儿科临床应用举例032
一、
久咳不愈032
二、
反复呼吸道感染034
第二节膏方在儿科中的应用038
一、
膏方的功用040
二、
膏方的应用范围041
三、
膏方在儿科中的应用原理041
四、
病例介绍042
各论
厌食症047
积滞058
疳证061
呕吐066
泄泻074
便秘081
口疮087
鹅口疮091
胃痛095
腹痛099
婴儿肝炎综合征105
滞颐109
参考文献112
我的老师董廷瑶教授是董氏儿科第四代传人。董氏儿科始于清代,源于浙江宁波,抗日战争时期迁移到上海,从此在上海生根发芽,在海派中医界独树一帜。
我于1968年底在静安区中心医院跟随时任医院中医科主任的老师学习,自此开启了我中医儿科的生涯。老师于1980年底调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任馆长,医院领导把中医儿科的业务交给了我。在老师离开后近40年的中医儿科工作中,我带领科室的同事们努力工作,继承老师的学术思想和治病经验,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中药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为抓手,逐渐确立了我院中医儿科在沪上的声誉。科室也曾被评为市、区中医特色科室,并于1999年9月在区政府、卫生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正式挂牌成立了“董氏中医儿科”。
当时,老师就居住在医院附近,我除了能给老师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和帮助外,在临证时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病症时也可尽快去老师家中寻求指导。所以,虽然老师调离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但我与老师亲密的师徒关系从未间断,直至老师患病住于我院,于2002年不幸病故。
纵观自己在中医儿科几十年的临床工作,老师给我的最大财富就是他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贴身跟随老师的十几年期间,无论在门诊、病房还是在会诊工作中,老师都对学生严格要求,因材施教。他时常告诫我们要掌握发病规律,辨证施治,这样治病才能效如桴鼓。老师仁心仁术,治病救人从不分贫富贵贱。老师虽然名气很大,但是生活上简朴无华。这些优秀品质一直深深地印刻于我的脑海中。
老师对我的教诲最为深刻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辨证施治。老师说这是中医治病的核心,是医者必须严格遵守的法则。记得我跟随老师抄方6个月后,他就令我对门诊中的三个发热病例,从病因、治则、疗效等方面写一篇总结文章给他看。这三个发热病例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它们分别是食积发热、外感发热、痄腮发热。我花了3日时间,按照老师的要求,写出总结并汇报给老师。老师初步肯定了我在文中的辨证分析思路,并指出了不够严谨之处。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老师对我的摸底测试,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对我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从此事可以看出老师的良苦用心。同时,老师也一再强调中医治病必须辨证施治,方能药到病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必须对患儿进行望闻问切以及一些必要的检查,再以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对疾病进行分析,最后才能确定治则方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病患家庭的信任。
二是在诊病过程中,我们既要知其“常”,又要知其“变”。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规律,但在发展过程中,会发生多种变化,这是辨证施治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例如小儿脾胃病中的疳积一证。在我跟随老师初学时,疳积小儿时有来诊。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独生子女的饮食结构更是发生了变化,疳积病症渐渐消失,取而代之并逐渐增多的是由于对孩子的溺爱,饮食无节造成的伤食、积滞、厌食、生长迟缓等病症。那我们临证治疗也应转为消食导滞,以及对家长的育儿方法的调整为主,这样才能有效。又如治疗小儿热病,更是变化无穷,它与发病季节、节气、环境等因素都密切相关,更应知其变而定治则。
三是“治未病”。虽然治未病每个中医都了解,但有时容易被忽略。近几年来治未病被人们广为重视。在中医儿科的常见病中,反复外感、咳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急性发作期在当今常以西医的抗感染、抗过敏等给予缓解,后期则以中医药化痰止咳治疗。有些患儿咳嗽症状得到缓解后,往往出现脾胃虚损的表现。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此时,患儿邪去而正未复,在治疗上应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从多方面调节他们的胃肠道功能,尤其对于那些脾胃虚弱而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面色萎黄、纳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后有饱滞感等)的患儿更应如此。这样进行“肺脾同治”,杜其“生痰之源”,待其体质增强后,发病自然会减少直至杜绝反复发作。此外三伏天的冬病夏治敷贴法、冬令时节的小儿膏方等,均是“治未病”的方法。
老师在20世纪70年代就告诫我们“既要师古,又要创新”。传承与创新也是每一个海派中医人都要有的信念,而恩师的教诲更是指导我临证的定海神针!作为董氏儿科的继承人,我这一辈子都在努力继承,又勇于创新,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为广大患儿送去健康,让他们平平安安地成长,让他们的父母能够安心工作和生活,这也是我此生热爱这份工作的重要原因。
我们董氏儿科历来注重小儿脾胃病的诊治,祖训“调治儿病,勿忘脾胃”在临床实践中始终得到体现。我在跟师的过程中也亲眼目睹了老师从脾胃论治挽救了很多疑难杂症、重症患儿。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经济困难,物质匮乏,老百姓生活水平不高,那个时候严重的营养不良患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奶痨”患儿还很多。这些患儿经过我们针刺四缝穴和口服汤药治疗后,营养不良状况很快得到明显改善,家长们高兴不已。20世纪80年代后,老师被调到中医文献馆工作,我挑起了静安区中心医院董氏儿科的工作重担。这个时候,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物质条件得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原来临床上常见的奶痨变少了,取而代之的厌食症多了。我谨遵董氏儿科“调治儿病,勿忘脾胃”的祖训,针对临床上新出现的情况不断探求,发掘创新。例如对于疳积和厌食症,以前患儿形体羸弱,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表现为一派虚象,现在患儿形体尚实,大便干结,脾气急躁,舌红苔腻,表现为实证居多。证变治亦变,以前多补益,现在多消导。对小儿厌食症,我突破了教材的证型三分类(即脾失健运、脾胃气虚、脾胃阴虚三型),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仔细分辨为邪热不清、湿滞中焦、肝气犯胃、伤食积滞、痰浊内恋、脾虚便溏、胃阴不足等七型,原来针刺四缝穴采用浸泡消毒三棱针针刺。现在临床要求避免交叉感染,做到一人一针,这个时候再采用三棱针不太现实。我们果断改用检验科的采血针进行针刺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没有降低,费用降低了,也能符合一人一针的要求。针对现在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的增高,我在临床上更加重视“肺脾同治”。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在临床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很多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着患儿到我处看病时,对我说“孩子的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是您给看好的,现在他们的孩子还来找您看”,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很高兴。我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老师当年对我的谆谆教诲。
这本书总结了我在脾胃病方面的诊治特色,是我多年来的经验精华。书中的内容主要来自我的手稿、我撰写的文章以及我的口述整理,最后由我的学生李战副主任医师整理成稿。希望本书的出版对大家的临床实践能有一定的帮助。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又是初次出版,书中肯定有许多不当之处,还请同道批评指正。
倪菊秀2019年4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