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7008963
编辑推荐
清新的文笔下古老意大利的曼妙风情高雅迷人行走的光影中一个率真女子的内心美丽世界完成一次修炼
内容简介
这本图文并茂的书文风清新,作者以女性化的视觉描述了众多意大利的人文风俗和历史故事:水城威尼斯的光影水波、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维罗纳的红酒还有著名的猫屎咖啡……带领读者领略美景的同时品味人生,经历一场充满探索和思考的人文之旅。在该书写作方法上,蔡紫芬采用了一种灵活多样的“散点透视”。这种方法颇有些电影“蒙太奇”的风格,也可以说是意识流的写作方式。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根据脚步的变换,随时随地地记载了眼前所见景点的形状、外貌特点、历史,*重要的是,还记下了由这些景点带出来的思绪。
目 录
01 米兰的冷与暖 1
02 天边的故事 17
03 维罗纳的爱情 35
04 遇见威尼斯 59
05 比萨斜塔的斜与正 83
06 佛罗伦萨在等我 91
07 不逝的『罗马假日』 107
08 斗兽场 123
09 梵蒂冈小记 129
10 地震惊魂中的遐思 145
11 咖啡随想 153
后记 164
免费在线读
遇见威尼斯
“没到过威尼斯,就相当于没到过意大利。”因此,整个意大利之旅,威尼斯——这个“亚得里亚明珠”是最让我向往和期待的。原因是,她已经被无数中外文人墨客写入文中、摹在画上、摄入镜头。今天,终于有机会走近她。我想试图看看面纱后面她的真相。
朱自清先生是从火车站进入威尼斯的,写下《蓝蓝的威尼斯》的马信德先生是坐飞机来到威尼斯的。而我,则是从维纳托大区坐船出发,欣赏着一路喜人的风光,听着脚下欢快的流水声进入威尼斯本岛的。
威尼斯素有水城之称,乘船而来,应该会更有一些趣味或者更“名正言顺”一些吧——我这样想着。大师们或许因为手段高明,所以才“另辟蹊径”,敢于“逆水而行”。
在他们面前,我是地道的小学生,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坐船吧。“这里没有汽车,要到哪儿,不是搭小火轮,便是雇‘刚朵拉’。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一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朱自清先生的笔力实在不枉大师之称,刚一进城,就是把威尼斯画得活灵活现。
朱自清先生说,这里很像中国的江南。的确很像,满眼的绿色和明明灭灭如多情的眼眸的碧波,“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我坐了一段“刚朵拉”,从“翠酽”的梦中游了一圈后,离船登岸,即迫不急待地奔向圣马克广场——在拿破仑眼里,“威尼斯广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这话说得不知靠谱不靠谱——因为,拿破仑没有提供实证。
而在朱自清精致的笔下,这座广场美仑美奂:“威尼斯最热闹的地方是这儿,最华妙庄严的地方也是这儿”。刚一踏上广场,首先让我震撼的是和煦的阳光罩着的大教堂——这是一座独具一格的建筑风的建筑,集合了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的混搭风,是色彩与线条构织的辉煌,美得令人窒息。
教堂虽只有三层,却显得高耸入云,顶层的墙面“用白的与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素朴的方纹,在日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相比朱自清先生的视角,我就显得笨拙得多。朱先生一定是在陆上看完,离开后还不断回望这座教堂,他写道:“这所房子从运河中看,好像在水里。下两层是玲珑的架子,上一层才是屋子;这是很巧的结构,加上那艳而雅的颜色,令人有惝恍迷离之感。”
不知不觉间,黄昏来临。
落日余晖下,广场真的是“既有节奏起伏,又很匀称和谐”,如梦如幻。广场四周的运河、公爷府……井然有序,庄严排列,而作为广场“主人”的圣马克堂,更是端庄肃整、凛然生威。
朱自清先生提到过,在教堂右边有一个小方场,那里有一个钟楼。我专门跑去一看,果然,那个钟楼填补了广场的一个空白,不事张扬,却凭添了几分韵律感,正如他所说:“好像我们戏里的大将出场,后面一杆旗子总是偏着取势”。“势”者,在此大约就是和谐的意思吧。
此时,我不由得从内心深处感谢上苍,赐给我们一个如此富于才情的朱自清,他描绘出的圣马克广场正是一个沉醉的美妙所在,广场上的建筑物“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
徜徉在广场上,面对美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留恋感。仿佛是对一个人的感受那样,虽谈不上深爱,却已经开始想依着他、靠着他。
为了给自己在这里多盘桓一会儿找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于是,我溜进一间咖啡馆,挑个舒适的姿势坐下。环顾着这座蓝色水城的一景一物,握一杯咖啡在手,温暖、熨贴和懒散顺着指尖流遍全身。
眼前是一支小小的乐队,正在忘情地演奏着一支不知名的曲子——朱自清先生在他的著名的《荷塘月色》里描述月色时用过“芃妸玲上奏着的名曲”,灵感是否来自这里?
此时,思绪瞬间随着那鸽子自在地飞向空中……贡多拉、面具、海鲜大餐……涌进脑海,却不重要了。我醉心于意大利的小曲中。可惜现在不是夜晚,否则,听听那些夜曲,应该别有一番风味的。
朱自清先生在《威尼斯》中对夜色中的意大利小曲有过绘声绘色的描写:“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
如此美景,实在令人沉醉不知归路,只想放下红尘中的一切杂念,尽情地享受眼前这美好。
对于威尼斯来说,我是一个匆匆过客。带不走这里的美景,就把它们珍藏在心底吧。按照行程安排,我们第二天就要离开威尼斯——这座蓝如美梦一样的城市。
这时,心里安慰着自己:离开威尼斯,又何需不舍!行走中,谁能预期会遇见的那一切,走过的路,踏过的桥,戏过的水,邂逅的人,将会成为一个个美好的屐痕,葳蕤着人生的旅途。
告别威尼斯,最后一站经过太息桥。据说,以前,桥的一边是监狱,一边是法院,每次狱囚过堂都要经过这座桥,“一过此桥太息长”,所以得名。朱自清先生在他的名作《威尼斯》里说:“拜伦诗中曾咏此,因而便脍炙人口起来。”
想起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用咏叹调的方式咏出了“这头”“那头”——这太息桥恰是这样“两头”的一个联结点:一头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另一头是漫漫铁窗的生涯,好像是万能的造物主摆在人生之路上的两种诀择,路在脚下,何去何从,却需要人生智慧。
但我觉得,没有人会选择“漫漫铁窗”的那头。裴多芬曾经在他的诗歌里唱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比生命和爱情都重要。
我没有向桥那边多看,心里总觉得会看见扒着铁窗向外张望的眼睛,更担心碰上那眼睛里透出来的冰冷的绝望……
威尼斯的阳光可真好啊!
直泻下来,照着满城潋滟的水光,也照着太息桥。此刻,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身体与心灵一起在路上,自由如风,自在如阳光,想走就走,多可贵!
遇见威尼斯
“没到过威尼斯,就相当于没到过意大利。”因此,整个意大利之旅,威尼斯——这个“亚得里亚明珠”是最让我向往和期待的。原因是,她已经被无数中外文人墨客写入文中、摹在画上、摄入镜头。今天,终于有机会走近她。我想试图看看面纱后面她的真相。
朱自清先生是从火车站进入威尼斯的,写下《蓝蓝的威尼斯》的马信德先生是坐飞机来到威尼斯的。而我,则是从维纳托大区坐船出发,欣赏着一路喜人的风光,听着脚下欢快的流水声进入威尼斯本岛的。
威尼斯素有水城之称,乘船而来,应该会更有一些趣味或者更“名正言顺”一些吧——我这样想着。大师们或许因为手段高明,所以才“另辟蹊径”,敢于“逆水而行”。
在他们面前,我是地道的小学生,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坐船吧。“这里没有汽车,要到哪儿,不是搭小火轮,便是雇‘刚朵拉’。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一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朱自清先生的笔力实在不枉大师之称,刚一进城,就是把威尼斯画得活灵活现。
朱自清先生说,这里很像中国的江南。的确很像,满眼的绿色和明明灭灭如多情的眼眸的碧波,“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我坐了一段“刚朵拉”,从“翠酽”的梦中游了一圈后,离船登岸,即迫不急待地奔向圣马克广场——在拿破仑眼里,“威尼斯广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这话说得不知靠谱不靠谱——因为,拿破仑没有提供实证。
而在朱自清精致的笔下,这座广场美仑美奂:“威尼斯最热闹的地方是这儿,最华妙庄严的地方也是这儿”。刚一踏上广场,首先让我震撼的是和煦的阳光罩着的大教堂——这是一座独具一格的建筑风的建筑,集合了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的混搭风,是色彩与线条构织的辉煌,美得令人窒息。
教堂虽只有三层,却显得高耸入云,顶层的墙面“用白的与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素朴的方纹,在日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相比朱自清先生的视角,我就显得笨拙得多。朱先生一定是在陆上看完,离开后还不断回望这座教堂,他写道:“这所房子从运河中看,好像在水里。下两层是玲珑的架子,上一层才是屋子;这是很巧的结构,加上那艳而雅的颜色,令人有惝恍迷离之感。”
不知不觉间,黄昏来临。
落日余晖下,广场真的是“既有节奏起伏,又很匀称和谐”,如梦如幻。广场四周的运河、公爷府……井然有序,庄严排列,而作为广场“主人”的圣马克堂,更是端庄肃整、凛然生威。
朱自清先生提到过,在教堂右边有一个小方场,那里有一个钟楼。我专门跑去一看,果然,那个钟楼填补了广场的一个空白,不事张扬,却凭添了几分韵律感,正如他所说:“好像我们戏里的大将出场,后面一杆旗子总是偏着取势”。“势”者,在此大约就是和谐的意思吧。
此时,我不由得从内心深处感谢上苍,赐给我们一个如此富于才情的朱自清,他描绘出的圣马克广场正是一个沉醉的美妙所在,广场上的建筑物“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
徜徉在广场上,面对美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留恋感。仿佛是对一个人的感受那样,虽谈不上深爱,却已经开始想依着他、靠着他。
为了给自己在这里多盘桓一会儿找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于是,我溜进一间咖啡馆,挑个舒适的姿势坐下。环顾着这座蓝色水城的一景一物,握一杯咖啡在手,温暖、熨贴和懒散顺着指尖流遍全身。
眼前是一支小小的乐队,正在忘情地演奏着一支不知名的曲子——朱自清先生在他的著名的《荷塘月色》里描述月色时用过“芃妸玲上奏着的名曲”,灵感是否来自这里?
此时,思绪瞬间随着那鸽子自在地飞向空中……贡多拉、面具、海鲜大餐……涌进脑海,却不重要了。我醉心于意大利的小曲中。可惜现在不是夜晚,否则,听听那些夜曲,应该别有一番风味的。
朱自清先生在《威尼斯》中对夜色中的意大利小曲有过绘声绘色的描写:“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
如此美景,实在令人沉醉不知归路,只想放下红尘中的一切杂念,尽情地享受眼前这美好。
对于威尼斯来说,我是一个匆匆过客。带不走这里的美景,就把它们珍藏在心底吧。按照行程安排,我们第二天就要离开威尼斯——这座蓝如美梦一样的城市。
这时,心里安慰着自己:离开威尼斯,又何需不舍!行走中,谁能预期会遇见的那一切,走过的路,踏过的桥,戏过的水,邂逅的人,将会成为一个个美好的屐痕,葳蕤着人生的旅途。
告别威尼斯,最后一站经过太息桥。据说,以前,桥的一边是监狱,一边是法院,每次狱囚过堂都要经过这座桥,“一过此桥太息长”,所以得名。朱自清先生在他的名作《威尼斯》里说:“拜伦诗中曾咏此,因而便脍炙人口起来。”
想起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用咏叹调的方式咏出了“这头”“那头”——这太息桥恰是这样“两头”的一个联结点:一头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另一头是漫漫铁窗的生涯,好像是万能的造物主摆在人生之路上的两种诀择,路在脚下,何去何从,却需要人生智慧。
但我觉得,没有人会选择“漫漫铁窗”的那头。裴多芬曾经在他的诗歌里唱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比生命和爱情都重要。
我没有向桥那边多看,心里总觉得会看见扒着铁窗向外张望的眼睛,更担心碰上那眼睛里透出来的冰冷的绝望……
威尼斯的阳光可真好啊!
直泻下来,照着满城潋滟的水光,也照着太息桥。此刻,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身体与心灵一起在路上,自由如风,自在如阳光,想走就走,多可贵!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