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88646
编辑推荐
研究和认识生活在中国文化中的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现和提示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相互建构的过程及其特征,终服务社会、贡献人类,这正是华人社会心理学者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继承了这一传统,发表有关华人、华人社会、华人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原创性研究成果,以展示华人社会心理学的多重视角及*进展。
道德是一个社会中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一旦形成,便会牵涉依据其进行的各种道德判断。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忠与奸、正与邪、是与非、对与错都是我们对人、对事所形成的道德判断;反过来,这些道德判断又将进一步指导我们的日常行动。本辑收录的八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道德判断领域的*发展内容,介绍了该领域中新的研究范式,并探讨了本土文化背景下一些道德观念的发展与演进。
道德是一个社会中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一旦形成,便会牵涉依据其进行的各种道德判断。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忠与奸、正与邪、是与非、对与错都是我们对人、对事所形成的道德判断;反过来,这些道德判断又将进一步指导我们的日常行动。本辑收录的八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道德判断领域的*发展内容,介绍了该领域中新的研究范式,并探讨了本土文化背景下一些道德观念的发展与演进。
内容简介
道德是一个社会中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一旦形成,便会牵涉依据其进行的各种道德判断。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忠与奸、正与邪、是与非、对与错都是我们对人、对事所形成的道德判断;反过来,这些道德判断又将进一步指导我们的日常行动。本辑收录的八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道德判断领域的*发展内容,介绍了该领域中新的研究范式,并探讨了本土文化背景下一些道德观念的发展与演进。
目 录
道德判断与文化(卷首语)【李 原】/1
道德事件测量与CAD模型的验证【高文珺】/5
1993~2008年公众对公正关注的变化与群体事件的关系【李 原】/32
社会变迁适应性视角下的自我与孝道【杨宜音 胡琳丽 张曙光】/44
子女角色义务对冲突后亲子关系恢复之影响【许诗淇 张秀英】/65
文化与心理互构中的两种公私观探析
——一项有关社会转型期中国人公私观嬗变及其下的公私实践的预备性研究【张曙光】/88
共同道德生活的心态:个体道德行为和对他人道德容忍的考察【王俊秀】/117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的编制与维度的再验证【杨 莹 张梦圆 寇 彧】/135
社会正念及其与道德关系的研究【陈满琪】/151
道德事件测量与CAD模型的验证【高文珺】/5
1993~2008年公众对公正关注的变化与群体事件的关系【李 原】/32
社会变迁适应性视角下的自我与孝道【杨宜音 胡琳丽 张曙光】/44
子女角色义务对冲突后亲子关系恢复之影响【许诗淇 张秀英】/65
文化与心理互构中的两种公私观探析
——一项有关社会转型期中国人公私观嬗变及其下的公私实践的预备性研究【张曙光】/88
共同道德生活的心态:个体道德行为和对他人道德容忍的考察【王俊秀】/117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的编制与维度的再验证【杨 莹 张梦圆 寇 彧】/135
社会正念及其与道德关系的研究【陈满琪】/151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投稿须知/165
前 言
道德判断与文化(卷首语)
李 原
道德是一个社会中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它一旦形成,便会牵涉依据其进行的各种道德判断。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忠与奸、正与邪、是与非、对与错都是我们对人对事所形成的道德判断;反过来,这些道德判断又将进一步指导我们的日常行动。Haidt(2008)更是从一个综合视角概括了道德的地位和职能,他指出:道德系统是一个包括价值观、实践活动、习俗以及不断演进的心理机制的相互关联的系统,它们共同作用来规范或抑制人类的自私行为,使社会生活中的合作行为成为可能。
道德本身是一个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而道德判断在本质上是一个高度自觉和自主的心理加工过程,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展示和表现(Greene,
2003)。道德判断的研究在两条线索上发展起来:一条线索以皮亚杰(Piaget, 1932/1965)、科尔伯格(Kohlberg,
1969)等发展心理学家为代表,奠定了理性主义道德观的基础。他们从个体认知发展的角度出发,考察道德概念的获得与道德推理的发展过程,通过观察儿童对于公正理解的逐步发展过程,指出在道德判断的过程中抽象推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性主义道德观认为,认知系统既负责道德判断中的信息加工,也负责对情绪体验和反应进行调节和控制。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这一观点正在经受挑战。另一条线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蓬勃发展,它整合了进化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情绪与直觉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作用。Haidt(2007)提出了道德判断的认知-情绪整合观,认为在道德判断中存在认知与情绪的双加工机制。该观点强调具有情绪负荷的直觉过程启动了道德判断,并贯穿于整个道德判断的始终,同时影响着随后产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如道德推理)。
道德相关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可谓蓬勃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议题有待深入探索,首先是道德的文化基础问题。文化心理学家提出,道德概念在不同文化下的含义可能是不同的。西方文化背景下道德主要包含伤害、公平、权利等内容,但在很多文化下它还可能包含内群忠诚、权威、尊敬、精神纯洁以及一些与衣着、服装、宗教有关的习俗等内容(Haidt
& Hersh,
2001)。因此,不同文化下尤其是华人文化下道德的概念及其涵盖的内容值得研究者深入探讨,其次是道德判断的社会影响问题。个体的道德判断并非稳定不变的,它会受到周围环境的较大影响。当个人意识到自己对道德事件的理解与周围人不同时,常常会对自己的道德判断和情绪反应做出调整和修改(Gao,et
al.,2016)。这一过程的发生发展脉络和内在加工机制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有关道德的研究是一个联系社会与个人的议题,但基于个体的道德判断如何与整个社会的道德环境建立联系,是一个十分重要却一直受到忽视的环节。本专辑中选择了八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道德判断领域中的发展内容,介绍了道德研究中一些新的研究范式,并探讨了本土文化背景下一些道德观念的发展与演进。
高文珺的《道德事件测量与CAD模型的验证》一文,旨在检验西方道德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问题。研究总体发现与道德情绪相关理论的预期一致,也就是说,道德领域的许多内容有着跨文化的特点,同时研究还发现一些典型的道德失范事件存在文化特定性。
李原的文章《1993~2008年公众对公正关注的变化与群体事件的关系》,采用大数据方法从宏观层面对群体事件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现代化中经济理性的增长,公众对于公平正义更为关注,因而更多和更易觉察到违背公平正义的道德失范现象,并激发相应的愤怒情绪。道德判断与情绪的相关理论表明,愤怒这种情绪极易在群体中扩散并导致行为爆发,这可能是众多群体事件发生的主导原因之一。
孝道无疑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与心理,即使在社会剧变的大背景下,孝道观念依然普遍存在,构成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杨宜音、胡琳丽、张曙光的《社会变迁适应性视角下的自我与孝道》一文,主要论述了这种特有的道德规范——孝道规范的本质、孝道观念的变化、孝道与现代性的关系。
许诗淇、张秀英的研究以家庭中为人子女的义务和责任为出发点。她强调,华人社会是“义务本位”社会,在人际互动时,其行为若是逾越了人际义务所界定的范围,便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她的研究《子女角色义务对冲突后亲子关系恢复之影响》,探讨了为人子女的角色义务与责任,子女履行或违反不同角色义务所引发的冲突事件以及各种冲突事件与道德违背的关联性。
公私问题也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议题,我们常用“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等词语来形容一个人的道德败坏。张曙光的论文《文化与心理互构中的两种公私观探析
——一项有关社会转型期中国人公私观嬗变及其下的公私实践的预备性研究》,以文化心理学为视角,对本土文化下“公私观”的生成逻辑、结构、历史传承性进行了理论探析。
王俊秀的研究重点关注群体的道德生活是如何建构的。他的《共同道德生活的心态:个体道德行为和对他人道德容忍的考察》一文,用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对社会转型下道德滑坡的讨论进行了分析,并细致探讨了个体的道德水平和对他人的道德容忍度如何通过人际影响效应,建构出群体的共同道德生活。
本辑中的后两篇论文从道德研究中的积极视角探讨了对他人、对群体或社会有益的亲社会行为。杨莹等人的文章《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的编制与维度的再验证》,在本土化的情境下建立概念框架,发现我国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有着特有的概念结构:除具有反映纯粹以他人利益为重的利他性维度外,还包括遵守社会或组织规范的遵规-公益性的维度、反映社会交往双方人际和谐的关系性维度以及反映青少年自我提升动机的特质性维度。
社会正念指的是一种个体始终意识到他人的需求和权利,主动把选择权留给他人的亲社会行为。陈满琪的《社会正念及其与道德关系的研究》一文指出,在崇尚儒家思想的我国文化下,社会正念有一些独特之处。例如,社会正念受到等级观念的影响,具有内群偏爱的现象等。
李 原
道德是一个社会中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它一旦形成,便会牵涉依据其进行的各种道德判断。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忠与奸、正与邪、是与非、对与错都是我们对人对事所形成的道德判断;反过来,这些道德判断又将进一步指导我们的日常行动。Haidt(2008)更是从一个综合视角概括了道德的地位和职能,他指出:道德系统是一个包括价值观、实践活动、习俗以及不断演进的心理机制的相互关联的系统,它们共同作用来规范或抑制人类的自私行为,使社会生活中的合作行为成为可能。
道德本身是一个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而道德判断在本质上是一个高度自觉和自主的心理加工过程,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展示和表现(Greene,
2003)。道德判断的研究在两条线索上发展起来:一条线索以皮亚杰(Piaget, 1932/1965)、科尔伯格(Kohlberg,
1969)等发展心理学家为代表,奠定了理性主义道德观的基础。他们从个体认知发展的角度出发,考察道德概念的获得与道德推理的发展过程,通过观察儿童对于公正理解的逐步发展过程,指出在道德判断的过程中抽象推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性主义道德观认为,认知系统既负责道德判断中的信息加工,也负责对情绪体验和反应进行调节和控制。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这一观点正在经受挑战。另一条线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蓬勃发展,它整合了进化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情绪与直觉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作用。Haidt(2007)提出了道德判断的认知-情绪整合观,认为在道德判断中存在认知与情绪的双加工机制。该观点强调具有情绪负荷的直觉过程启动了道德判断,并贯穿于整个道德判断的始终,同时影响着随后产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如道德推理)。
道德相关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可谓蓬勃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议题有待深入探索,首先是道德的文化基础问题。文化心理学家提出,道德概念在不同文化下的含义可能是不同的。西方文化背景下道德主要包含伤害、公平、权利等内容,但在很多文化下它还可能包含内群忠诚、权威、尊敬、精神纯洁以及一些与衣着、服装、宗教有关的习俗等内容(Haidt
& Hersh,
2001)。因此,不同文化下尤其是华人文化下道德的概念及其涵盖的内容值得研究者深入探讨,其次是道德判断的社会影响问题。个体的道德判断并非稳定不变的,它会受到周围环境的较大影响。当个人意识到自己对道德事件的理解与周围人不同时,常常会对自己的道德判断和情绪反应做出调整和修改(Gao,et
al.,2016)。这一过程的发生发展脉络和内在加工机制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有关道德的研究是一个联系社会与个人的议题,但基于个体的道德判断如何与整个社会的道德环境建立联系,是一个十分重要却一直受到忽视的环节。本专辑中选择了八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道德判断领域中的发展内容,介绍了道德研究中一些新的研究范式,并探讨了本土文化背景下一些道德观念的发展与演进。
高文珺的《道德事件测量与CAD模型的验证》一文,旨在检验西方道德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问题。研究总体发现与道德情绪相关理论的预期一致,也就是说,道德领域的许多内容有着跨文化的特点,同时研究还发现一些典型的道德失范事件存在文化特定性。
李原的文章《1993~2008年公众对公正关注的变化与群体事件的关系》,采用大数据方法从宏观层面对群体事件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现代化中经济理性的增长,公众对于公平正义更为关注,因而更多和更易觉察到违背公平正义的道德失范现象,并激发相应的愤怒情绪。道德判断与情绪的相关理论表明,愤怒这种情绪极易在群体中扩散并导致行为爆发,这可能是众多群体事件发生的主导原因之一。
孝道无疑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与心理,即使在社会剧变的大背景下,孝道观念依然普遍存在,构成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杨宜音、胡琳丽、张曙光的《社会变迁适应性视角下的自我与孝道》一文,主要论述了这种特有的道德规范——孝道规范的本质、孝道观念的变化、孝道与现代性的关系。
许诗淇、张秀英的研究以家庭中为人子女的义务和责任为出发点。她强调,华人社会是“义务本位”社会,在人际互动时,其行为若是逾越了人际义务所界定的范围,便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她的研究《子女角色义务对冲突后亲子关系恢复之影响》,探讨了为人子女的角色义务与责任,子女履行或违反不同角色义务所引发的冲突事件以及各种冲突事件与道德违背的关联性。
公私问题也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议题,我们常用“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等词语来形容一个人的道德败坏。张曙光的论文《文化与心理互构中的两种公私观探析
——一项有关社会转型期中国人公私观嬗变及其下的公私实践的预备性研究》,以文化心理学为视角,对本土文化下“公私观”的生成逻辑、结构、历史传承性进行了理论探析。
王俊秀的研究重点关注群体的道德生活是如何建构的。他的《共同道德生活的心态:个体道德行为和对他人道德容忍的考察》一文,用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对社会转型下道德滑坡的讨论进行了分析,并细致探讨了个体的道德水平和对他人的道德容忍度如何通过人际影响效应,建构出群体的共同道德生活。
本辑中的后两篇论文从道德研究中的积极视角探讨了对他人、对群体或社会有益的亲社会行为。杨莹等人的文章《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的编制与维度的再验证》,在本土化的情境下建立概念框架,发现我国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有着特有的概念结构:除具有反映纯粹以他人利益为重的利他性维度外,还包括遵守社会或组织规范的遵规-公益性的维度、反映社会交往双方人际和谐的关系性维度以及反映青少年自我提升动机的特质性维度。
社会正念指的是一种个体始终意识到他人的需求和权利,主动把选择权留给他人的亲社会行为。陈满琪的《社会正念及其与道德关系的研究》一文指出,在崇尚儒家思想的我国文化下,社会正念有一些独特之处。例如,社会正念受到等级观念的影响,具有内群偏爱的现象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