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379172
○你是否生性害羞,面对气场强大的人连话都说不利索?
○你你是否不谙说话之道,担心无法让大家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
○你你是否身处交际应酬的场合,却连一句像样的场面话都不会说?
○你你是否在劝慰失意人时,明明一片热忱,却因直言直语伤了对方?
○你你是否在批评他人时,明明是为对方着想,却因不懂说话方式得罪了他?
○你其实,你也可以掌握滴水不漏的说话方式,你也可以拥有打动人心的非凡口才。本书用全新的理念、通俗有趣的案例、拿来就用的技巧,帮你获得胜人一筹的说话本领。学会从0到1的说话艺术,让你从默默无闻到脱颖而出
语言是我们表达自我的工具,是我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决定我们人生高度的关键性因素。很多人误以为拥有好口才的人都是杰出的演说家,是滔滔不绝的雄辩家,实际上话不在多而在精,重要的不是我们表达的内容,而是表达的方式。
无论你的沟通对象是仗义的朋友,还是温柔的恋人;是雷厉风行的上司,还是不善言辞的同事;是你生命中的贵人,还是狡猾难缠的对手,你都需要用巧妙的话语为自己赢得好感。本书用通俗有趣的案例、拿来就用的技巧,让你熟练掌握如何在演讲中“凸”出自我,在谈话中“凸”出情感,在讨论中“凸”出观点,在闲聊中“凸”出趣味。学会从0到1的说话艺术,让你从默默无闻到脱颖而出。
目录:
第1部分 说话凸法则三部曲:语言、话题和交流
第1章 一句话淡淡如水,一句话直刺人心
组织好语言再开口
有效语言的三原则
导致语言无效的原因
方法用对,话才能说得清楚
第2章 不想冷场,你就要选对话题
有效话题法则1:话题选择要让人愉悦
有效话题法则2:人人都喜欢谈自己
有效话题法则3:从共同点上说开去
掌控话题1:和成功的人说往事
掌控话题2:和失意的人谈未来
话题支配的比例
第3章 无效的交流,说了等于没说
见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想要别人理解,先去理解别人
统一认识才能避免误解
聪明人不会带着情绪去交流
转换视角,站在听者角度去沟通
第2部分 不同场合的说话凸法则
第4章 演讲中“凸”出自我
准备演讲:想想听众喜欢听什么
开场1:开头起好了,演讲就成功了一半
开场2:蒙太奇手法调动演讲氛围
演讲控制:面对突如其来的提问怎么办?
演讲禁忌,哪些雷区不能踩?
结束演讲:用“豹尾”甩听众有力的一鞭
第5章 对话中“凸”出情感
营造平等的对话氛围
声调要友善,表情要动人
透露隐私,满足对方的窥秘心理
饶有兴趣的提问是对话的催化剂
当你遇到特殊的沟通对象时
第6章 讨论中“凸”出观点
姿势要低,语言要巧
别把讨论当教训
直言不一定非要逆耳
绕个弯子,不影响讨论效果
让拒绝听起来像肯定
第7章 闲聊中“凸”出趣味
30秒法则:闲聊时抓住时机
偏爱地图法则:和这个人,就是要聊这个
话题衍生法则:一个话题开头,十个话题结尾
剔除立场法则:立场中立,做闲聊的“局外人”
第3部分 根据凸法则调整说话方式
第8章 开口之前先闭嘴,说话从倾听开始
耳朵是通往对方心灵的道路
让对方把话说完,是技巧也是素质
做一个聪明的倾听者
话外有音,倾听对方的言外之意
让对方乐于回答,不然让对方主动开口
第9章 有效信息是话语中的金子
把话说到点子上
肚里有“货”,才能出口成章
各种知识都了解一点,不要说索然无味的话
权威影响力,成为所在行业的专家
巧妙地指出他人的错误
第10章 有互动,才有沟通
问题越具体,沟通越有效
有分歧才会有共识
话语更有力量,沟通就更顺畅
动听的语言是打开沟通大门的钥匙
看着对方的眼睛,重复对方的话
第11章 用幽默凸显你的才华
幽默的人一开口,上帝都发笑
用幽默掌握沟通的主动权
人生充满乐趣,幽默的语言来自生活
抖包袱、藏笑料,掌握幽默的语言技巧
伟大的幽默是自然流露
大胆自嘲,拿自己开开玩笑
第12章 富有人情味能打动人心
庙不留香得罪神,话不留情得罪人
恭维不是虚伪,赞美反是美德
善意的谎言是天使的翅膀
鼓励要含蓄,给人留下进取的余地
言下留情,不逞口舌之快
有效语言的三原则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际、沟通的工具,学会运用有效语言,能够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大放异彩。想要提高语言的有效性,我们就要遵守三个基本原则。
有效语言的三原则依次是: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原则。
1967年,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莱斯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了大名鼎鼎的“合作原则”。而格莱斯提出这一原则的依据是: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交流的双方总是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项原则,从而达成和谐默契的配合,以便完成交际任务。
1975年,格莱斯在著作Logic and Conversation
中将人们在彼此的谈话过程中所遵守的“合作原则”划分成了“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这四个范畴,每一个范畴又有一些特殊的规定。
“量的准则”包括两点:彼此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彼此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拿这两点来说,人们在交谈的过程中,想要让自己说出的话产生预期的效果,就要遵循话里传达的信息“既不要过量,又不要不足”的要求。你话里的信息不足,会让人产生歧义;你话里的信息过量,又让人云山雾罩,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质的准则”包括两点:不要说自己心里明白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很多人要不习惯说假话,要不就哗众取宠、以讹传讹,这样长此以往,人们对你本人的信任度越来越低,而由你口中说出的话也逐渐变得毫无效力。大家都听过“羊来了”的故事,故事里的放羊小孩没有遵循“质的原则”,就吃了自己酿下的苦果。
“关系准则”指的是说话一定要有关联性。
“方式准则”指的是说话一定要清楚明了,不要晦涩难懂,避免歧义,尽量简洁,井井有条。
有一个人过生日,请朋友们在家中一起庆贺。眼见着酒菜摆满了一桌子,饭也蒸熟了,还有几个朋友迟迟未来。这个人是个急性子,不由得当着朋友们的面冲口而出:“怎么回事,该来的怎么还不来?”
到场的朋友们一听,大部分人心里都来了气:“哟!难不成咱们是不该来的?既然如此,那咱们先走得了!”一些朋友铁青着脸立马抬脚走人了。这个人更急了,拱手道:“各位,我哪有要让他们走的意思啊,是他们误会了!”说着又加了一句:“这不该走的倒又走了!”
剩下的朋友一听,气得不行:“难不成该走的是我们!那好吧,咱们也走吧!”说着一群人走向了门口,顷刻间走了大半,这个人好话说尽终于留下了几个人。
有人劝道:“你这个人就是太不会说话了!”这人一脸无奈:“他们真心误会了,我说的哪里是他们啊!”
剩下的几个人瞬间气血上涌:“不是说他们的,就是说我们了?那我们也走吧!”话音刚落,几个人起身就走了。
案例中的这个人实在是太不会说话了,既违背了“质的准则”,又违背了“量的准则”,还违背了“方式准则”,说话不清不楚,到处都是歧义,难怪被人误会。
有效语言三原则中的“合作原则”极其重要,而剩下的“礼貌原则”和“面子原则”同样十分重要。拿“礼貌原则”来说,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说法,但实际上其精神内涵和表现形式都是差不多的。
由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提出“礼貌原则”包括三个内容:不要强加,意思是不要干预与己无关的事情;提供选择,意思是让听者自己做决定;友好相待,意思是让谈话的双方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
由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包括:得体准则,尽量让对方多得益少吃亏;慷慨准则,尽量让自己少得益多吃亏;赞誉准则,尽量多赞誉别人少贬低别人;谦逊准则,尽量多贬低自己少赞誉自己;一致原则,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减少互相的分歧;同情原则,尽量减少双方反感,多增加双方同情。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亦讲究“四大礼貌”原则:贬己尊人原则,意思是保持自谦多多贬低自己,多多抬高他人;称呼原则,不同的人相互称呼的时候要遵循上下、贵贱、长幼的传统来采取合适的称呼向对方主动打招呼;文雅原则,多选用文雅的用词、委婉的说辞,而不是粗俗直接的用语;求同原则,多提双方的共同点,即使需要批评的时候也要讲究好的方法和态度。
有效语言三原则中的后一个原则是“面子原则”。在不同的文化中,面子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例如,西方文化中,面子被相关学者定义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想要为自己赢得的一种公众个人形象”,而每一个交际参与者都有着“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分别。前者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欣赏和尊重;后者指的是希望自己的行为不受他人干涉。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面子指的是“面子”和“脸”。中国的人类学家胡先缙将“面子”定义为“个人的声望和地位得到公众的一致认可”;“脸”指的是“群体对于符合社会和内在道德行为标准的个体尊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面子需求,想要使得自己的语言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注意他人的面子需求,屏蔽会使得对方失去面子的话语,巧妙、得体地恭维对方,让对方感到“特别有面子”。
说话凸法则
有效语言三原则包括: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原则。想要自己说出的话语能够达到预想中的好效果,就要时刻注意遵循这三个原则,不要越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