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508269丛书名: 人物誌014
无论他们的爱情被不忠诚伤害得多深,劳伦斯夫妇相信,他们彼此能让对方明确他们存在的要旨(对任何一个男人或女人都是难以达到的境界)。倘若他们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目的,那是因为自负的沉重包袱挡住了他们对自我的完善。
1912年,英国现代受关注的作家之一D.H.劳伦斯认识了并爱上了他老师的德国贵族妻子弗里达。弗里达抛下三个孩子,与劳伦斯私奔到巴伐利亚,两年后结婚。之后他们克服了重重障碍,随着他们的爱情渐臻成熟,二人之间相互的忠诚一次次经受了来自婚姻内部和外部的考验。这部简明又可读性强的双人传记描绘了这一对不遵循习俗、情绪易波动的夫妇婚姻生活的画卷,作者通过几百封未发表的弗里达的信件,给这个几乎是耳熟能详的故事注入了新的活力。
序言
章 两个孤独的人
第二章 伊斯伍德和梅斯
第三章 乐园
第四章 我的心碎了
第五章 激情之图
第六章 逐出康沃尔
第七章 觉醒于意大利
第八章 陶醉
第九章 东方与西方
第十章 形形色色的动物
第十一章 美国的山峦
第十二章 瓦哈卡之谜
第十三章 船向东行
第十四章 弗里达的松树林
第十五章 担惊受怕
第十六章 通往斯波托尔诺之途
第十七章 同情与愤怒
第十八章 暴露秘密
第十九章 后一稿
第二十章 何处为家?
第二十一章 大捧含羞草
第二十二章 没有遗嘱
第二十三章 手稿与金钱
第二十四章 海滨家园
第二十五章 客观审视二人
D.H. 劳伦斯部分作品目录
对于20世纪的一位伟大作家D.H.劳伦斯来说,夫妻关系是激励他和丰富他的主要关系。他的妻子弗里达?冯?里奇索芬也是如此认为。这本书在审视那些令他们高贵又使他们卑微的斗争之际,展示了一幅深情相许却又有背叛阴影的画面。然而,重要的是,书中展现了爱与忠诚的画面以及这些理念给一位敏感的作家与他固执的妻子带来的挑战。
本书力求公正,生动,新颖,简明。书中整理并且不时地引述了许多新资料。妻子和我数十年来瑰集了两千封弗里达的书信,合为一个完整的版本。其中一千多封是未发表的。我时常利用这些书信让劳伦斯夫妇的形象比从前更清晰更高大。
劳伦斯与弗里达是一对不遵循常规的夫妇。他们之间的纽带,虽曾折裂,而他们生活中的强烈情感却使其变得非常牢固。就在几年前,他们的不和传闻成了话题,他们成了在惊愕的旁观者面前互相找碴的人。所幸的是,新资料有时可以改正旧的印象,以事实来巩固真相。比如:
——新的书信证实劳伦斯是个正直的人正直的作家。他是“一个伟大的有勇气的人”,弗里达在他去世之后说的这句话,可能在他们相遇之时就说过。他这个人类情感的冒险家,推倒了一堵堵墙,在他的小说中,将所有标示着“不许入内”的地方打开了一扇扇门。
——新的书信估测了弗里达父亲婚外情的意义。他与一位叫谢尔玛的女人有私情,1897年她给弗里达父亲生了一个儿子,之后就不断地要钱。有一次弗里达听到,要“一千马克”。她父亲维持着无爱的婚姻是个警示。弗里达看得再明白不过:“生活在一起,内心空荡荡的,这样对人是致命的”。一夫一妻制也有危险。
——新的书信表明弗里达是个充满活力,令人振奋的伴侣,而不是人们常常认为的爱吵架易发怒的人。她是热情活跃,敢持己见的健谈者,晚年与多人建立了牢固的友谊。
——加上新墨西哥州查瓦兹图书馆未发表的资料,新的书信更准确地界定了劳伦斯的收入。这些收入终于增大到可以过高档的生活。新书信还列举了劳伦斯死后弗里达的收入,及由此而来的许多可能性。
——新的书信还探究了弗里达劲头十足地致力于挽救劳伦斯身后的名誉,他的声誉直到1950年前后才败落。她1930年之后的书信记载了她辛勤的工作——找到劳伦斯的信件,从法国取回他的骨灰,出售他手写的原稿,为好莱坞改编他的长篇小说《羽蛇》,催促将他著名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改编成剧本,还在1954年力劝纽约的树丛出版社重印《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原版本(描写得更直接)。在奥尔德斯?赫胥黎及其他朋友的帮助下,弗里达在不拘常规的谈判中娴熟自如,不同凡响。
这样的资料重新勾勒了这幅新画面。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劳伦斯夫妇经受过的摩擦恼怒——他们之间的,还是对周围其他人的怒气——没有破坏他们的结合。还就是没破坏。因为劳伦斯是爱争论的,弗里达也不相上下,他们的冲突有时会引起不安宁。然而,各人由此激发出来或从对方感受到的奇思妙想将他们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可以简单地说劳伦斯和弗里达是互为补充,或者说他们的星运造成了一个平衡的均势,但这只是个偏颇的观点,如同蒙上一只眼就感觉不到深度。真相更加有意思。
实际上,劳伦斯和弗里达坚持不改他们的本性;他们非常清楚,经过了充分的斗争及不幸的考验,他们应该要有更牢固的关系。1912年,劳伦斯惊叹道:“我有了个伴侣,我将要竭尽全力地保住她”。四年后,尽管他们争争吵吵,他承认这一点,“弗里达和我真正成了两口子”。而他自己则“越来越一致了”。即使是如此令人信服地充满活力,他们绝不满足于以义务或同情或纯粹的迷恋为代价的爱情。他们相遇时,两人都怀着坚定的忠诚:劳伦斯效忠他母亲(那时已死),弗里达尽忠于她的孩子。这两种忠诚必须打破,破裂让他们双方都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弗里达1912年写道:“劳伦斯和我知道这件事我们做得对,尽管其中有许多的不对”。
从弗里达的坦诚引申出第二种看法。由挣破了过去的忠诚而发展起来的并不是量身订做那么“合适的”,典型的理想化的婚姻。同时发展的还有:不同的性情截然相交,形成了一层层相互的反感,爱慕,刺激及平和。劳伦斯夫妇的结合既带来了焦虑,又带来了安定;他们商榷相异之处,但是,作为好斗的搭挡,每次较量之后又相拥和好。在任何关系中都是这样,要互相发现魅力和乐趣,就要时常地调节。死亡惨重的次世界大战之后,他们终于承认了被遗弃者的身份,并且被永远地改变了:他们必须过着越来越自守一隅的生活,尤其是当他们游历锡兰,澳大利亚,墨西哥及美国的陶斯印第安人这些异国文化之际。如此紧张的生活造成了情绪的波动——权力,不忠和失望这一连串的不安定经常在考验着他们的忠诚和爱情。他们有时经不起考验,这一点使得他们的故事更加吸引人。
劳伦斯去世后,弗里达重新获得劳伦斯给予她的充实感和力量——不羁的想法,对自己爱的能力持续的信念,以及在新墨西哥州陶斯过的只剩下必需品的新生活。在陶斯(她1934年写道),如果劳伦斯还活着,“我会有一切”。在她去世之前,她意识到:“女人的终生只能有一个丈夫!”随着岁月的流逝,忠诚与爱凝聚成了奉献,弗里达为劳伦斯著作的出书和拍电影积极奔走。即使经常是没结果,那也没关系。她向代理人抱怨;跟影业巨头商谈;回绝傲慢的大学系主任;督促不太情愿的编辑——都是为了确立劳伦斯作为一个人和一个艺术家身后的地位。
确实,劳伦斯夫妇走了他们自己的路——从把自己的“不对”强加给别人,到接受他们作为“终生”伴侣的命运。随着这条路延展到他们生命的终结,也许会有急转弯和死路,然而,它显示了人的永恒的承诺,甚至是恶劣的过失都无法将它扳离。
这幅新画面给读者提供了劳伦斯夫妇重要的特性——他们相伴的欢乐,以及受到妨碍所投下的阴影。一份未发表的,充满了欢快嘲弄的信件抓住了他们结合的实质。1914年弗里达写给她姐夫埃德加?杰夫的信中说,“你知道我们的——和往常一样,一对鸳鸯,只温情地轻声细语,尤其是那只公的!”不过,那温情话常常不是轻声细语,那只公的有时会大声喊叫。埃德加?杰夫应该了解,是弗里达激发了劳伦斯的新感觉,使他能够面对关于尊重,魅力和忠诚的真相。也许他自己不会找到这种感觉。在这本传记中,她坚强的性格及其影响显得比过去更清晰,将劳伦斯夫妇联系在一起的爱与忠诚可以得到充分的表达。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