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52181丛书名: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
内容简介
商务印书馆自1897年始创,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宗旨,于建馆翌年便出版了《马氏文通》,这部学术经典既是中国学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也开启了商务印书馆百年学术出版的序幕。
其后,商务印书馆一直与中华现代学术相伴而行,出版了大批具有鲜明原创精神并富于学术建树的经典著作,诸多开山之著、奠基之作都是在本馆首次问世。这些学术经典的出版,使本馆得以**现代学术发展,激动社会思想潮流,参与民族新文化的构筑,也分享中国学界的历史荣光。
1949年以后,本馆虽以迻译世界学术名著、编纂中外辞书为侧重,但原创学术著作的出版从未止步。2009年起,我馆陆续出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全面整理中华现代学术成果,深入探寻现代中国的百年学脉。
丛书收录上白晚清下至1980年代末中国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地理学、心理学、科学史等众多学科。意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收录各学科学派的名家名作,展现传统文化的新变,追溯现代文化的根基。丛书立足于精选、精编、精校,冀望无论多少年,皆能傲立于书架,更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共相辉映,昭示中华学术与世界学术于思想性和独创性上皆可等量齐观,为中国乃至东方学术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应有的地位。
2017年2月I1日,商务印书馆迎来了120岁的生日。为纪念本馆与中华现代学术风雨同行的这段历程,我们整体推出“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200种),既有益于文化积累,也便于研读查考,同时向长期支持丛书出版的诸位学界通人致以感激和敬意。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两个甲子后的今天,商务印书馆义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传承前辈的出版精神,迎接时代的新使命,且行且思,我们责无旁贷。
其后,商务印书馆一直与中华现代学术相伴而行,出版了大批具有鲜明原创精神并富于学术建树的经典著作,诸多开山之著、奠基之作都是在本馆首次问世。这些学术经典的出版,使本馆得以**现代学术发展,激动社会思想潮流,参与民族新文化的构筑,也分享中国学界的历史荣光。
1949年以后,本馆虽以迻译世界学术名著、编纂中外辞书为侧重,但原创学术著作的出版从未止步。2009年起,我馆陆续出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全面整理中华现代学术成果,深入探寻现代中国的百年学脉。
丛书收录上白晚清下至1980年代末中国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地理学、心理学、科学史等众多学科。意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收录各学科学派的名家名作,展现传统文化的新变,追溯现代文化的根基。丛书立足于精选、精编、精校,冀望无论多少年,皆能傲立于书架,更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共相辉映,昭示中华学术与世界学术于思想性和独创性上皆可等量齐观,为中国乃至东方学术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应有的地位。
2017年2月I1日,商务印书馆迎来了120岁的生日。为纪念本馆与中华现代学术风雨同行的这段历程,我们整体推出“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200种),既有益于文化积累,也便于研读查考,同时向长期支持丛书出版的诸位学界通人致以感激和敬意。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两个甲子后的今天,商务印书馆义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传承前辈的出版精神,迎接时代的新使命,且行且思,我们责无旁贷。
目 录
旧石器时代之艺术
序
一 引论
二 几万年以前的艺术家
三 旧石器时代艺术之分类
四 旧石器时代之雕刻
五 旧石器时代之彩画及塑像
六 附录
序
一 引论
二 几万年以前的艺术家
三 旧石器时代艺术之分类
四 旧石器时代之雕刻
五 旧石器时代之彩画及塑像
六 附录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文化
一 序论和概要
二 早的人工制作的迹象
三 下部旧石器的早期(EarlyLower Palaeolithic)
或周口店中国猿人文化
四 下部旧石器的晚期(LateLower Palaeolithic)
五 中部旧石器时代(Middle Palaeolithic)
——河套文化
六 上部旧石器时代(Lpper Palaeolithic)
——周口店山顶洞文化
七 与欧洲旧石器文化的关系问题
八 结语
周口店山顶洞之文化
序
一 引论
二 石制品工业
三 骨器和骨片
四 磨光的器物
五 装饰品
六 文化上用的杂物或有疑问的材料
七 关于山顶洞文化的总的看法和理论上的讨论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
——附中石器时代
一 旧石器时代早期
二 旧石器时代中期
三 旧石器时代晚期
四 中石器时代
裴文中先生学术年表
裴文中教授和中国史前考古学
在线试读
《旧石器时代之艺术(120年纪念版)》:
如前所述,如果我们仅从工具的制作技术和工具的型式来研究欧洲和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关系,至少还存在着两大困难。然而根据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克服这些困难。
从地质学方面考虑,我们可将欧洲的旧石器文化主要分为四期:下部旧石器时代早期(阿布维利文化和早期克拉克当文化),下部旧石器时代晚期(阿舍利文化I-V,晚期克拉克当文化,早期泰亚克文化,莫斯特文化和米寇克文化),上部旧石器时代(勒瓦娄瓦文化Ⅵ、Ⅶ,奥瑞聂文化,梭鲁特文化和马格德林文化)。它们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
至于中国的旧石器文化,我们已经明确它们的地质年代,它们和欧洲的关系可以从地质时代上来进行对比。
根据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中国猿人文化的年代同法国和英国的阿布维利文化、早期克拉克当文化相当。但二者的工具,无论型式和工艺都是很不相同的。
中国猿人的石器文化无法与欧洲阿布维利文化进行比较。中国猿人加工石器主要用简单的“两极”打片工艺,事实上这不见于欧洲史前时期。另外,阿布维利文化的两面器是用石锤交互打成的。这两个文化的加工方法没有类似之处。据经验表明,克拉克当文化也是石片文化,是用石砧制作石片,但是这种工艺并不见于中国猿人文化。
长边刮削器是中国猿人经常使用的工具,它也会发现于欧洲旧石器时代的克拉克当文化和马格德林文化中。其它的型式如小的双面尖状器、带凹痕的石头、雕刻器、短边刮削器等,主要见于欧洲的上部旧石器时代。然而它们缺乏史前人类的基本分期的有特征的型式。据我个人的意见,我怀疑这种关系的可能性,即不能承认中国猿人文化相当于法国的奥瑞聂文化、梭鲁特文化和马格德林文化。
在欧洲,早于莫斯特文化的用火痕迹还很难肯定,但中国猿人时期已有明确的人工用火痕迹。这是由于中国洞穴的良好条件使事实证据得以保存的缘故。
欧洲的骨器不早于泰亚克文化、莫斯特文化和上部旧石器时代。不过欧洲的阿布维利文化、克拉克当文化和阿舍利文化大多数发现于露天遗址,骨头很少保存。因此,欧洲几乎不见下部旧石器时代的骨器。
同欧洲上部旧石器时代的发现相比较,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的所谓骨器只不过是一些简单的骨片和骨屑,并没有像法国奥瑞聂文化那种底端带叉的尖状器,也没有马格德林文化那种带倒刺或底端劈开的尖状器。此外,中国猿人对鹿角的加工,并不在角棒上穿孔,仅有简单的切割和使用痕迹。我们无法将中国猿人的骨器工艺与欧洲的上部旧石器时代相比。
总之,我认为,尽管我们可以发现若干具有特征的型式,但不能仅仅从工具本身的研究来讨论中国猿人文化同欧洲旧石器文化之间的关系。
……
如前所述,如果我们仅从工具的制作技术和工具的型式来研究欧洲和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关系,至少还存在着两大困难。然而根据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克服这些困难。
从地质学方面考虑,我们可将欧洲的旧石器文化主要分为四期:下部旧石器时代早期(阿布维利文化和早期克拉克当文化),下部旧石器时代晚期(阿舍利文化I-V,晚期克拉克当文化,早期泰亚克文化,莫斯特文化和米寇克文化),上部旧石器时代(勒瓦娄瓦文化Ⅵ、Ⅶ,奥瑞聂文化,梭鲁特文化和马格德林文化)。它们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
至于中国的旧石器文化,我们已经明确它们的地质年代,它们和欧洲的关系可以从地质时代上来进行对比。
根据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中国猿人文化的年代同法国和英国的阿布维利文化、早期克拉克当文化相当。但二者的工具,无论型式和工艺都是很不相同的。
中国猿人的石器文化无法与欧洲阿布维利文化进行比较。中国猿人加工石器主要用简单的“两极”打片工艺,事实上这不见于欧洲史前时期。另外,阿布维利文化的两面器是用石锤交互打成的。这两个文化的加工方法没有类似之处。据经验表明,克拉克当文化也是石片文化,是用石砧制作石片,但是这种工艺并不见于中国猿人文化。
长边刮削器是中国猿人经常使用的工具,它也会发现于欧洲旧石器时代的克拉克当文化和马格德林文化中。其它的型式如小的双面尖状器、带凹痕的石头、雕刻器、短边刮削器等,主要见于欧洲的上部旧石器时代。然而它们缺乏史前人类的基本分期的有特征的型式。据我个人的意见,我怀疑这种关系的可能性,即不能承认中国猿人文化相当于法国的奥瑞聂文化、梭鲁特文化和马格德林文化。
在欧洲,早于莫斯特文化的用火痕迹还很难肯定,但中国猿人时期已有明确的人工用火痕迹。这是由于中国洞穴的良好条件使事实证据得以保存的缘故。
欧洲的骨器不早于泰亚克文化、莫斯特文化和上部旧石器时代。不过欧洲的阿布维利文化、克拉克当文化和阿舍利文化大多数发现于露天遗址,骨头很少保存。因此,欧洲几乎不见下部旧石器时代的骨器。
同欧洲上部旧石器时代的发现相比较,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的所谓骨器只不过是一些简单的骨片和骨屑,并没有像法国奥瑞聂文化那种底端带叉的尖状器,也没有马格德林文化那种带倒刺或底端劈开的尖状器。此外,中国猿人对鹿角的加工,并不在角棒上穿孔,仅有简单的切割和使用痕迹。我们无法将中国猿人的骨器工艺与欧洲的上部旧石器时代相比。
总之,我认为,尽管我们可以发现若干具有特征的型式,但不能仅仅从工具本身的研究来讨论中国猿人文化同欧洲旧石器文化之间的关系。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