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袋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54421丛书名: 郑州市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9郑州市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历年真题详解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本试卷有以下特色:
(1)紧扣真题,洞悉考情
本试卷整理了河南省郑州市教师招聘考试近年的考试真题,在图书研发团队的精心制作下,详细解答真题,解析内容准确翔实,帮助考生从整体上把握考试的难度,熟悉考试考查的特点和命题趋势。
(2)详细解析,理清思路
本试卷所有的题目和答案均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推敲,力求解析详细、透彻,从而引导考生在解题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举一反三,有效地投入到备考中。
本试卷封底还配有中公移动自习室,其中的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相信这些线上助考资料能够开阔考生复习思路,增强复习效果。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郑州市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历年真题详解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本试卷精心收集了20套近几年河南省郑州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图书研发人员精心整理相关真题,每道试题配有准确的答案和详细的解析内容。编者希望考生通过不断演练理念真题,能够明确新乡市教师招聘考试的考查重点和试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备考。
中公教育移动自习室:配有四大特色服务项目,助力考生轻松备考,提升学习效率。
中公教育移动自习室:配有四大特色服务项目,助力考生轻松备考,提升学习效率。
目 录
2018年7月21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2018年7月10日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管委会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2018年7月7日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2018年7月6日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2018年6月24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小学)试题(精选)2018年6月24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中学)试题(精选)2018年6月16日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2017年7月12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2017年7月9日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2017年6月17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中学学段)试题2017年6月17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幼儿及小学学段)试题2017年6月10日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2017年6月10日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2017年5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2016年7月17日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实验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2016年7月14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2016年6月25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小学和幼儿园)试题2016年6月19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2016年5月21日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2016年4月30日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2018年7月21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8年7月10日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管委会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8年7月7日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8年7月6日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8年6月24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小学)试题(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2018年6月24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中学)试题(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2018年6月16日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7年7月12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7年7月9日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7年6月17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中学学段)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7年6月17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幼儿及小学学段)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7年6月10日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7年6月10日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7年5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6年7月17日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实验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6年7月14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6年6月25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小学和幼儿园)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6年6月19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6年5月21日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6年4月30日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在线试读
2017年7月12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
一、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0.7分,共7分)
1.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求的是邓小平。()
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
3.课程标准统领着课程的管理、评价、监督与指导,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和正统性。()
4.根据作用范围,学习动机可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5.斯金纳认为,凡是能够提高反应概率或者反应发生可能性的手段,都可以称为强化。()
6.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遵循由外而内的方式,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7.“亲其师,信其道”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品德形成催化和激励作用的写照。()
8.教师的课程讲授技术是课堂教学技术的基本与核心。()
9.通过知识学习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新课程的显著特点。()
10.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的办学方向。
A.社会主义B.学用结合
C.以用为本D.以人为本
12.对学生的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念倡导()。
A.评价的手段应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
B.对学生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
C.评价不必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
D.对学生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1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C.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4.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着()的角色。
A.家长代理人B.知识传授者
C.学生楷模D.心理调节者
15.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主要、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A.依法执教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
16.“清楚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什么。”这要求教师分析教学内容时要明确()。
A.教学目标B.学习目标
C.教学重点D.备课内容
1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科学本位论B.文化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D.社会本位论
18.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出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
C.《应用心理学》D.《爱弥儿》
19.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B.行为
C.意志D.情感
20.一般来说,由()支配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
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
21.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
22.根据课外活动的机能,课外活动可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
A.探究性活动B.发现性活动
C.训练性活动D.社会性活动
23.教育科学研究中基本、普遍的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B.问卷法
C.观察法D.实验法
24.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触类旁通。这表明其思维有()。
A.灵活性B.创新性
C.流畅性D.开放性
25.班级秩序形成的关键是()。
A.教室环境B.班级文化
C.授课内容D.班级纪律
26.李老师在给小菲的素质教育操行评语中写到“你本学期积极参加英语角活动,成绩显著提高,下学期你的英语一定会有新的进步”。这种评语的写作方式是()。
A.过程式B.总结式
C.评价式D.谈心式
27.学生在掌握“四边形”知识的基础上,再学习“梯形”的相关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D.并列学习
28.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A.关键期B.发展期
C.转折期D.潜伏期
29.课前老师听写英语单词,小敏赶紧临时抱佛脚看了几眼。这种记忆属于()。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
C.内隐记忆D.感觉记忆
30.如果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结构化程度很高,又必须在短时间内加以掌握。他们宜采用的学习形式是()。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D.互动学习
31.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了连贯的三步上篮动作。学生掌握的是()。
A.随意运动B.操作技能
C.认知技能D.程序性知识
32.在课堂上,老师向学生展示了放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这属于()。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D.形象直观
33.某学生热衷于搜集各种学习资料,然后通过辩论剔除混乱知识体系中的糟粕和谬论,从而获得迅速进步。此现象体现了()。
A.学习的实践性B.学习的渗透性
C.思考的独立性D.思想的开放性
34.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型的人更感兴趣的学科是()。
A.文学B.数学
C.化学D.物理
35.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是()。
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B.关注每一位学生
C.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D.信任学生
36.曾老师每次布置给学生的课后作业,都是在下次上课前公布答案,让学生自己核对。这一做法()。
A.合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B.不合理,老师应认真批改作业
C.合理,可以促进学生自学D.不合理,增加了学生课后负担
37.多媒体课件服务于教学,能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活动生动立体;但多媒体教学并非使用越多越好。这要求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
A.讲究画龙点睛,适度运用B.个性突出鲜明,富有创意
C.信息量适度,以学生为主D.有的放矢,紧扣教材重点
38.在校运动会上,学生冯某随裁判老师进入铅球区丈量结果。在冯某尚未撤离投掷区时,参赛学生赵某投出的铅球砸中冯某,致其肩部受伤。下列应对冯某所受伤害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A.赵某的监护人和裁判老师B.裁判老师
C.赵某的监护人D.学校
39.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A.批评教育,不得开除B.开除学籍
C.从严处理,保留学籍D.延迟毕业
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学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
B.初中教育具有双重目标,即为升学和就业打好基础
C.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不属于基础教育
D.初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影响着全民素质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选项填在括号内。单癣错癣多选均不得分。答案为三个选项时,漏选且选对两个得0.7分;答案为四个选项时,漏选且选对两个得0.5分,漏选且选对三个得0.9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
41.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
A.面向全体学生
B.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C.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42.下列影响学与教过程的学生要素有()。
A.年龄差异B.性别差异
C.社会文化差异D.已有认知结构差异
43.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均衡性B.综合性
C.选择性D.创新性
44.学习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包括()。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
45.教育要尊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尊重个体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B.顺序性
C.阶段性D.不均衡性
46.某老师私自翻看学生小明的笔记本,发现上面画了自己的画像并标明“黄脸婆”,便要求小明放学以后不准回家,到办公室写检讨。该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隐私权B.名誉权
C.人身自由权D.内心自由权
47.下列符合启发性原则要求的是()。
A.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8.制订、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的原则是()。
A.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B.坚持以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为主
C.寻求教学策略的多样化配合和变通运用
D.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49.处于少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的特征是()。
A.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B.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
C.抽象思维已占据主导地位D.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
50.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有()。
A.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
一、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0.7分,共7分)
1.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求的是邓小平。()
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
3.课程标准统领着课程的管理、评价、监督与指导,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和正统性。()
4.根据作用范围,学习动机可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5.斯金纳认为,凡是能够提高反应概率或者反应发生可能性的手段,都可以称为强化。()
6.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遵循由外而内的方式,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7.“亲其师,信其道”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品德形成催化和激励作用的写照。()
8.教师的课程讲授技术是课堂教学技术的基本与核心。()
9.通过知识学习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新课程的显著特点。()
10.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的办学方向。
A.社会主义B.学用结合
C.以用为本D.以人为本
12.对学生的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念倡导()。
A.评价的手段应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
B.对学生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
C.评价不必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
D.对学生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1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C.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4.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着()的角色。
A.家长代理人B.知识传授者
C.学生楷模D.心理调节者
15.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主要、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A.依法执教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
16.“清楚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什么。”这要求教师分析教学内容时要明确()。
A.教学目标B.学习目标
C.教学重点D.备课内容
1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科学本位论B.文化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D.社会本位论
18.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出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
C.《应用心理学》D.《爱弥儿》
19.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B.行为
C.意志D.情感
20.一般来说,由()支配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
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
21.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
22.根据课外活动的机能,课外活动可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
A.探究性活动B.发现性活动
C.训练性活动D.社会性活动
23.教育科学研究中基本、普遍的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B.问卷法
C.观察法D.实验法
24.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触类旁通。这表明其思维有()。
A.灵活性B.创新性
C.流畅性D.开放性
25.班级秩序形成的关键是()。
A.教室环境B.班级文化
C.授课内容D.班级纪律
26.李老师在给小菲的素质教育操行评语中写到“你本学期积极参加英语角活动,成绩显著提高,下学期你的英语一定会有新的进步”。这种评语的写作方式是()。
A.过程式B.总结式
C.评价式D.谈心式
27.学生在掌握“四边形”知识的基础上,再学习“梯形”的相关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D.并列学习
28.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A.关键期B.发展期
C.转折期D.潜伏期
29.课前老师听写英语单词,小敏赶紧临时抱佛脚看了几眼。这种记忆属于()。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
C.内隐记忆D.感觉记忆
30.如果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结构化程度很高,又必须在短时间内加以掌握。他们宜采用的学习形式是()。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D.互动学习
31.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了连贯的三步上篮动作。学生掌握的是()。
A.随意运动B.操作技能
C.认知技能D.程序性知识
32.在课堂上,老师向学生展示了放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这属于()。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D.形象直观
33.某学生热衷于搜集各种学习资料,然后通过辩论剔除混乱知识体系中的糟粕和谬论,从而获得迅速进步。此现象体现了()。
A.学习的实践性B.学习的渗透性
C.思考的独立性D.思想的开放性
34.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型的人更感兴趣的学科是()。
A.文学B.数学
C.化学D.物理
35.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是()。
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B.关注每一位学生
C.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D.信任学生
36.曾老师每次布置给学生的课后作业,都是在下次上课前公布答案,让学生自己核对。这一做法()。
A.合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B.不合理,老师应认真批改作业
C.合理,可以促进学生自学D.不合理,增加了学生课后负担
37.多媒体课件服务于教学,能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活动生动立体;但多媒体教学并非使用越多越好。这要求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
A.讲究画龙点睛,适度运用B.个性突出鲜明,富有创意
C.信息量适度,以学生为主D.有的放矢,紧扣教材重点
38.在校运动会上,学生冯某随裁判老师进入铅球区丈量结果。在冯某尚未撤离投掷区时,参赛学生赵某投出的铅球砸中冯某,致其肩部受伤。下列应对冯某所受伤害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A.赵某的监护人和裁判老师B.裁判老师
C.赵某的监护人D.学校
39.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A.批评教育,不得开除B.开除学籍
C.从严处理,保留学籍D.延迟毕业
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学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
B.初中教育具有双重目标,即为升学和就业打好基础
C.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不属于基础教育
D.初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影响着全民素质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选项填在括号内。单癣错癣多选均不得分。答案为三个选项时,漏选且选对两个得0.7分;答案为四个选项时,漏选且选对两个得0.5分,漏选且选对三个得0.9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
41.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
A.面向全体学生
B.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C.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42.下列影响学与教过程的学生要素有()。
A.年龄差异B.性别差异
C.社会文化差异D.已有认知结构差异
43.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均衡性B.综合性
C.选择性D.创新性
44.学习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包括()。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
45.教育要尊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尊重个体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B.顺序性
C.阶段性D.不均衡性
46.某老师私自翻看学生小明的笔记本,发现上面画了自己的画像并标明“黄脸婆”,便要求小明放学以后不准回家,到办公室写检讨。该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隐私权B.名誉权
C.人身自由权D.内心自由权
47.下列符合启发性原则要求的是()。
A.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8.制订、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的原则是()。
A.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B.坚持以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为主
C.寻求教学策略的多样化配合和变通运用
D.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49.处于少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的特征是()。
A.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B.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
C.抽象思维已占据主导地位D.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
50.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有()。
A.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