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2468699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编辑推荐
本书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地理学、城市规划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以上专业及矿业、农业、林业、环境、地质、气象等多个领域的科技人员或教师参考。
(1)本书综合考虑了测绘和地信专业的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实际需求编写,和学生今后实践工作关系密切。
(2)书上有大量的图解示意,知识深入浅出,每章的都有重点内容提示和参考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本书力求将传统的地图学理论技术和现代地图学理论和制图技术相结合。
内容简介
地图学研究的主要是关于地图的基本原理和规范。本书共分12章,主要讲述了地图基本知识(如地图的概念、特征、分类、构成等)、地图分幅和编号、地图的坐标系统、地图投影、地图概括、地图符号和地理变量、地图符号设计、普通地图内容表示、地图制作过程、计算机地图制图、遥感制图、地图复制等内容。
目 录
1 导论
1.1地图的基本概念
1.1.1地图的基本特征
1.1.2地图的定义
1.1.3地图的构成要素
1.1.4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
1.2现代地图的类型、功能与应用
1.2.1地图的类型
1.2.2地图的功能
1.2.3地图的应用
1.3 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
1.3.1地图学的定义
1.3.2地图学的结构及学科分支
1.3.3地图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2 地图分幅与编号
2.1 地图的分幅
2.1.1矩形分幅
2.1.2经纬线分幅
2.2地图的编号
2.3国际1:100万地图的分幅与编号
2.4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2.4.1 20世纪70~80年代的分幅与编号
2.4.2新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2.4.3编号的应用
2.5 内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
2.5.1分幅的原则
2.5.2分幅的方法和步骤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3 地图的坐标系统
3.1地球的形状及大小
3.2 坐标系
3.2.1地理坐标系
3.2.2地理坐标的获取
3.2.3我国的大地坐标系
3.2.4平面坐标系
3.2.5独立坐标系
3.3高程系
3.3.1国家高程系统
3.3.2局部高程系统
3.3.3国家高程系统和局部高程系统的变换
3.4 地图定向
3.4.1地形图定向
3.4.2偏角密位制表示法
3.4.3小比例尺地图定向
3.5 地图比例尺
3.5.1地图比例尺的涵义
3.5.2地图比例尺的表示
3.6坐标网
3.6.1地理坐标网
3.6.2直角坐标网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4 地图投影
4.1地图投影的概念
4.2地图投影变形
4.3 投影变形的性质
4.3.1长度比与长度变形
4.3.2面积比与面积变形
4.3.3角度变形
4.4地图投影分类
4.4.1按构成方法分类
4.4.2按变形性质分类
4.4.3地图投影的命名
4.5几类常用投影
4.5.1方位投影
4.5.2圆柱投影
4.5.3圆锥投影
4.5.4 世界地图投影
4.6 地图投影应用
4.6.1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
4.6.2地图投影的判别
4.6.3一些常用投影的识别
4.7 我国编制地图常用的地图投影
4.7.1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投影
4.7.2我国其他地图常用投影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5 地图概括
5.1地图概括概述
5.2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
5.2.1地图的用图和主题
5.2.2地图比例尺
5.2.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5.2.4数据质量
5.2.5图解限制
5.3制图综合的方法
5.3.1选取
5.3.2概括
5.3.3定位优先级
5.4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5.4.1分类
5.4.2简化
5.4.3夸张
5.4.4符号化
5.5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和发展
5.5.1图解计算法
5.5.2等比数列法
5.5.3区域指标法
5.5.4回归分析法
5.5.5开方根规律
5.6地图概括的现代发展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6 地图符号和地理变量
6.1 地图符号基本常识
6.1.1地图符号的形式
6.1.2地图符号的构成特点
6.1.3地图符号的功能
6.1.4地图符号的分类
6.2量表在符号设计中的应用
6.2.1定名量表
6.2.2顺序量表
6.2.3间距量表
6.2.4比率量表
6.3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
6.3.1形状变量
6.3.2尺寸变量
6.3.3方向变量
6.3.4颜色变量
6.3.5网纹变量
6.3.6视觉变量的扩展
6.3.7视觉变量的组合
6.4 彩色
6.4.1彩色的作用
6.4.2感受效应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7 地图符号设计
7.1视觉变量的感受效果
7.1.1整体感和选择感
7.1.2次序感
7.1.3数量感
7.1.4质量感
7.1.5动态感
7.1.6立体感
7.2图形视觉的心理效果
7.2.1.聚类感受
7.2.2视觉对比
7.2.3层次结构
7.2.4图形与背景
7.2.5视觉平衡
7.3地图符号对制图对象特征的描述
7.3.1性质特征的描述
7.3.2数量特征的描述
7.3.3关系特征的描述
7.4地图符号设计的影响因素和要求
7.4.1符号设计的影响因素
7.4.2符号设计的要求
7.5地图注记
7.5.1注记的作用
7.5.2注记的分类
7.5.3注记的配置与排列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8 普通地图内容表示
8.1 普通地图的内容及其类型
8.2 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
8.2.1海洋要素
8.2.2陆地水系
8.2.3地貌要素
8.2.4独立地物
8.2.5土质和植被
8.3社会人文要素的表示
8.3.1居民点
8.3.2交通网
8.3.3境界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9 地图制作过程
9.1地图设计
9.2 原图编绘
9.2.1编绘前的准备工作
9.2.2建立地图的数学基础
9.2.3转绘地图内容
9.2.4制作编绘原图
9.3 地图的出版准备
9.4 地图印刷
9.5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过程
9.5.1地图设计
9.5.2数据输入
9.5.3数据处理和编辑阶段
9.5.4图形输出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10 计算机地图制图
10.1 计算机地图制图概述
10.1.1概念
10.1.2计算机地图制图的产生和发展
10.1.3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
10.1.4计算机地图制图的优势
10.2 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基础
10.2.1 计算机图形学
10.2.2数据库技术
10.2.3数字图像处理
10.2.4多媒体技术
10.2.5数字化技术
10.3 数字地图的数据结构
10.3.1空间数据结构
10.3.2非空间数据结构
10.4 空间数据库技术
10.4.1空间数据特征
10.4.2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式
10.5 计算机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10.5.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0.5.2专业型GIS软件
10.5.3 GIS的空间分析
10.5.4 GIS应用与地图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11 遥感制图
11.1 卫星影像地图概述
11.1.1遥感的发展
11.1.2遥感的概念与分类
11.1.3遥感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11.1.4遥感制图的信息源
11.1.5卫星影像编图的种类
11.2遥感制图方法
11.2.1遥感制图的理论依据
11.2.2遥感数字制图的方法
11.3遥感专题地图制图
11.3.1目视解释的专题地图
11.3.2数字图像处理的专题制图
11.3.3遥感系列制图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12 地图复制
12.1传统复制方法
12.2彩色地图电子出版技术
12.2.1地图电子出版技术的特点
12.2.2地图电子出版系统的硬件构成
12.2.3地图电子出版系统的软件构成
12.3 地图生产及出版的管理
12.3.1影响地图生产成本的几个主要因素
12.3.2地图审校
12.3.3地图著作权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附录
参考文献
1.1地图的基本概念
1.1.1地图的基本特征
1.1.2地图的定义
1.1.3地图的构成要素
1.1.4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
1.2现代地图的类型、功能与应用
1.2.1地图的类型
1.2.2地图的功能
1.2.3地图的应用
1.3 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
1.3.1地图学的定义
1.3.2地图学的结构及学科分支
1.3.3地图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2 地图分幅与编号
2.1 地图的分幅
2.1.1矩形分幅
2.1.2经纬线分幅
2.2地图的编号
2.3国际1:100万地图的分幅与编号
2.4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2.4.1 20世纪70~80年代的分幅与编号
2.4.2新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2.4.3编号的应用
2.5 内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
2.5.1分幅的原则
2.5.2分幅的方法和步骤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3 地图的坐标系统
3.1地球的形状及大小
3.2 坐标系
3.2.1地理坐标系
3.2.2地理坐标的获取
3.2.3我国的大地坐标系
3.2.4平面坐标系
3.2.5独立坐标系
3.3高程系
3.3.1国家高程系统
3.3.2局部高程系统
3.3.3国家高程系统和局部高程系统的变换
3.4 地图定向
3.4.1地形图定向
3.4.2偏角密位制表示法
3.4.3小比例尺地图定向
3.5 地图比例尺
3.5.1地图比例尺的涵义
3.5.2地图比例尺的表示
3.6坐标网
3.6.1地理坐标网
3.6.2直角坐标网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4 地图投影
4.1地图投影的概念
4.2地图投影变形
4.3 投影变形的性质
4.3.1长度比与长度变形
4.3.2面积比与面积变形
4.3.3角度变形
4.4地图投影分类
4.4.1按构成方法分类
4.4.2按变形性质分类
4.4.3地图投影的命名
4.5几类常用投影
4.5.1方位投影
4.5.2圆柱投影
4.5.3圆锥投影
4.5.4 世界地图投影
4.6 地图投影应用
4.6.1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
4.6.2地图投影的判别
4.6.3一些常用投影的识别
4.7 我国编制地图常用的地图投影
4.7.1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投影
4.7.2我国其他地图常用投影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5 地图概括
5.1地图概括概述
5.2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
5.2.1地图的用图和主题
5.2.2地图比例尺
5.2.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5.2.4数据质量
5.2.5图解限制
5.3制图综合的方法
5.3.1选取
5.3.2概括
5.3.3定位优先级
5.4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5.4.1分类
5.4.2简化
5.4.3夸张
5.4.4符号化
5.5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和发展
5.5.1图解计算法
5.5.2等比数列法
5.5.3区域指标法
5.5.4回归分析法
5.5.5开方根规律
5.6地图概括的现代发展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6 地图符号和地理变量
6.1 地图符号基本常识
6.1.1地图符号的形式
6.1.2地图符号的构成特点
6.1.3地图符号的功能
6.1.4地图符号的分类
6.2量表在符号设计中的应用
6.2.1定名量表
6.2.2顺序量表
6.2.3间距量表
6.2.4比率量表
6.3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
6.3.1形状变量
6.3.2尺寸变量
6.3.3方向变量
6.3.4颜色变量
6.3.5网纹变量
6.3.6视觉变量的扩展
6.3.7视觉变量的组合
6.4 彩色
6.4.1彩色的作用
6.4.2感受效应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7 地图符号设计
7.1视觉变量的感受效果
7.1.1整体感和选择感
7.1.2次序感
7.1.3数量感
7.1.4质量感
7.1.5动态感
7.1.6立体感
7.2图形视觉的心理效果
7.2.1.聚类感受
7.2.2视觉对比
7.2.3层次结构
7.2.4图形与背景
7.2.5视觉平衡
7.3地图符号对制图对象特征的描述
7.3.1性质特征的描述
7.3.2数量特征的描述
7.3.3关系特征的描述
7.4地图符号设计的影响因素和要求
7.4.1符号设计的影响因素
7.4.2符号设计的要求
7.5地图注记
7.5.1注记的作用
7.5.2注记的分类
7.5.3注记的配置与排列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8 普通地图内容表示
8.1 普通地图的内容及其类型
8.2 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
8.2.1海洋要素
8.2.2陆地水系
8.2.3地貌要素
8.2.4独立地物
8.2.5土质和植被
8.3社会人文要素的表示
8.3.1居民点
8.3.2交通网
8.3.3境界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9 地图制作过程
9.1地图设计
9.2 原图编绘
9.2.1编绘前的准备工作
9.2.2建立地图的数学基础
9.2.3转绘地图内容
9.2.4制作编绘原图
9.3 地图的出版准备
9.4 地图印刷
9.5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过程
9.5.1地图设计
9.5.2数据输入
9.5.3数据处理和编辑阶段
9.5.4图形输出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10 计算机地图制图
10.1 计算机地图制图概述
10.1.1概念
10.1.2计算机地图制图的产生和发展
10.1.3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
10.1.4计算机地图制图的优势
10.2 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基础
10.2.1 计算机图形学
10.2.2数据库技术
10.2.3数字图像处理
10.2.4多媒体技术
10.2.5数字化技术
10.3 数字地图的数据结构
10.3.1空间数据结构
10.3.2非空间数据结构
10.4 空间数据库技术
10.4.1空间数据特征
10.4.2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式
10.5 计算机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10.5.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0.5.2专业型GIS软件
10.5.3 GIS的空间分析
10.5.4 GIS应用与地图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11 遥感制图
11.1 卫星影像地图概述
11.1.1遥感的发展
11.1.2遥感的概念与分类
11.1.3遥感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11.1.4遥感制图的信息源
11.1.5卫星影像编图的种类
11.2遥感制图方法
11.2.1遥感制图的理论依据
11.2.2遥感数字制图的方法
11.3遥感专题地图制图
11.3.1目视解释的专题地图
11.3.2数字图像处理的专题制图
11.3.3遥感系列制图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12 地图复制
12.1传统复制方法
12.2彩色地图电子出版技术
12.2.1地图电子出版技术的特点
12.2.2地图电子出版系统的硬件构成
12.2.3地图电子出版系统的软件构成
12.3 地图生产及出版的管理
12.3.1影响地图生产成本的几个主要因素
12.3.2地图审校
12.3.3地图著作权
重要内容提示
思考题
附录
参考文献
前 言
前 言
对人类个体而言,地球几乎是一个无穷大的空间,难以一窥全貌,而地图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得以概括而全面了解地球表面的开始。
地图作为人类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对空间信息高度浓缩和概括的结果。学习地图学是学习空间信息可视化的表达原理和方法,其对相关学科专业课程也具有较强的辅助和支撑作用。因此,“地图学”是地理信息系统科学、地理学、测绘学、地学等学科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本书共分为12章,其中第1章由王晓雷编写,第2~9、12章由闫顺玺编写,第10章由吴风华编写,第11章由张金英编写,书中插图由田桂娥编辑处理。全书由闫顺玺统稿和校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5年1月
媒体评论
本书将传统地图学理论技术和现代地图学理论和制图技术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识内容循序渐进,是一本很不错的教学用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