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962448
目录
编辑大意│1
卷上│4
较准平仄法│4
平仄通用者│4
平仄异用者│6
划定四声法│10
实字分类法│13
虚字分类法│19
二字分类│19
一字分类│22
二字相对法│25
三字相对法(四字对附)│36
五字相对法(六字对附)│51
七字相对法│69
古韵通转法│79
近体指导法│82
作诗百法2
五律平仄法(五绝平仄法附)│83
五绝平仄法附│84
七律平仄法(七绝平仄法附)│86
七绝平仄法附│87
押韵八戒法│89
摛辞四反法│90
作诗学古法│91
作诗储材法│92
作诗相题法│93
作诗辨格法│95
作诗用事法│96
作诗遣调法│97
作诗谋篇法│98
作诗造句法│99
五律诗造句│99
七律诗造句│100
作诗炼字法│101
五律炼第二字者│101
五律炼第五字者│101
五律炼第二、第五字者│102
七律炼第二字者│102
七律炼第五字者│102
3目录
七律炼第七字者│103
七律炼第二、第五字者│103
作诗点眼法│103
眼用实字│104
眼用响字│104
眼用拗字│105
通体写景法(以下七律举例)│106
通体写情法│106
情景分写法│107
情景兼到法│108
颂中有讽法│109
美中有刺法│110
感古怀今法│110
抚景寓意法│111
虚实相间法│112
浅深各别法│113
咏物明体法│114
咏物暗体法│115
对面托题法(以下七绝举例)│116
旁面衬题法│117
循题顺点法│118
就题空翻法│119
作诗百法4
借物写情法│120
触景生感法│121
首尾一意法│121
前后双锁法│122
起笔振题法(以下五律举例)│123
承笔醒题法│124
转笔扼题法│125
合笔束题法│125
即境抒情法│126
及时点景法│127
因人纪事法│128
随地纪游法│128
通体仄韵法(以下五绝举例)│129
通体拗句法│130
对句作起法│131
对句作收法│132
卷下│134
探讨源流法│134
研究变迁法│139
提挈纲要法│144
5目录
指点体裁法│145
标揭四则法│146
考订十科法│147
剖析体志法│149
抒写情景法│152
练习诵读法│153
辨论避忌法│155
作歌谣法│160
作乐府法│161
作五古法│162
作七古法│164
附柏梁体│166
附长庆体│167
作长短句法│171
作排律诗法│172
作三言诗法│175
作四言诗法│175
作六言诗法│177
作杂言诗法│178
作促句诗法│179
作宝塔诗法│180
作回文诗法│182
作诗百法6
作五平五仄诗法│183
作白描诗法│187
作联句诗法│188
作集句诗法│189
作叠字诗法│191
作无题诗法│192
作竹枝词法│193
作柳枝词法│194
作棹歌法│195
作宫词法│196
作游仙诗法│197
作十七字诗法│198
作打油诗法│199
作新体诗法│200
作怀古诗法│201
作怀人诗法│203
作送别诗法│205
作辞别诗法│206
作贺诗法│206
作寿诗法│211
作挽诗法│221
本次整理征引文献│225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