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14968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基于该院物理理论和实验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在多年的大学物理理论和实验教学实践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书与理论教材同步使用,按必修和选修实验组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基本测量方法和操作技术等基本知识,同时涉及力、热、声、光、电、磁等方面实验共13 个,其中4 个为必修实验,9 个为选修实验。本书在介绍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时,力求简繁适当,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生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生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
目 录
目录
前 言
第1 章 绪论 1
第2 章 误差理论、数据处理知识、基本测量方法和操作技术 4
2.1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知识 4
2.1.1 几个基本概念 4
2.1.2 误差的处理 14
2.1.3 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 21
2.1.4 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 24
2.1.5 数据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 26
2.2 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与操作技术 35
2.2.1 基本测量方法 35
2.2.2 基本调整技术 39
2.2.3 基本操作技术 41
第3 章 实验部分(必修) 46
实验1 测定弹性模量 46
实验2 用单、双臂电桥测电阻 52
实验3 霍尔效应原理及其应用 58
实验4 磁悬浮实验 71
第4 章 实验部分(选修) 75
实验5 用电流量热器测液体比热容 75
实验6 声速的测定 78
实验7 学习使用万用表 82
实验8 电子示波器的使用 89
实验9 光的干涉 99
实验10 光栅衍射 107
实验11 分光计的调节及测玻璃的折射率 112
实验12 光的偏振 118
实验13 迈克耳孙干涉仪 122
附录 126
附录A 基本物理常量 126
附录B 国际单位制(SI) 127
附录C 国际单位制所用的词头 127
附录D 20℃时常用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28
附录E 常用金属的弹性模量 128
附录F 液体的动力黏度 129
附录G 常用仪器量具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极限误差 129
附录H 世界十大经典物理实验 130
参考文献 138
前 言
第1 章 绪论 1
第2 章 误差理论、数据处理知识、基本测量方法和操作技术 4
2.1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知识 4
2.1.1 几个基本概念 4
2.1.2 误差的处理 14
2.1.3 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 21
2.1.4 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 24
2.1.5 数据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 26
2.2 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与操作技术 35
2.2.1 基本测量方法 35
2.2.2 基本调整技术 39
2.2.3 基本操作技术 41
第3 章 实验部分(必修) 46
实验1 测定弹性模量 46
实验2 用单、双臂电桥测电阻 52
实验3 霍尔效应原理及其应用 58
实验4 磁悬浮实验 71
第4 章 实验部分(选修) 75
实验5 用电流量热器测液体比热容 75
实验6 声速的测定 78
实验7 学习使用万用表 82
实验8 电子示波器的使用 89
实验9 光的干涉 99
实验10 光栅衍射 107
实验11 分光计的调节及测玻璃的折射率 112
实验12 光的偏振 118
实验13 迈克耳孙干涉仪 122
附录 126
附录A 基本物理常量 126
附录B 国际单位制(SI) 127
附录C 国际单位制所用的词头 127
附录D 20℃时常用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28
附录E 常用金属的弹性模量 128
附录F 液体的动力黏度 129
附录G 常用仪器量具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极限误差 129
附录H 世界十大经典物理实验 130
参考文献 138
前 言
前言
本书是根据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以下简称科技学院) 《物理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院专业设置特点和实验仪器设备的情况,在大学物理理论课程自编讲义《大学物理教程》 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后编写而成的。
自从科技学院成立以来,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环境、条件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时代,特别是科技学院进驻共青城办学的特点,科技学院对大学物理教学大纲和课时在原基础上进行了调整,推出了新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必须改变以往的培养思路和方法,同时为了适应新的教学仪器和新的实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也需要新的教学内容。考虑到以上情况,本书和以往的教材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尽量体现物理实验新的教学思路,在完成规定实验技能培养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尽量介绍一些实验思想比较先进、设计比较巧妙的实验,力求反映当前主流的物理实验理论、技术和方法,扩展学生的思路以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做一定的准备。
2.在内容编排上遵循实验能力培养所需的循序渐进的规律,所选的实验内容与教学理论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体现了分类指导与因材施教的原则。
3.在内容的编写上注意原理叙述清楚、简单易懂,并对实验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同时在数据记录和处理以及需要学生做解答的地方留出足够的空白处,以便学生完成实验任务,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4.根据新培养计划的要求,选定了必修的4 个实验: 测定弹性模量、用单、双臂电桥测电阻、霍尔效应及其应用和磁悬浮,同时根据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选出了9 个选修实验。其目的在于注重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对“科学实验全过程” 的训练。本书各部分间依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既可在更大的范围内适应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学生,又可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理实验中的物理思想和方法。
本书内容涵盖力、热、光、声、电、磁方面,适合三本院校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使用。本书由刘浩广、易江林任主编,王海威、黄翮和邓群任副主编,张华、金鸣、方宣杰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在编写期间,编者参阅了许多兄弟院校的教材,吸取了宝贵经验,在此向这些教材的作者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匆促,书中肯定存在不少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8 年9 月
本书是根据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以下简称科技学院) 《物理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院专业设置特点和实验仪器设备的情况,在大学物理理论课程自编讲义《大学物理教程》 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后编写而成的。
自从科技学院成立以来,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环境、条件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时代,特别是科技学院进驻共青城办学的特点,科技学院对大学物理教学大纲和课时在原基础上进行了调整,推出了新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必须改变以往的培养思路和方法,同时为了适应新的教学仪器和新的实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也需要新的教学内容。考虑到以上情况,本书和以往的教材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尽量体现物理实验新的教学思路,在完成规定实验技能培养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尽量介绍一些实验思想比较先进、设计比较巧妙的实验,力求反映当前主流的物理实验理论、技术和方法,扩展学生的思路以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做一定的准备。
2.在内容编排上遵循实验能力培养所需的循序渐进的规律,所选的实验内容与教学理论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体现了分类指导与因材施教的原则。
3.在内容的编写上注意原理叙述清楚、简单易懂,并对实验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同时在数据记录和处理以及需要学生做解答的地方留出足够的空白处,以便学生完成实验任务,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4.根据新培养计划的要求,选定了必修的4 个实验: 测定弹性模量、用单、双臂电桥测电阻、霍尔效应及其应用和磁悬浮,同时根据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选出了9 个选修实验。其目的在于注重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对“科学实验全过程” 的训练。本书各部分间依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既可在更大的范围内适应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学生,又可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理实验中的物理思想和方法。
本书内容涵盖力、热、光、声、电、磁方面,适合三本院校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使用。本书由刘浩广、易江林任主编,王海威、黄翮和邓群任副主编,张华、金鸣、方宣杰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在编写期间,编者参阅了许多兄弟院校的教材,吸取了宝贵经验,在此向这些教材的作者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匆促,书中肯定存在不少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8 年9 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