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35333
1. 科学“大咖”坐镇,知识准确有趣,《科普时报》总编辑尹传红主编,全方位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内容丰富多样。从孩子身边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对地球上有趣的现象进行描述,涉及各种各样的地球小知识,能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地球。
3. 难字注音解释,培养独立阅读,锻炼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轻松探秘科学世界。
4. 语言生动活泼,读懂科学无门槛,贴近孩子生活,更能强化对自然知识的记忆。
5. 插图精美绘制,触发孩子想象力,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这本书全面介绍了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很多“小秘密”,从“探索太空”开始,我们了解到宇宙中的天体,也知道了地球在哪里;从“天狗食月”中我们明白了月食是怎样产生的;从“冷冷的北冰洋”中我们看到了绚丽的极光,也懂得了极昼和极夜。还有“虚幻的海市蜃楼”、“六角形的雪花”等等各种趣味知识点,都是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好奇感兴趣的地球现象,让孩子在生动活泼的语言中亲近自然,了解地球的大智慧,并触发孩子的想象力,强化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记忆。
遥远的太空
探索太空 1
没有边际的宇宙 2
宇宙中的天体 3
神秘的黑洞 4
什么是星系? 5
星球的由来 6
小星星,大星星 7
星星会掉下来吗? 8
会眨眼睛的星星 9
星球的距离 10
美丽的星座 11
夜空中最亮的“河” 12
什么是星云? 13
不明飞行物——飞碟 14
月球上,跳着走 15
太空生活 16
人类的太空活动中心 17
城市的夜空中星星更少吗? 18
有尾巴的星星 19
背向太阳的彗尾 20
短暂的流星 21
美丽的流星雨 22
唤醒太阳的启明星 23
地球光与热的来源——太阳 24
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 25
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 26
卫星与人造卫星 27
隐身的月亮 28
月有阴晴圆缺 29
月明星光暗 30
月亮会跟着我走吗? 31
月亮上有什么? 32
日食是怎么发生的? 33
天狗食月 34
神奇的地球
为什么地球是球体,我们眼前的路却是平的? 35
我们和地球一起转 36
四季的变化 37
一年有365 天 38
潮汐的形成 39
咸咸的海水 40
地表最低点 41
虚幻的海市蜃楼 42
为什么海上会有台风? 43
海水的运动——洋流 44
地球的大洲和大洋是怎么划分的? 45
冰冷的北冰洋 46
重要的淡水资源——冰川 47
冰雪覆盖的大陆 48
南北极为什么那么冷? 49
绚丽的极光 50
极昼和极夜 51
地球上最热的区域 52
天高云淡的秋季 53
沙漠是怎样形成的? 54
高低起伏的地球表面 55
高山上的植物特别矮小 56
奇怪的盆地气候 57
震动的大地 58
离太阳近的山顶更冷 59
颜色不同的土壤 60
来自山脉的河流 61
泉水从哪里来? 62
温热的泉水 63
一江春水向东流 64
咸咸的湖水 65
泥石流的成因 66
积雪的崩塌 67
具有爆发性力量的火山 68
别样的景观
风从哪里来? 69
风级是什么? 70
龙卷风是怎么回事? 71
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 72
什么是霾? 73
什么是雾? 74
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75
朝霞与晚霞 76
云是什么? 77
暗暗的乌云 78
电闪与雷鸣 79
为什么总是在闪电之后才听见雷声? 80
雨从天上来 81
为什么雷雨来临之前那么闷热? 82
露珠从哪里来? 83
七色彩虹 84
冰雹是怎么形成的? 85
六角形的雪花 86
雪为什么是白色的? 87
瑞雪兆丰年 88
主编絮语
“好问题”是探索思考的源动力
尹传红
成长中不能没有书香,就像生活里不能没有阳光。
阅读滋以心灵深层的营养,让生命充盈智慧的能量。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套“万物了不起”丛书,共包含《虫虫大智慧》《植物有意思》《地球小秘密》《人体大学问》《飞鸟与游鱼》《动物好朋友》《科学有办法》和《恐龙不好惹》8 个分册。它们通过“好问题”的导入,全方位地介绍了有关植物、动物、人体、地球以及生活中许多特别有意思的“小”知识。
贯穿全书的这1500 余个趣味知识点,有的源于对自然现象的仔细观察——如海鸥为什么喜欢跟着轮船飞,一江春水就不能“向西流”吗?有的出自对日常所见的联想思考——如活跃在垃圾间的苍蝇怎么不生病,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有的则是对既有认知的发散思维——如为什么用钢铁造出的船不会下沉,真的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吗?充满好奇心的小读者可以从这里洞悉万物、了解世界,唤起想象力,激发求知欲,由此真正爱上科学。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强调的是在学习中要动脑筋思考。我觉得,学习、思考的要义在于提问题,特别是能够拓展原有知识领域、引发进一步探索思考的好问题。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说,“好问题”是探索思考的源动力。
爱因斯坦本人就是一个提问题的高手。自少年时代,他就开始思考:如果一个人以光的速度运动,他将看到一幅什么样的世界景象呢? 后来,他提出了改变人类时空观念的相对论,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巨人。事实上,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发现,无一不是以对既有背景知识的勇敢挑战、对未知潜在可能的大胆设想而形成科学问题作为开端的。
奥地利病理学家卡尔·兰德斯泰纳年轻时对血液成分和输血反应极感兴趣,一直怀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想要弄清楚:为什么有时候输血会致人死亡,有时候又不会?……继而他登上血液反应的研究舞台,并在20世纪初发现了血型,阐明了安全输血的原理,影响和推动了免疫学、法医学、遗传学、病理学及临床医学等许多学科的发展。
可以说,科学就是活生生的现实,是我们经历之事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激励和促使我们细致观察、用心思考、深入认知。而且,对于一个具体问题的探究,往往还有着多个学科的紧密关联和相互支撑。“万物了不起”的种种奥秘,亦深蕴其中。
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体察自然现象、寻求合理解释的起点,更是他们探究万物规律、萌发创新思维的先导。如果孩子们能够多提一些问题,那么也就多了一些获取新知的途径和构筑自己知识殿堂的机会。
德裔美籍电机工程师查尔斯·斯泰因梅茨讲过:“没有什么问题是愚蠢的。人们只有在停止发问时,才会变成傻瓜。”是啊,所有的好奇心都值得被满足,再荒诞的问题也都可能有一个科学答案。英国作家、词典编撰家塞缪尔·约翰逊说得好:“丰富而高尚的心灵,就是因为强烈的好奇心而如此卓越。”
所以,家长和老师应多多鼓励孩子们发现和提出问题,特别注意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究问题,乃至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要让他们在汲取知识、增长智慧、激发想象力的同时,也得以发掘科学趣味、增强创新意识、提升理性思维,还能获得心智的启迪和精神的享受。
书页铺展开我们认识世界的一扇扇窗,也承载我们的梦想起航。
“好问题”是探索思考的源动力。孩子们,请从“万物了不起”丛书读起,继续提出你们的“好问题”吧!
1.小朋友们总会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尤其对科学世界充满了想象和求知欲。其实科学并不遥远,《万物了不起》这套书就是从孩子感兴趣的万事万物出发,通过细腻生动的绘画和文字将科学的奥秘呈现出来,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和发现自然科学,邂逅有趣的万物,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邢立达(知名恐龙学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
2. 《万物了不起》这套书以引人入胜的提问、循循善诱的解说和丰富多彩的插画,精彩呈现了一个神奇有趣的科学世界。相信孩子们读了大有教益,会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
——杨鹏(中国首位迪士尼签约作者,《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校园三剑客》作者)
3.科学,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讲才有趣!通过阅读《万物了不起》这套书,那些孩子们向爸爸妈妈问个不停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这是一条让孩子们了解和探索科学、发现一个了不起的世界的“必经之路”!
——周群(北京市景山学校正高级语文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青少年科普与科幻教育推广人)
4.《万物了不起》真有意思!这套书涵盖了人体、地球和恐龙等八大自然科学主题,知识系统、语言生动、画面绚丽,呈现出“了不起”的科学世界,让小读者读了不能不惊叹生命的神奇,还能开阔视野,启迪思维。
——李峥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2018年度“北京市金牌阅读推广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