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13339丛书名: 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列丛书
[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延伸]
7
[被模糊的边界]
15
[日常生活的微型乌托邦]
29
INSET [插页-大众的智慧]
[“临时性”所产生的对力]
47
CHAPTER 2 转译的生成
[关于“风景”的观看之道]
65
[“东南偏南”或许仅为一个过去式的概念]
73
[日常体验的制造者]
81
[近距离观察日常生活]
91
[艺术家作品中的建筑因素]
99
[列车已经开出去了,还要问它为什么吗?——“大尾象”的艺术实践]
109
[线性路径:关于一种组织方式 ]
123
[自我组织的积极空间]
131
[我们这个时代的字]
143
CHAPTER 3 在地的实践
[岭南寓言集:漂变的珠三角——嘎的士多 ]
153
[土地的邀请 ]
163
[水介质]
185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行为]
205
[北京路广告类型研究]
239
CHAPTER 4 回归的日常
[籍贯]
257
[后记]
270
许多年前,有一位朋友问我:你们做那些奇怪的前卫艺术是为什么?它究竟有什
么价值?
有时候,是因为别人的质疑才开始尝试着去寻找答案,也是在回答别人的质疑过
程中自己才渐渐地明晰起来。
这些话,我在不同的场合对着不同的人,说过很多遍。特别是在我的课堂上,当
你要跟学生讨论一个问题时,首先要把自己的思路梳理清楚,并尽量用直白的语言去
表达。这篇文章脱稿于我的一次关于教学的访谈,我尽可能地保留了里面大量的口语
化文字,这样可以让讨论的话语更加浅显而明白。
关于探险
教育是训练对于生活的探险,研究则是智力的探险。
——怀特海
我们都知道有一种体育项目——攀登雪山,非常危险,花很多的钱,搞不好,一
个人出事儿还会搭上整个救援队伍。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奇怪的事吗?
关于日常的转译
II
别跟我说“体育是增强人民体质的”这种话。今天的体育竞赛哪一项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举重运动员的腰椎是扭曲的;田径运动员筋腱常被拉伤;菲尔普斯的身体严重畸形;
拳王阿里颤抖的手就是体育对他身体造成伤害的见证,但我们却为他用颤抖的手点燃
火炬而鼓掌。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知道,体育就是对人的身体运动的极限挑战,是人
类对“超越”永不知足的追求和实现后的喜悦。这就是体育的价值。
如果说体育是对人类身体极限的挑战和探险,那么艺术就应该是对人类想象力的
挑战和探险。
这样的类比,其实不对。因为艺术并没有极限可言。
它并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程式,它挑战和探险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得“”。也
可以说,艺术没有。体育可以这样,比如说:跑步,你跑了十秒钟跑到了,我一
个小时才跑到,这个就是体育的衡量,它只是一个单向的量化的衡量。但是艺术就不
能这样衡量。或我们不说艺术,生活也不能这样衡量。归根结底,所有关于艺术的讨
论仍然离不开关于生活的讨论——如果生活这样衡量的话,我们所有的男人都去追求
一个女人了,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有心目中爱的人。艺术也是这样,艺
术跟生活是连在一起的,它更多倾向于对生活本身的一种思考,对生活的一种理解,
对世界的一种认识。艺术是探讨生活的一种方式,探讨它没被发现的可能性;它是一
种探讨社会、政治、爱情、食物,甚至艺术本身的一种方式。它不是一种竞技赛。所
以我觉得,在我们的教育里面首先应该把这种竞技赛的观念放下,如果都是竞技赛这
样的方式,我们发现后“”只有一个人。如果这样,所有人都朝着这个方向去,
后只剩下一个人是厉害的,那十几亿人口就没有意义了。如果我们假想这十几亿人
口都把他精彩的一面释放出来,那这个就不得了了。
我觉得是这样。我们看一群学生,看一群孩子,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性格都
不一样,这个时候,你觉得这个世界是很美好的,就是因为每个人都精彩。但是,如
果我们把它设定成像我们体育赛跑一样,只有一个指标,一条起跑线,五十个人跑下去,
总是有一个人跑,也总是有一个跑后。但是我们发现,生活中跑到后的那个
人也有他的精彩。他的精彩是在另一方面,只不过不在他跑步的速度上。我们每个人
如果能够通过课程或是做一些东西,哪怕一段时间的工作,让自己精彩的那个部分
或是和别人不一样的一面释放出来,他就把他的精彩释放出来了。也就意味着他的价值,
他和别人不同的地方,他不可替代的地方、他的可能性,就释放出来了。释放出来以
后别人会看到,会鼓掌,会喝彩,他自己也会看到。他自己看到后,他自己会知道自
己的精彩在哪儿。
III
序言
“当我们展示了自己的可能性,就展示了世界的可能性,展示了物的可能性,就
展示了造化之奇,‘是谓为天地立心’。天地之心,便是万物得以尽其可能性而生长生发,
那便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物之用有穷耶?人之才有涯乎?”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释放出自己的精彩,那十三亿中国人的精彩将会是一股巨大的
能量。我想,那也许就是媒体常说的未来的“中国创造”吧。
关于实验
艺术家是这样一种人,他向人们固有的关于体验的观念挑战,或者向人们提供关
于体验的其他信息,并对体验作出其他的解释。
——苏珊·桑塔格
艺术为什么要做“实验”?
回看人类的文明史,本身就是一部充满“实验”的历史。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
兰克林经过风筝实验得到了“电”,并积聚在一个现在叫莱特瓶的容器中。也就是很
多书中说的,有一个人在一个雷雨天时,在风筝上放一把钥匙,然后拉风筝的线(普
通的棉线)另一端连接在莱特瓶(一个拥有两个金属片,它们非常近但不接触的容器)
中,得到了电荷。这就是著名的费城实验。
当时,富兰克林的一位朋友问他:你弄这个东西究竟有什么用?在今天,已经不
会再有人问这样的问题了,今天的人离开了“电”几乎不知道该如何生存,所以才有
了“野外生存”之类的训练营。这本来是人类原始的本领,今天却弄成了像是只有特
种部队才有的超常功能。可见,人类文明进化的同时也是另一种角度的退化。但在当时,
富兰克林也不知道“电”会有什么样的应用。所以,他用了一个反问句回答:你说出
生的婴儿有什么用?
的确,“实验”就是要探讨未知的、未发现的、还没出现过的其他的可能性,就
是要开辟用想象力解决问题的生活和艺术道路。
实验不一定都会成功,也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像“电”那样成为普遍的应用。但
失败也是有价值的。回看历史,如果没有那么多次的失败,飞机不会飞上天。从这个
意义来讲,也就根本没有所谓的“失败的实验”,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是接近目的的
一个台阶。我相信邱志杰在他的《什么是总体艺术》中的一句话:“只有当一个行为
是可能出错的行为,它才可能是创造性的行为。蜘蛛凭着本能结网,蜘蛛结网从来不
关于日常的转译
会出错。人类盖房子却可能出错。”
我愿意把艺术史看成一棵大树。有一些时代和一些人,是开先河的,是转折性的,
那么这个时代和这些人,就是主要的树干和枝杈,后来的人沿着这个枝杈生长,延续;
那些个人化的、无法归类的特色艺术家,也有他的历史价值。他就像是主干之外
的一些小枝杈、树叶或果子,除了丰富了整个艺术史,也证明了人类对这一问题和线
索的探险到达了这里。至于在未来是否有人会沿着这个线索继续走下去,并逐渐生长
成又一枝粗大的主干,就没有人能猜得到了。
如果没有富兰克林的费城实验,就没有今天“电”的使用;没有布鲁诺在包豪斯
对自行车把的实验,就不会有今天满大街的钢管家具;如果没有“实验”,我们今天
可能还是住在土坯房子里,不,土坯房子也是“实验”出来的,从“土”到“坯”的
开始也是想象力的“实验”。
当然,初的“实验”常常是不完美的,就像米斯·凡·德罗初对玻璃住宅的
实验,开始并不舒服,冬天冷夏天热,但后来人的进一步实验慢慢地弥补了初的缺陷,
当初的实验成为普遍的应用和常识时,人们又会开始新的“实验”。
所以,每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在当时都具有“实验”的精神,在当时也都可以被
称为“实验”的艺术。
人类的好奇心,驱使着人们走向未知的领域,一个一个的“实验”链条沉淀成了
人类的文明。
关于独特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
用马克思的话说,这个世界上只有变化是永恒的。但,对于万物来说,抗拒变化
的方式是它的独特性,是对不可被替代的特性的追求。大自然中百花开放,各不相同,
各有各的精彩。对“不可替代性”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追求不同”。通常我们认
为艺术也好,或者是创造性的事情也好,我们衡量艺术,衡量创造性的工作都有一个
基本的标准,就是要与众不同,要特立独行;要的是独特性,而不是重复性。它一定
是在强调一个不可替代性,你之所以能够成为你,是不可以被另外一个人替代的。比
如我们大家去开会,如果你能被另外一个人代替,你就不需要去了,就像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代替了这一区的人——当然,他是否真的就能够代表这一区的人呢?那是另
外一回事了,但是至少这一区的人就变成了一个人。事实上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是不能
被别人代表的,比如说,我们必须自己去上班,我们不能找一个人替我们去上班。我
们要去结婚,我们不能找一个人替我们去结婚。之所以每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他的
意义和价值是不可替代的,他之所以成为他,是因为他的独特性。这个东西,我觉得
在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一个婴儿本身就有它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一个
小孩子都有性格,非常不一样,从生下来就不一样。但是我们在中小学的教育里面常
常忽视了这个东西,或者说,掩盖了这个东西,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假如说整个教
育的结果是把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掩盖掉了,我们不说扼杀只是掩盖它,那
么这个教育也是失败的。
人生的目的是幸福如何成为可能,“使用并实现你的想象力”是幸福的。
“电”被人们应用给人带来了幸福,但如果因为使用了电后使蜡烛和油灯消失,
或者,因为使用了钢管椅后使木椅消失,那不是幸福,是悲哀;那是短视,是狗熊
掰苞米。
幸福常常体现为一种富足感。
如果只剩下一种东西、一种标准、一种口味,那是贫瘠。
贫瘠会导致野蛮,会让人绝望。
我不记得,是在哪一本小说里看到的一个故事:一个农村的孩子每天跟着爸爸下
地种麦子,割麦子干农活。一天,干完农活后在饭桌上,孩子问父亲:“我以后是不
是也过像你一样的日子,就像你一样天天下地?”父亲说:“那还能干啥?农民嘛,
不就种地呗。”第二天,孩子就用赶牛的鞭子上吊死了。这是对未来的绝望。
这种绝望,是对看不见可能的绝望,是对没有选择的绝望,是对重复单一的绝望,
是对不可能改变的绝望。
实验,恰恰是为了寻找改变的可能性。
假如,真的有所谓的“恒定”和“永久”的话,那就是——“改变是永恒的”。
注:文章原载于冯峰艺术创作手记《时间的残渣》,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宜诺斯艾利斯(BuenosAires),现生活、工作于纽约、柏林及清迈。其作品多次参
加国际大展,2004年获得“HUGO BOSS 艺术大奖”。将生活与公共空间建立关系
是其作品的核心,参与者的互动和交流是其作品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初的Untitled(Free)是艺术家里程碑式的项目,整间画廊被打
造成了一间免费供应米饭和泰国咖喱的场所,提拉瓦尼亚也从此被戏称为靠做饭混艺
术。在这件看似概念简单的作品中,艺术家以一种社交化的方式模糊了艺术家与观众
之间的距离。艺术不再只是观看的对象,体验与参与成了艺术作品的一部分,让观众
自由地面对他的作品并将观众转换为参与者。提拉瓦尼亚还积极投身乡建,试图通过
艺术改造与地域的关系,在泰国清迈持续做着“土地计划”(The Land Project)。
《无题(免费)》(Untitled,free)(1992)
《无题》(Untitled)(2010)
1992年,提拉瓦尼亚在纽约举办过一场名为“Untitled(Free/Still)”的里程碑
式的展览,将展览画廊转变成一间免费供应米饭和泰式咖喱的厨房。
“别干了(Ne Travaillez Jamais)”是里克力·提拉瓦尼在中国的首次个展,
于2010年1月9日至3月28日在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Tang Contemporary)
展出。此次展览的标题借用了一个法国国际境遇主义(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的
涂鸦标语。在展览现场,有几位工人正在给湿的砖坯刻印“别干了”的字样,另外有
工人在通过专业的火炉将砖坯烘干,准备生产14086块砖。
“对我来说,我作品的核心在于作品的构建本身。没有相互作用或者被激活的话,
它就根本不存在。”
——里克力·提拉瓦尼
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尔斯特(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1965年出
生于法国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1982年就读格勒诺布尔高等艺术学院(école
de Beaux-Arts of Grenoble),2002年获得法国的MarcelDuchamp Prize(杜尚
奖)。曾参加第十一届卡塞尔文献展,第五十三届威尼斯双年展等多个国际重要艺术
《TH.2058》(2008)
关于日常的转译
展览,目前生活、工作于巴黎和里约热内卢。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尔斯特以影像、
装置、光线、摄影、电影、文字、声音、空间环境和日常用品等创造出一个综合性的、
能够与观者产生互动的展览。她的作品大多反映当下生活,取材于文学著作或电影场景,
以叙事和诗意的营造,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记忆。
《TH.2058》(2008)此项目占用了泰特美术馆3400平方米的一半面积。
这是一个带有科幻性、预言性和世界末日一说相关的主题。TH是英文涡轮大厅
TurbineHall的简称;2058却是指2008年开始未来50年后。艺术家在看了大量关
于伦敦城市遭遇洪水、爆炸和侵略等侵袭的文学作品和电影后所作出的一个未来的预
想,展览是展示未来50年后的伦敦受到自然灾害袭击的一个情景,艺术构思来自现实
世界和虚构世界。
展览馆中有一个巨大的屏幕,播放一些科幻灾难影片的集锦镜头,试图让人们有
身临其境的感觉。展厅传来的滴滴水声,在空旷的空间中产生回音,厅外仿佛是永无
止境的大雨,这一切都是灾难来临前的预兆,如此的阴森潮湿的恶劣环境滋生了一只
只可怕的怪物,AlexanderCalder的火烈鸟,LouiseBourgeois的大蜘蛛都被放大
25倍放在了展厅,伦敦市民似乎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200张黄蓝相间的双
层床(bunkbeds)布满展厅,每张床上都放了1~2本跟展览主题相关的书,参观
者受到鼓励可以在床上小憩,读一读放在床上的跟灾难和袭击有关的小说。体验一下
将来可能被迫滞留在难民营地里的感觉。
“艺术中有力量的地方是艺术的不纯一性。它不会被描述为单一的风格、标志
或想法。”
——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尔斯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