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2655738
内容简介
刘绍唐主编的《民国人物小传(14)(精)》是大型人物传记工具书。依据历史文献资料,从不同的视角,以词条的形式简明介绍了民国时代的*名人物的生平,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艺术、军事等各个领域。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及人物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目 录
丁治磐(1894—1988)
尹俊(1910—1987)
毛楚雄(1927—1946)
毛泽建(1905—1929)
王天培(1888—1927)
王竹溪(1911—1983)
丘国珍(1894—1979)
丘琼荪(1893—1964)
白薇(1894—1987)
任显群(1912—1975)
向贤德(1904—1977)
曲滋纲(1925—1986)
朱元鼎(1896—1986)
朱葆三(1848—1926)
朱蕴山(1887—1981)
吴大羽(1903—1988)
吴伯箫(1906—1982)
吴佩明(1902—1987)
吕海寰(1842—1927)
吕焕炎(1892—1930)
李方桂(1902—1987)
李林风(191l—1988)
李培基(1885—1969)
杜宝晋(191l—1986)
周仁(1892—1973)
周西成(1893—1929)
周应龙(1933—1987)
林一民(1897—1982)
武士敏(1892—1941)
段霖茂(1905—1975)
洪士奇(1903—1982)
范馨香(1918—1987)
倪海曙(1918—1988)
郝梦龄(1898—1937)
张冲(1900—1980)
张克侠(1900—1984)
张开儒(1869—1935)
张笃伦(1892—1958)
张鸿烈(1886—1962)
许涤新(1906—1988)
郭永怀(1909—1968)
陈公哲(1890—1961)
陈光远(1873—1939)
陈振铣(1909—1984)
陈逢源(1893—1982)
陈楚楠(1884—1971)
陈璧君(1891—1959)
陆锦(1880—1946)
彭佐熙(1900—1986)
曾昭抡(1899—1967)
贺昌群(1903—1973)
冯德麟(1866—1926)
黄文弼(1893—1966)
黄谷柳(1908—1977)
黄国书(1905—1987)
慈航法师(1895—1954)
杨石先(1897—1985)
杨光洼(1900—1942)
杨振声(1890—1956)
叶圣陶(1894—1988)
靳云鹗(188l—1935)
廖梦醒(1904—1988)
赵连芳(1894—1968)
刘启光(1905—1968)
蒋经国(1910—1988)
卢次伦(1858—1929)
萧冀勉(1902—1987)
应修人(1900—1933)
谢侠逊(1888—1987)
罗明佑(1901—1967)
严孝章(1921—1986)
在线试读
丁治磐,字似庵,江苏省东海县富安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十二月十三日(一八九四年元月十九日)
,父祖孝,母李氏,兄弟三人,治磐居长(仲弟介禾、季弟介冰),幼读经史,勤治举业,书法融合王羲之、颜鲁公、欧阳询、柳公权、李北海、赵孟频诸家,而独创一格;习制艺诗文有成,而清廷诏示停止科举,遂投笔从戎。民国元年三月,考入江苏陆军讲武堂一期步科;十一月,毕业授陆军少尉,分发陆军第十六师赵念伯旅,任排长。二年秋,二次革命失败,散归故里。三年,以欧战爆发,中国即将参战,复从军任江苏四路要塞步兵一旅上尉副官,旋再人江苏陆军军官教育团正班一期进修。五年十一月,毕业,供职陆军七十六混成旅(旅长张仁奎)步兵一五一团(团长陈兆丰),驻防南通、海门一带,历任上尉连长、少校营长。七年冬旧历新年,治磐撰春联于营门,南通闻人张季直(謇),过而见其辞句、书法极佳,乃向卫兵询其联语系何人手笔,卫兵对日:“丁连长也。
”张氏礼贤下士,枉顾治磐而嘱其时相过从问学,结为忘年之交。又韩国大儒金沧江(泽荣),党于安重根,重根败,流寓南通张氏之所,治磐尝就正古文辞及诗,语格,辄用笔谈出隽句,师事五载,因而古文义法益精进。治磐自言:“金师一日书一纸讽余日:诗为烂漫无用之物,子何用事此为?盖其时东邻日本侵凌我甚,师以是励余专戎事耳。从此余远征燕赵、齐鲁间,师殁狼山下,迨余归主江苏省政,以“赤贼”
之乱,未能展拜墓园为憾。”十四年春,升任宣抚军卫队旅(旅长方永昌)旅部中校主任参谋,旋离开苏北,升任陆军二十三师(师长徐源泉)上校参谋长,兼“
讨赤军”二、七方面军前敌总司令(徐源泉)部参谋长,时南方(广东)国民革命军,由联俄容共,而逐渐实施清党,南北政府后先遥相呼应(北方先“讨赤”,南方后清党)。十五年十二月,升任陆军第六军(军长徐源泉)少将参谋长、兼任镇威军中路总指挥(徐源泉
)部中将参谋长(十六年十月至十七年六月兼“讨赤军
”第二路总指挥部参谋长)。十七年六月,国民革命军完成北伐,全国统一,治磐任国民革命军集团军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部中将参谋长(军团下辖第十一军、十二军、十三军);冬,部队实施编遣,第六军团缩编为陆军第四十八师(师长徐源泉),治磐调任师部少将参谋长。该师于十八年春南调江苏,拱卫南京;五月,参加临汝、洛阳、郏县等讨逆之战;十二月,唐生智背叛中央,称兵自雄,第四十八师师长徐源泉,因服从中央指挥,擢任第十军军长,治磐亦升任军部参谋长。十九年七月,兼任讨逆军第十六路总指挥部(总指挥徐源泉)中将参谋长,中原大战期间,参加临颍、许昌、漯河、陈州、扶沟、洛阳诸役,积功奉颁三等宝鼎勋章。二十年二月,于漯河宣誓加入中国国民党;五月,调任第十军新增之四十一师
(师长张振汉)二一旅旅长;时中共军队徐向前部在鄂东,企图与中共军队贺龙部(踞鄂中洪湖)遥相策应,以威胁武汉,该旅奉令参加蕲水及洪湖“剿赤”
之役。二十二年四月,治磐晋授二等宝鼎勋章;十月,考取陆军大学正则班十二期(驻地南京,校长杨杰;二十三年十二月各军事学校校长均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兼,原任校长改为教育长,仍负实际责任
),致力于国防大战学理之研究(带旅长原职受训)。
P1-P3
,父祖孝,母李氏,兄弟三人,治磐居长(仲弟介禾、季弟介冰),幼读经史,勤治举业,书法融合王羲之、颜鲁公、欧阳询、柳公权、李北海、赵孟频诸家,而独创一格;习制艺诗文有成,而清廷诏示停止科举,遂投笔从戎。民国元年三月,考入江苏陆军讲武堂一期步科;十一月,毕业授陆军少尉,分发陆军第十六师赵念伯旅,任排长。二年秋,二次革命失败,散归故里。三年,以欧战爆发,中国即将参战,复从军任江苏四路要塞步兵一旅上尉副官,旋再人江苏陆军军官教育团正班一期进修。五年十一月,毕业,供职陆军七十六混成旅(旅长张仁奎)步兵一五一团(团长陈兆丰),驻防南通、海门一带,历任上尉连长、少校营长。七年冬旧历新年,治磐撰春联于营门,南通闻人张季直(謇),过而见其辞句、书法极佳,乃向卫兵询其联语系何人手笔,卫兵对日:“丁连长也。
”张氏礼贤下士,枉顾治磐而嘱其时相过从问学,结为忘年之交。又韩国大儒金沧江(泽荣),党于安重根,重根败,流寓南通张氏之所,治磐尝就正古文辞及诗,语格,辄用笔谈出隽句,师事五载,因而古文义法益精进。治磐自言:“金师一日书一纸讽余日:诗为烂漫无用之物,子何用事此为?盖其时东邻日本侵凌我甚,师以是励余专戎事耳。从此余远征燕赵、齐鲁间,师殁狼山下,迨余归主江苏省政,以“赤贼”
之乱,未能展拜墓园为憾。”十四年春,升任宣抚军卫队旅(旅长方永昌)旅部中校主任参谋,旋离开苏北,升任陆军二十三师(师长徐源泉)上校参谋长,兼“
讨赤军”二、七方面军前敌总司令(徐源泉)部参谋长,时南方(广东)国民革命军,由联俄容共,而逐渐实施清党,南北政府后先遥相呼应(北方先“讨赤”,南方后清党)。十五年十二月,升任陆军第六军(军长徐源泉)少将参谋长、兼任镇威军中路总指挥(徐源泉
)部中将参谋长(十六年十月至十七年六月兼“讨赤军
”第二路总指挥部参谋长)。十七年六月,国民革命军完成北伐,全国统一,治磐任国民革命军集团军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部中将参谋长(军团下辖第十一军、十二军、十三军);冬,部队实施编遣,第六军团缩编为陆军第四十八师(师长徐源泉),治磐调任师部少将参谋长。该师于十八年春南调江苏,拱卫南京;五月,参加临汝、洛阳、郏县等讨逆之战;十二月,唐生智背叛中央,称兵自雄,第四十八师师长徐源泉,因服从中央指挥,擢任第十军军长,治磐亦升任军部参谋长。十九年七月,兼任讨逆军第十六路总指挥部(总指挥徐源泉)中将参谋长,中原大战期间,参加临颍、许昌、漯河、陈州、扶沟、洛阳诸役,积功奉颁三等宝鼎勋章。二十年二月,于漯河宣誓加入中国国民党;五月,调任第十军新增之四十一师
(师长张振汉)二一旅旅长;时中共军队徐向前部在鄂东,企图与中共军队贺龙部(踞鄂中洪湖)遥相策应,以威胁武汉,该旅奉令参加蕲水及洪湖“剿赤”
之役。二十二年四月,治磐晋授二等宝鼎勋章;十月,考取陆军大学正则班十二期(驻地南京,校长杨杰;二十三年十二月各军事学校校长均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兼,原任校长改为教育长,仍负实际责任
),致力于国防大战学理之研究(带旅长原职受训)。
P1-P3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