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袋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24530丛书名: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辅导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9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辅导教材:考前冲刺预测试卷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具有以下特色:
1.赠送2套真题
本书内含2套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真题,让考生实战演练,熟悉命题特点,掌握命题规律。
2.全真模拟体验
本书包括5套考前冲刺预测试卷,每套试卷均严格依据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真题的题型和题量编写而成,让考生真正体验到全真模拟的效果!
3.核心考点覆盖
本书是在深入研究云南省历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真题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能够覆盖核心考点,体现考试重难点,且符合考试难度。
4.细致点拨思路
本书中的7套试卷均给出了详细的文字解析,通过解析为考生细致点拨题目的作答方法,考生可据此了解每道题目的解题思路,掌握每类题型的快解技巧。
5.超值配套服务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扫码关注,回复“自习室”免费获取图书专属大礼包。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辅导教材:考前冲刺预测试卷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包含2套真题试卷和5套考前冲刺预测试卷。2套真题为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真题,均配有视频讲解。5套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依照2018年B类职测的题型题量与考点来进行组稿,均包含常识判断、言语运用、判断推理、数量分析和综合分析五部分。全书配有“答案总览”和“真(试)题精解”,方便考生核对答案的同时,给出了详细的解析。解析部分经过反复审核,思路清晰、方法合理,让考生在掌握考点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运用解题技巧,科学有效备考。
目 录
2018年5月26日云南省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试卷
2017年10月28日云南省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试卷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一)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二)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三)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四)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五)
2018年5月26日云南省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10月28日云南省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前冲刺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205)
2017年10月28日云南省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试卷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一)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二)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三)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四)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五)
2018年5月26日云南省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10月28日云南省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前冲刺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205)
在线试读
2017年10月28日云南省事业单位统考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试卷
注意事项
一、此项测验分为五个部分,共100小题,总时限90分钟,各部分不单独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答题时合理分配时间。
二、请按照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涂写好准考证号,严禁折叠答题卡。
三、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题本上答题,一律无效。
四、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方可答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立即停止答题。题本、答题卡、草稿纸一律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考常
如果你违反了以上任何一项要求,都将影响你的成绩。
五、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六、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部分常识判断
(共25题,参考时限10分钟)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关于试用期,下列情形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是:
A.老张与某建筑工地就一桥梁建筑工程签订了劳动合同,同时约定了一个月的试用期
B.小刘与某外企签订了为期八年的劳动合同,同时约定了六个月的试用期
C.小李与某企业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一年
D.老钱在某企业销售部工作期满后,企业与其续签时将他调至人事部,同时约定了两个月的试用期
2.关于国家赔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B.对赔偿请求人取得的赔偿金不予征税
C.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的,由立案机关作出赔偿
D.因公民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3.关于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消灭,下列说法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A.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办理之日起设立
B.已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或消灭时不需要再办理手续
C.抵押权人有权优先购买抵押的动产或不动产
D.质权人不得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与出质人约定“以物抵债”
4.下列情形不属于不当得利的是:
A.崔某擅自将朋友借其使用的相机变卖所得的1万元
B.李某出门在外,邻居因帮其修缮即将倒塌的房屋而支出的2万元费用
C.刘某到银行取款时,工作人员因疏忽多给他的200元现金
D.贺某在景点游玩时,拾到他人丢失的一只金手镯
5.税种可采用比例税率、累进税率或定额税率。下列我国现行税种中采用定额税率的是:
A.车船税B.企业所得税
C.增值税D.契税
6.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的是:
A.土地所有权
B.生产设备
C.交通运输工具
D.正在建造的建筑物
7.以下古诗文中不涉及星宿的一项是:
A.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B.白鸥之翼没江波,抽弦去轸君谓何
C.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
D.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常青古无有
8.杜甫有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关于诗句中描写的名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
B.黄河流经该山所在的省份
C.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D.“马头墙”是当地民居的典型建筑风格
9.下列每组的两句诗中,加点词语所指代的事物不同的是:
A.正月晴和风气新;孟春朔日雷声发
B.促织惊秋傍砌吟;蝉噪林逾静
C.菡萏香销翠叶残;清水出芙蓉
D.润屋殊非阿堵物;不爱孔方乃不俗
10.关于古代服饰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衣下裳是汉服基本的式样
B.“同袍同泽”中的“袍”为外衣,“泽”为内衣
C.旗装和马褂是壮族代表性的服装
D.“披发左衽”中“左衽”指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11.下列符合孟子人性思想观点的是:
A.有性善,有性不善
B.人之性也,善恶混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12.虽然是我国中央政府统治天山北麓的历史开端,但真正有效统治这一地区的时间并不长。此后随着王朝衰落与军队逐渐聚拢于,天山北麓又恢复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疏勒、且固诸城都已相继废弃,隐没在茂密的荒草和历史长河中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是:
A.秦朝河西走廊
B.汉朝吐鲁番盆地
C.唐朝太行山脉
D.宋朝长江以南
13.历史上一些帝国的疆域在盛极时曾跨越欧亚非三大洲,若以出现时间顺序排列,则填入①②③处的分别是:
波斯帝国、①、罗马帝国、②、③、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A.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B.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
14.下列成语典故与所涉及的诸侯国对应错误的是:
A.退避三舍——晋国
B.问鼎中原——楚国
C.围魏救赵——韩国
D.九合诸侯——齐国
15.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植物对应错误的是: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竹子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
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
16.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下列哪项与上文没有直接关系?
A.长篇小说B.《新青年》
C.绍兴D.科举制度
17.①原属幽燕,金台是其异号;②原为建业,金陵又是别名。③是武林之区,原为越国;④是豫章之地,又曰吴皋。
下列选项中地名与文中序号对应相符的是:
A.①北京②西安③江苏④浙江
B.①保定②南京③江苏④江西
C.①北京②南京③浙江④江西
D.①保定②西安③江西④江苏
18.关于克拉玛依的乌尔禾魔鬼城雅丹地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准噶尔盆地
B.“雅丹”一词来自藏语
C.主要岩性为砂岩和泥岩
D.该景区附近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19.关于交响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
B.打击乐组的重要乐器锣来自中国
C.肖邦是古典主义交响乐的代表人物
D.海顿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20.关于古代青铜器,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B.
C.D.
21.关于野生动物,下列情况几乎不会在现实中看到的是:
A.在印度看到犀牛野外觅食
B.在肯尼亚看到成群的角马迁徙
C.在亚马孙地区看到美洲豹捕食猎物
D.在美国黄石公园见到成群的金丝猴嬉戏
22.下列哪一情形可能在历史上发生过?
A.杨贵妃唱昆曲
B.汉武帝阅读线装书
C.鸦片战争中清军驾驶铁甲舰御敌
D.雍正帝率领众嫔妃礼佛
23.关于世界各地的地理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冬至时节北极科考人员沐浴着阳光
B.夏日的罗马频降暴雨
C.夏季从阿拉伯半岛驶至印度半岛的船舶顺风航行
D.7月的澳大利亚海边聚集了大量冲浪者
24.关于应急救护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伤伤员可喝少量淡盐水补充体液
B.当发生急性扭伤时,可采用热敷的方法缓解疼痛
C.含服维生素C片可以软化卡在喉咙里的细小鱼刺
D.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过长,应每隔一段时间放松一次
25.关于调味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豆是酿造酱油的主要原料
B.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
C.白醋可用来缓解蜜蜂蜇伤的疼痛
D.烹饪时适量加糖可起到提鲜作用
第二部分言语运用
(共25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26.在一个浮躁、功利的时代,指望靠多念几本国学书,多恢复几个古仪,多搞一些国学教育,来解决复杂深刻的现实问题,是很不切实际的,也许会。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南辕北辙B.事倍功半
C.贻笑大方D.画饼充饥
27.郑板桥画竹并非凭空臆造,灵感所至,而是长期潜心观察、细致体味的结果。郑板桥观察生活,不是,相反,他是极为细致且有一定深度的。他观察竹子,不仅正面看,而且侧面看;不仅在日光下看,而且在月影下看;不仅直接看,而且间接从粉墙纸窗上看其映像,来体味其诗情画意。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一蹴而就
B.天马行空
C.走马观花
D.敷衍了事
28.甲骨金石、竹木简帛的阅读已经成为过去,、不求甚解的碎片化阅读成为难以逆转的趋势。从信息贫乏时代过渡到了一动手指各种信息纷至沓来的时代,读者在享受快餐式阅读的同时,也对信息泛滥产生了厌倦,为自己成为的接收器感到苦恼。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一目十行纯粹
B.浅尝辄止被动
C.囫囵吞枣消极
D.浮光掠影单向
29.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悲”与“秋”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诗人们每每将悲情愁绪与草木摇落、万物凋零的秋景联系在一起,以的清秋意象传达人生的愁烦、生命的忧患。诗人们从秋的生命律动和季节的变化中了“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萧瑟感悟
B.凄凉提炼
C.惨淡凝聚
D.残缺领略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试卷
注意事项
一、此项测验分为五个部分,共100小题,总时限90分钟,各部分不单独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答题时合理分配时间。
二、请按照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涂写好准考证号,严禁折叠答题卡。
三、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题本上答题,一律无效。
四、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方可答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立即停止答题。题本、答题卡、草稿纸一律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考常
如果你违反了以上任何一项要求,都将影响你的成绩。
五、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六、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部分常识判断
(共25题,参考时限10分钟)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关于试用期,下列情形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是:
A.老张与某建筑工地就一桥梁建筑工程签订了劳动合同,同时约定了一个月的试用期
B.小刘与某外企签订了为期八年的劳动合同,同时约定了六个月的试用期
C.小李与某企业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一年
D.老钱在某企业销售部工作期满后,企业与其续签时将他调至人事部,同时约定了两个月的试用期
2.关于国家赔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B.对赔偿请求人取得的赔偿金不予征税
C.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的,由立案机关作出赔偿
D.因公民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3.关于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消灭,下列说法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A.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办理之日起设立
B.已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或消灭时不需要再办理手续
C.抵押权人有权优先购买抵押的动产或不动产
D.质权人不得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与出质人约定“以物抵债”
4.下列情形不属于不当得利的是:
A.崔某擅自将朋友借其使用的相机变卖所得的1万元
B.李某出门在外,邻居因帮其修缮即将倒塌的房屋而支出的2万元费用
C.刘某到银行取款时,工作人员因疏忽多给他的200元现金
D.贺某在景点游玩时,拾到他人丢失的一只金手镯
5.税种可采用比例税率、累进税率或定额税率。下列我国现行税种中采用定额税率的是:
A.车船税B.企业所得税
C.增值税D.契税
6.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的是:
A.土地所有权
B.生产设备
C.交通运输工具
D.正在建造的建筑物
7.以下古诗文中不涉及星宿的一项是:
A.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B.白鸥之翼没江波,抽弦去轸君谓何
C.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
D.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常青古无有
8.杜甫有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关于诗句中描写的名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
B.黄河流经该山所在的省份
C.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D.“马头墙”是当地民居的典型建筑风格
9.下列每组的两句诗中,加点词语所指代的事物不同的是:
A.正月晴和风气新;孟春朔日雷声发
B.促织惊秋傍砌吟;蝉噪林逾静
C.菡萏香销翠叶残;清水出芙蓉
D.润屋殊非阿堵物;不爱孔方乃不俗
10.关于古代服饰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衣下裳是汉服基本的式样
B.“同袍同泽”中的“袍”为外衣,“泽”为内衣
C.旗装和马褂是壮族代表性的服装
D.“披发左衽”中“左衽”指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11.下列符合孟子人性思想观点的是:
A.有性善,有性不善
B.人之性也,善恶混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12.虽然是我国中央政府统治天山北麓的历史开端,但真正有效统治这一地区的时间并不长。此后随着王朝衰落与军队逐渐聚拢于,天山北麓又恢复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疏勒、且固诸城都已相继废弃,隐没在茂密的荒草和历史长河中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是:
A.秦朝河西走廊
B.汉朝吐鲁番盆地
C.唐朝太行山脉
D.宋朝长江以南
13.历史上一些帝国的疆域在盛极时曾跨越欧亚非三大洲,若以出现时间顺序排列,则填入①②③处的分别是:
波斯帝国、①、罗马帝国、②、③、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A.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B.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
14.下列成语典故与所涉及的诸侯国对应错误的是:
A.退避三舍——晋国
B.问鼎中原——楚国
C.围魏救赵——韩国
D.九合诸侯——齐国
15.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植物对应错误的是: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竹子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
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
16.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下列哪项与上文没有直接关系?
A.长篇小说B.《新青年》
C.绍兴D.科举制度
17.①原属幽燕,金台是其异号;②原为建业,金陵又是别名。③是武林之区,原为越国;④是豫章之地,又曰吴皋。
下列选项中地名与文中序号对应相符的是:
A.①北京②西安③江苏④浙江
B.①保定②南京③江苏④江西
C.①北京②南京③浙江④江西
D.①保定②西安③江西④江苏
18.关于克拉玛依的乌尔禾魔鬼城雅丹地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准噶尔盆地
B.“雅丹”一词来自藏语
C.主要岩性为砂岩和泥岩
D.该景区附近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19.关于交响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
B.打击乐组的重要乐器锣来自中国
C.肖邦是古典主义交响乐的代表人物
D.海顿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20.关于古代青铜器,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B.
C.D.
21.关于野生动物,下列情况几乎不会在现实中看到的是:
A.在印度看到犀牛野外觅食
B.在肯尼亚看到成群的角马迁徙
C.在亚马孙地区看到美洲豹捕食猎物
D.在美国黄石公园见到成群的金丝猴嬉戏
22.下列哪一情形可能在历史上发生过?
A.杨贵妃唱昆曲
B.汉武帝阅读线装书
C.鸦片战争中清军驾驶铁甲舰御敌
D.雍正帝率领众嫔妃礼佛
23.关于世界各地的地理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冬至时节北极科考人员沐浴着阳光
B.夏日的罗马频降暴雨
C.夏季从阿拉伯半岛驶至印度半岛的船舶顺风航行
D.7月的澳大利亚海边聚集了大量冲浪者
24.关于应急救护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伤伤员可喝少量淡盐水补充体液
B.当发生急性扭伤时,可采用热敷的方法缓解疼痛
C.含服维生素C片可以软化卡在喉咙里的细小鱼刺
D.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过长,应每隔一段时间放松一次
25.关于调味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豆是酿造酱油的主要原料
B.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
C.白醋可用来缓解蜜蜂蜇伤的疼痛
D.烹饪时适量加糖可起到提鲜作用
第二部分言语运用
(共25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26.在一个浮躁、功利的时代,指望靠多念几本国学书,多恢复几个古仪,多搞一些国学教育,来解决复杂深刻的现实问题,是很不切实际的,也许会。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南辕北辙B.事倍功半
C.贻笑大方D.画饼充饥
27.郑板桥画竹并非凭空臆造,灵感所至,而是长期潜心观察、细致体味的结果。郑板桥观察生活,不是,相反,他是极为细致且有一定深度的。他观察竹子,不仅正面看,而且侧面看;不仅在日光下看,而且在月影下看;不仅直接看,而且间接从粉墙纸窗上看其映像,来体味其诗情画意。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一蹴而就
B.天马行空
C.走马观花
D.敷衍了事
28.甲骨金石、竹木简帛的阅读已经成为过去,、不求甚解的碎片化阅读成为难以逆转的趋势。从信息贫乏时代过渡到了一动手指各种信息纷至沓来的时代,读者在享受快餐式阅读的同时,也对信息泛滥产生了厌倦,为自己成为的接收器感到苦恼。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一目十行纯粹
B.浅尝辄止被动
C.囫囵吞枣消极
D.浮光掠影单向
29.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悲”与“秋”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诗人们每每将悲情愁绪与草木摇落、万物凋零的秋景联系在一起,以的清秋意象传达人生的愁烦、生命的忧患。诗人们从秋的生命律动和季节的变化中了“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萧瑟感悟
B.凄凉提炼
C.惨淡凝聚
D.残缺领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