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705999
国内**套以时间为顺序,以游戏为纽带全面拍样孩子的亲子书!赠送价值24.00元的国家注册专利产品《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0~3岁男孩、女孩)。
(四色内文印刷 高档铜版纸 锁线胶装 书角磨圆 塑封)
国内一流的育儿专家倾数年心血,三易其稿,精心原创而成。
具有完整而系统的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体系。
用专家的眼光对于家庭育儿过程做详尽细致的解读。
用游戏的方法育儿,将数百种简单易行的游戏嵌入孩子的生活中,让你的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精致真实宝宝写真图片也为本书增添了亮点。
对于还不会开枪的人来说,知道猎物的行踪也是枉然。因此,本书告诉我们,孩子*初的培养以获得能力,**限度地开发潜能为关键,而不是教给孩子很多不切实际的知识。任何人的成长发展都是自主的,外在的环境和帮助只起辅助作用,因此家长要努力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为孩子将来的自主成长,获得各项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孩子的发展后劲十足。同时也为家长以后的教育无形中免去很多麻烦。
对于0~3岁的幼儿来说,简单有趣的游戏是促进其各项能力发展*直接、*有效的方式。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是游戏的设计和安排以及儿童成长过程的监测等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技巧性。本书的价值就在这里。
此外,本书还告诉我们,育儿是一项工程,尤其是对于0~3岁的幼儿,更是一项投入巨大精力的工程。金钱的投入倒还在其次,关键是要舍得投入你的时间和你全部的感情,透过一个个游戏用无形的手,扶持牵引着你的孩子从学会翻身到蹒跚走路。孩子的每一个历程都需要你温暖的双手和慈爱的目光。在这方面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书中有很多具体而详细的指导。
生命*初的3年,是全面开发儿童潜能,为以后的成长发育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而在这个关键时期内,各项能力生长的不同水平又有各自的发展关键期。因此本套丛书“儿童家庭培养全方案操作方程”,以关键期为核心,以简便易行可操作为原则,为家长设计了全面详细的儿童家庭培养方案,指导家长为儿童以后的成长发育积累后劲。它结合了国内外专家的研究成果,确定了0~3岁关键期婴幼儿近300个能力生长点,通过1000多个小游戏开发孩子潜能。从游戏着手,让孩子在快乐的情绪中认知世界,激发孩子*潜能,完成孩子*早的心理与行为的塑造。
本书为“儿童家庭培养全方案操作方程”的*部分——0~1岁阶段的培养方案。它将0~1岁的时间段按月为单位进行细分,给每一个时间段都设定了“动作发展”“智商开发”和“情商培养”三个栏目,每一个栏目下都有相对应的游戏项目。用精心设计的简单而科学的游戏促进儿童全面成长。爸爸、妈妈应该参加这些游戏,或者与此相类似的游戏,建立起与自己宝宝的互动体系,做到彼此适应、熟悉、信任,营造出一个良好而高效的培养和成长体系,以利于孩子茁壮、健康成长。
第1个月(1~30天)全面发展方案
动作发展
● 俯卧转头 / 2
目的:训练俯卧转头,加强颈部力量,促进情感交流。
● 竖抱看远 / 3
目的:锻炼颈部肌肉,发展视觉能力。
● 俯卧抬头看 / 4
目的:锻炼颈部肌肉,渐渐由转头至抬头。
● 侧卧转成仰卧 / 5
目的:训练颈、腰和四肢肌肉运动的协调性,扩大活动范围,为翻身训练做准备。
● 扶站迈步 / 6
目的:练习行走反射,促进运动神经和下肢肌肉的发育。
● 伸臂和踢腿玩耍 / 8
目的:训练孩子有目的地运动手足。
● 坐摇篮 / 8
目的:发展平衡能力。
● 抓放玩具 / 9
目的:训练抓握和放手动作。
● 手伸向悬吊的玩具 / 10
目的:引诱孩子伸手,训练眼—手协调能力。
智商开发
● 看这里 / 11
目的:训练视听定向能力。
● 听这里 / 12
目的:初步筛查听力是否正常,促进听力发展。
● 看移动的物体 / 14
目的:训练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锻炼眼睛的协调运动能力。
● 看黑白图 / 16
目的:促进视觉分辨能力。
● 闻气味 / 17
目的:促进孩子嗅觉发育和情绪稳定。
● 尝尝看 / 18
目的:进行合理的味觉刺激,促进味觉智能的迅速发育。
● 触摸脸颊和嘴唇 / 19
目的:发展孩子的触觉,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和进行情感交流。
● 揉手指和脚趾 / 20
目的:锻炼触觉,并让孩子逐渐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
● 摸不同质地的物品 / 21
目的:让孩子对不同质地的物体有触觉经验。
● 与孩子说话 / 22
目的:锻炼孩子的听觉,启发沟通欲望,促进情感交流,建立牢固的亲子关系。
● 模仿哭声 / 24
目的:教孩子张嘴模仿说话,除哭声外能发出叫声。
● 谁在说话 / 25
目的:熟悉爸爸妈妈的声音。
● 音乐欣赏 / 26
目的:训练孩子的听觉,开发孩子的右脑,培养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情商培养
● 注视移动的人 / 27
目的:认识妈妈或其他照料他的人。
● 模仿妈妈 / 29
目的:让孩子模仿各种动作和表情。
● 笑一笑 / 29
目的:逗引孩子微笑和大笑。
● 依恋父母 / 31
目的:满足孩子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培养孩子积极的情绪反应,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
● 抚触孩子 / 32
目的:进行触觉交流,促进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
● 学游泳 / 35
目的:促进体格发育和心理健康。
● “把”大小便 / 37
目的:让孩子养成大小便的条件反射。
● 防止新生儿夜哭 / 39
目的:了解和预防孩子不良情绪产生,发展孩子的积极的情绪。
★ 第1个月发育评价 / 43
第2个月(31~60天)全面发展方案
动作发展
● 婴儿被动操 / 45
目的:发展孩子的肢体动作,增强躯体运动力量。
● 抬头挺胸 / 49
目的:锻炼颈部、胸背部肌肉和手臂力量。为坐、爬行和站立做准备。扩大视野范围。
● 仰卧到侧卧翻身 / 50
目的:让孩子学习从侧卧到仰卧,再从仰卧到侧卧翻身。
● 坐一会儿 / 51
目的:训练孩子坐的能力。
● 坐轮船 / 52
目的:锻炼孩子抬头能力和发展触觉能力,加强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 踢打吊球 / 53
目的:发展眼—手协调能力,同时锻炼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感受自己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 握握手 / 54
目的:练习抓握,促进情感交流。
● 注视和紧握积木 / 55
目的:训练眼手协调和抓握能力。
● 玩哗铃棒 / 56
目的:学习手的抓握和运动。
智商开发
● 左看右看 / 56
目的:训练用眼睛找声源,从一个物体转看另一个物体。
● 到室外去 / 57
目的:促进视觉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 触摸五官 / 58
目的:体验触摸的感觉,认识五官。
● 看不见了 / 59
目的:发展自我意识、去探究行为和思维的能力。
● 玩手指和脚趾 / 60
目的:认识自己。
● 玩触觉棒 / 61
目的:发展手的触觉能力和手的抓握能力。
● 出声作答 / 62
目的:引导孩子发出声音作答。
● 叫名字 / 63
目的:训练孩子准确地寻找声源。
● 听妈妈讲现在的事情 / 64
目的:促进语言能力发展。
● 给孩子唱歌 / 64
目的:给孩子早期音乐熏陶。
● 录听孩子的声音 / 66
目的:训练孩子的听觉能力。
情商培养
● 大声说“我爱你”/ 66
目的:让孩子感受到爱,学会爱的表达,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社会性发展,学习爱的表达。
● 认识爸爸和妈妈 / 67
目的:认识爸爸妈妈,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 看谁笑得响 / 68
目的:逗孩子笑,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 等一会儿 / 69
目的:适当地延迟满足,学习等待,培养短时的抑制力,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 见勺张口 / 71
目的:学会见勺子就张口,为以后喂辅食做准备。
● 哭声解读 / 71
目的:了解孩子的语言和需求,建立良好的母婴关系。
● 日光浴 / 74
目的: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培养意志力。
● 水浴 / 75
目的: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培养意志力。
● 空气浴 / 76
目的: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培养意志力。
★ 第2个月发育评价 / 78
第3个月(61~90天)全面发展方案
动作发展
● 推足爬行 / 80
目的:锻炼孩子颈、背、四肢肌肉,促进脑及身体发育。
● 扯大锯 / 80
目的:练习坐,锻炼孩子颈、腰、背和手臂的力量。
● 蹬蹬乐 / 81
目的:发展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感受自己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 举高高 / 82
目的:让孩子体会父爱,感受亲情的温暖。
● 升降机 / 83
目的:发展平衡能力。
● 伸手抓玩具 / 84
目的:练习手的抓握技巧,促进孩子协调运用手腕、手掌和手指的能力。
● 抓摆动的玩具 / 85
目的:训练抓握动作。
● 推不倒翁 / 86
目的:发展眼—手协调能力。
智商开发
● 抓小球抱大球 / 86
目的:训练手臂动作。
● 看彩图 / 87
目的:发展视觉分辨力和对色彩的感受力。
● 注意小糖丸 / 88
目的:训练对小物品的注意力。
● 找声源 / 89
目的:促进听觉定向能力发展。
● 蝴蝶飞飞 / 90
目的:训练孩子的视觉,发展孩子的注意力。
● 小手和玩具哪儿去了 / 91
目的: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手,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 追寻小车和小球 / 92
目的:训练孩子视觉追踪和身体转动。
● 玩触觉球 / 93
目的:发展手的抓握和触觉能力。
● 闻不同的香味 / 93
目的:训练嗅觉能力。
● 发元音 / 94
目的:进行早期的语言训练,促进孩子早发声早说话。
● 随音乐起舞 / 95
目的: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同时帮助孩子锻炼上肢。
● 毛巾游戏 / 96
目的:发展触觉能力和身体协调感。
● 涂护理油 / 97
目的:刺激全身皮肤的感觉器官,给孩子爱抚。
情商培养
● 听发音观表情 / 97
目的:了解孩子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发声特点。
● 宝贝,亲一个 / 99
目的:让孩子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 找妈妈 / 100
目的:认识妈妈,发展社会性。
● 照镜子 / 101
目的: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帮助他认识自我。
● 自己玩耍 / 102
目的:学会自己玩耍,培养独立性。
● 室外活动 / 103
目的:扩大认知范围。
● 根据气质特点抚养孩子 / 104
目的: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采用适宜的抚养方法。
● 穿脱纸尿裤8步操 / 106
目的:让孩子在换尿片时不要乱动,初步学习忍耐和抑制自己的行为。
● 百天留念 / 109
目的:记录美好时刻,给孩子快乐幸福的一天。
★ 第3个月发育评价 / 111
人生关键期
奥地利心理学家劳伦斯(K.Z.Lovenz)研究发现,刚孵化出来的小鸭眼看见谁,以后就总是跟在谁的身后走来走去,即使后来见到自己的妈妈也不理不睬,这就是人类与动物都有的“印刻”现象。人类的“印刻”发生在0~3岁婴幼儿时期,这一时期就是我们所说的“关键期”,是人类的多数行为发展快、技能和知识掌握容易的时期。
很多人都知道“狼孩”,婴儿出生后不久被狼叼走抚养,七八年后小孩回到人类社会,无论怎样进行语言教育和训练,“狼孩”都无法学会说话。而一个成人与世隔绝30年,只要回到人类社会,多3个月就能恢复语言能力。科学研究发现,人类有些能力,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培养,造成一部分脑组织发育不足,以后再努力学习也不可能获得。“狼孩”现象是关键期训练重要性的生理学依据。
生命初的3年,是幼儿开发潜能的人生关键期。在这3年,儿童大脑对外部环境极为敏感。正确地引导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期很短暂,一旦错过,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永远无法弥补。
在6个月至3岁期间,语言和智力发育尤为重要。如果这一时期幼儿未受到充分激励,或在心理和生理上未获得适当呵护,脑发育就会受到影响,这将导致婴幼儿智力、社交和行为发展迟缓。这些孩子今后将难以应付复杂的情况和环境。幼儿期遭受重大挫折或承受压力,可能会增大成人后罹患与压力有关的疾病的风险和学习障碍的风险。
把握“关键期”,促进婴幼儿智力、社交和情感的发育,有助于充分开发其潜力,使其成长为迅速变化的全球社会的活跃成员。
父母是关键
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有关于儿童生长发育的专门研究报告,并公布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这些研究报告明确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性的结论:“幼儿期的经历决定了今后的健康、教育和经济参与程度。”对于身为父母的我们,这个结论的应用性解读应该是:在能影响孩子成长的生长发育阶段,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将孩子从一个生物意义上的生命体,转变成一个富有家庭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生命体,父母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应该做、必须做。
父母和家庭是儿童早期发育的关键。发展与父母的早期情感联系对婴儿的成长很重要。如果经常更换照料人且缺乏亲情,会对脑发育和认知能力培养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在关键期,年轻的父母要尽可能多与自己的宝贝待在一起,与宝贝一起玩游戏。父母给予宝贝重要的礼物,不是玩具,不是高档的婴幼儿用品,更不是金钱,而是时间。父母陪伴宝贝所花费的时间长度,就是献给宝贝的爱的深度。
小游戏大潜能
人类的长期经验和现代大量的科技实验表明,游戏是符合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开发婴幼儿潜能有力的方式与手段。
本书结合国内外专家的研究成果,确定了0~3岁关键期婴幼儿近300个能力发展点,通过1000多个小游戏开发孩子潜能。从游戏着手,让孩子在快乐的情绪中认知世界,激发孩子潜能,完成孩子早的心理与行为的塑造。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设计的关键期幼儿培育方案虽然细致明确,但是体系却是开放的。父母要把培育方案看成一种理念、一种参照标准和提示,而不要当成刻板的、静止的教条。我们希望父母在对照游戏方案进行亲子互动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和宝贝的特点,灵活而富有个性地应用。父母通过了解游戏目的和培养目标,可以创造性地设计新的小游戏。
在生命*初几年,脑和生理发育深受婴儿环境影响。
幼儿期的经历决定了今后的健康、教育和经济参与程度。
每年共有两亿多名五岁以下儿童未能充分实现智力和社交潜力。
家庭和照料者可以采用简便、有效的办法保障儿童良好发育。
家庭和照料者可以采用简便、有效的办法保障儿童良好发育。
……
在儿童早期发育领域采取干预措施可为儿童和家庭提供直接的学习机会。这些干预措施:
针对幼儿和困难儿童;
质量高,且时间长;
与家庭支持、卫生、营养或教育系统和服务相结合。
——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
0-3岁阶段的孩子,身、心、智的发育,是一天不同一天。本书将0-1岁的时间段按1个月为单位,进行细分,给每一个时间段都设定了相对应的“动作发展”、“智商开发”和“情商培养”三个栏目,每一个栏目下都设定了相对应的游戏项目。爸爸、妈妈应该参加这种游戏,或者与此相类似的游戏进行培养和对话,都应该建立起与自己宝宝相对应的互动体系,能够做到彼此适应、熟悉、信任的关系,营造出一个良生而高效的培养和成长体系,以利于孩子茁壮、健康、快速成长。
“儿童全方位家庭培养父母操作方程”丛书,按年龄段分为0~1岁、1~2岁、2~3岁3册。每册均以月为单元。每月设有“动作发展”“智商开发”“情商培养”和“发育评价”4方面内容。“动作发展”“智商开发”和“情商培养”分别设有10个左右儿童家庭培养父母操作方案(简称培养方案),“发育评价”设有“动作”“智商”和“情商”3个评价指标。每个培养方案设有“目的”“方法”和“爱心提示”3项内容。
一、内容介绍
1.动作发展:主要为孩子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提供培养方案。
大动作发展,主要为促进孩子抬头、翻身、坐、爬行、站立、行走、奔跑和跳跃等动作的发展提供培养方案,并通过爬台阶、上下楼梯、走平衡木、踢球、投球和前后翻滚等方案发展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对身体的控制能力。
精细动作发展,主要为孩子抓取小物体及手的推、压、触和勾等动作的发展提供培养方案,并通过套叠、拼插玩具以及搭积木、涂鸦、面塑和拼图等方案,发展孩子双手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眼和手的配合能力。
2.智商开发:主要是为孩子的认知行为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培养方案。
认知能力包括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感觉能力,对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的辨识能力,对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图片和文字的识别能力,对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时间等数学能力。认知行为的开发主要是为上述能力提供培养方案,并通过发展孩子的认知行为开发孩子的感知力、专注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语言能力开发,主要为孩子发声能力、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提供培养方案,并通过听故事、念儿歌、阅读、朗诵、识字、唱歌和跳舞等活动,激发孩子对文学和音乐的兴趣,丰富日常生活知识,养成学习习惯。
3.情商培养:情商有很多种解读,本书的情商培养涵盖了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非智力因素,重点是为孩子以下7个方面的发展提供培养方案。
(1)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指导孩子认识、体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喜、怒、哀、乐,培养孩子正确地表达、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促进孩子积极情绪、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减少其消极情绪、情感和行为的发生。
(2)自我概念的发展。促进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引导孩子客观地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塑造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我归因,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建立对父母的正常依恋关系;学习社会交往的技巧,包括互惠与分享、竞争与合作的技能,避免冲突和处理冲突的策略,适应新环境和应对陌生人的方法,等等。
(4)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引导孩子理解和采纳父母的意见;培养孩子角色承担能力、遵守生活和群体常规能力,以及理解社会和道德规则能力。
(5)意志品质的发展。培养孩子对正确行为的坚持力、对无意义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
(6)道德品质的培养。引导孩子关心和理解他人的痛苦,培养孩子具有同情心、怜悯心、爱心、利他心和诚实正直的品质。
(7)独立性的发展。培养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书特点
1.动作发展与智商开发、情商培养并行,让孩子全面发展成为可能。以往的婴幼儿早期教育大多数只重视孩子的智商发展,而忽略了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和情商培养。专家认为,智商像一个操作系统,而情商像一个动力系统,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情商,智商只起20%的作用,因此情商更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未来的成功与幸福。情商的早期培养是对孩子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塑造。1~3岁是人一生的行为习惯、人格特征形成的关键期。情商培养可让孩子初步学习如何对人、对事、对自己,为培养孩子优良的个性特征,完美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基础。
动作发展对孩子认识环境和适应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3岁前孩子动作的发展与智力发展有很高的相关性,动作的发展能促进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让孩子更聪明。动作的发展也能拓展孩子的运动能力,运动能让孩子体验兴奋、激动、愉悦等更多的积极情绪和情感,运动也能拓展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在促进孩子的情商发展上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目前孩子因运动减少等原因,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感觉统合失调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动作的早期发展和运动能力的早期培养可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养成爱运动的行为习惯。
本书把孩子早期的动作发展放在与智商开发、情商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为爸爸妈妈提供实用、易于操作的培养方案,让孩子所有的能力都得到均衡发展。
2.培养方案以关键期为中心,月月有评价,让孩子早期开发成为可能。本书结合国内外专家的研究成果,给出了近300个儿童能力培养的关键期,根据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安排孩子每个月的活动内容,拟定培养方案。孩子每一项能力的发展都存在关键期,在关键期对孩子采取正确的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关键期又非常短暂,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需做更多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永远无法弥补。因此,把握关键期是实现家庭早期教育的基础,是早期教育成功的保障,同时这也是本书的独到之处。只要抓住孩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有计划、有目的、科学地对孩子进行训练和培养,就能取得的教育效果。
本书还给出了宝宝每个月的“发育评价”。这些评价项目的标准是多数孩子在该月龄能够达到的,也是孩子在该月龄要发展的主要项目和应达到的目标,通过它家长还可及时掌握孩子的发展状况,制订早期开发的计划。孩子达到同月龄测评标准的项目是孩子的强项,没有达到标准的项目是孩子的弱项。对于强项,你可以让孩子进入下一个月相关项目标准的早期教育和培养,让强项更强;对于弱项重复进行本月或退后1个月本项目的训练和培养,直到此项目通过测评后再进入下一个月相关项目的训练和培养,这样确保孩子每一项能力都不会落后,都有赶上发展的机会,让弱项不再弱,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3.培养方程简单易行,让每个父母都成为早期教育的高手。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活泼,所有的培养方案都以经典的游戏方式呈现,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易于操作。游戏中所选择的玩具多是普通、常用的日常生活用品,或是易得的自然产品,使操作方案变得经济实惠又有效。所有的教育过程都融入你和孩子的生活中,育儿就在你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在你的言行举止之间,让培养方案简单易行,皆可实现。不管什么年龄、什么文化程度的爸爸妈妈,都能理解其中的内容,应用其中的方案,因此这是一套让所有的爸爸妈妈都能实施的“儿童家庭培养全方案父母操作方程”。
三、使用方法
1.预先阅读。孩子每一项能力的发展都是连续的、有规律的,早期教育就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进行。因此,本书在体例上虽然以月为单元安排内容,但全书的内容是连贯的,月与月之间都有相互联系。所以,当你使用本书时,好先将全书通读一遍,即使时间很紧,也需阅读孩子本月龄和后2~3个月的内容,以便全面地了解孩子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发展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你所需要做的各项事宜,并根据孩子的发育测评制订下一个月的发展目标。
2.正确理解关键期。简单地说,“关键期”是指孩子某项能力容易掌握和发展快的时期。书中给出了关于关键期的三个数据和三个时期,如“俯卧转头”动作发展的关键期为出生3~25天,三个数据为:孩子能够做俯卧转头动作早为出生3天、多数在出生15天、迟在出生25天。三个时期为:从“早”到“多数”的天数,即3~15天为“学习期”;从“多数”到“迟”的天数,即16~25天为“赶上期”,在这段时间不会的孩子,要加强训练赶上发展,争取让孩子早日达到目标;超过了迟时间称为“危险期”,说明孩子这项能力可能出现发育迟缓,好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是否存在发育异常。
3.科学使用发育评价。每个爸爸妈妈都会关心自己的孩子聪明与否,小儿智力发育测评能从某些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孩子的智商情况,但是做爸爸妈妈的,不要错误地解读小儿智力发育测评结果。要知道,任何智力发育测评都是有局限的,比如,智力测评的内容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反映孩子智力的全部情况;通过一次或几次测评不可能对孩子的智力潜能全部了解;智力测评不能预测孩子的智力发展;测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民族、性别、习俗、环境和教育方式,以及测评时孩子的情绪、现场环境等。总之,爸爸妈妈不要把各种小儿智能测评作为评价儿童智力水平的标准,更不要因为孩子得分高就高兴和得意,得分低就抱怨和生气。本书每个月末所介绍的宝宝“发育评价”结果,并不代表孩子的运动商、智商和情商,它只是作为孩子早期教育的钥匙,为孩子的能力培养提供路径,通过测评,让爸爸妈妈知道哪些是孩子的强项,哪些是孩子的弱项,知道在孩子发展的下一个阶段该做什么,怎样去做。
能够在“儿童家庭培养全方案父母操作方程”丛书中将我所知道的关于育儿的一切奉献给年轻的父母,是我的心愿,也希望每个父母都能在本书中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一切。
第1个月(0~30天)全面发展方案
动作发展
俯卧转头
目的:训练俯卧转头,加强颈部力量,促进情感交流。
方法:让孩子趴在床上,妈妈躺在孩子身旁,与孩子头对头,脸和眼睛与孩子处于同一高度,目光与孩子相接触,叫孩子的名字、和他说话、用玩具逗引孩子,让他转头看你。你也可以用手摸摸孩子的脸或招手引起他的注意。看孩子是否能将头部转向一侧,如果孩子还不会自己转头,爸爸或妈妈可帮助孩子把头转向一侧,让他注视着你。
爱心提示:面对刚出生的孩子,多数爸爸妈妈都有些手足无措。他那么小,小得无法抱在怀中,他那么弱,弱得让人不敢惊动他。实际上新生的孩子并不像我们想得那样虚弱,他有着非常强烈的生存本能。还在妈妈的子宫里时,他就已经练好了一些生存本领。如妈妈在怀孕中、晚期感觉到的胎动,这就是胎儿在运动。新生儿一出生就会踢腿、挥手、蠕动身体,还具有很多种先天性的、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如与进食有关的吸吮反射、觅食反射、吞咽反射,与防御有关的眨眼反射、呕吐反射、打喷嚏、抓握反射等。它们的存在保证了新生儿基本的生命活动和认识世界的能力,也反映了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如果新生儿的这些无条件反射缺失,就说明孩子大脑的发育存在问题。但新生儿的动作属于无意识的、不协调的,这是因为新生儿大脑发育尚不成熟、大脑神经纤维连接尚未完成。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3~4个月),那些先天性的反射也会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有意识的、协调的动作。
孩子一出生就一直在学习如何有目的地控制自己的肌肉,协调自己的动作,获得运动技能。人的手、脚、躯体的动作都是大脑所掌控的,运动和游戏能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因此,父母要意识到发展孩子运动能力的重要性。动作的发展、运动技能的培养不仅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对于孩子的智商发育、情商培养也非常重要。如运动可以促进孩子肌肉、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发育,训练灵敏度、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让孩子有一个健美的体魄。运动还可以改善大脑供血,在运动中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都会得到加强。孩子对运动有着天生的兴趣,运动给孩子带来快乐。在运动中孩子的意志力、耐力、自制力和独立性都会得到锻炼。运动技能的掌握,又会让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得到提高。
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要从新生儿开始。让孩子一出生就动起来,而不是静静地躺在床上。3~4个月前孩子参与运动和游戏是被动的,往往需要爸爸妈妈投入更多的引导和更主动。如果爸爸妈妈不和孩子一起去运动和游戏,孩子自己多数时间只能躺在床上,这可能会错失了动作发展的时机。同时爸爸妈妈进行亲子游戏时要满怀爱意,把你们的爱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你们的爱心。在爸爸妈妈爱的包围中孩子会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这将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爸爸妈妈在亲子游戏中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很重要,注重营造亲子之间一种充满信任和爱意的情感氛围。
此游戏可在孩子出生3天后开始,每天早晚孩子洗完澡后各练习1次,每次30秒至1分钟。有研究发现,孩子早出生3天(多数15天,迟25天)能俯卧时左右转头。俯卧时将头部左右转动,让眼睛和鼻孔获得自由,以便眼睛能看,鼻子能呼吸。同时孩子俯卧在床垫上时两条腿要能有交替地伸开和缩回的动作,就像在表示“我要爬”一样的动作早在出生3天(多数12天,迟3个月),这说明孩子此时动作发育是正常的。如果孩子25天后还没有俯卧转头和3个月没有出现爬动,就要引起注意,好到医院去检查有无发育异常。
竖抱看远
目的:锻炼颈部肌肉,发展视觉能力。
方法:先让孩子仰卧在床上,妈妈面对孩子,弯下腰,一手从孩子的腋下抱住他的身体,手掌放在孩子背部,手指沿着孩子的颈部向上,托起孩子的头,另一只手放在孩子的腰部,手指向下,托起孩子的臀部,将孩子竖立抱起,并让他的身子靠在你的肩上。在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的时候应该抱着孩子到室外走走,让孩子看看室外来来往往的人、车,看看绿色的大树和小草,漂亮的花朵及高耸的楼房等。如果天气较冷,可抱着孩子在窗户和阳台上看看室外,也可在室内转转,还可让孩子看看墙上的画和装饰物,认识电视、收录机等。妈妈要一边让孩子看,一边慢慢地讲述所看的事物。
爱心提示:新生儿早期大部分时间是在睡觉,他们醒着的时间非常短暂。持续时间一般不超10分钟,即使在喂奶时,多数孩子醒着的时间也不会超过半个小时。这是孩子神经系统和脑发育尚不成熟,为了避免受过多刺激而采取的自我保护现象。因此,如果孩子睡觉了,不要去打扰他,不可为了训练和做游戏等理由去摇醒他,干扰他的睡眠。在孩子出生3天后,醒着的时间增长了,活动增多了,已经不再满足于躺在床上,这时爸爸妈妈可经常竖立地抱着他,这样可以扩大孩子的视野,让孩子看得更远,看人和物更加清晰,能促进视力发展。同时多在室外走走,多接触新的事物和人,能帮助孩子认识世界,丰富知识,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发育正常的孩子出生3天后当你要去抱他时,他能主动地调整姿势,以便你能抱起他。当你抱起他后,他会在你的肩上自由地、间歇地抬头片刻。早在孩子出生9天(多数24天,迟3个月),当你支撑他颈部的手离开,他的头部能稳定地竖起3秒以上;早21天(多数48天,迟4个月)就可稳定地竖起15秒以上。如果孩子4个月后头部还不能稳定地竖立,要引起注意,好去医院检查有无异常。
俯卧抬头看
目的:锻炼颈部肌肉,渐渐由转头至抬头。
方法:让孩子趴在床上,将不倒翁放在他的前方,让不倒翁摇来摇去,或将铃铛在孩子前方摇响,同时和孩子说笑,引起孩子注意,让他抬头看玩具和妈妈。
你也可以和孩子头对头趴在床上,用自己的声音和笑脸去逗引孩子,引起孩子注意时笑着说:“孩子抬头,看看妈妈!”同时你逐渐抬高你的头,让孩子模仿你抬头。
爱心提示:此游戏可在孩子出生7天以后,醒着时、情绪好的时候进行,初可1天做1次。如果孩子做这个游戏不哭闹的话,可适当增加游戏次数。如果孩子哭闹,先暂停游戏。
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和玩具的响声后,孩子会抬头看。这时爸爸妈妈要继续摇铃、不断鼓励孩子,让孩子继续抬头向上看。孩子早出生11天(多数25天)俯卧时额头能抬离床面,但脸颊还贴在床上,但如果孩子35天后额头还不能抬离床面,就要引起注意。早15天(多数满月时)俯卧时脸颊能抬离床面,但下巴还会贴在床上,在出生50天后孩子还不能做到脸颊抬离床面,就要引起注意了。经常做俯卧训练的孩子,早21天(多数66天)就能借助他的双臂、双手或双肘从床垫上或桌上抬起他的头部和上半身。如果孩子5个月还不能做到,要引起注意。
有的爸爸妈妈担心孩子做此游戏会太累、会伤及孩子的颈部和头部,不敢给孩子做此游戏,其实孩子自己有能力调节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只要爸爸妈妈仔细观察就不会出现危险。每当孩子抬头时间长,感到累了时,他会主动趴下,这时你要让他休息一会儿。玩游戏和吃饭一样,均属不能太少、也不可太多的事情,注意适度和量力而行就可以。出生时孩子的颈椎支撑力还很差,经常练习,孩子的颈部肌肉得到锻炼,有利于孩子早日直立看物,促进视觉和听觉发展。
侧卧转成仰卧
目的:训练颈、腰和四肢肌肉运动的协调性,扩大活动范围,为翻身训练做准备。
方法:先让孩子仰卧在床上,再将孩子翻转到侧卧,注意把孩子身下的手臂拿出来放在身子的前面,确保其手臂不被身体压着,同时把身体上面的那条腿的膝盖稍微弯曲,放在另一条腿的前面,让孩子稳定地舒服地在侧卧位上躺着。你可与孩子头对头地躺在孩子身旁,看着孩子,叫孩子的名字,逗引他和他说话,让他与你“对话”和“交流”。过一会儿你走到孩子的身后,叫孩子的名字,逗引他和他说话,再让孩子从侧卧转身至仰卧。
爱心提示:你是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充满活力、喜欢蹦蹦跳跳的小精灵,还是安安静静、整天坐着玩游戏和看电视的宅男宅女?如果你想要一个喜欢运动、积极、充满活力的孩子,那么就要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培养。孩子天生对运动有着极大的兴趣,可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对运动调动不起来情绪呢?是现在的孩子太懒吗?不是!这主要是与爸爸妈妈的观念和教育方法有关。有的爸爸妈妈没有意识到要从小培养运动的爱好,有助于孩子动作发展的游戏做得少,让孩子躺着不动,动作能力发育不好,协调性差。有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运动能力认识不够,担心孩子受到伤害而不让或阻止孩子运动。没有安排充分的运动时间和适当的空间供孩子玩耍,经常让孩子看电视,也很少带孩子到室外活动。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孩子缺乏运动的激情。1~3岁的孩子动作发展是智力发展的范畴。动作协调发展不仅拓展了孩子的运动技能,还能使孩子的情感、社会交往、创造以及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运动不仅对孩子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对孩子的智商开发和情商培养也同样重要。爸爸妈妈想要孩子健康聪明,一定要从孩子出生开始就经常和孩子一起做有助于动作发展的游戏项目。
游戏好在孩子愉快时进行,尽量让孩子的衣服不要穿得太多,室内温度要适宜。翻身动作是孩子好的全身运动。要注意翻身动作要左右两边训练,先从左侧卧位转成仰卧,再从右侧卧位转成仰卧,动作能力差的一边要多加训练。练习时要注意把身体上面的那条腿的膝盖稍微弯曲,并放在另一条腿的前面,使孩子保持稳定的侧卧位。你还可以把手放在孩子的身上,看孩子翻身时是否在用力。
据观察,孩子早可在出生后21天(多数54天,迟4个月)能从侧卧位转成仰卧。了解孩子各个动作的发展时间,爸爸妈妈能了解孩子的发展进程,才能了解孩子训练的适宜时机,既不会因训练过晚失去早期开发的机会,也不会因期望过高而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
扶站迈步
目的:练习行走反射,促进运动神经和下肢肌肉的发育。
方法:让孩子光着脚,趴在铺有毛巾的地板上或桌子上,妈妈双手放在孩子的腋下托起孩子,孩子与妈妈同一方向站立,头部靠在妈妈的胸前,妈妈的两个大拇指扶住孩子的头部防止后仰,让孩子的足底接触桌面或地面,此时孩子能足跟着地自发性地做踏步运动,协调地向前“迈步”和“走“。孩子一边走,妈妈可一边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也可念儿歌《小小鸭》:“小小鸭,嘎嘎嘎,一摇一摆,找妈妈。”
训练可在孩子出生1周后觉醒状态时进行,每天早晚洗澡后,做完俯卧运动各进行1次。第1个月每次扶站走10余步,第2~3个月每次2分钟,第3~4个月每次5分钟。注意在孩子2次喂奶之间进行。另外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孩子情绪不好就不必勉强。
爱心提示:行走动作训练可促进大脑、小脑和前庭系统的发育,有利于视、听觉和身体平衡的统合,使孩子动作灵活、协调,视听范围扩大,促进智力发育。
“踏步反射”是孩子一出生就具有的先天性反射之一,它一般会在3~4个月消失。如果新生儿期经常练习“踏步”,这种反射就会保留下来,渐渐形成条件反射。有了这种练习,多数孩子到10个月就能独立行走两三步,1岁时就能独自行走了。如果不练习,孩子学习独自行走的时间要长得多,有的孩子在16个月才能独自行走。
孩子“行走”时足部要完全踏平落地,有时孩子会用足的外侧着地,这样难以支持体重,先要将孩子的足底放平。要坚持在硬板上练习。
如果孩子“踏步反射”缺失,可能大脑有疾患。如果双腿踏步运动不对称,神经系统可能有损伤,父母一定要引起注意,到医院去检查和诊断。同时注意,早产、低体重儿、体弱和佝偻病患儿,不宜长期时间做此游戏。
伸臂和踢腿玩耍
目的:训练孩子有目的地运动手足。
方法:将一个手铃戴在孩子手腕上或脚踝上。先轻轻摇晃孩子的手臂,使铃铛发出声音。每天重复几次,让孩子逐渐体会到自己的动作和声音的关系。
开始时孩子会全身滚动使手铃发声,几次之后,他会试着活动上肢或下肢,经过多次挥手、响铃的动作之后,他就会明白声音与手的动作之间的关系,并且试图用手去控制手铃发出声音。学会了有目的地活动戴手铃的手发出响声,此时可把手铃换到另一只手上或脚上,孩子会很快地学会有目的地活动身体的每一部分。
只要孩子能让手铃发出响声,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拍手对孩子说“好”!让孩子有信心去学会有目的地活动肢体,从而学会控制游戏。
爱心提示:当孩子注意到自己的动作和铃铛的联系时,他会觉得非常好奇,也许会在想:“我一动铃铛就会响吗?”他会不停尝试,一而再再而三想尽办法去让铃铛反复响起,会练习有意地活动戴手铃的手腕,让铃铛发出响声,学会自己玩铃铛。多数孩子都很喜欢这个游戏。
家长要注意经常更换手铃的位置,让每只手和脚都得到锻炼。当孩子睡觉时将手铃取下,放在床外,以免手铃伤着孩子。同时要随时检查手铃上的铃铛是否牢固,确保不会掉下,防止手铃上的铃铛掉下,被孩子误食。
当爸爸妈妈抱着孩子,对他说话,帮他穿衣、脱衣,孩子会表现出满足的情绪。你早在孩子出生后第9天(多数出生后15天,迟2个月)观察到孩子会随意、快乐地伸动手臂,顽皮地踢腿玩耍。早出生后第15天(多数30天,迟45天)孩子的两手可在胸前偶然相遇。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