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9924244
☆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视野下,对隋唐大运河遗址本体进行全方位历史文化考察!
☆近400幅实地拍摄的图片,拉近时空距离,感受历史风云,体验深厚文化内涵。
☆展现隋唐大运河波澜壮阔、恢弘壮丽的历史画卷,从运河文化体味历史的温度与深度。
1. 以洛阳为中心,北至北京通州,东至扬州,沟通中国南北东西。
2. 通过走运河、话两岸、溯历史、展民情、看变迁,重新认识隋唐大运河沿线整体文化价值、自然生态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水利工程)、艺术价值(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情感价值(地理、历史文脉)。
3. 这里的景物风俗,人和事,既有历史的温度和深度,又有现代气息,彰显了时代精神和民族情怀。
4.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能够激发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和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怀。
《运河·中国: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考察》系由文化学者、民俗专家、新闻记者组成的团队历时三年,跨越五省两直辖市,对涵盖三十多地、市、县的隋唐大运河进行实地考察所取得的成果。著作以隋唐大运河中的通济渠、永济渠为中心,记述了两渠的渊源和演变,考察了通济渠的古代风貌和沿岸风物。还用很大篇幅介绍了两渠沿岸约二十座承载历史温度和深度的名城,将隋唐大运河沿线曾经的景物风俗、历史画卷一一呈现出来。著作在唤醒历史的同时,还能让今人重新认识隋唐大运河沿线整体文化价值、自然生态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情感价值,极具原创性、开拓性。
1. 上册
序言
编 隋唐大运河源流及异名考
章 通济渠的历史渊源
第二章 通济渠的兴修缘起
第三章 通济渠的名称演变
第四章 永济渠兴修的缘起
第五章 永济渠的名称演变
第二编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沿岸风物考
章 大运河通济渠沿岸民风民俗——以通济渠淮北段为例
节 隋唐大运河两岸民俗文化特征
第二节 生活习俗
第三节 生产与交换民俗
第四节 礼仪民俗
第五节 游艺民俗
第六节 岁时民俗
第七节 崇信与禁忌民俗
第二章 大运河民俗文化访谈
节 “闹”元宵是一种和谐
第二节 传统节日如何过——以中秋节庆为例
第三节 清明节应成为华夏民族的感恩节
第四节 让清明节真正气清景明
第三章 隋唐大运河出土陶瓷考
节 隋唐大运河出土陶瓷的来源
第二节 隋唐大运河出土陶瓷的器型
第三节 隋唐大运河出土陶瓷的窑口
第四节 隋唐大运河出土陶瓷的朝代
第五节 隋唐大运河出土陶瓷的特点
第六节 隋唐大运河出土陶瓷的功用
第七节 隋唐大运河出土陶瓷的收藏
第八节 隋唐大运河出土陶瓷的鉴定
第九节 隋唐大运河出土陶瓷的主要出土地
第四章 隋唐大运河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
第二节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特点
第三节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现状
第四节 保护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
第五节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措施
第三编 隋唐大运河纪行诗文考
章 初始于隋
第二章 繁荣于唐
第三章 极盛于宋
第四章 渐衰于元明清
第四编 隋唐大运河沿线城市风貌考
章 概述
第二章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沿线城市
节 千年帝都,运河中枢——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洛阳
第二节 荥泽兴运——郑州
第三节 东京梦华——开封
2. 下册
第四节 三商之源——商丘
第五节 捅开了大运河历史的一扇窗——运河名城淮北古韵悠扬
第六节 汴水咽喉——宿州“汴水咽喉”
第七节 汴泗悠悠 洪泽浩荡——文明一脉宿迁、泗洪
第八节 汴水入淮处——淮安盱眙
第九节 无运河 不扬州
第三章 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沿线城市
节 永济渠源头之地——焦作
第二节 鹤壁——云溪燕语卫水舟,十里城池半入山
第三节 迢迢卫水东——新乡
第四节 安阳: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第五节 “平原千里,漕运四通”——邯郸
第六节 挽漕之襟喉——聊城临清
第七节 德州——“九达天衢”“神京门户”
第八节 侠风义胆看沧州
第九节 运河载来的城市——天津
第十节 “以漕运通济”——北京通州
附录
用脚步擦亮隋唐大运河
——访谈“行走隋唐大运河”活动的组织者张秉政教授
有关“行走隋唐大运河”的媒体报道选录
《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我校张秉政教授率队考察大运河古道活动
行走隋唐大运河采访任务书举隅
行走隋唐大运河相关活动
后记
中国开凿运河的历史十分久远,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出于军事需要,相继开凿运河,如楚庄王时期孙叔敖于云泽修建通渠、吴王夫差筑邗城、凿邗沟等。其后各个朝代,或为治理水患,或因灌溉农田,或是沟通漕运,亦征发民众开凿运河。隋代统一中国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的掌控力度,发展江淮漕运,增强北方边防力量,从公元584年(隋文帝开皇四年)至公元610年(隋炀帝大业六年)20余年间,充分利用原有运河及天然河流,先后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重修江南运河,终于联接起了以国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河北涿郡、南达浙江余杭的运河航线。隋唐以后,伴随着政治中心的东渐北移与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大运河的作用日益突出。疏浚、联接南北方的重要交通运输干线,已成为历代统治者共有的认识及奉行的基本国策。
宋代是隋唐大运河的黄金时期,运河的畅通关乎国运,可以称得上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金、元、明、清四朝都建都北京,更进一步开凿沟通河北、山东运河河道以南接江淮各地。尤其是元朝世祖忽必烈时开凿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等河道,遂使大运河直接贯通南北,亦使得前代呈多支型分布的运河转变为单线型的大运河,从而把南北方各大经济区更直接地联系起来,成为中国运河变迁史上自隋代以后又一次重大转变,奠定了此后南北京杭大运河的基本走向及其规模。此后,明朝的永乐皇帝、清朝的康熙皇帝亦在整修运河工程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自元以后,隋唐大运河已为京杭大运河所取代,逐渐废弃不用,因此吟诵隋唐大运河的诗篇主要集中于唐宋时期。
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之后,鉴于江南连年战乱,为沟通南北经济以及转运东南“海陆之饶,珍异所聚”,为伐陈计,便于漕运,遂命疏浚邗沟,开广通渠,凿山阳渎。隋炀帝则是开凿“大运河”的主要决策者,在运河建成之后,自然要大发感慨,歌颂其丰功伟绩。如其《江都宫乐歌》云:“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余秋。渌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跃紫骝。绿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好一派盛世之景。《泛龙舟》言其下扬州之景,场面盛大恢弘:“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六辔聊停御百丈,暂罢开山歌棹讴。讵似江东掌间地,独自称言鉴里游。”《江都夏》云:“黄梅雨细麦秋轻,枫叶萧萧江水平。飞楼绮观轩若惊,花簟罗帏当夜清。菱潭落日双凫舫,绿水红妆两摇漾。还似扶桑碧海上,谁肯空歌采莲唱。”此诗赞赏江都的夏日盛景。其臣下亦有应诏诗以谀上,如庾自直《初发东都应诏诗》:“二龙承玉轴,万骑翊林塘。纵观此何事,巡驾幸淮扬。伊雒山川转,江河道路长。照日秋原净,分花曲水香。稻粱叨岁月,羽翮仰恩光。后尘归旧里,还如仙鹤翔。”虞世基《奉和幸江都应诏诗》云:“巡游光帝典,征吉乃先天。泽国翔宸驾,水府泛楼船。七萃萦长薄,三翼亘通川。夙兴大昕始,求衣昧旦前。澄澜浮晓色,遥林卷宿烟。晨霞稍含景,落月渐亏弦。回塘响歌吹,极浦望旌旃。方陪觐东后,登封禅肃然。”这些诗均是歌颂炀帝治下一派繁荣和谐的“太平盛世”之景。
但不久后,隋即因炀帝穷兵黩武、穷奢极欲而迅速走向灭亡,这不失为对隋炀帝好大喜功的绝好讽刺。隋人对亦此有所批判,如薛道衡《昔昔盐》云:“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无名氏之《古谣谚》云:“江水何泠泠,杨柳何青青。人今正好乐,已复戍彭城。”花红柳绿、歌舞升平与久戍不归、世事沧桑之间,对比强烈。又如大业三年(公元616年)隋炀帝第三次下江都时,挽舟的民夫所唱的《挽舟者歌》:“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正是下层民众对朝廷、对暴政的深刻直接的控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