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730830
这是一部写给母爱的书……细细品味字里行间,温婉细腻的母爱智慧,真的被感动!被开启!常常感慨在屏幕上扮演过太多的母亲角色,唯有生活中的母亲难扮演,因为,没有脚本为我依据!感谢一汀为天下所有的母亲学习母爱撰写了脚本!
让我们用爱与智慧和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吧!——萨日娜我们时常好奇宝宝的小脑袋里究竟在想些什么,现在就跟着一汀寻找答案吧。
做“妈妈”是一生都要研习的功课。除了吃饱穿暖,妈妈更要关照宝宝小小的内心世界。跟一汀一起,做个有智慧的好妈妈!——王姬
一汀与天下所有的妈妈一起解读孩子,解读人生。
一汀与所有的妈妈一起走进孩子的世界。——李菁菁
培养孩子好性格:宝宝别生气,妈妈别担心!——吴秀波
妈妈的方法,影响孩子的一生。本书针对0~6岁孩子的情绪、心理、饮食、社交等生活各方面的讲解,收录众多生动的育儿案例,并浓缩先进的家教理念,提出“发现——理解——驯育”的金牌早教理念,鼓励父母自我提升、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培养自强、自尊、自立的孩子。
为妈妈们提供*实用的建议、*有效的方法,增强信心,减少焦虑,让养育的过程处处充满惊喜。
1首歌,让孩子不再任性发脾气 7个办法,让宝宝乖乖配合你 10条通道,给孩子*好的爱 12个妙招,全面发展关键智能 ……
章3岁以前,他是神的孩子
纪伯伦在他著名的《论孩子》一诗中写道:你们的孩子并非你们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求的儿女;他们经你们而来却非因你们而来。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因为他们的灵魂,是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可企图让他们来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矢。
他只属于他自己
妈妈摆脱羁绊,才能进入孩子的世界
别再对孩子粗暴地说“不”
在他眼中没有“你”“我”,更不懂“体谅”
孩子任性怎么办
别阻止他探索自己的身体
真正的哭,只有三分钟
给他有限的选择权
追随,永远是为了引导
第二章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爱
教育家夏丏尊在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译者序》中非常形象地说:“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中之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而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有智慧的爱,胜过无条件的爱
好妈妈,把孩子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
“紧紧拥抱”,是爱与安全感的约定
改变嘴角的线条,是体的爱
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
抚爱,令人安心
时间是爱的证据
睡前阅读,给他美的童年
第三章游戏是好的办法
孩子会认认真真地对待游戏,处于游戏中的孩子会视之为此刻人生的全部。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培养会玩的孩子,鼓励孩子在游戏中探索,是父母需具备的见识。
好的人生,从游戏开启
“淘气包”里出人才
“野孩子”真欢乐
一袋简单的积木,胜过十件高级玩具
让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尽情玩耍
和孩子一起探索新玩法
把“太淘气”变成“会游戏”
“听话”未必好孩子
听懂孩子
不要用你的粗率毁掉孩子的想象
第四章关于吃的那些事儿
现在太多的孩子不是缺乏营养,而是被过多的关注弄得失去了食欲。孩子吃的目的是品尝、感知味道、探知世界,进而满足腹中之需。妈妈要学会放松,不要因为孩子一餐饭没吃好就大动肝火或内疚自责。有了这个态度,再去关注科学饮食,事情会容易得多。
没有偏食的孩子,只有糊涂的妈妈
添加辅食不必太着急
边吃边玩,说明他在成长
孩子的健康是妈妈“管”出来的
原始味觉是孩子一生健康的资本
让孩子明白,吃饭是他自己的事
从餐桌礼仪开始,培养孩子的感恩心
第五章好妈妈的心理正能量
拥有孩子,就拥有了世上美妙的幸福。享受幸福的同时,不免伴随着种种风险。面对孩子的种种状况,妈妈要培植强大的心理能量,将危险降至。
沮丧越来越少,惊喜越来越多
哭是孩子的自由,别焦虑!
咆哮,是伤害孩子的利器
妈妈的目光应落向何处
请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让孩子顺利通过一个又一个敏感期
有时候,可以采取强硬手段
爱是无条件的接纳
放手,培养坚强的孩子
第六章不断提升自己,才是好的父母
当不成熟的成人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情绪,孩子得到的经验价值一定是负面的。当上帝给你一个孩子,或许为你关上了一道门,但也同时为你打开了无数的窗。父母有机会借助孩子重新建构自己的人格,学习如何认识儿童,掌握儿童心理的奥秘,同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带着爱心实施规则。不断地完善自己,给予孩子示范和榜样,是父母的职责。
别忽略爸爸的力量
孩子的“主心骨”和“好榜样”
孩子为你关上一道门,却打开无数扇窗
依据孩子的年龄改变自己的行为
懂得放手的父母,成就独立的孩子
让孩子接受“被拒绝”
让孩子平静地放松自己
制定规范,再带着爱心实施它
和孩子一起做好情绪管理
帮助孩子提升自尊
惩罚之前,要让他明白“为什么”
第七章给孩子好的家庭环境
孩子如同一个小气球,他所处的家庭环境如同包裹着小气球的大气球,大气球的空间决定了小气球的生存。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
那些爷爷奶奶代替不了的爱
让你的“他”学会做爸爸
千万不要带着坏情绪回家
用你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孩子
快乐是一种能力
男孩女孩,分而养之
帮助孩子爱上自己的性别
给男孩更多鼓励,给女孩更多的爱
元元成长日记摘录
主要参考书目
好妈妈的探索之旅一直以为,养个孩子,不算什么难事。大学里心理学考试全系;媒体行业里浸染十余年,也算见多识广;有小儿缘,是个孩子都喜欢我……养孩子,小儿科。直到玩够了,闹够了,拥有了自己的孩子。一个无比强大的新生命,嗷嗷待哺——孩子想吃奶的时候,那种急切甚至让我有一些恐惧和敬畏。他信任你,依赖你,需要你精心护理,需要你深入其中,了解他的秘密,引导他的成长,这是多么重大的责任——大得初为人母的我几乎招架不住,接近体能和精神的承受极限。我开始按自己的方式探索孩子,探索这神奇的秘密花园,我努力学做一个合格的妈妈,大量阅读,寻找方法;密切观察,尝试了解他的气质;细心分析,探寻他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每天手忙脚乱,又乐在其中!幸运的是,之前的生活积累给予我许多敏感的直觉——这很重要,在信息庞杂的现今社会,屏气凝神,叩击内心后,按直觉行事往往为灵验。我喜欢养育孩子,辛苦中孕育的巨大喜悦无与伦比。更可贵的是,在帮助孩子建构他的世界的同时,自我建构也拜孩儿所赐,得到修复和重建,无论是道德上,还是智力上。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我喜欢这些宝贵的经验,它们让我很有成就感。世界上容易给你成就感的也就是育儿事业了吧,因为你用心付出的每一分都会有非凡的效果!我喜欢分享这些经验,一点小小的悟性让我小有名气,得到同事好友的追捧。在他们的热情鼓励下,我记录下自己体悟到的点点滴滴,希望可以和更多的妈妈一起分享。我曾经有所顾忌,因为我的孩子还没有达到任何世俗意义的成功,但他阳光、健康、善良,富有灵气……还有,一切正常!这些正是我看重的。也正因为他还在成长,这些关于成长的经验才更鲜活,更逼真,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操作价值。
3岁以前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萌芽期,在这一时期注意对其进行社会启蒙,这对他个性的健康成长和道德观念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英国著名文豪狄更斯曾说过:“一种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儿童从出生后就不断地接受各种社会环境的作用,并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和自身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性格。因此,儿童良好的性格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磨炼,是教育培养的结果。以“发现——理解——驯育”的思路应用于0~3岁宝宝的早教和情商养成,是我希望与妈妈们分享的核心理念。在我看来,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我们准备停当,信心满满,以寻宝探秘的身姿深入其中——观察、发掘、引导、培育。当面对孩子,相比爱心和耐心,或许好奇心和理解力更为重要。我尽可能把自己认可的经典理念和实际体会融会贯通,让妈妈们可资借鉴。当然,任何一本育儿教科书都是无法照搬的,任何的经验都是难以复制的。不同的生物差异性和生存环境,需要妈妈们调动每一根智慧的神经,大胆创意,灵活应变。美国前夫人埃莉诺?罗斯福曾经有这样的名言:“女人就像一个茶袋儿,只有把她放到热水里才知道她的厉害。”孩子正如热水,给予妈妈一泓遨游施展的水域,激发出妈妈的芬芳韵味。妈妈为什么是了不起的?正因为她在养育子女方面有天然的灵性。一个好妈妈,一定善于处理千变万化的事情。希望有缘见到本书的妈妈们,可以怀着和我一样的心情,共同开始一次探索发现之旅。
章3岁以前,他是神的孩子
纪伯伦在他著名的《论孩子》一诗中写道:你们的孩子并非你们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求的儿女;他们经你们而来却非因你们而来。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因为他们的灵魂,是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可企图让他们来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矢。
他只属于他自己
3岁以前,他是神的孩子。
拥有一个孩子的感觉真的很奇妙,但孩子并不真正属于我们。
意识到这一点是在元元刚出生的个月。冬天的暗夜寂静无声,元元的呼吸也静到几乎无法感觉。好几次我突然从梦中醒来,心里一惊,以为他已经停止呼吸。我神经质地把手指放到他的口鼻处,触摸他的鼻息,一股淡淡的暖暖的气流均匀地掠过我的指尖,让我瞬时清醒——这个男孩健康而安详。
有时候,我打开夜灯,蒙眬的暖光下,他的脸庞有一种梦幻般的美。我凝视着他,孩子依然平静地闭着眼睛,但他体内似乎孕育着一股巨大的力量,他的精神平稳安定,比起负责照料他的这位时常慌乱的母亲,他更加从容。他似乎明白,他有自己既定的生命轨道,他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清晰的逻辑。他将完全靠自己去做,只是需要一些帮助。
关上灯,我在黑暗中体察这种情感,体味这种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敬畏到远远怀疑自己的能力。当我在夜里给他哺乳时,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小家伙坚定地吸吮着,对自己的能量充满自信。我意识到,他并不属于我,他属于他的世界,他是宇宙的一分子,他来到这个世界有他自然的使命,他也会有他的宿命。
每当想到这里,我会有些释然,并重新燃起一丝骄傲,骄傲我是这个小生命的监护人,我有权利抚育他,和他的精神与肉体共同成长。我将亲历并见证他的成长,我和他的爸爸,负责给他提供帮助,负责给他一个适合的环境,照顾他,引导他,支持他。
我也庆幸自己有机会可以学做一个母亲,我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有些迫不及待。虽然怀胎十月也看过不少书,但孩子真正降临时才会意识到这种学习的严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发意识到,这种学习将是持续终身的,会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也是在重新建构和修复自己的人格。这是一种荣耀,这当然也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有句俗语:3岁以前的孩子是神仙的孩子。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不是父母可以随意处置的小玩意儿,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就是他自己。如果执意把孩子引上成人的轨道,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正是在粗暴地夺走他的童年。
有了孩子,就要改变妈妈自己看待外界的观点。明晰了这一点,妈妈才可以学会真心疼爱自己的孩子,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以孩子的视角回顾自身行为:
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我们认为的好,是孩子认为的好吗?是否只是打着孩子旗号的所谓关心?
我们希望孩子做到的,是否是孩子需要做到的呢?
是否我们的行为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
有些东西,会不会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就忽略了它的存在?
当我们关注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时,我们是否看到了他的努力,他的压力和恐惧?
我们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可是为什么爱的效果千差万别?
教育的心灵,一不小心,便会蒙尘,或许,我们只能不断学习,反复擦拭,它方能明亮如新?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的思维是多么根深蒂固!我们有必要时常借鉴孩子的反应来回顾并反省自身行为,让自己的思维发生一些改变。这样,才会有对日常事务客观冷静的处置,才会有日臻圆满的生活。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唯有修养自己具备必需的品德,才能在育子方面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
这才是正常的生活。
然而正如美国生物学家及教育家乔登所说:“没有正常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
如果执意把孩子引上成人的轨道,就是在粗暴地夺走他的童年。
有了孩子,妈妈就需改变自己看待外界的观点。明晰了这一点,妈妈才可以学会真心疼爱自己的孩子,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以孩子的视角回顾自身行为。
一个人是一个迷。人是不可知的,人独自在自己的奥秘中流连,没有旅伴。
——【印】泰戈尔
妈妈摆脱羁绊,才能进入孩子的世界
如同《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结尾——孩子回答说:“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著名学者于丹说:“自从女儿出生,我一直都在向她学习,她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逻辑。”有一次,于丹带着两岁多的女儿坐飞机,看着窗外的白云,女儿说:“妈妈,我们去外边用白云堆雪人吧!平常只有等天上的云落到地上才能堆雪人呢!”于丹当时实在不忍心告诉孩子白云其实是由水汽凝结而成。她说:“我们总是被教育要去认同科学,往往忽略了童话也值得被认同。孩子的思维值得尊重,孩子们在小时候得到尊重,长大也会尊重别人,去珍惜那些本真的快乐。文化的意义,不也是要我们去体会那些生活中的快乐吗?”
于丹的做法印证了蒙特梭利的观点:一个肉体的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并在那里得以发育,精神的胚胎也需要外界环境的呵护:这种环境充满爱,有着丰富的营养,在这种环境中所有的东西都倾向于欢迎它,而不会伤害它。
罗马诗人朱维诺尔说过:“崇高的敬意应给予儿童。”
个人和他的环境是相互交换着的。环境塑造个人并使其达到完美。人的个性就是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形成的。每个妈妈都应该把儿童的这种神秘的力量当做某种神圣的东西,欢迎它的努力展现,因为个人的个性正是在这个创造性的时期被确定下来的。
如果妈妈将自己世俗的观点强加于孩子,让儿童被迫向环境妥协,结果必然导致他的个性与不合理环境的整合,偏离他原有的正常轨道。妈妈要拥有一颗善感的心,体察入微地感知孩子的情感和思维,摆脱羁绊,进入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起到引领者的作用。
在自己有孩子之前,对许多妈妈素面朝天,不修边幅也曾颇有微词,等自己有了孩子才知道,真正全情投入又缺乏帮手的妈妈,的确难以对购物、化妆保有热情。这种情形往往要等到孩子5岁,具备很好的自理能力之后,才能有所缓解。所以,在我眼中,不施粉黛、面露倦容的妈妈,她们耐心的态度,温润的眼神,亲切的面庞,轻柔的话语,无疑就是好的化妆品,让妈妈们散发出独有的女性魅力。
如果妈妈将自己世俗的观点强加于孩子,让儿童被迫向环境妥协,结果必然导致他的个性与不合理环境的整合,偏离他原有的正常轨道。
妈妈要拥有一颗善感的心,体察入微地感知孩子的情感和思维,摆脱羁绊,进入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起到引领者的作用。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里没有窗户。
——【英】约翰逊
别再对孩子粗暴地说“不”
说“不”有时是孩子对父母强硬行为的一种反弹。
有一句轻松的玩笑:两岁半的孩子连对自己也说“不”。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事情常常不能轻易做出决定,一旦决定又想改。即使没人惹他,也会烦恼;往往非常固执,凭自己的意志做事,特别是父母对他命令过多时。6~9岁的孩子更是这样,他想摆脱家长,坚持按自己的主张行事,并通过种种神经质般的言行表现出来。
蒙氏理论告诉我们,儿童不能用他的理性来理解不公正,但他会感知到某件事情错了,从而变得抑郁和心理畸形。对成人的怨恨或轻率行事,他往往用拘谨、说谎、无目的行为、无明显理由的叫喊、失眠和过分的恐惧表现出来,因为他还不能用理性来领会导致他抑郁的原因。
说“不”有时也是孩子对父母强硬行为的一种反弹。就好像在过去,暴君代表权威,成人对于儿童本身就是一种神圣,高大而在愤怒中的父母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和怪兽的形象没有什么不同,父母对孩子发怒本来就是暴力行为。当然父母们可能不太愿意认同这一点,可是,难道暴君会承认他折磨过他的臣民吗?为什么到了一定时期,总有曾经归顺的臣民跳将起来反抗暴政呢?
柔和的父母,给了孩子滋养的空间。父母若想正确引导儿童,必须去除内心的傲慢和怒火,学会使自己变得谦恭、慈爱,这才会使孩子获得一种平静和平衡。
传统思维在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父母总是把儿童的抗议看成是危险的,是一种难以容忍的不服从。
我见过太多的父母,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独特而自信,他们为孩子的独立和特别自信而感到自豪。但是,要想塑造独特的风格、拥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和独一无二的个性,需要身心两方面的独立。所以,孩子们要显示自己和父母不同,并反抗他们。但真到了这个时候,父母们的态度又模糊起来,他们开始自我怀疑,犹犹豫豫,后又重新粗暴地把儿童强行拉入“乖顺大军”,觉得这才是合理的解决之路。
一位妈妈说:“真难以想象,当孩子拒绝服从时,我的反应是如此具有进攻性。”
耐心、冷静、灵活,了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界限,这是妈妈们一定要考虑的。
比如当孩子正沉浸在他的游戏中,而父母这时说“来吧,该走了”,孩子会感到这是对他个人的伤害,这种时候,他们会完全逃避,不去做父母让他们做的事情。
孩子有时也会把刷牙洗澡看成是不能忍受的痛苦,是父母施展权利的一种表现。
穿衣吃饭磨磨蹭蹭,是因为孩子还没有真正的时间概念。父母越催,孩子会越安静。
尽管关系到生命安全,孩子坐车时还是不系安全带,理性思考对孩子不起作用,因为他们不(或不想)理解。
当孩子自由玩耍时,妈妈们“危险”、“小心”、“别去那儿”之类的唠叨更是压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渐渐引发孩子身心的畸变。学龄前的孩子很难表达自己对这种阻力的不满,甚至家长也难以察觉他们因此发生的变化,因为后果会在几年后甚至更远的将来才能显露。
总是试图给这么小的孩子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家长必须讲究方法,不要干涉过多,不要过分催促。他要自己穿衣服时就让他自己动手;洗澡要给他充分的时间,让他在澡盆里多玩一会儿;进餐时让他慢慢地吃,不要催促他,当他吃不下时,让他离开餐桌;在上床、出门、进屋时,妈妈应一边跟他聊着愉快的事一边带他走,不要和孩子直接讨论该做的事。引自(美)本杰明?斯波克,《斯波克育儿经》,赵昌荣、李庆华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不要灰心,尽可能自然地去做,逐渐地,情况就会好起来。
儿童不能用他的理性来理解不公正,但他会感知到某件事情错了,从而变得抑郁和心理畸形。
当孩子正沉浸在他的游戏中,而父母这时说“来吧,该走了”,孩子会感到这是对他个人的伤害。
家长必须通情达理,讲究方法,不要干涉过多,不要过分催促,多给孩子自主做事的机会。
耐心、冷静、灵活,了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界限,这是妈妈们一定要考虑的。
在他眼中没有“你”“我”,更不懂“体谅”
婴儿只顾及自己,专注在自己身上。
当一个两岁的男孩看到玩具汽车在别的孩子手上,他连问都不会问就会去拿。在孩子的眼里,这种行为并不是不道德或是不符合社会要求的。我们也不应去要求他具备什么理性。孩子正专注于发展自己,发展小肌肉群的抓握能力,发展空间感,发展感觉知觉,发展……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
小孩子从不放弃自己的东西以示友好——那是成人的价值观。他们要么拼命抓住东西不放,或许还打那个进攻的小孩,要么因为无可奈何只好松手。见到这种情形,特别是注重礼貌的家长,有时很吃惊。
有一次,元元正玩着西西的玩具,因为西西准备回家了,于是我柔声告诉元元需要把玩具还给西西。元元开始没有反应。我知道他理解我的意思,于是又重复了几次,“西西要回家了,她要把她的玩具也带回家,元元把玩具还给西西吧。”后,元元的举动让我很惊讶:他一言不发,狠狠地把玩具扔在地上,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这种事在元元两岁之前发生了好几次,每次我都觉得非常尴尬。庆幸的是我没有一次斥责元元不懂礼貌。我尝试着理解他的心理: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崛起,心中只有“小我”的概念,甚至会觉得什么都是他的。他还没有足够的理性理解交换、分享、礼貌归还的概念,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物权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当他玩得正起劲时,不管是什么原因让他失去这个玩具,对他都是一种伤害。
于是,我会在给小朋友拾起玩具并表示歉意之后,耐心地告诉元元:“玩具喜欢你用小手把它递给小朋友,把它摔在地上它会疼的。”“小朋友很喜欢他的玩具宝宝,不把他的宝宝带回家他会难受。”同时,不在这件事上纠缠,借机转移他的注意力,“你看那边,哥哥跳绳跳得好快!”“噢!那小朋友又带着他的兔子宝宝出来散步啦。”
拟人化的办法往往很有效。孩子善感、柔软的心很难消化什么礼貌、分享之类的词汇和概念,却能接受画面感强烈的形象化叙述。
快3岁时,元元进入幼儿园,老师在引导孩子交换玩具时不断强化分享、轮流玩,孩子在游戏体验中也不断强化了这类概念,“扔回玩具”发生的几率越来越小。令人惊讶的是,元元在游戏时总能做到礼貌、公平,自觉地遵守规则。有时候,对方给了元元一个玩具,并没有要求交换,他也会强行把自己的玩具塞给对方,否则,就不肯玩。这证明孩子天然地不喜欢混乱无序的生活,他对于规则已经有了足够的敏感甚至依赖,热爱上了规则带给他的秩序感和公平感。
有一天早晨,我和元元在小区门口看到和元元差不多大的晨晨,他正骑着一辆新的蓝色的三轮自行车。元元当时还没有自行车,显然被这个新玩具牢牢吸引住了。我和晨晨妈妈聊了一会儿新车的品牌、价格之类的话题,随后,好心的晨晨妈妈提议:“元元来试一下吧,我把晨晨抱起来,你们什么也不要管。”我意识到这样做并不妥当,但还没来得及婉拒,晨晨妈妈已经突然把孩子抱了起来,愣神片刻的晨晨开始大哭,慌乱中我赶紧把元元抱上去体验了一秒钟。内疚不已的我这才明白,其实晨晨妈妈已经预知了晨晨的反应会是大哭。看来,大人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往往会导演一场不合适的闹剧,并且会让孩子受到伤害。
如果妈妈硬是把他心爱的玩具交给另一个想要那东西的孩子,只会使他感到大家都要夺走他的东西——小孩、大人都一样,这使他更加捏着东西不放手,并憎恨“导演”和夺走他东西的人。
不要指望小婴儿们具备有意识的社会行为,更不能要求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别人有同情心。婴儿只顾及自己,专注在自己身上。
如果孩子得到关注和尊重;如果父母敏锐地感觉到孩子的需要,并做出反应;如果父母对孩子负责任,让孩子感受到他们将会被父母接受——按其本来的面目,那么,孩子在道德和社会方面的成长就迈出了重要的步。
对孩子的支持不够,给孩子的安全感不足,以及不敏感的教育行为会给孩子一种被拒绝和不被喜欢的感觉。在孩子今后的人生中,这些可能会为将来的不良行为打下根基。
我的办法是,元元乱抓别人的玩具时,抱着他,看着他,反复强调“这不是元元的玩具”、“别人的玩具不能碰”,没指望孩子马上理解,但给他一个概念,反复强化,然后转化元元的注意力,将他引开眼前的情境。
如果你的孩子两岁左右,老是去抓别人的东西,别以为他将成长为一个蛮横霸道的人。他还小,不会体谅别人。如果他总是这样,你可以让他和比他稍大的孩子玩。大孩子会自发地抵制他,令他收敛。就如同幼儿园老师有时会把难搞的孩子送到高一年级的班里去一样;如果他老是威吓一个孩子的话,好别让他们一起玩,先分开一段时间;如果孩子伤到了别人或者看上去“霸气冲天”的话,及时把他拉开,让他把兴趣转到其他东西上去。
当孩子到了开始喜欢和别人一起玩的年龄,大约3岁时,分享会很容易变成乐事,而不是不愉快的事了。
如果3岁以后,孩子仍好斗,不与其他孩子合作,就得根据孩子的特性,分析具体原因,研究如何使他转变了。
孩子善感、柔软的心很难消化什么礼貌、分享之类的词汇和概念,却能接受画面感强烈的形象化叙述。
当他玩得正起劲时,不管是什么原因让他失去这个玩具,对他都是一种伤害,这使他更加捏着东西不放手,并憎恨“导演”和夺走他东西的人。
如果孩子得到关注和尊重;如果父母敏锐地感觉到孩子的需要,并做出反应;如果父母对孩子负责任,让孩子感受到他们将会被父母接受——按其本来的面目,那么,孩子在道德和社会方面的成长就迈出了重要的步。
当你太忙而孩子希望得到你的关注时,让他们接受你当时没有时间的事实:“宝宝,我现在不行,但我盼望着我们4点半的特别时光。”
——【美】简?尼尔森
孩子任性怎么办
孩子越小,就越能更多地看到父母对他们制定规定的随意性和不公平。他们会生气、发怒和任性,用尽一切力量来逾越界限。
孩子有时会发脾气,是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要求和个性。这样,当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发脾气。不过,3岁前孩子发的脾气,往往只是对自己发泄,他们会哭着把东西扔在地上,用手脚,甚至用头敲地板和桌子。
孩子生气时,会刺激肾上腺素,血管扩大,导致孩子的整个身体都加入其中。孩子积蓄着,充满了气,然后完全释放出来,充分体验着他的感觉。
偶尔大发脾气,证明孩子一定有不顺心的事,这是合乎情理的。孩子一日数次地经常发脾气,如果不是因为家长不会教养孩子,方法不切合孩子的心理状态,那就意味着孩子可能身体不舒服,或者患了慢性疾病。
好父母会洞悉儿童眼神流露的信息,看看他所看到的,体会他的感受,与他的心灵相通。从这个高度上说,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小孩其实是一门极高深的艺术。
父母可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孩子有没有充分的机会在户外自由地玩耍?有没有东西让他去推、拉?是否有足够的玩具(也可以是纸盒子、锅碗瓢盆一类日常用具)供他玩?父母是否已对房屋做了特殊的安排,以创造孩子玩耍的环境?比如把危险的东西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把锐利的桌脚包起来等等,这样就不会出现事故,也不会因为父母提心吊胆,不停地干涉阻止激发孩子的反感。父母是否在无意中造成了孩子不听话的倾向?当父母必须打断他的游戏,要他回家或坐到餐桌旁吃饭时,父母是直接挫伤他呢,还是讲究方法地把他的注意力引导到令人愉快的事情上呢?孩子是否被允许自由地表达和发泄负面情绪?当父母看到孩子要发脾气时,他们是硬碰硬地跟他顶牛,还是把他的注意力引导到别的事情上去?
心理学家有一种理论:“我能”、“我不能”这样的矛盾,是任性发脾气的导火索。孩子越了解他们自己身体的能力,他们的行为就越自主和独立。孩子会越来越把自己和父母区分开来,想一个人待着,许多事情想自己来做。但在现实中的受困遭遇让他很生气,于是,他就会做出没有理智的行为:双脚乱踢乱蹬、吵闹、扔东西等。
孩子的任性发脾气,更多体现的是孩子内心的一种冲突,儿童心理学家路易斯?杰?卡佩兰称之为芭蕾舞艺术中的夹腿、紧跟、跑开、抓住和放开——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走,但通常会回来;他会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又会去找别人;他要坚持到底,但同时又会放弃;他想坚强、勇敢,但有时又觉得自己渺小、不起眼。
在我看来,缺乏毅力和耐心,这也是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元元在这个阶段很容易不耐烦。元元4岁时可以连续看书20分钟,但在3岁以前,除了玩沙玩水玩积木,似乎很难保持10分钟以上的注意力。
疲倦、饥饿、体弱多病以及心理不平衡,都会使孩子容易发脾气。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更是诱发脾气的一个冲突点。
孩子饿了的时候,首先会哭闹,而且声音会越来越高,直到他被关注。同时,孩子还会吸吮自己的手指,或者吧嗒吧嗒地吃他的小手。
孩子累的时候也会哭闹、发脾气,接着就会打哈欠,不再哭闹。孩子开始揉眼睛、揉鼻子,身体不再较劲,一会儿就睡着了。
如果孩子身上什么地方疼痛,就会刺耳地、大声地喊叫,孩子的身体也会绷得特别紧。
婴儿需要关怀时发出的啼哭开始会很轻,中间有许多停顿。如果孩子这时候没有得到满足,他的声音就会加剧,直到后变成刺耳的尖叫。
以睡觉为例,小婴儿不能自己入睡,需要成人的帮助。这时的发脾气俗称“闹觉”,我有个医生朋友笑称,“闹觉”的孩子脑子是晕的,无法理解大人的任何话语。通常这时候我会尽快想办法哄孩子入睡,放在摇篮里晃动;抱着他,慢慢走动,轻轻地哼着儿歌或摇篮曲;放柔和的古典音乐给他听,微笑着凝视着他,给他念属于他的小诗歌。我给元元编了很多诗歌,特色就是大量重复“元元”二字:
元元元元圆又圆,
元元元元小元元,
元元元元聪明元,
元元元元可爱元,
元元元元健康元,
元元元元调皮元,
元元元元棒棒元。
……
或者把动物和元元编排在一起:
小猫喵喵喵,
小狗汪汪汪,
小羊咩咩咩,
小狗哞哞哞,
小鱼儿静悄悄,
小元元:哎嗨哎嗨哎嗨嗨
……
篡改传统儿歌,为哄孩子睡觉服务: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在家,
元元睡大觉。
……
今天看来这些歌谣实在稚气,也完全没有什么艺术水准,我当时创作时却“灵感”不断,乐此不疲,元元听着妈妈不断念叨着自己的乳名,也一副安全感十足的样子。渐渐地,他不再哼唧,开始眼神迷离,美美地进入了梦乡,这时的我特有成就感。可以说,哼唱这些充满爱意的“土歌谣”,给我初为人母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有些孩子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更容易发脾气,有些孩子则会在陌生的环境中任性发脾气。心理学家沃尔夫冈?梅兹格把它称为短暂的紊乱。妈妈们用不着焦虑——这种任性发脾气不是对父母的一种拒绝,因为孩子不会对父母产生仇恨。
孩子有着非常敏感的神经,因为孩子感觉到,别人的行为时时反对着他们的行为。正是因为现实对孩子的要求太多了,孩子才要逃避它,以自己的方式,以任性发脾气,逃到一边来摆脱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其实,这样做既能让人感到轻松,同样也让人筋疲力尽。因为孩子们不能估计,他们的行为有什么样的后果。
“好斗性”本身并不是贬义词。英文“好斗性”一词源自拉丁文,意思是走到某处开始做某事,有促进、建设的含义。孩子想要征服和尝试新的东西,就意味着孩子会去试探和逾越界限和规则。
孩子越小,就越能更多地看到父母对他们制定规定的随意性和不公平。他们会生气、发怒和任性,用尽一切力量来逾越界限。他们没有耐心承受这种挫折。他们大声叫唤、乱打,来缓解或平衡这种内心的紧张,这也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对挫折的承受力。如果他们所有的要求都被满足,反而会削弱这种能力。引自(德)罗格,《孩子任性怎么办》,中央编译出版社,陈蕴译,2009年4月版。
比如,父母不断地催促孩子,不理解词义的孩子会感受到紧张焦虑的气氛,这种刺激会让孩子爆发脾气。对孩子过分的照顾会阻碍孩子独立和自主,诱发他的不耐烦情绪。在有些事情上,讲理是行不通的。不如利用一些他们在乎的各种情绪和社会压力来改变他们。
孩子之间也有很多不同,那些性格温和的,对自己和事物较能妥协的孩子,就不会那么容易发脾气。
相比其他孩子,元元3岁之前发脾气的情况并不是很多,4岁之后反而更加明显。因为3岁之前,我对他总是抱着鼓励探索的理念,很少直接说“不”。4岁之后,开始学习乐器,并在时间管理上给了他更多的规则限定,他的坏脾气爆发的次数突然呈现了几何级数的增长,甚至一度让我极其沮丧。
对于孩子任性发脾气抱着理解的态度,情况就会乐观很多!也更容易找到适合的方法去缓解这种状况。何况还有一种说法:孩子次任性阶段(2~5岁)的任性表现越少,那么在青春期作为第二任性阶段的任性表现就会越激烈。
一个尝试超越规则和礼数的孩子,同时也会经历由此得出的结果。
小孩的出格行为,通常是在试探父母亲的胆识,试探父母对家规的认真程度。不听话的孩子拥有的创造性潜力和性格力量,通常超过他们温柔乖巧的弟兄姐妹和同龄伙伴,前提是,父母能帮助他们学会疏导自己的冲动,控制自己无拘无束的意志。
更让父母们重拾信心的是,当孩子相信他的语言能力并能清楚地表达的时候,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就真正地建立起来了,这种承受力会使孩子任性发脾气的情况渐渐减少。
偶尔大发脾气,证明孩子一定有不顺心的事,这是合乎情理的。
缺乏毅力和耐心,这也是孩子发脾气的原因。
任性、发脾气不是对父母的一种拒绝,因为孩子不会对父母产生仇恨。
有时候,孩子会感受到紧张焦虑的气氛,这种互动刺激也会让孩子爆发脾气。
小孩的出格行为,通常是在试探父母亲的胆识,试探他们对家规的认真程度。
不听话的孩子拥有的创造性潜力和性格力量,通常超过他们温柔乖巧的弟兄姐妹和同龄伙伴,前提是,父母能帮助他们学会疏导自己的冲动,控制自己无拘无束的意志。
对于孩子任性发脾气抱着理解的态度,情况就会乐观很多!也更容易找到适合的方法去缓解这种状况。
孩子经受的挫折会让自己和别人发火,但这同时也会使孩子产生对自己和对别人的一种责任心。
让他爬。
——【美】葛兰?道门
别阻止他探索自己的身体
对于身体器官,我赞成直接和孩子说术语,这样可以避免情感色彩,引导孩子更注重身体器官的学术性。
一个3岁的小女孩,趴在床上蹭来蹭去,感受摩擦生殖器给她带来的快感。如果大人走近她,她还会发脾气,因为这阻断了她的探索和享受。这是我曾亲眼见到的一幕。
当时我和很多没有孩子的成人一样,很难理解这种行为。做了妈妈,才自然而然地明白:3岁之前的孩子一定会发现他们的生殖器,因为它就长在那里,像手指或脚趾一样。
孩子是单纯的,他们只是在探索,就像玩自己的手指脚趾一样。对于这一点,斯波克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坐在小马桶上的女孩子好奇地摸自己的身体,每次摸的时间持续几秒钟。这不会有什么事或导致坏习惯。这时大人可以用一个玩具来吸引她的注意力。但千万别使她形成自己在干坏事或生殖器邪恶的概念。如果她对身体的某个部位有不安情绪,那会使她更注意它,老想着它,并可能在探索中造成不良后果。如果你对他说‘不,不’,或打她的手,把她的手从生殖器那儿拉开,企图以此阻止一个婴儿,那只会让婴儿更好奇。”
对于身体器官,我赞成直接和孩子说术语,这样可以避免情感色彩,引导孩子更注重身体器官的学术性,比如“乳房”、“乳头”、“阴茎”,而不是“奶奶”、“咪咪”、“鸡鸡”之类。
孩子玩弄自己的阴茎时,一定不要大惊失色,可以平静地告诉他,阴茎是很娇嫩的,它不喜欢这样玩(注意口气一定要温和,不能给孩子造成罪恶感),来,我们来玩积木吧……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这样简单的解释就可以了,不必给孩子问得太多的机会。如果必须多说几句,也可以这样讲:宝宝手上有细菌,通过阴茎的尿道进入身体,会不舒服……一般孩子就不会再问下去了。总体原则就是简单解释之后若无其事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正在憋尿,生殖器发痒发黏也会刺激他们去玩弄。所以,要及时提醒孩子小便,帮孩子保持清洁。每天给孩子洗澡时,要特别注意把那里清洗一下。冬天的时候,不能天天洗澡,那就每天都应该专门清洗这个部位。
孩子是单纯的,他们只是在探索,就像玩自己的手指脚趾一样。
总体原则就是简单解释之后若无其事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正在憋尿,生殖器发痒发黏也会刺激他们去玩弄,所以,要及时提醒孩子小便,帮孩子保持清洁。
真正的哭,只有三分钟
哭有时候也是一种有益的全身运动。
0~3岁的孩子真正的哭泣不会超过5分钟,过了这个界限,孩子很可能就是在表达不满了,其中的变化可以从声音的音调和强度看出来。
有时候孩子哭起来让人心烦,在人多的环境中更是让父母发窘,就好像表明他被谁成心虐待了似的。碍于情面的妈妈呵斥着让孩子别哭往往不起作用。
我的经验是可以把他抱到僻静处,避免公共场合投射而来的眼光和压力,让孩子痛快地哭一会儿。如果不是伤痛引发的哭泣,静静地抱着孩子,嘴里“哦,哦”地应和着,不必唠唠叨叨地试图劝慰什么,只说一些“宝宝很难过”“妈妈知道宝宝伤心了”“妈妈理解宝宝”这样富有同情心的话就可以了——往往会有奇效。等到孩子对立情绪减缓的时候,再引导小孩对其他东西感兴趣,哭泣就会很自然地终止。
通常认为笑比哭好,但对婴儿来说并非一定如此。哭有时候也是一种有益的全身运动,因为婴儿啼哭时头部转动,四肢像做体操一样不停地挥动,腹部起伏,胸膈扩大,肺活量增加,新鲜空气被大量吸入,废气被大量排出。同时全身血液循环加快,代谢增强,也能有利于婴儿生长。
孩子一哭就抱好么?有些父母一听到孩子的哭声就心疼,不是马上抱起来,就是马上喂吃的,这样做不好。因为婴儿哭不单是为了要吃、要喝、要抱,更多的是与听、看、笑一样的生理上的需要。所以听到婴儿哭后,首先应加以辨别,区别出造成婴儿啼哭的不同原因,然后再做相应处理。如果哭不是因为疾痛引起的,而是由于尿布湿了引起的,或者是要求得到关爱等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原因引起的,特别是由于要求抱却没得到满足而啼哭时,可以适当让婴儿哭一会儿,运动运动,以利生长。当然,也不宜让孩子哭得太久,过长时间或过于剧烈的啼哭会使孩子声带充血,体力消耗过大。
一位妈妈对此有很好的经验:“如果孩子想要吃一块饼干,要是他正常地说‘妈妈我要吃饼干’,这就是饿了;如果哼哼唧唧地说,就不是饿而是需要爱了。这个时候母亲要抱上他,一边抖一边说‘我们来吃饼干,我们来吃饼干’,直到他自己下地为止,这是6岁之前孩子的情况。每当他撒娇的时候,我就把他揽在怀里,亲他,抚摸他的脊背,边抚摸边跟他说话,直到他安静为止。”
0~3岁的孩子真正的哭泣不会超过5分钟,过了这个界限,孩子很可能就是在表达不满了,其中的变化可以从声音的音调和强度看出来。
听到婴儿哭后,首先应加以辨别,区别出造成婴儿啼哭的不同原因,然后再做相应处理。
给他有限的选择权
不能搞突然袭击,要尽量婉转一些,讲究点方法。
对于3岁之后的孩子,可以灌输时间概念,告诉他几点几分,是干什么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之前,提醒一两次,孩子通常会遵守规则。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就需要更巧妙的办法,不能生硬地把孩子从一种情境硬拉到另一种情境,否则只会引发孩子的抗议,后孩子哭哭啼啼,大人愤怒沮丧,两败俱伤。
如果需要把孩子从他心爱的玩具堆中领走去干下一步该干的事,这种时候不能搞突然袭击,要尽量婉转一些,讲究点方法。如,该进晚餐时,你的15个月的孩子正在玩积木,你可以让他手里拿着积木,领他到餐桌边,然后给他勺子,把积木换下来。这么小的孩子很容易被新的事物吸引,为什么不用点巧劲,让他在懵懵懂懂中转换自己的行为呢?又如,到了上床时间,你的两岁的孩子正在玩狗玩具,你就可以说:“现在先让小狗睡觉去,我们也要睡了。”然后和他一起把狗玩具安顿好,再把自己安顿好。如果你的3岁的孩子到了洗澡时间,可他正在地板上玩小汽车,你就可以建议让小汽车做一次旅行,到阳台的玩具箱里去。如果汽车不怕沾水,干脆教他开到澡盆里,给汽车洗个澡。
当你对婴儿正在干的事情表示出兴趣时,他会更愿意合作。把正在干的事和即将干的事自然地衔接好,就不愁孩子不配合了。
孩子进入对自己正干的事情能全神贯注的年龄,是不容易把他引来的。你可以给他一个友善的劝告。如果孩子已花了半个小时才用积木搭起车库,你就可以说,“赶快把汽车放进去,我想在你上床前看到它们进车库。”这比给他们一个不客气的警告好,因为那样你就似乎只看见地面上横七竖八的积木,看不见刚搭好的车库了。
不要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提建议,告诉他们应该出去和哪个人玩。让他们自己提出玩什么、和谁一起玩的想法。
关于想吃什么、吃多少,或者喝什么、喝多少,穿什么,玩什么、和谁玩,以及睡前听什么样的故事,可以让孩子有一些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不是无边无际的,得有个限定,比如“红色和蓝色,你要哪个?”“这三本书你选哪一本?”“想吃苹果还是梨子?”过于开放式的提问往往会让家长自己碰钉子。
成员较多的家庭往往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愿望和要求。再说,这样做,对孩子没有什么好处,对父母也是如此。拥有太多的选择机会,会削弱孩子的自我意识:如果孩子从来都不做真正的选择,他便不能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在太多的事情上选择过多,也会让他感到迷惑和不满,因为他会觉得父母没有负起责任,家庭规则也因此变得不太明确。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妈妈准备带女儿参加重要的聚会,她允许孩子自己选择服装,结果孩子选择的装扮很不适合要去的场合,而妈妈又不能反悔,只能带着孩子很不舒服地去了。其实,这种情况下本来就不该让孩子自己搭配。
太多的选择机会很容易引发争吵,因为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要求何时会变得过分。而且,拥有太多的选择机会,还会纵容他操控局面;会使他难以做好应对失望的准备;可能促使他变得自私,对他人的需求麻木不仁;使他免于承担责任,因为如果他不喜欢自己初的决定所产生的后果,他总是会说:“很遗憾,我选择错了——我想选择这一个。”
不能生硬地把孩子从一种情境硬拉到另一种情境,否则只会引发孩子的抗议。
当你对婴儿正在干的事情表示出兴趣时,他会更愿意合作。
如果孩子从来都不做真正的选择,他便不能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太多的选择机会很容易引发争吵,因为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要求何时会变得过分。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
——【法】卢梭
追随,永远是为了引导
合格的妈妈总是跟着孩子的兴趣转移视线,恰当地评论、解释。
妈妈的追随和引导对孩子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心理财富。
元元1岁多的时候,带他乘飞机,我们座位前面有一位秃头的男士,元元被他亮亮的脑门吸引,小心翼翼地伸手摸了一下这位男士的头。我连忙轻声告诉元元这样做不礼貌。这是一位很和蔼的男士,他回过头冲元元善意地笑了一下。没想到元元仿佛受到鼓舞,又上手去摸了一下,再一下……我握住元元的手,望着他严肃地说:“你喜欢叔叔是不是?叔叔的头型很有趣,对吧?我知道你觉得这种头很酷,但叔叔不喜欢你总摸它,它觉得不舒服。来,我们玩拍手游戏吧。”
密切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确保他的行为符合规范,及时阻止他的不当言行并且给他示范,是妈妈义不容辞的责任。
合格的妈妈总是跟着孩子的兴趣转移视线,恰当地评论、解释,引导孩子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孩子学会说话前,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通常是这样的:先让孩子自己表达他的兴趣,然后在可能的范围内推进并引发孩子的那种兴趣。
妈妈想要引起孩子对某一物体的兴趣,简单明白的方法是指向那个物体,但孩子需要一段成长的经历才能理解这种行为,因为婴儿在生命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总是只看着大人伸出的手。我注意到甚至到5岁时,有的孩子的注意本能还是看着那只手,而不是手指指着的方向。
刚刚6个月的婴儿的妈妈,总是把东西放到孩子的面前,或把孩子抱到那个物体前面,或运用特殊的暗示,比如抓住婴儿的手指,然后慢慢地把他的注意力从自己的手指牵引到物体上去。指明目标后,转过头来看看婴儿是否真的在跟随着自己的引导。
妈妈要一直关心孩子的行为。比如,从一开始,妈妈就跟着她的孩子说话,在孩子说出个词之前的整整一年或两年的时间里,他总是不停地听他人对他说话。但是,妈妈所说的内容不是随意的,它紧密地与孩子自己的行为结合着。儿子看到一条狗,她注意到了他的兴趣,然后就开始评价:“看,多好看的小狗。”这样,她就给儿子的视觉经验加上了语言表述,使孩子可以把形象和声音以及相应的词汇结合起来。
社交能力是在孩子与他人,尤其是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能力。孩子热衷于发展这样的能力,然而孩子之间的游戏总是容易引发冲突甚至事故。
有一次我带元元到辰辰家参加生日会。几个孩子因为觉得好玩,躲在一个房间,看见大人过来就赶紧关门。在后一次玩闹中,元元猛一关门时,把辰辰的手夹住了。孩子流血肿胀的手指很吓人,哭闹声弄得大家忙成一团。我找到元元时,吃惊地发现他躲在那扇门后面,正试着用门夹自己的手!他小脸红彤彤的全是汗,写满了不安和慌乱,似乎要这样来惩罚自己。我心里浮上一句话:不用担心孩子不负责任,事实上他们很容易把过错归咎于自己。
我按捺下责怪他的念头,“我知道你很难过,辰辰受伤你也不想看到。”
“我是不小心弄的,妈妈。”元元怯生生的。
“我知道,你当然不是故意的,你们是好朋友啊。”
我紧紧抱着他,让他放松下来。好一会儿,他紧绷的身体才软了下来。这时我告诉他玩门是危险的,他很用力地点头。我提议去客厅看看辰辰,他同意了,但仍不肯从我的身上下来。到了客厅,辰辰的伤口已经处理好了,她也平静了很多。辰辰的父母表现得非常理智,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责怪元元的话,还不忘安慰他几句。这之后的两天我没有向元元提这件事。
到了第三天,元元突然问我:“辰辰的手好了吗?”
这件事让我特别感慨。我发现:,惹祸的孩子往往更恐惧;第二,成人的宽容更能让孩子反省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失误。
记得小巫曾说过,如果你的孩子有些强势,容易引发玩闹冲突,当弱势儿童的强势家长气势汹汹找来时,务必要保护好你自己的孩子。孩子这会儿通常会被大人愤怒的表情吓到。你应该对他们道歉并解释:“孩子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轻重,弄疼了小朋友,很抱歉……”然后带孩子离开。
不用怀疑你安慰孩子的举动,这很正常,犯了错的孩子也需要妈妈的同情和安抚。同时,妈妈要坚信自己的孩子没有不可饶恕的错。
密切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确保他的行为符合规范,及时阻止他的不当言行并且给他示范,是妈妈义不容辞的责任。
妈妈要坚信自己的孩子没有不可饶恕的错。
妈妈一定有办法2:
试读部分应该修改如下:
章 智力潜能藏在孩子的每一天里
0~6岁,是孩子感知觉、记忆、思维等为敏感的形成期,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天然的宝藏,如何让这座宝藏的每一粒宝石锋芒初绽,熠熠生辉?父母要做怎样的功课?
孩子自由创造的能力
独特的创造力基于模仿。孩子们爱模仿熟悉的、刺激的形象,这可以极大地促进他们的创造力。
元元练习小提琴时,我喜欢给他几分钟“自由拉”时间,他可以自由发挥,胡乱拉,手舞足蹈,摇头晃脑都没问题。元元常常一边挥舞着琴弓,一边哼唱着“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无比放松和陶醉,有时也滑稽搞笑。不管质量优劣,我们全家都很享受他的这类即兴表演,总是用哈哈大笑鼓励他的“跨界创作”。
元元爸爸经常给元元编故事,元元也总缠着爸爸编新故事,到后来,元元已经不满足于被动地听,也模仿起爸爸的样子,参与到故事创作中,有时为了一个片段,父子俩争着抢着往下讲。创造力往往伴随着想象力的诞生,元元在同龄孩子中,想象力和创造力都非常突出,应该和讲故事训练有很大的关系。
创造力培养的时机是幼儿期和学龄期。
每个孩子都有天然的创造能力。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孩子的思维由于没有多少条条框框的约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父母对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保护和推动,有助于孩子摆脱平庸,成为一个不愿复制他人,有独立见解和独特思维的人。
公元1609年,荷兰一家眼镜店老板汉斯的儿子拿着几块眼镜片与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弄着。他们模仿大人,有的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前,有的把两块镜片放在一前一后看着远方。突然,一位孩子惊喜地叫了起来:“快来看呀,远方的教堂尖塔怎么变得这么近?”孩子的叫声惊动了站在柜台里的老板汉斯……
汉斯仔细观察后发现,孩子手里拿的一片是近视镜片,一片是老花镜片,孩子在游戏中发现这可以望到远处。汉斯抓住这一偶然发现,认真研究后,发明了世界上台望远镜。
模仿是发展创造力的基础。
模仿就是对人、动物、事物的表面现象仿效、照着样子做,这是创造的开始。模仿是孩子的本能,在孩子幼年的时候,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不断加强,大脑结构日益完善,可以认识更多的事物,这是模仿的时期。
和孩子长期接触的家人是孩子主要的模仿对象,因此,成人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形象。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孩子的想象力和模仿力在玩游戏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在游戏中,孩子爱模仿熟悉的事物,对塑造新人物感兴趣。看起来很刺激的人物是孩子愿模仿的,比如,学电影电视中的“英雄”、“怪兽”和实在很酷的事。
很清楚地记得,我次看到元元搭建的恐龙公园有多么震惊。他占用了大半个屋子的空间,从原来安在暖气管周围作为装饰的百叶窗上拆下木条,搭在五把椅子上,纵横交错。数十只恐龙玩具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木条上或地面上、椅面上,从圣诞树上拆下的松枝则当做森林。而且,这是一座“恐龙自己修建的公园”。
玩偶、毛绒玩具……每种玩具都可以成为模仿的道具。引导孩子在澡盆里玩海盗大战,在地板上模仿野战军匍匐前进,在床上布置一所医院,给玩具布娃娃看病、开药、打针……这些模仿可以增加孩子的生活常识,让他们懂得一定的专业技能,有很强的正面力量。
可以鼓励孩子模仿各种动物的样子和叫声,或者模仿某人的说话或动作;还可以进行律动表演,按照乐感、节奏、感情色彩等要求,让孩子做动作。
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很适合孩子模仿,从赵本山、小沈阳的小品《不差钱》开始,元元喜欢上了小品演员小沈阳。2012年春晚小沈阳夫妇表演的《霸王别姬》对话还算简单,我安排元元和邻居男孩一起表演,孩子们演得有模有样,乐此不疲。对舞台剧、话剧的感觉,也许就是这样萌芽的吧?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和孩子长期接触的家人是孩子主要的模仿对象。
孩子的想象力、模仿力在游戏中发展到极致。创造力往往伴随想象力而来。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瑞士】皮亚杰
别拿“神童”误导了孩子的天赋
对于不准备走艺体特长生之路的孩子来说,进度和考级远不如保持兴趣和培养自信心重要。
在选择学什么方面,孩子的意见一定是位的。
4岁时元元就说喜欢小提琴,我听说小提琴很难很枯燥,就强迫他先试试钢琴。结果练了3个月,每次倒也愿意去,去了却坐不住。要么懒洋洋,要么学几分钟就干脆跑掉。回家后,不仅拒绝练琴,连我去摸摸家里的电子琴都要坚决阻止。(不好意思,我很有钢琴情结,希望借着他学也圆圆自己的钢琴梦。)幸好没买钢琴,后来我果断中止了他的钢琴课。现在元元每次来到学小提琴的工作室楼下,都是皇帝般欢呼:“老师,我来了!”
从幼儿园回家,刚开始是玩完了,晚饭后练琴,但这家伙玩的时候很卖力,练琴时就犯困了。令人吃惊的是,5岁的小人自己提出:先练琴,再出去玩。我以为他只是一时自觉,没想到每天走在放学路上面对同学的邀请,他真的都会说:“我回家还有事呢。”这样的定力让我惊愕,甚至佩服!
不要过早判断孩子未来的走向,要更多地为孩子创造经验价值,尝试、观察、引导,为他将来的选择提供可能。
妈妈要设法把自己的孩子看成一颗没有标签包裹的种子,你的工作是为种子提供环境和养料并拔除杂草。对于不准备走艺体特长生之路的孩子来说,进度和考级远不如保持兴趣和培养自信心重要。
孩子在6岁之前是属于大自然的,他们天生就具有自己的发展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不是由养育他们的成人所决定的。正因为他们能够固执地按照自己先天所带来的方式去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东西和方法,才使他们成为他们自己。人类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特质才使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成为独一无二的人。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而且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童话大王郑渊洁也说过:“不要在孩子不感兴趣,还没有能力理解的时候,让他做任何不感兴趣的事情。”当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往往能够全力以赴;相反,如果父母要求孩子放弃他极感兴趣的事情,做一些孩子不喜欢做的事情,孩子必然会与父母发生冲突。
报纸上曾这样介绍“神童”尼斯尔的经历:
6岁的尼斯尔在绘画方面有超人的天赋,能准确地描绘人体,并对人体结构以及光影都有极准确的把握,人们都在沸沸扬扬地谈论着这个伟大的天才,几乎都异口同声地断定这个孩子将会是一名艺术大师,因为他只对绘画有很高的天赋,在其他方面却很平庸,这足以说明他的天赋是先天性的。
这件事引起了一个教育学家的注意,一天,这个教育家访问了这个孩子以及他的父亲。孩子的父亲对教育家的到来感到很高兴,一再诚恳地要求教育家指导他的儿子。
尼斯尔的“画室”墙壁上挂满了各种画作和装饰品,房间的地板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石膏模型,一幅巨大的人体解剖图高挂在主要的一面墙上。有一个身材矮小的男孩在画架前坐着,他便是尼斯尔。
孩子的父亲拿出许多参展证书和获奖证书说:“这些都是尼斯尔的。”这些儿童美术大赛的参展证明,有区域性的,也有全国性的。但教育家却发现尼斯尔始终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两眼无神而茫然地盯着前面的墙壁。
他奇怪地问这位父亲:“尼斯尔在干什么?”
这位父亲说:“他一定是在思考。”
“思考?为什么一定要以这种方式思考?”
“恕我直言,报纸上的那些报道并不完全真实,他们说我儿子的才能来自于天赋,我可不这样认为。正如您所说的那样,孩子的才能来源于后天的教育,我对此是深信不疑的。所以,我为了让儿子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一直对他要求很严。你也看见了,他无时不在考虑绘画的事,可以这样说,他的那些成绩完全来自于努力和勤奋。”父亲解释道。
“那么,除了绘画以外,尼斯尔还在学习什么?”
“绘画已经占用了他所有的时间,不可能再学其他的东西。何况,我认为只有用心一处才能有所成就。既然想成为画家,那么就应该有所牺牲。”
他这样一说,教育家才明白了为什么尼斯尔会有那么一种古怪的表情,他毫不客气地说,尼斯尔的那种表情完全是白痴的表情。事实上,这个孩子在父亲长期的“强行教育”下,已经变成了只会画画的机器,几乎对其他的事一窍不通,他既不会认字也不会书写,更谈不上有其他的爱好。尼斯尔所受到的教育完全是舍本求末。教育家判定,他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果然,几年后尼斯尔的“天才”便不复存在了,人们也没有见到他们所期望的这位“天才”有任何成就,他的才华就这样过早地夭折了。
在选择学什么方面,孩子的意见一定是位的。
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而且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孩子在6岁之前是属于大自然的,他们天生就具有自己的发展方式和学习方式。正是因为这样的特质,才使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成为独一无二的人。
只有把自己当作儿童,才能帮助儿童成为成人;只有把儿童的生活看作是自己童年的重现,才能使自己日益完善起来;后,应当全心全意地关怀儿童的生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人道的教师。
——【前苏联】阿莫纳什维利
小男孩也可以学跳舞
舞蹈学习也应该让孩子感到是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娱乐。要借助音乐帮助孩子自信地表现自我。
2012年的新年才艺表演上,元元和一个女孩子表演的英文歌伴舞看上去很有味道。
如果家有女孩,家庭中艺术氛围的营造通常更要用心思。女孩子大多天然喜欢舞蹈,元元的同班女生,十有八九都报了舞蹈班。在我看来,小男孩爱跳舞,也有着种种优点。感受艺术之美、锻炼肢体协调性、大胆表达自我、精力合理发泄……除此之外,对他绅士风度的培养,仪态和修型,交际魅力的提升,也会加分。
我和元元爸爸都算是曾经的“文艺青年”,对一切艺术形式都有着本能的欣赏,也动辄在家里即兴歌舞——谈不上什么专业,就是图个随意尽兴——尽管元元是男孩,但他对音乐舞蹈都蛮有兴趣。
妈妈自己首先要热爱音乐,随时展示对艺术和美的欣赏,如果嗓子不错,感觉到位,可以时不时亮相一下,一定会吸引孩子的目光。如果条件欠佳,也可以做点滑稽表演,就当幽自己一默,活跃家庭气氛。
有时候我故意搞怪学唱男高音,元元就经常要求我再“表演”一次。看了《音乐之声》,我记下歌词,反复练习,那段时间,元元总是要求我“完整地唱一遍”,同时模仿片中女主角玛利亚载歌载舞。因为他只会唱句:Doe,a
deer,a female
deer.对我能迅速背会全部歌词极为羡慕。元元对英文学习有很大兴趣,也跟这些点滴的渗透有关,这是后话。
我经常让元元观看儿童剧、歌舞表演等,让孩子用感官直接感受舞蹈的美,引发孩子对舞蹈这种艺术形式的注意和兴趣。元元很擅长肢体模仿,喜欢做怪相伴着“手舞足蹈”,发现这个特点后,我给他报了幼儿园的舞蹈班,无奈因为舞蹈老师有些严厉,学了一学期,元元便没了兴趣。现在,元元倒是对街舞很有感觉,一听到节奏感强的音乐,便灵活地舞动起来,很有街舞明星范儿。我从不会因为街舞不够“经典”和“正规”对元元的行为略有微词,通常都会兴奋地鼓励他大胆发挥,还会录下来回放给他看,让他充满成就感。我准备在合适的时候,送元元专门学一下街舞。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和舞蹈是一种相互表现、促进的统一体。孩子们非常喜欢音乐,音乐能带给他们愉快、美好的情感体验。恰当地,不断地给幼儿提供适宜的音乐刺激,能够激发起幼儿的舞蹈热情,他们就会饶有兴趣地进行舞蹈创作表演。久而久之,随着音乐,他们能够自信地表现自我,并逐渐培养出喜欢参与舞蹈创作的兴趣。
让孩子欣赏音乐,不用拘泥于只听儿歌,各种音乐都可以涉猎,让孩子感受和体会音乐节奏,用舞蹈语言反映音乐的各种形象。妈妈自己也要示范、引导孩子做一些动作来配合音乐和歌词,比如:表演小猪就用鼻子拱一拱;表演鸭子就半蹲着外八字走两步等。一开始孩子不知道怎么表演,妈妈先做示范,模仿小鸭走路一摇一摆的样子。当孩子有兴趣地演小鸭时,妈妈可以问:“小鸭子还会干什么?还可以做些什么动作呀?”这时孩子就做出了小鸭叫的动作,小鸭游泳的动作,虽然动作很搞笑,但却是孩子学习思考的结果。这样,孩子在已获得的模仿经验中深入学到更多的本领,无形中激发了学习舞蹈的愿望和乐趣。
妈妈在给孩子做示范时,速度要放慢一些,动作要放大,以便于孩子观察模仿。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舞蹈学习也应该让孩子感到是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娱乐。妈妈应根据孩子的天性顺应他们的心理,用做游戏的办法培养他们的兴趣。如玩《小鸟找窝》时,妈妈可以扮成鸟妈妈,让孩子扮小鸟,并且跟着鸟妈妈学习各种本领。孩子学跳手绢花,妈妈可以多买几种颜色的手绢花,然后让孩子自由选择,当孩子拿到自己喜欢的手绢花跳舞时会显得格外高兴。然后妈妈在前面做示范,让孩子在后面跟着学,妈妈在做示范时还要伴随着语言的讲解,还可以面向孩子做镜面示范。这样的家庭舞蹈活动,也是很好的亲子互动活动。
妈妈自己首先要热爱音乐,随时展示对艺术和美的欣赏。如果感觉到位,也可以时不时亮相一下,一定会吸引孩子的目光。
孩子爱跳舞,在感受艺术、锻炼肢体协调性、大胆表达自我的同时,也是精力合理发泄的一个渠道。
教员的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保持他的注意力。
——【英】洛克
一面墙,随意画!
只要孩子喜欢,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绘画。
我家有一面元元习作墙,贴满了孩子从两岁开始,随意涂抹的作品。随着作品的增多,墙面愈加凌乱,但我却一直没舍得清理,每天用餐时对着这面墙,就想起元元稚嫩的小手在纸面上涂抹的情景。看到那些他自己取的作品名《花裙子》、《两只警察青蛙》、《金鱼三剑客》、《峨眉山上的小亭子》、《有尾巴的金蛋在飞》……总会会心一笑,感到无比温馨。直到今年六月,经元元同意,我才准备稍微处理一下这面墙,取下几幅边缘卷曲的大作,收藏起来,把元元的新作更新上去。
让孩子绘画,不一定要他成为画家、美术家,作为一种兴趣,能够陶冶性情,已属不错,它能伴着孩子成长、丰富生活,使生命更充实,让孩子的童年记忆更有灵性,更富色彩。
绘画一方面可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训练手眼协调,同时也可以培育出孩子的空间感、审美能力、创意、结构能力、观察力以及专注能力,对孩子建立完整的人格甚有助益。一般来说,孩子到了三四岁,大都会十分喜欢“到处乱涂乱画”,其实,这也正是孩子学习绘画的启蒙阶段。
绘画作为一种符号表征形式,是人类心智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也是孩子认识世界、进行交流的手段与工具。绘画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和表达方式,绘画中蕴涵着孩子们的思想与活动。孩子随意画下的一根线条、一个图案、一种色彩,都是通向孩子内心世界的地图。
在孩子绘画的启蒙阶段,妈妈态度如何、采取的方法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孩子日后绘画的兴趣,以及用画笔表达自我的自信能力。
记得元元初只是在纸上胡乱涂抹,当他会随意画出圆圈时,兴奋得不得了,一直不停地画圈,一层一层的,一团乱麻。“啊,元元画了个好棒的钢丝球!”我找来刷锅的钢丝球给元元看,他乐了,画得更起劲了。
后来,元元在绘画班学儿童画,又碰上一位学过儿童心理学的文老师,元元画画的兴致就更浓了。在文老师班上,各种材料都可以是绘画的原料。有时在白色布袋上作画,有时在扇面和纸板上作画,有时在彩纸上做拼贴画,还配合彩陶等各种手工,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
有一次,文老师问道:“你们希不希望爸爸妈妈在卫生间也能想到你们,而且非常非常爱你们呢?”小朋友们都说“希望”。我看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老师卖的什么关子。接下来,老师先安排小朋友在白纸上画了一棵圣诞树,再用双面粘纸粘贴到透明塑料卡片上,然后在卡片上蘸点水,就可以贴在卫生间的瓷砖墙面上了。在透明卡片的正面,还可以用马克笔再装饰一下。元元就画了许多棒棒糖在上面。这张大作真的在我家的卫生间展示了很长时间,有时掉下来,就在背面蘸点水再贴上墙。每看到这张画,我就会想起那天上课的情景以及元元亲手把画贴上时的高兴劲儿。
作为孩子绘画的启蒙老师,如此的灵性、开放自由的心态以及极尽所能的创新能力,是比绘画技巧更为重要的能力。
还有一次,文老师正在教孩子们画水彩画,琳琳的妈妈来接女儿了。琳琳马上把自己刚画好的画递给妈妈,妈妈拿着画,掉过来转过去地研究,还是没有看出女儿画了什么。“这是什么呀?”妈妈小声问琳琳。
“是猫呀。”琳琳话音还未落地,妈妈就说道:“不像猫啊,你看,猫的尾巴……你再来画画……”妈妈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对猫的理解,却没有瞥见琳琳的小脸已经黯淡下去,没有一丝提笔的兴趣了。
当孩子对某些活动有兴趣时,妈妈们如果能理解孩子,并不停地表现出由衷的赞赏,给予孩子的鼓励,才能促进孩子能力的逐步提高。
只要孩子喜欢,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绘画,妈妈好采取开放的态度,任孩子随兴发挥,画什么、怎样画,让孩子自己决定,不要干涉或阻挠,只负责担当鼓励的角色。平日可以准备充足的画纸、画笔,让孩子“灵感”一到便能随时挥笔。至于孩子的画画技巧如何、有否进步,需按孩子的各个阶段来培养,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
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妈妈不能想着要让孩子画成什么样子,因为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会让孩子感到厌倦、产生抵触等不良情绪。面对孩子“乱七八糟”的涂鸦作品,“一点都不像”、“就会瞎画”、“怎么又画到墙上了”的斥责是为忌讳的。“这个线条画得蛮流畅的!”、“用色很大胆”、“看得出你在用心画”、“能专心画这么久,真了不起”……这样的鼓励是更明智的。
如果孩子喜欢在一张大纸上随意乱画,画大大的图案,妈妈不要怪孩子浪费,不必要求孩子非要从某个地方开始画,以免造成孩子过于拘谨的习惯,而应通过孩子大胆的创作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自信。
孩子在刚开始对绘画感兴趣时,往往会停留在形象片面、单调的层面上。这时,妈妈可因势利导地让孩子画出更丰富的画作来,这对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增强孩子的绘画兴趣,都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孩子画了一个瓜子形状的图形,在圆头处又画了一条线,妈妈可以很感兴趣地问她画的是什么,孩子回答是“小老鼠”,那么妈妈就可以做以下顺势诱导:
“哦,真像小老鼠,小老鼠除了有尾巴以外,还有什么呢?”
“还有眼睛、嘴巴、耳朵。”
“嗯,你真能干,想一想小老鼠的眼睛、嘴巴、耳朵都长在什么地方?画出来给我看一看。”
……
“画得不错,咱们给这张画起个名字吧。”
这时妈妈可以再引导孩子说出《小老鼠偷米吃》的名字,或其他的名字,后写上画画的人名和日期。
“这么好的画可不能随便丢了,把它放到什么地方呢?”
“贴在门上。”
2011年2月,从外婆家过完春节回家,图画班要求交一份作业,题材随意。元元不知道怎么下手,我启发他说,就画你在外婆家印象深的事。20分钟后,孩子完成了他的作品:纸的边框布满了彩色气球,右下方是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杯牛奶和一个苹果。一个小男孩——相比整张纸,比例很小——在看电视。题目是:妈妈、大姨和外婆去买鱼缸,我自己在外婆家看电视。
我学过儿童心理学,知道他画的正是他自己的心理体验,一份“真实生活”:一个小男孩的孤独、勇气和对环境的接纳。老师和我都很欣赏这张画,抛开它的色彩、构图不说,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创作中动用了手指、眼睛和大脑,真正是一幅“用心之作”。
一位成功育子的妈妈回忆道:“记得孩子三四岁时,我给他买了大量拼图、图形重组、七巧板、变幻魔方、滑块类的智力玩具,也鼓励他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玩具。后来他初中的化学老师和数学老师发现,他在上课听讲和课下复习时,会经常把老师的语言,在书上画成图形,来理解和记忆。他的书上,几乎标满了符号语言。我不知道这是否和他小时候的涂鸦、图形训练有关,但他在中学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他并没有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学习他的功课上,或许,这就是图形给他带来的思考能力!”
其实,孩子绘画应着眼于“童趣”。只有充分自由、无拘无束,才能令孩子身心投入。当孩子拥有独立的空间,感到受尊重时,自然发挥出天赋才华。所以,让孩子随意画,自由发挥,才是培养孩子绘画兴趣的良方。
让孩子绘画,不一定要他成为画家、美术家,而是让孩子的童年记忆更有灵性,更富色彩。
如果孩子喜欢在一张大纸上随意乱画,妈妈不要怪孩子浪费,不必要求孩子非要从某个地方开始画,以免造成孩子过于拘谨的习惯,而是通过孩子大胆的创作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自信。
有件事是我们无法教他(林书豪)的,他的心,他的内心世界十分巨大。
——林书豪的球队教练
什么才是好的技能?
把孩子变成极具竞争力的通才来为这个新世界做准备是没用的,因为我们预料不到他们在今后二十年所需要的技能。
塞达斯曾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一位神童。他的父亲原为哈佛大学的心理学荣誉教授,他认为,人的大脑和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训练而不断增强的。为了证明这一论点,他决定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进行一系列的教育试验。
塞达斯出生之后,父亲便在他的小床周围挂满了英文字母,并在他耳边不断地发出这些字母的读音。六个月后,父亲的教育初显“神效”,小塞达斯已经能够把26个英文字母全部记住了,而且能够读出声音。
父亲对自己的教育成果感到非常的自豪,紧接着,他又用各类教科书取代了小塞达斯的玩具,让他独自苦读。这样做的结果确实让小塞达斯的智力发展得很快,两岁他就能看懂中学课本,4岁时他已经发表了四篇文章,6岁的时候还完成了一篇解剖学论文。
但是,正当人们对塞达斯父亲的教育方法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时候,小塞达斯却表现出了一些反常的举动,比如,在不该笑的时候傻笑。其实这是因为父亲的过分施压使他的神经系统开始失常的一些初期表现,但父亲却忽视了这个危险信号,继续对儿子进行试验。
塞达斯在12岁那年被哈佛大学破格录取了。正当人们艳羡地谈论着这个天才神童的时候,他却在14岁那年因患病而住进了精神病院。尽管治愈后,塞达斯又返回学校继续上学,并取得优异成绩,但是他早已对父亲的“试验”和人们的赞扬深恶痛绝。他热切地渴望过一种正常人的平凡生活。于是,他离家出走,改名换姓,在一家商店做了一个普通的店员。
父母为了孩子不确定的将来牺牲现在,寄望于野蛮的教育,对于一个身心十分稚嫩的孩子来说,如何能够承受得了长期的重压?
把孩子变成极具竞争力的通才来为这个新世界做准备是没用的,因为我们预料不到他们在今后二十年所需要的技能。可以确定有价值的事情,就是培养孩子的人格特质,例如诚实、毅力、应变力、乐观和同情心。千百年来,这些特质始终会令人受益。犹太教育家的建议是,“假使你的孩子具有成为面包师傅的才能,就别要求他成为医生”。他们认为,每个小孩都是以上天的旨意创造的,要是我们忽略孩子内在的种种力量,迫使他活出我们所谓的非凡成就的话,我们就破坏了上天的旨意。更有破坏性的是,有些父母喜欢用自己子女的成就,来获得自身的安全感和个人荣耀,或是达成自己当年未能实现的梦想。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做妈妈的愿望,于是有些妈妈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钱财,一天到晚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妈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孩子精神健康的培养;只削尖脑袋想让孩子拥有好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对于孩子的教育,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掌握知识、主动探索的能力。主动学习与被动灌输,知识对人生所形成的影响肯定不一样。因此,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让孩子主动学习,远比灌输知识更重要,更迫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在未来社会里,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不会自行更新知识的人。是否具有学习能力居然被提高到是否要被列入文盲的地步,可见学习能力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
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社会,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因此,要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生存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的养成,主要取决于孩子的学习欲望,孩子们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需要学习什么,就会主动去找课题,寻找机会充实自己,这就是自我教育能力。
我国有句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的学习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仅依赖于孩子自身的探索,更需要妈妈的参与。因为妈妈比任何人都了解孩子的兴趣与个性,更有可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来。通过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贝尔纳说过:“良好的方法可使我们发挥天赋和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未知的世界对孩子来说,永远是新鲜的,好奇的,妈妈要不断地引导孩子学习新知识,在接受新鲜事物中,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在3~6岁时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电灯为什么会发亮?”“电话为什么能说话?”“水龙头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等等。他们的小脑袋精力无穷,似乎从未停止过思考。
我从不会忽视元元的任何一次追问,更不会嘲弄、批评、冷淡他的提问,我很清楚,如果那样做,无异于抹杀孩子的智慧幼芽,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对孩子不懂的问题,我一定会认真回答,或者马上邀他一起翻书、上网找答案,从不敷衍了事!如果暂时说不清楚,我会告诉孩子,自己弄明白后一定会告诉他,希望他能谅解,耐心等待一两天。做妈妈的切忌不懂装懂,欺骗孩子,这样在失去孩子信任的同时,也给孩子留下了“妈妈不负责任,不求甚解”的恶劣印象。
有这样一种平衡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只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一张纸条上写着“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上则写着“世界为我而造”,就能获得一种平衡,因为崇高和平凡是水乳交融的。我们养育自己的子女,并不是寄希望他们成为救世主,而是让他们活出自我。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做出独立的判断,活出真我。而教育的境界,则是自我教育。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举过这样一个实例。
有一天,一个男孩问:“竹管里有空气吗?”陈先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了一根两头有节的竹管,在竹管上钻了一个洞,然后把竹管放在了水盆里。这时候,一个个小泡从洞里冒出,孩子们欢呼道:“空气!是空气!”他们自己得出了答案,显得格外高兴。
不直接灌输答案,而是启发孩子观察、思考,得到答案,是教育的更高层次。
马斯洛针对人的“自我实现”提出了8条建议:
1.集中全部精力去充分地、生动地体验每一个时刻。
2.把生活看作选择的一个过程,然后去选择它。
3.倾听你自己的声音,相信你内在的需求。
4.对你自己负起责任。
5.不墨守成规,勇于表现真实的自己,敢于与众不同。
6.欣赏自己的所作所为,并努力做得更好。
7.创造更多更好的经历,用积极的眼光观察世界和人生。
8.不糊弄自己,认清自己的辩护(不是凡事推脱责任找借口,或迁怒他人),并且找到放弃的勇气。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要给孩子有意识地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尝试,终成就自我。
暑假的一天,埃里克带着自己的三个孩子到沙滩边修理小木船。
埃里克指着甲板上一块松动的木板说:“孩子们,我们先把这块木板钉上吧。汤姆,过来帮我压住这块调皮的木板。还有你,乔治,快去,帮我把工具箱里的大钉子和锤子拿来!”
一切准备就绪后,埃里克说:“儿子们,你们自己动手修理小木船好了,爸爸得坐下来休息一会儿!现在要看你们的表现了!”说完之后,埃里克就坐到了4岁的小女儿菲比的身边,和她玩了起来。
可是,还没有到五分钟,在一旁修理小木船的兄弟俩就吵了起来。汤姆埋怨乔治差点把钉子钉在自己的手上,乔治说汤姆没有压好木板,两个人越吵越激烈,修理工作自然停了下来。
埃里克急忙对他们说:“喂,喂,两个能干的小工匠,不要吵,不要吵,让我给你们做个示范,你们就知道怎么干了。我之所以让你们动手修理小木船,是想让你们知道光有勇气和蛮力是做不好事情的,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另外再加上十个灵活的手指,才能做好修理的工作!”
于是,从如何握住一颗小小的螺丝,到应该使多大的力气才能拧紧这颗螺丝;从怎样调节一只扳手的开口大小,到怎么做好手脑结合的工作;从钳子不同的种类到其使用,埃里克一一对两个孩子作了详细的讲解,同时还让孩子亲自做一下,加深体会。
很快,两个孩子就学会了怎样正确地使用工具,他们又自己动手修理起了小木船。
无论做任何事情,经验和知识都是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孩子都是在不断摔倒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父母与其援手扶持,不如传授给孩子爬起来的勇气和方法。
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对一些物质、现象有感性的认识,对孩子经验的积累,非常有益。在大自然、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或日常的生活场景中,即便是孩子没有发问,妈妈也要主动给孩子讲一些“为什么”。不要以为孩子小,听不懂,就在他们似懂非懂的时候,认为他们已经掌握了知识的要领。
父母为了孩子不确定的将来牺牲现在,寄望于野蛮的教育,对于一个身心十分稚嫩的孩子来说,如何能够承受得了长期的重压?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做出独立的判断,活出真我。而教育的境界,则是自我教育。
儿童的天性明显地要求直观性。如果教儿童5个他所不认识的字,他会长久地受这几个字的折磨,但是,如果你把20个这一类的字和图画联系起来,儿童就会飞快地掌握它们。
——【前苏联】乌申斯基
听说训练,架构幼儿的知识世界
妈妈要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一个“听”的环境。
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天早晨7点起床后,件事就是打开音响,播放一段柔和的古典音乐,等元元醒来后,再换一张节奏明快的光盘给他听,让他的频率随之转换。这个仪式意味着愉快一天的开始。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幼儿在快乐的教育中要建构三个世界:建构完整的精神世界——真爱、诚信、责任心;架构智慧的知识世界;建构美好的生活世界。
就架构智慧的知识世界而言,听说训练是刺激幼儿大脑发育的重要一环。
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充分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能够促使大脑各部分机能积极活动,形成积极的条件发射,调节大脑的各种功能,如果孩子大脑的各个功能区都能够发挥出大效能,他就将会成为一个聪明伶俐的人。
在五官中,首先要发展耳朵的听力,因为婴儿的听力比视力发展得要早。在5岁之前,孩子对世界的感知更多来源于耳朵,而不是眼睛。因此,这一阶段妈妈要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一个“听”的环境。
孩子喜欢能制造声音的玩具,而且声音越是复杂,对他的听觉发育越好。孩子的听觉在出生时就已经得到了完全的发育,到了1~2岁时,已经能够辨别音调和音质的不同。
妈妈悦耳的歌声是对孩子好的刺激,妈妈可以给孩子朗读优美的诗歌,听各种音乐光盘,听各种声音,从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从而训练方位听觉及对不同音调的辨别能力。如给孩子身上系一个小铃铛,让孩子听摇铃声、注视摇铃,并引导孩子去摇动摇铃,使它发出声音。从房间的不同地方向孩子说话或摇铃铛,看他会不会听到并用眼睛追寻声音的来源。
较大的孩子可以在安静的环境里,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听力训练,还可加以音调强弱、速度快慢的控制。如:妈妈控制说话的语调,唱歌时采用不同韵律和节奏等循序渐进地给予声音刺激;还可让孩子聆听鼓声、铃声的强弱及快慢、次数,逐渐从“听觉记忆”发展到“语言表达”。
培养孩子的听力,也是培养孩子早说话的过程,无论是听觉训练,还是语言训练,都要注意趣味性,要在孩子兴趣盎然的游戏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说话;还要注意所教词语的形象性,即为了使孩子逐渐掌握丰富的词语,应尽量使这些词语能同所代表的事物对应起来,让词语和具体物象一起印入脑海。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宝贵的钥匙。”
学龄前,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极为迅速,到了4岁左右,他们变得特别爱说话,即使一个人的时候也会自言自语地边说边玩,跟小朋友或大人在一起时,话就更多。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来讲,他所接触到的任何对象都是有生命的,天上的太阳、月亮,地上的树木、花草,甚至是社区里的秋千、健身器材等,都可以成为他们交谈的对象。
在这一阶段,可以从复述言语和故事入手,大人讲一句,孩子跟一句,从简单规范的短句教起。如“宝宝爱看书”、“我要小便”等,然后教长一点的句子。要讲普通话,把词吐清楚,力求说得准确。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可以引导孩子简单复述故事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情节,只要孩子能说出个大概,哪怕是几句话都要热情鼓励和称赞。刚开始孩子会很吃力,妈妈可以根据故事过程用提问的方式加以引导。
我在给元元讲《莎娜的雪火车》时,是这样引导的:“有一天,莎娜和鲁鲁发现了什么?”孩子会说“雪地上有两行印”,接着我附和着问,“然后他们做什么了?”“搭了雪火车。”“火车上有谁呀?”“莎娜和鲁鲁,后来又有狐狸、狼……”“对,他们都想坐雪火车。他们开着火车,顺着印走,发现一个……”“一个大雪山,站起来了,变成一个大雪人。”“那两个印是谁留下的?”“雪人。他用雪橇留下的。”……直到孩子讲完。
值得注意的是,妈妈在教孩子学语言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要自顾自地说,因为这会使孩子只听而无机会说;不要提问题太多,因为孩子在诸如“这是什么”一类的问句中,并不能学到什么语言,反而增加他们的紧张。
妈妈要在孩子回答后,适时肯定并重复孩子的话,在重复的过程中,用规范的语言调整孩子的回答,不露痕迹地帮助孩子增加词汇量,帮助孩子掌握词句的规范用法。
例如,孩子说“小花猫在尿尿”,妈妈答“你观察得很对,这只小花猫在花园里小便,它在给花草浇水施肥呢”。这样,孩子从反馈中得到的启发会更多,他可能会接着问“施肥是什么意思”,这样,便促进了孩子的思考。
不要使用复杂的语言教孩子,而要使用短句,并且突出所教的单词,把它放在句子中,不要只说不演示。要充分调动孩子的视、听、嗅、触等各种感觉器官,辅以相应动作,使孩子懂得说话的意思。
妈妈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任务就是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增强他们说话的连贯性。
妈妈不要使用复杂的语言教孩子,而要使用短句,并且突出所教的单词。
妈妈自己不要自顾自地说,因为这会使孩子只听而无机会说;妈妈不要提问题太多,这会增加他们的紧张。
妈妈要在孩子回答后,适时肯定并重复孩子的话,在重复的过程中,用规范的语言调整孩子的回答,不露痕迹地帮助孩子增加词汇量,帮助孩子掌握词句的规范用法。
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重于剑戟。
——孙子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在孩子专心做事时,妈妈及家人好也坐下来做些安静的活动。
孩子年龄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时间越短。幼儿一次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至多也只有15分钟,这是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情况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好转,然而我们并不能被动地等待孩子自我发育的完善,否则将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习效率。
仔细观察孩子,我们会发现无论个别差异如何,只要是喜欢或感兴趣的事物,孩子都会集中注意力。
查看各种不同的有关提高注意力的文章,可以发现锻炼注意力的大原则,无外乎:一是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专心做好一件事;二是给孩子创造不受干扰的环境;三是尽量让孩子钻研有兴趣的事物。
首先,帮助孩子把目标具体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很容易受短期的、比较具体和明确的强化物所左右,而不容易受遥远的、比较抽象和模糊的东西所影响。学习虽然意义重大,涉及孩子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可对孩子而言,毕竟是比较遥远和抽象的;而看电视、吃零食之类的事情是一种十分明确的诱惑,可使孩子获得即时的满足,因此孩子常常不能抗拒后者的吸引。为此,就特别需要父母想办法,把一些长远的目标具体化,增强它们的激励性。
其次,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年纪小的孩子注意力稳定性差,容易因新异刺激而转移,这是学前期幼儿的普遍特点。当孩子安心做一件事时,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简单的环境。例如,孩子玩安静游戏或看图书的地方应远离过道,避免他人的来回走动影响孩子的活动;墙面布置不应过于花哨;电视、糖果等可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物品也应摆放在较远的位置。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应随意打断孩子而让他做另外的事。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正聚精会神地玩着插塑或搭积木,妈妈走过来问问孩子吃水果了吗,一会儿奶奶又走过来让孩子去喝果汁,爸爸又叫孩子帮忙去拿样东西。孩子短短几分钟的活动被大人们打断数次,时间一长,自然无法集中注意力。
在孩子专心做事时,家人好也坐下来做些安静的活动,切忌在旁边走来走去,打扰孩子。
我认识的一个男孩子今年刚刚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十多年前,孩子的父母曾告诉我,这孩子的优点就是做事专注。小时候,孩子是姥姥带,姥姥喜静,爱织毛衣,或是缝补衣服。每当姥姥静静地做这些事时,孩子也在一边安静地玩耍,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注意力非常集中的习惯。这个习惯对孩子的学习生涯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让孩子集中精力干一件事。
家长要注意孩子平时的表现,当孩子做事不彻底时,要鼓励他把事情做完。不管是在孩子玩积木还是画画时,都不要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