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亲子/家教家教方法父母的教养,孩子的成长——心理专家向日葵爸爸的36堂私房育儿课(3~7岁儿童期)

父母的教养,孩子的成长——心理专家向日葵爸爸的36堂私房育儿课(3~7岁儿童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儿童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捕捉儿童敏感期 正面管教 善解童贞

作者:胡慎之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2月 

ISBN: 9787115477958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6.99

类别: 家教方法 SKU:5d8448925f984910454101a4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5477958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家、《为何家会伤人》作者武志红,心理学家、《我们为什么被霸凌》作者陈岚,广东卫视总监王世军,《爸爸去哪儿》制片人谢涤葵等大咖重磅推荐;

 

2.本书是心理学专家的育儿感悟,融合了新手爸爸 心理专家的双重身份,既能理解当今广大新手父母的困惑,感同身受,又能从心理学角度对新手父母非常关注的36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解惑,具有实用性和专业性;

 

3.好的教养从来都不是拼爹拼妈的。不在于父母给了孩子多么丰富的物质享受,而在于给了孩子多少富足的爱,是否做到积极的关注和回应。父母是如何对待孩子的,孩子将会如何对待他人和世界。因为,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会内化为孩子个人成长的源泉,成为孩子爱自己、爱他人的动力。全书从这个角度说,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导师,几乎能够决定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孩子3岁以后,爸爸的重要性不可低估。爸爸传递给孩子的,更多是价值观,即看待工作、友谊、自我、理想、死亡等的价值观,爸爸的一举一动都在点滴中影响着孩子人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形成。

 

4.在3岁之后,儿童心理发展方面有很多关键期,一个把握不好,就会给孩子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那么,一位心理学专家爸爸怎么养孩子?本书作者胡慎之就是知名的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和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从事心理咨询行业长达10余年,他作为一个八岁孩子的爸爸,从心理学角度,勾勒出了孩子3岁之后的心理发展轨迹,将自己在培育儿子过程中的经历、心得、总结及深刻思考,汇成了这本育儿手记,帮助父母们掌握打开孩子心灵的密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基础。从心理学角度对父母们关注的3~7岁的36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解惑,具实用性和专业性。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一位心理学专家爸爸的育儿经历为蓝本,细致入微地讲述了孩子从3~7岁心理发育的过程,并从心理专业角度,结合新的心理学知识,父母应如何满足孩子心理发育的需要、陪伴孩子成长提供了参考和建议,帮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重新认识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和孩子共同成长。本书适合新手父母,以及对儿童心理、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胡慎之

广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

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

关系心理学家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特邀嘉宾

湖南卫视《变形计》特邀心理顾问

《家庭教育指导师》教材副主编

广东省未成年人网络工作组主任

《婚姻家庭咨询师》广东省总督导

出版书籍:《变形记——十天变成一个好孩子》《别对我说谎——微表情读心术》《童心密码》等,同时也是《婚姻与家庭》《羊城晚报》《新快报》《信息时报》等多家杂志报社特约撰稿人。

目  录
Part 1 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  //1

第 1课 真正和睦的家庭,爱是自由流动  //2

第 2课 爸爸,没事的——妈妈给孩子一个世界,爸爸给孩子一个价值观  //8

第 3课 合格的妈妈,原来是这样的——控制并觉察自己  //15

第 4课 父亲节快乐——送给有力量的父亲  //22

Part 2 尝试是成长的第 一个标志(2岁半~4岁)  //29

第 5课 豆子学吃饭——尝试,是独立的开始  //30

第 6课 口头禅:“凭什么”“为什么”——强烈的自我意识  //37

第 7课 豆子有点怕——如何降低争吵的伤害性  //42

第 8课 爸爸接小豆子放学——兑现承诺远比承诺重要  //50

第 9课 睡前小故事——不要“任务式的陪伴”  //57

Part 3 成长的每一步,都是放大的美好(4岁~5岁)  //65

第 10课 我喜欢亲妈妈——适当的分离有利于性别认同  //66

第 11课 幼儿园里的“死党”——交朋友的乐趣  //72

第 12课 拉着爸爸去演讲——认同的力量  //79

第 13课 洗澡引发的家庭战争——过度的掌控不是爱  //85

第 14课 打碎了汤碗——规则的重要性  //90

第 15课 我爱玩水,不爱洗澡——尊重孩子的意愿  //96

第 16课 学围棋——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  //102

第 17课 不想成为钢琴家——保护孩子的“自恋”  //108

第 18课 帮外婆收拾碗筷——独立自主,快乐成长  //114

第 19课 去学轮滑啦——有一种爱叫相信  //120

第 20课 我很喜欢狗狗——生活新体验  //126

Part 4 有件小事,叫敏感期(5岁~6岁)  //133

第 21课 我想去游乐场——重视成长的关键期  //134

第 22课 小朋友受伤了,我很害怕——安抚情绪是第 一步  //140

第 23课 我把房间的墙刷成绿色了——价值感来自哪里  //144

第 24课 和家人一起去旅行——怎样与世界接触  //149

第 25课 骑车摔倒了,很痛——肯定,让成长更有力量  //155

第 26课 有个女孩,是“青梅”——如何更好地讲解性教育  //161

第 27课 第 一次独自飞行——自我照顾的能力  //167

第 28课 我比爸爸还厉害——建立有序的竞争  //172

Part 5 别剪断孩子飞翔的翅膀(6岁~7岁)  //179

第 29课 语文考了87分  //180

第 30课 坏爸爸,我恨你——关于体罚的那些事  //184

第 31课 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反击,是自我保护  //191

第 32课 生病了,我想吃冰激凌——换个角度看生病  //198

第 33课 老爸比我想象得还厉害——陪伴是双向的  //204

第 34课 重做手抄报——允许犯错  //210

第 35课 拥有自己的房间——尊重孩子的边界  //216

第 36课 豆子打架,老爸也很郁闷——如何做一位好父亲  //223

结尾——豆子长大了  //231

前  言
我一直认为做父母是再一次成长的机会,当然也有可能是又一个悲剧的开始。在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常遇到一些产后抑郁的个案。

产后抑郁其实很普遍,有人做过调查,产妇产后抑郁的概率超过20%,也就是在100个产妇中,做了新妈妈发生产后抑郁的有二十多人。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
所以说,做妈妈是一个人自我成长的开始,当然也隐匿着悲剧被激发的风险。养育孩子的过程包含了很多社会的、家庭的、自身的压力因素,有来自亲子关系的困惑,也有来自家庭关系的困惑,自己幼年的创伤体验也有可能全部被激发出来。有些经验可能会转化成好的经验,但有些可能会带给我们无比糟糕的感受。所以太多的妈妈在育儿之路上充满了焦虑,这种焦虑已经越过正常的临界点。
因此,如何从一个焦虑妈妈转型为好妈妈,成了我研究的主题。
长大是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保护下,慢慢地成长起来。我们要尊重他成长的愿望,然而有些妈妈更多的是想按照自己心里孩子的模样刻画真实的孩子。例如,有些妈妈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因为听话可以满足妈妈的掌控感。
掌控感给妈妈带来了什么呢?这种可控制的感觉可以帮妈妈抵消掉那些焦虑感、不安感,所以妈妈需要孩子帮她应对这个世界带给她的不可控的担心和害怕。因此,我常说,妈妈有时候是需要孩子来照顾的。这样的妈妈显然不是一个好妈妈,用一句话概括:这是用生命来影响生命。用自己的生命影响别人的生命,这个过程有时是被动的。例如,大家看某位作者的书,通过汲取书中思想指导自己的人生。
但妈妈却不能这样,她是主动的,因为在孩子的整个成长历程中,每一阶段需要的东西是不同的,妈妈给予孩子的东西也是不同的。孩子在哪个阶段需要什么,妈妈需要做什么,妈妈的功能是什么,是动态变化着的。
做一个好妈妈、一个有爱心的妈妈不是人的天性,她需要不断地觉察自己、不断地学习才能做到。社会在变化,妈妈们也在转型。想做一个好妈妈一定要学习,你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要全新地审视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模式,需要承认内心中对孩子的期望,也要重新鼓起勇气面对内心中被隐藏或被否认的一些情绪情感。
爱的前提是真诚,所以在你说出爱的时候,对方一定能够感受到你的内心、身体和态度,那是一种自然流动的东西。
作为一个妈妈、有爱的妈妈、好妈妈,必须要通过学习,不断地觉察和接纳自己。
感受到爱的孩子情绪稳定,对世界充满好奇,敢于探索,懂得分享自己的感受,有成为自己的意愿,并能在人际关系中互动良好,合作共赢。
如果你的孩子在这几个方面都非常棒,那说明你和他的关系是良好的、健康的,恭喜你,你是一个好妈妈!
你的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会照出你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
媒体评论

慎之是我初期重要的采访对象之一,我们是见证彼此成长的伙伴。他擅长将感觉和理论相融合,把故事讲得非常到位。在这套书中,他把心理学的理论和个人感受相结合,运用到他和儿子的关系中,这种创新非常吸引人。

—— 心理学家、《为何家会伤人》作者 武志红

 

慎之的新书告诉我们:好的教养从来都不是拼爹拼妈的,父母zui重要的作用不是给孩子丰富的物质享受,而是给孩子富足的爱,做到积极关注和回应。父母是如何对待孩子的,孩子将会如何对待他人和世界。从这个角度说,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是孩子成长的大贵人,几乎能够决定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 《爸爸去哪儿》制片人 谢涤葵

 

本书是慎之在关系学理论基础上推出的重要著作,也是一个孩子一生中重要的七年的亲子关系成长指南,它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家长知道身处其境时,应该怎么做。家长在好好读这本书、指导孩子成长的同时,也能体察和接纳自我,和孩子,一起重新成长一次。

—— 心理学家、《我们为什么被霸凌》作者 陈岚

 

父亲的缺席不能完全归责于男人,它是一个家庭亲密关系崩坏的结果,而非原因,因此本书的读者,不应该只有父亲,更应该是夫妻双方共同阅读。慎之兄没有给出“做爹速成攻略”,他只是温暖地告诉我们,一个好爸爸与银行账户无关、与名望地位无关。

—— 广东卫视总监、中山大学硕士生导师 1994年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冠军、超级奶爸 王世军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父母的教养,孩子的成长——心理专家向日葵爸爸的36堂私房育儿课(3~7岁儿童期)”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游戏力育儿完整版(全3册)[精选套装]

EUR €100.97
加入购物车

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

EUR €30.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游戏力经典套装(全2册)[精选套装]

EUR €67.98
加入购物车

刚刚好的养育: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养育男孩公号 鱼爸 亲子陪伴成长新作)

EUR €31.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