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8119113
推荐理由1:波西米亚人的精神苗裔所写的一部“笑忘书”,采用特别的生命行走方式正告它的读者,自由比什么都重要。它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芒令人着迷,不可思议,建议你只读一遍就好,阅后即焚,因为它的主人不怀好意,她在诱惑你抛开现在唯恐失去的事业和生活。
推荐理由2:资深媒体人、作家、视觉艺术家叶丹的欧洲独行之旅,发现也许你去过但似乎又从未去过的欧洲,内含100多张精美图片
波西米亚人的精神苗裔所写的 “笑忘书”
以特别的生命行走方式,发现也许你去过但似乎又从未去过的欧洲
本书不是心灵读者,更不是旅行攻略,它是波西米亚人的精神苗裔所写的一部“笑忘书”,它采用一种特别的生命行走方式,正告它的读者,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l 遇见艺术:高炀《为无名山增高一米》、巴特罗公寓、圣家族大教堂、凡·高墓地、赛尚《泉》、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l 遇见故事:向房客布置作业的大学教授、收集黑胶唱片的房东、抠门房东、在爷爷餐馆帮忙的脚踝纹着“夏”字的希腊青年、吼“我”的男人、亲“我”的大妈……
l 遇见成长:孤独是孤独人的功课。我完成了它。我开始在现实里做梦,在梦里活出自己的现实。
l 遇见另一种生活:在布鲁塞尔游荡的英国女人、行动大于语言的R姐、闯荡西班牙的阿根廷女孩、女铁匠、做烟斗的爷爷……
在这本书中,文字很轻,风景很大。它发出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芒,令人着迷,不可思议。建议你只读一遍就好,阅后即焚,因为它的主人不怀好意,她在诱惑你抛开现在唯恐失去的事业和生活。
自 序 出走趁年华 / 001
【窥探者】
黑胶唱片 / 006
自找的作业 / 017
折磨人的夜 / 027
【偶遇的女人】
带我逛布店的女人 / 038
在布鲁塞尔的英国女人 / 049
街角的店 / 057
【一角巴黎】
琥珀兄弟和法学博士 / 066
凡·高墓地 / 075
那些影子射进了心里 / 085
两个爷爷 / 095
艺术的大门不好进 / 107
【无酒的波尔多】
没有参观酒庄就没到过波尔多? / 118
我终于忍不住炒了一顿饭 / 129
It Is My Pleasure / 139
【转弯去了巴塞罗那】
他们都来自阿根廷 / 146
人在他乡 / 159
Tina 和我 / 165
高迪是“外星人” / 177
【陌生的时尚之都】
励志姐 / 190
误闯“粮仓” / 203
【晕晕的威尼斯】
抠门房东 / 214
哥哥的耳朵 / 227
偶遇《为无名山增高一米》 / 235
【我终于去了条条大路都能通的罗马】
无意义的对聊 / 244
认真的房东,乐观的翻译 / 253
撞上梵蒂冈 / 263
【希腊半日】
不光有蓝色 / 279
再来希腊我带你去文身 / 289
吼我,亲我 / 299
后 记 在梦里活出自己的现实 / 305
华 少 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
终于等到叶丹出书了。她的文字让我惊喜,很像我*早时候认识的她,聪明、感性,总有不一样的发现。在熟悉到麻木的地方发现新的小美丽是她的强项。大概十年没见,居然见字如晤,但愿你读的时候也是一样。
小 鹏 中国职业旅行*人,《背包十年》作者
这本书并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可以在欧洲吃到什么、住在哪里,更多的是关于一个人的成长。可能已过而立的人谈成长显得有点矫情,但成长是一生都要去面对的事情。任何时候,我们都有可能经历追逐梦想时的兴奋,面对低谷时的沮丧,抵达高峰时的骄傲以及*终慢慢回归到内心的平静。叶丹做到了,希望你也能做到。
钟二毛 作家,知名电视节目嘉宾、评论员
在叶丹的文字里,人是比风景重要的,细节是*耐人寻味的,感悟是来自岁月深处的。这样的旅行文章,沉淀着她的阅历、真情和智慧,值得细心品读。
南兆旭 著名出版人,自由撰稿人
人常说,猫有九条命,其实一个人可以拥有的不只九条命,如果她在别人一样的年龄里,行走了更多的地方,经历了更多的事情,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体验了更多的发现……生命也会变得更加广阔与丰盛。我们只是想看看,在这本书里,叶丹姑娘是怎样用自己的目光探望这个世界其他角落里的人。
凡·高墓地
联系不到巴黎的房东,却被路过的眼镜儿男安顿了行李,于是我从一个倒霉蛋儿摇身变成了幸运的旅行公主。更幸运的是,一位正好在巴黎的女性朋友“捡”到了我,并把带我到了奥维尔小镇。这里是凡·高后待的地方。
我对小镇是有情结的,希望可以从生到死都在一个地方。
奥维尔小镇上,到处都有凡·高当年的足迹
我梦里的小镇是这样的。安静,人少,大家是彼此都认识、家家都相熟的那种真正的邻里。有明显的四季,至少植物的种类是多样的,色彩会随着季节变幻。建筑不是以高矮论的,要有历史。所谓的历史,并不是动辄上千年上百年的历史,破烂不堪、无人居住的房子,而是外观简洁内里实用的几代人共同的生活空间。走进一户人家,随便一个墙角就杵着主人奶奶的奶奶用过的落地灯,日常的锅碗盆碟都是至少服务了三代人或者以上的,桌上的鲜花、碗里的香料都是院子里随手摘的。
镇上的路是石子的,青石板的也行。反正是那种能衬托出马蹄声的、雨后更是别有质感的路。有教堂的钟声,后山上奔跑的孩子,通往铁轨或者湖边的羊肠小道,有时被芦苇遮挡、有时被簕杜鹃覆盖的院墙,每天下午固定时间飘出香味的面包店,小到只能容纳一张桌子的咖啡馆,有技艺高超的医生和美貌温柔的护士的诊所,还有,只有课业没有压力的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
奥维尔几乎具有我梦想中的小镇应该有的绝大多数配置。而当我在巴黎的街头手足无措的时候,朋友一句“我们去看麦田吧”,把我从棘手的现实拉到了奇幻的天堂。
麦田里现在只是一望无垠的荒草。在烈日下,荒草干枯得好像身材健硕而脾气暴烈的老头儿,有种惹不起的气势。我跟在朋友身后,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偶尔举起相机便是满满的自信,知道那被收录的定是色彩饱和的影像。
奥维尔小镇里设置了26 幅凡·高的画作与原景的对照图,以至于每走几步就能看见一处。站在画前望向建筑,自然会幻想他当年绘画的时候站在这里的样子。不知道那时候镇上的人是不是也这么少?一切是否也都如此宁静?
面包店不大,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即使不是很饿的人也能被牢牢地吸在玻璃橱窗前。面包、蛋糕们英姿飒爽,好像仪仗队一样等待着人们检阅。我觉得香味儿是柔软的,颜色是奇幻的,想象着咀嚼起来的味道是“奥维尔”的。店里就一个姑娘,年龄不详的那种,一个人包揽从迎宾到销售再到取货和结账的所有工作,干净利索。
当年,印象派大师们纷纷离开巴黎,到诺曼底和法国南部寻找灵感,但凡·高却来到了巴黎北部的这个小村庄,在此度过了生命中后的七十天,留下了七十余幅巨作,后在那片麦田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站在凡·高墓前,我的内心居然并不激动。不论一个生命曾经多么炙热,结束了,便陷入无声。无一例外。
小镇上画了凡·高像的墙
这个墓园里还有其他人的墓,杂草丛生的、花团锦簇的、无任何装饰的,不论何种风格都无阴森之气,反而有生命力旺盛的感觉。去坟场参观,听起来挺让人毛骨悚然的,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阴森和阴郁。我之所以有胆进墓园,除了女友的推荐和陪伴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几年前曾经跟着一些旅行达人参观过香港的墓地,导游除了讲述了一些葬在此处的名人的八卦之外,还指引我们如何解读墓碑上的文字、雕塑、照片等,以及如何从墓碑的纹饰、材质和文字来了解时代背景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确,西方人的墓地和中国传统的坟堆在气氛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站在凡·高墓前,我的心干净且安静。
他和弟弟都安葬在这里,彼此相邻。他们的墓碑上爬满了绿萝之类的植物,没有其他。
没有举起相机,因为我没有办法征求他们的意见:“请问我可以拍照吗?”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所有的行为在墓地都显得多余。这一刻,我想,人的存在感真不是在虚拟世界里刷出来的。麦田、蓝天、微风和我们的呼吸,都是那么宁静而真实。你甚至能感觉到毛孔的收缩。在这个世界著名的艺术家墓前,比站在他的画作真迹前还令人震撼。触动人的可能并不是生命的创造力,反而是静默的力量。不论你是谁,躺下了,都是一样的。
人的结局,无比平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