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古籍集部人间词话译注(平)

人间词话译注(平)

跟着词学家一起读《人间词话》

作者:王国维 著 施议对 译注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ISBN: 9787532582907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0.99

类别: 传统文化, 集部 SKU:5d8446745f9849104540fb0a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20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582907

编辑推荐
施议对曾先后师从夏承焘、吴世昌等词学大师专攻词学,具有较高的词学研究造诣。此次出版为《人间词话译注》的增订本,该书1990年在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后2008年在岳麓书社出了增订版。旨在为读者阅读《人间词话》作参考之用。每一则都有解题、译文、附注,非常有利于普通读者的阅读。 
内容简介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较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摈弃西方理论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
作者简介
施议对,1940年生,台湾彰化人。先后师从夏承焘、吴世昌等词学大师专攻词学。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澳门大学中文学院副院长等。现为澳门大学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河南大学兼职教授。所撰博士论文《词与音乐关系研究》,学界誉为近百年来词学集成之作。著作有《宋词正体》
《今词达变》 《词法解赏》(分别为《施议对词学论集》一、二、三卷)《人间词话译注》等。
目  录
前言
凡例
卷一 人间词话本编  
一 词以境界为上  
二 造境与写境  
三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四 优美与壮美(宏壮)
五 写实家与理想家  
六 有境界与无境界  
七 “闹”字与“弄”字的妙用
八 境界不以大小定优劣  
九 兴趣说、神韵说与境界说  
一○ 太白气象  
一一 温飞卿词  
一二 飞卿、端己、正中三家词品  
一三 南唐中主词  
一四 句秀、骨秀与神秀  
一五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一六 词人赤子之心  
一七 客观诗人与主观诗人  
一八 后主之词以血书者也  
一九 冯正中开北宋一代风气  
二○ 正中《醉花间》
二一 绿杨楼外出秋千  
二二 永叔、少游词品  
二三 正中咏春草词  
二四 风人深致  
二五 忧生与忧世  
二六 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  
二七 欧阳修的《玉楼春》
二八 淮海与小山  
二九 少游词风  
三○ 少游气象  
三一 东坡与白石  
三二 淑女与倡伎之别  
三三 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  
三四 词忌用替代字  
三五 代字之弊  
三六 隔雾看花  
三七 和韵而似原唱  
三八 咏物之词以东坡《水龙吟》为工  
三九 白石的“隔”
四○ “隔”与“不隔”之分
四一 写情“不隔”与写景“不隔”之例  
四二 白石不于意境上用力  
四三 幼安佳处  
四四 苏、辛胸襟  
四五 苏、辛雅量  
四六 狂狷与乡愿  
四七 词人想象与科学原理密合  
四八 周邦彦、史达祖词品  
四九 梦窗佳语  
五○ 梦窗、玉田词品  
五一 纳兰容若塞上作  
五二 纳兰容若词  
五三 词未必易于诗  
五四 文体盛衰原因  
五五 词有题而词亡  
五六 所见者真,所知者深  
五七 诗词中的“三不”
五八 隶事与诗才  
五九 诗词体制  
六○ 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六一 轻视外物与重视外物  
六二 游词之病  
六三 唐人绝句妙境  
六四 白仁甫能曲不能词  
卷二 人间词话删稿  
一 白石二语  
二 双声叠韵  
三 叠韵不拘平、上、去三声  
四 文学升降之关键  
五 “天乐”二字文义
六 方回词少真味  
七 文体之难与易  
八 不得其平而鸣  
九 善人与天才  
一○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一 专作情语而绝妙者  
一二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一三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一四 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  
一五 长调自以周、柳、苏、辛为工  
一六 稼轩《贺新郎》
一七 稼轩、韩玉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  
一八 蒋、项不足与容若比  
一九 词家时代之说  
二○ 唐五代北宋词  
二一 王士禛《衍波词》
二二 朱彊村词  
二三 寄兴深微  
二四 半塘和正中《鹊踏枝》
二五 皋文论词,深文罗织  
二六 “软语商量”与“柳昏花暝”  
二七 池塘春草谢家春  
二八 有句与无句  
二九 平淡与枯槁  
三○ 词中警句  
三一 文文山词  
三二 和凝《长命女》
三三 疏远高古与切近凡下  
三四 《草堂诗馀》与《绝妙好词》  
三五 梅溪、梦窗诸家词肤浅  
三六 沈昕伯《蝶恋花》
三七 政治家之眼与诗人之眼  
三八 宋人小说多不足信  
三九 词之工者  
四○ 词中的句与篇  
四一 倡优与俗子  
四二 欧阳修与柳永  
四三 艳词与儇薄语  
四四 词人须忠实  
四五 《花间集》《尊前集》《草堂诗馀》《词综》与
《 词选》  
四六 清代词论  
四七 白石之旷在貌  
四八 内美与修能  
四九 诙谐与严重  
卷三 人间词话附录  
一 况蕙风词  
二 蕙风词境似清真  
三 彊村《浣溪沙》
四 蕙风听歌诸作  
五 皇甫松词  
六 韦端己词  
七 毛文锡词  
八 魏承班词  
九 顾夐词  
一○ 毛熙震词  
一一 阎选词  
一二 张泌词  
一三 孙光宪词  
一四 词中老杜周清真  
一五 模写物态,曲尽其妙  
一六 清真词入于人者至深  
一七 周清真妙解音律  
一八 云谣集中《天仙子》
一九 王以宁词  
二○ 夏言词  
二一 樊志厚《人间词》序(一)
二二 樊志厚《人间词》序(二)
二三 欧阳修《蝶恋花》
二四 清真不宜有之作  
二五 少游脱胎温词  
二六 玉田不如白石  
二七 美成词多作态  
二八 近人崇拜玉田,门径浅狭  
二九 周介存(济)论词多独到语  
卷四 人间词话补录  
一 余填词不喜作长调  
二 开词家未有之境  
三 抒情诗与叙事诗  
四 牛峤词不在见删之数  
五 “暮雨潇潇郎不归”未必白傅(居易)所作
六 张玉田词欠风流蕴藉  
七 玉田只在字句上著功夫  
八 杂剧先声  
九 致语与放队  
一○ 《尊前集》传刻经过
一一 《古今词话》的来历
一二 善创与善因  
一三 淫词、鄙词与游词  
一四 王国维自论其词  
附录  
人间词话选  
后叙  
王国维与中国当代词学—《人间词话》导读  
台湾版《文心雕龙》《诗品》《人间词话》三书译注本
合序  
王国维治词业绩平议—《人间词话译注》前言  
引用书目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  
拾壹  
后记一  
后记二  
后记三  
后记四
前  言

这是拙著《人间词话译注》的一个增订本,应香港某出版社之邀而作。由于好事多磨,尽管已经到达植字制作的后阶段,但终究还是未能付印。
这本书由大陆到台湾,再由台湾经香港,返回大陆,其间种种,似颇有某些未曾为外人道,或未曾完全为外人道者,谨借此机会,记述如下。
一、著书立说与里程标志
在武夷山召开的中国首届柳永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应邀讲话,我曾说过:“

过去一百年,乃著书立说之一百年。”然而,是否人人著书、人人都曾立说呢?到了世纪之末,某些人不仅立说,而且立学,其“说”与“学”究竟在哪里呢?此“说”与“学”是个什么物事,能不能拿出来看看?这一切,看来都应当问个究竟。而依我所见:一百年当中,有意立说,并且真正立了说的学者,可能只有两个人。一为王国维,一为胡适。王国维标榜“词以境界为上”,倡导境界说,这是划时代的创立;胡适提出“大胆的设想,小心的求证”,虽与一般意义上的学说有异,但其开天辟地的创立,却不能不承认其为“时或称而道之”(《庄子
• 天下篇》)的百家学说中之一家。二氏创立,皆甚有功翰苑。
就词学而论,王国维与胡适之所创立,主要体现在分期、分类上。分期与分类,是从纵横两个不同角度所进行的一种判断与划分。《文赋》称“操斧伐柯”,所指应当就是这么一种本事,这是一种大本事。面对千年词业,无论怎么繁复多样,千头万绪,只要巨斧一挥,就看得一清二楚。如曰“词以境界为上”,有上者,必有下,那就是没有境界的词。是分类,也是分期。以前论本色,看似与非似,而今说境界,看有与无有。这就是非常清楚的一道分界线。以此划分今与古,判断新与旧,旗帜鲜明。这是王国维对于千年词业的判断与划分。而胡适之所谓词本身历史(805—1250
年)、词替身历史(1250—1650
年)、词鬼历史(1650—1900年)三个大时期以及个大时期之三个阶段——歌者的词、诗人的词、词匠的词,其划分、判断,亦十分干脆利落。一个着眼于意和境,以有尽、无穷评定优劣、高下;一个着眼于人和事,以匠手、天才评定高下、优劣。前者以治哲学方法治词,能写、能观,善入、善出,充满睿智;后者以治史学方法治词,设想、求证,选择、去取,代表识见。二氏皆不愧为二十世纪的大学问家。
操斧伐柯,分期、分类,这是做学问的方法,也是一种标准。人人著书,是否人人都曾立说?于此似可看个究竟。在一定意义上讲,方法似乎更为重要。例如胡适,他的半部哲学史和半部文学史可以不要,而方法则不能不要,千秋万代之后,可能依旧用得着。有感于此,我也曾尝试对中国词学史进行判断与划分。依据文学批评模式的传承及运用,我将全部词学史划分为二段:古词学与今词学。二段划分,以1908

年为界线,因为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手订稿发表的年份。在此之前,通行本色论;在此之后,出现境界说。所以,词界也就有了旧与新之分以及古与今之别。这一意思,本书“导读”(香港版)已说明。在这一基础之上,再将今词学划分为开拓期(1908—1918
年)、创造期(1919—1948 年)、蜕变期(1949—1995 年)三个时期,并将蜕变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批判继承阶段(1949—1965
年)、再评价阶段(1976—1984 年)、反思探索阶段(1984—1995 年)。这是1908 至1995 年间事。1995
年以后,属于新的开拓期。经此划分与判断,对于全部词学史,相信已有了个印象。
有此印象,我曾进一步尝试,将李清照“别是一家”说、王国维境界说以及吴世昌词体结构论,看作中国词学史上的三座里程碑。三座里程碑,三段里程,三个里程标志。段,一千年,属于李清照地段;第二段,一百年,属于王国维地段;第三段,吴世昌地段,目前尚无立足之地,可能是今后一千年。李清照主本色,讲求似与非似;王国维主意境,讲求有与无有;吴世昌主结构,讲求生与无生。三个代表人物,各有目标,各有创立,容当小心求证,细加论列。2002
年9 月6 日,我在北京师范大学一百周年校庆的演讲,可看作是一种大胆的设想,有机会将继续加以发挥。
二、人文精神与文化阐释
一部《人间词话》,一百五十六则,其价值究竟何在?是不是只在词学上面?恐怕未必。历年来,讲授“古典文学专题”,我曾与诸生共同探研这一问题。以为:这是牵涉到天、地、人三者关系的问题,属于一种人文精神思考,并非只是在词学上面讨生活,宜深入一层加以推究。如曰: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聘”。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
又曰:
尼采谓:“ 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又曰: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三段话,敷陈排列,皆于两相对比中,展示观感。忧生与忧世,担荷人类罪恶与自道身世之戚,大与小之不同,明显可见。能入、能出,有生气、有高致,与于此二事皆未梦见者相比,其优与劣之区别,亦判若黑白。这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思考。既有远大的追求,又有具体的方法与途径。一部《人间词话》,其价值我看就在于此。
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表层与深层,或者“域于一人一事”与“通古今而观之”。对于二者的认识与把握,王国维确实有其高明之处。明白这一点,以其思考读词,必有所得。
例如,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作于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二年(977)正月,乃作者被俘至汴京之第二年。说人间,说天上;说过去,说现在。无穷无尽忧愁。所创造境界,已将人间、天上界限打通。说明作者所想,并非局限于以往的人和事,诸如故国、故宫等等,因而也就不同于道君皇帝(赵佶)之自道身世之戚;其所想,乃一种大承担。用王国维的话讲,就是对于人类罪恶的一种大承担。这就是一种超越。所以,每次演讲,解读此词,我将“往事”理解为“春花秋月”,以为春花秋月一般美好的人和事。一千年前,作者如此想象;一千年后,读者亦如此想象。这首词也就传之久远。
这是因王国维思考所引发的联想。王国维思考,贯通古今之变,洞察人天之际,所谓文化阐释,应当可从中得到启示。
三、走出误区与回归本位
《人间词话》的价值,超出于词学,而就其命题看,又明显为着词学。因此,探研有关问题,还得回到词学上面来。
《人间词话》问世至今,将近一百年。如上文所说,这是属于王国维的地段。但是,这一百年,所经历的道路却不平坦。本书

“导读”(香港版)将其划分为两段:一为清末民初至四十年代末期之四十馀年,一为五十年代以后之四十馀年。两个四十馀年,两段经历。于前一段,境界说的倡导,不仅取代不了本色论,而且被推衍为风格论,在词界并不怎么受重视。尽管已有若干读本及评介著述出版,词界所通行的也还是本色论。于后一段,风格论盛极一时,境界说的回归与再造,迟迟未能实现。
在王国维地段,境界说之被推衍为风格论,是二三十年代的事,由胡适、胡云翼二氏所促成。具体步骤,我曾有专文列述(见《以批评模式看中国当代词学——兼说史才三长中的“识”》),此不赘。以下着重说境界说的回归与再造。
境界说之被推衍,就是被异化,由“词以境界为上”,变成词以豪放为上。异化过程,由前一个四十馀年,延伸至后一个四十馀年,历经创造期三十年,乃至蜕变期的三个阶段。批判继承阶段,以风格定高下,不仅重豪放、轻婉约,以豪放为上,而且推主流、反逆流,以爱国主义为上。再评价阶段,拨乱反正,一切翻转过来,其所奉行,仍然是风格论。当其时,风格论既已被推向极顶,因而也就面临着绝境。反思探索阶段,二派说或者二分法失去支持,多元论出现,既讲主体风格,又讲其他风格。某些有一定创造精神的风格论者,进而改弦易辙,回归境界说。这就是美学阐释和文化阐释。
过去一百年,从境界说之被推衍、被异化,到回归与再造,走了一大圈,终于返回本位。当中有些事情,恐为王国维所料想不到。不过,这一百年,毕竟属于王国维,属于王国维地段,属于王国维时代,王氏于地下有知,当感到欣慰。
步入新世纪,元亨利贞,万物资始,王国维的人文精神思考,必将重新引起注视;《人间词话》亦将越来越显示其价值。
我的这一增订本,于此时返回大陆,应犹未晚。希望对于当下之“学”与“思”,能够提供参考。不妥之处,亦盼大方之家,有以教之。

 

施议对

二○○二年夏历壬午冬至(十二月二十二日)

于濠上之赤豹书屋

抢先评论了 “人间词话译注(平)”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小窗幽记(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EUR €18.99
阅读更多
缺货

孙子兵法(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EUR €17.99
加入购物车

唐诗三百首(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EUR €19.99
阅读更多
缺货

《世说新语》详解(全二册)

EUR €38.98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