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65490丛书名: 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课程改革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教材由出纳认知、出纳技能和出纳实务三大部分组成。认知部分介绍了出纳工作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及出纳应备的财经法规知识;技能部分根据出纳工作的特点,编入数字书写、数字运算、点钞、真假人民币识别、出纳凭证填制与审核、出纳账簿的设置与登记等六大出纳基本技能;实务部分重点介绍了货币资金的管理、资金收付的业务办理及系列的会计处理。
目 录
章 出纳概述
引导案例
节 出纳的概念
第二节 出纳人员
第三节 出纳工作的组织
主要概念
思考讨论
案例分析
技能实训
第二章 出纳基本业务技能
引导案例
节 会计数字的书写技能
第二节 数字运算技能
第三节 点钞技能
第四节 人民币真假鉴别技能
第五节 出纳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技能
第六节 出纳账簿的设置与登记技能
主要概念
思考讨论
案例分析
技能实训
第三章 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与管理
引导案例
节 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概述
第二节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
第三节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
第四节 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合并和撤销
主要概念
思考讨论
案例分析
技能实训
第四章 出纳现金业务
引导案例
节 现金的管理
第二节 现金收入业务
第三节 现金支出业务
第四节 现金清查业务
主要概念
思考讨论
案例分析
技能实训
第五章 出纳银行业务
引导案例
节 支票结算业务办理
第二节 银行本票结算业务办理
第三节 汇兑结算业务办理
第四节 银行汇票结算业务办理
第五节 商业汇票结算业务办理
第六节 委托收款结算业务办理
第七节 托收承付结算业务办理
第八节 信用卡结算业务办理
主要概念
思考讨论
案例分析
技能实训
引导案例
节 税收基础知识
第二节 税务登记
第三节 发票管理
第四节 纳税申报
主要概念
思考讨论
案例分析
技能实训
第七章 出纳会计档案保管和工作交接
引导案例
节 出纳会计档案保管
第二节 出纳工作交接
主要概念
思考讨论
案例分析
技能实训
引导案例
节 出纳的概念
第二节 出纳人员
第三节 出纳工作的组织
主要概念
思考讨论
案例分析
技能实训
第二章 出纳基本业务技能
引导案例
节 会计数字的书写技能
第二节 数字运算技能
第三节 点钞技能
第四节 人民币真假鉴别技能
第五节 出纳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技能
第六节 出纳账簿的设置与登记技能
主要概念
思考讨论
案例分析
技能实训
第三章 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与管理
引导案例
节 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概述
第二节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
第三节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
第四节 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合并和撤销
主要概念
思考讨论
案例分析
技能实训
第四章 出纳现金业务
引导案例
节 现金的管理
第二节 现金收入业务
第三节 现金支出业务
第四节 现金清查业务
主要概念
思考讨论
案例分析
技能实训
第五章 出纳银行业务
引导案例
节 支票结算业务办理
第二节 银行本票结算业务办理
第三节 汇兑结算业务办理
第四节 银行汇票结算业务办理
第五节 商业汇票结算业务办理
第六节 委托收款结算业务办理
第七节 托收承付结算业务办理
第八节 信用卡结算业务办理
主要概念
思考讨论
案例分析
技能实训
引导案例
节 税收基础知识
第二节 税务登记
第三节 发票管理
第四节 纳税申报
主要概念
思考讨论
案例分析
技能实训
第七章 出纳会计档案保管和工作交接
引导案例
节 出纳会计档案保管
第二节 出纳工作交接
主要概念
思考讨论
案例分析
技能实训
在线试读
二、出纳工作的对象和特点
(一)出纳工作的对象
出纳工作的对象概括地说是指各单位的货币资金运动以及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经济业务活动。货币资金是广义的现金,是指停留在货币形态的那部分流动资产,主要是单位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有价证券等。货币资金的核算基本上是通过出纳人员来办理的。出纳工作的对象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1.货币资金的收入和付出
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是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可按流程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经营资金投入企业以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随着供应、生产、销售过程的不断进行而不断改变其形态。以货币资金为起点,依次经过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分别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以及结算资金等各种不同形态,后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这一资金的运动变化过程称为资金循环。企业再生产的不断进行,引起资金连续不断的循环,这种循环称为资金周转。
从企业货币资金的收入和付出来看,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销售收入,表现为货币资金进入单位。企业为了产品生产的正常进行,要组织原材料购买,必须支付一定数额的材料价款;为换取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劳动要支付一定的工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要支付其他费用。这些支付使企业的资金减少,表现为货币资金退出单位。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由于扩大生产规模或季节性储备原材料、物资等,可能会追加投资或向银行及其他单位借入资金,引起货币资金收入;也会因偿还到期贷款、缴纳税款及其他费用,引起货币资金付出。
2.货币资金的存入和提取
为了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与完整,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等对各项收入的现金,超过库存限额的部分或者超过坐支额度的部分,必须于当日存入开户银行。现金存入银行,就表现为单位现金减少、银行存款增加。
各单位在发放工资、薪金、津贴、补贴,支付差旅费以及未达到银行结算起点的零星支出等,需要支付现金时,可以从本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从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在坐支额度以内的部分除外)。
3.货币资金的结存
货币资金收付频繁,是单位流动性强的一项资产,因此出纳人员需及时结算出各单位在某一时点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余额,并负责其安全与完整。
由此可知,出纳的工作对象即记录、反映和监督所在单位货币资金的收入和付出、货币资金的存入和提取、货币资金的结存。也就是说,出纳的主要工作范围是停留在各单位货币形态的资金运动。
(二)出纳工作的特点
出纳工作是会计工作的组成部分,具有一般会计工作的本质属性,但它又是一个专门的岗位、一项专门的技术。因此,出纳工作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社会性。出纳工作担负着一个单位货币资金的收付、存取活动,而这些活动是置身于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大环境之中的,是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转相联系的。只要这个单位发生经济活动,就必然要求出纳人员与之发生经济关系。如出纳人员要了解国家有关财会政策法规并参加这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出纳人员要经常去银行办理业务等。因此,出纳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专业性。出纳工作作为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专门的操作技术和工作规则。凭证如何填制,出纳账怎样记都很有学问,就连保险柜的使用与管理也很讲究。因此,要做好出纳工作,一方面要求出纳人员要经过一定的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出纳人员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出纳工作要领,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工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出纳人员。
(3)政策性。出纳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如办理银行结算业务须按照银行《支付结算办法》进行,办理票据业务须按照我国《票据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办理现金收付业务必须遵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进行,并且我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都把出纳工作并入会计工作中,并对出纳工作提出具体规定和要求。出纳人员不掌握这些政策法规,就做不好出纳工作; 不按这些政策法规办事,就违反了财经纪律。
(4)时间性。出纳工作具有很强的时间性,何时发放职工工资,何时核对银行对账单等,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一天都不能延误。因此,出纳人员心里应有个时间表,及时办理各项业务,保证出纳工作质量。
(5)频繁性。企业经济业务的频繁发生必然导致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大量存在,并且货币资金渗透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流动性强,也受人们青睐,这就必然使出纳工作具有频繁性的特点。
(一)出纳工作的对象
出纳工作的对象概括地说是指各单位的货币资金运动以及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经济业务活动。货币资金是广义的现金,是指停留在货币形态的那部分流动资产,主要是单位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有价证券等。货币资金的核算基本上是通过出纳人员来办理的。出纳工作的对象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1.货币资金的收入和付出
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是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可按流程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经营资金投入企业以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随着供应、生产、销售过程的不断进行而不断改变其形态。以货币资金为起点,依次经过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分别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以及结算资金等各种不同形态,后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这一资金的运动变化过程称为资金循环。企业再生产的不断进行,引起资金连续不断的循环,这种循环称为资金周转。
从企业货币资金的收入和付出来看,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销售收入,表现为货币资金进入单位。企业为了产品生产的正常进行,要组织原材料购买,必须支付一定数额的材料价款;为换取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劳动要支付一定的工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要支付其他费用。这些支付使企业的资金减少,表现为货币资金退出单位。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由于扩大生产规模或季节性储备原材料、物资等,可能会追加投资或向银行及其他单位借入资金,引起货币资金收入;也会因偿还到期贷款、缴纳税款及其他费用,引起货币资金付出。
2.货币资金的存入和提取
为了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与完整,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等对各项收入的现金,超过库存限额的部分或者超过坐支额度的部分,必须于当日存入开户银行。现金存入银行,就表现为单位现金减少、银行存款增加。
各单位在发放工资、薪金、津贴、补贴,支付差旅费以及未达到银行结算起点的零星支出等,需要支付现金时,可以从本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从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在坐支额度以内的部分除外)。
3.货币资金的结存
货币资金收付频繁,是单位流动性强的一项资产,因此出纳人员需及时结算出各单位在某一时点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余额,并负责其安全与完整。
由此可知,出纳的工作对象即记录、反映和监督所在单位货币资金的收入和付出、货币资金的存入和提取、货币资金的结存。也就是说,出纳的主要工作范围是停留在各单位货币形态的资金运动。
(二)出纳工作的特点
出纳工作是会计工作的组成部分,具有一般会计工作的本质属性,但它又是一个专门的岗位、一项专门的技术。因此,出纳工作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社会性。出纳工作担负着一个单位货币资金的收付、存取活动,而这些活动是置身于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大环境之中的,是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转相联系的。只要这个单位发生经济活动,就必然要求出纳人员与之发生经济关系。如出纳人员要了解国家有关财会政策法规并参加这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出纳人员要经常去银行办理业务等。因此,出纳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专业性。出纳工作作为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专门的操作技术和工作规则。凭证如何填制,出纳账怎样记都很有学问,就连保险柜的使用与管理也很讲究。因此,要做好出纳工作,一方面要求出纳人员要经过一定的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出纳人员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出纳工作要领,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工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出纳人员。
(3)政策性。出纳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如办理银行结算业务须按照银行《支付结算办法》进行,办理票据业务须按照我国《票据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办理现金收付业务必须遵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进行,并且我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都把出纳工作并入会计工作中,并对出纳工作提出具体规定和要求。出纳人员不掌握这些政策法规,就做不好出纳工作; 不按这些政策法规办事,就违反了财经纪律。
(4)时间性。出纳工作具有很强的时间性,何时发放职工工资,何时核对银行对账单等,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一天都不能延误。因此,出纳人员心里应有个时间表,及时办理各项业务,保证出纳工作质量。
(5)频繁性。企业经济业务的频繁发生必然导致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大量存在,并且货币资金渗透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流动性强,也受人们青睐,这就必然使出纳工作具有频繁性的特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