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5015958丛书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内容简介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具有萃取 南北之长、细致优雅和兼容大气的特点。
《京西幡乐》(作者包世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丛书”之一。
《京西幡乐》从幡会起源、幡会表演形式、幡会 音乐、返回传承人等方面全方位介绍。
《京西幡乐》(作者包世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丛书”之一。
《京西幡乐》从幡会起源、幡会表演形式、幡会 音乐、返回传承人等方面全方位介绍。
目 录
序
序
前言
第一章幡会起源于古老的社祭风俗
第一节 唐宋时期佛教“行像”巡游的信仰风俗
第二节 行香走会——北京底层民众的狂欢节
第二章幡会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北京地区庙会音乐溯源
第二节 元朝时期北京的庙会音乐
第三节 明清时期北京的庙会音乐
第三章千军台和庄户村元宵节幡会盛况
第一节 村落历史溯源
第二节 幡会创始历史年代考证
第三节 幡旗种类与形制
第四节 古幡会队列内容及排序
第五节 历史上幡会的三次停顿
第六节 幡会活动盛况
第七节 新时期以来幡会音乐外出参加的备类活动
第四章京西乡村元宵节 灯会与碧霞元君信仰
第一节 东西斋堂元宵节灯会与娘娘庙会文化
第二节 西斋堂村元宵节转灯场
第三节 田庄村青茶山娘娘庙会
第四节 百花山娘娘庙会
第五节 下清水村古老的元宵节天仙会
第六节 京西深山区斋堂川备村元宵节转灯场
第七节 山外村镇灯会、花会闹元宵
第五章幡会是古老社祭仪礼与道教文化结合的产物
第一节 京西山乡的地方戏曲与民间音乐
第二节 幡会音乐与道教音乐
第三节 幡会音乐曲牌
第六章幡会音乐与妙峰山庙会音乐
第一节 1982F幡会音乐采访记
第二节 妙峰山、东岳庙、天太山清代香会碑记载的音乐会
第三节 幡会啬乐与京音乐
第七章幡会音乐与民间音乐
第一节 北京城乡民间音乐
第二节 国内相关的民间音乐
第三节 幡会音乐的历史价值
第八章京音乐与郊县怯音乐
第一节 鼓吹、吹打、十番
第二节 京音乐
第三三节 郊县怯音乐
第九章两村传承古老音乐的民间艺人
第一节 干军台吉祥会民间艺人
第二节 干军台吹奏乐班、打奏乐班民间艺人
第三节 庄户村民间音乐艺人
第十章千军台村幡会音乐曲谱整理
第一节 干军台村幡会吹奏音乐(“清音把”)曲谱
第二节 吉祥会音乐(“中军把”)曲谱
第三节 庄户村幡会音乐曲牌
后记
序
前言
第一章幡会起源于古老的社祭风俗
第一节 唐宋时期佛教“行像”巡游的信仰风俗
第二节 行香走会——北京底层民众的狂欢节
第二章幡会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北京地区庙会音乐溯源
第二节 元朝时期北京的庙会音乐
第三节 明清时期北京的庙会音乐
第三章千军台和庄户村元宵节幡会盛况
第一节 村落历史溯源
第二节 幡会创始历史年代考证
第三节 幡旗种类与形制
第四节 古幡会队列内容及排序
第五节 历史上幡会的三次停顿
第六节 幡会活动盛况
第七节 新时期以来幡会音乐外出参加的备类活动
第四章京西乡村元宵节 灯会与碧霞元君信仰
第一节 东西斋堂元宵节灯会与娘娘庙会文化
第二节 西斋堂村元宵节转灯场
第三节 田庄村青茶山娘娘庙会
第四节 百花山娘娘庙会
第五节 下清水村古老的元宵节天仙会
第六节 京西深山区斋堂川备村元宵节转灯场
第七节 山外村镇灯会、花会闹元宵
第五章幡会是古老社祭仪礼与道教文化结合的产物
第一节 京西山乡的地方戏曲与民间音乐
第二节 幡会音乐与道教音乐
第三节 幡会音乐曲牌
第六章幡会音乐与妙峰山庙会音乐
第一节 1982F幡会音乐采访记
第二节 妙峰山、东岳庙、天太山清代香会碑记载的音乐会
第三节 幡会啬乐与京音乐
第七章幡会音乐与民间音乐
第一节 北京城乡民间音乐
第二节 国内相关的民间音乐
第三节 幡会音乐的历史价值
第八章京音乐与郊县怯音乐
第一节 鼓吹、吹打、十番
第二节 京音乐
第三三节 郊县怯音乐
第九章两村传承古老音乐的民间艺人
第一节 干军台吉祥会民间艺人
第二节 干军台吹奏乐班、打奏乐班民间艺人
第三节 庄户村民间音乐艺人
第十章千军台村幡会音乐曲谱整理
第一节 干军台村幡会吹奏音乐(“清音把”)曲谱
第二节 吉祥会音乐(“中军把”)曲谱
第三节 庄户村幡会音乐曲牌
后记
免费在线读
北京西部山地的门头沟区,在唐末五代、辽代及 金朝初年隶属玉河 县,与辽代设置的宛平县并存。金代初年撤除玉河县 并入宛平县,自此 门头沟地区一直隶属宛平县治下。1928年,设置北平 特别市,近京的门 头沟镇、城子镇所属村落半属宛平、半属北平特别市 管辖,其余部分隶 属河北省宛平县,为河北省宛平县六区、七区、八区 、九区,以及宛平 一区的一部分。
1948—1952年,中共河北省宛平县政府设在大台 地区桃园村,山 外城镇部分属北京市16区,区政府在圈门窑神庙西院 。1952年撤销河北 省宛平县与北京市16区合并,并划入房山、良乡县部 分地区、五里坨地 区,设北京市京西矿区。
京西矿区政府辖有八区一镇:清水区、斋堂区、 太子墓区、石门营 区、大台区、金鸡台区、周口店区、河北区、门头沟 镇。1958年辖界削 减,改名门头沟区。千年古县宛平县最后被门头沟区 所取代。
干军台、庄户村元宵节幡会与元朝本地道教信仰 有关,所保留音乐 是道教科仪产物。幡会自元明以来结合民间信仰持续 举办,并继承延续 到今天。幡会是一种民间自办,全体村民参与并寄托 人们的美好愿望, 用于联络乡谊的地域文化,是人们构建并持守的具有 信仰理念和高度凝 聚力的传统文化模式。
除旗幡外,幡会还包含多种古老艺术形式,如五 虎棍、大鼓会、秧 歌会等,而音乐演奏、唱诵的号佛、秧歌演唱等,需 要自幼学习,逐渐 掌握,家族中父子相传,自觉融入其中,为村民世代 恪守传承。
幡会是地域性民间文化范式,历史内涵极为广阔 丰富,是既往历史 进程中乡村生活的记录与展现。明清时期,这一类民 间文化活动在宛平 山区村镇普遍存在盛行。
幡会是古老社祭风俗的存在和延续,最初社与会 的概念,起自原 始祭祀的社日,民间村社举办祭祀仪式迎神赛会,包 括各种各样的演 艺活动。
社日是民间举办的盛大狂欢节,是民众祈丰年、 庆丰收的节日。
据史籍记载,祭土神者日社。《诗·小雅·甫田 》云:“以我 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祭土神之所,即谓社 宫、社庙。《左 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自莒疆以西,请致干社 。”即“二十五家 为社”,或“方六里为社”。社神即土地神。社日有 春、秋二祭之分, 春社祈祷人寿年丰,秋社则报祀社神。
汉代以后,一般使用戊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为社日。汉代以 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始有春秋二社,社日适当春分 、秋分前后。
历史上关于“社日”的诗赋甚多,唐代张籍《吴 楚歌辞》有“今 朝社日停针线”诗句。宋代诗人杨万里对社日有生动 描写,其《观社》 诗:“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 来何处?走煞儿童 最可冷!豹面虎头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 相饶尊贵,不博渠 农一响癫!”描述民众社日里吹箫击鼓,扮豹面虎头 社戏,祈福迎年求 丰收,村歌社舞的欢乐场面。
村社活动,指旧时农村祭祀社神的盛会。《旧唐 书·司空图 传》:“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图必造之, 与野老同席,曾无 傲色。” 宋代陆游诗《过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 豚……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元代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我觑这单刀会 似赛村社。”春 社、村社都是社日村民尽情欢乐情景的记录。
春社、村社与北京旧日的庙会以及古幡会活动迎 神祭祀的内涵是一 脉相承的。元明清三代及至民国时期,这种民间风俗 一直在延续,政权 更迭,社会变迁并未触动乡村文化的基础与需求,这 种恒定的文化模式 始终在恪守传承。
伴随祭祀礼仪产生的社火被称为会,包含众多内 容与形式。民间在 社日迎神赛会,扮演杂戏、杂耍统称社火。被祭祀的 社神是当地的土地 神,可护佑人民,故予隆重祭祀。
佛教传入,“至梁而后大”“至唐而后固”,这 种古老的社祭赛会 神祗主角,在唐宋时期多被佛教节日移植而去,佛教 节目——农历二月 初八“行像”巡游法会,也可称为传统意义的庙会。
P2-3
1948—1952年,中共河北省宛平县政府设在大台 地区桃园村,山 外城镇部分属北京市16区,区政府在圈门窑神庙西院 。1952年撤销河北 省宛平县与北京市16区合并,并划入房山、良乡县部 分地区、五里坨地 区,设北京市京西矿区。
京西矿区政府辖有八区一镇:清水区、斋堂区、 太子墓区、石门营 区、大台区、金鸡台区、周口店区、河北区、门头沟 镇。1958年辖界削 减,改名门头沟区。千年古县宛平县最后被门头沟区 所取代。
干军台、庄户村元宵节幡会与元朝本地道教信仰 有关,所保留音乐 是道教科仪产物。幡会自元明以来结合民间信仰持续 举办,并继承延续 到今天。幡会是一种民间自办,全体村民参与并寄托 人们的美好愿望, 用于联络乡谊的地域文化,是人们构建并持守的具有 信仰理念和高度凝 聚力的传统文化模式。
除旗幡外,幡会还包含多种古老艺术形式,如五 虎棍、大鼓会、秧 歌会等,而音乐演奏、唱诵的号佛、秧歌演唱等,需 要自幼学习,逐渐 掌握,家族中父子相传,自觉融入其中,为村民世代 恪守传承。
幡会是地域性民间文化范式,历史内涵极为广阔 丰富,是既往历史 进程中乡村生活的记录与展现。明清时期,这一类民 间文化活动在宛平 山区村镇普遍存在盛行。
幡会是古老社祭风俗的存在和延续,最初社与会 的概念,起自原 始祭祀的社日,民间村社举办祭祀仪式迎神赛会,包 括各种各样的演 艺活动。
社日是民间举办的盛大狂欢节,是民众祈丰年、 庆丰收的节日。
据史籍记载,祭土神者日社。《诗·小雅·甫田 》云:“以我 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祭土神之所,即谓社 宫、社庙。《左 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自莒疆以西,请致干社 。”即“二十五家 为社”,或“方六里为社”。社神即土地神。社日有 春、秋二祭之分, 春社祈祷人寿年丰,秋社则报祀社神。
汉代以后,一般使用戊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为社日。汉代以 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始有春秋二社,社日适当春分 、秋分前后。
历史上关于“社日”的诗赋甚多,唐代张籍《吴 楚歌辞》有“今 朝社日停针线”诗句。宋代诗人杨万里对社日有生动 描写,其《观社》 诗:“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 来何处?走煞儿童 最可冷!豹面虎头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 相饶尊贵,不博渠 农一响癫!”描述民众社日里吹箫击鼓,扮豹面虎头 社戏,祈福迎年求 丰收,村歌社舞的欢乐场面。
村社活动,指旧时农村祭祀社神的盛会。《旧唐 书·司空图 传》:“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图必造之, 与野老同席,曾无 傲色。” 宋代陆游诗《过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 豚……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元代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我觑这单刀会 似赛村社。”春 社、村社都是社日村民尽情欢乐情景的记录。
春社、村社与北京旧日的庙会以及古幡会活动迎 神祭祀的内涵是一 脉相承的。元明清三代及至民国时期,这种民间风俗 一直在延续,政权 更迭,社会变迁并未触动乡村文化的基础与需求,这 种恒定的文化模式 始终在恪守传承。
伴随祭祀礼仪产生的社火被称为会,包含众多内 容与形式。民间在 社日迎神赛会,扮演杂戏、杂耍统称社火。被祭祀的 社神是当地的土地 神,可护佑人民,故予隆重祭祀。
佛教传入,“至梁而后大”“至唐而后固”,这 种古老的社祭赛会 神祗主角,在唐宋时期多被佛教节日移植而去,佛教 节目——农历二月 初八“行像”巡游法会,也可称为传统意义的庙会。
P2-3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