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64382丛书名: 复旦中文系文艺学前沿课堂系列
目录:
中译本导言 1
篇 实用主义的原则:身体、情感与行动 1
章 实用主义十原则 3
第二章 在“激越感”中思想:作为感受哲学的实用主义 11
第三章 实用主义的具身化哲学:从直接经验到身体美学 49
第二篇 实用主义美学:谱系与批评 71
第四章 爱默生:实用主义美学之根 73
第五章 C.S.皮尔斯与身体美学 86
第六章 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美学 109
第七章 “实用主义美学”的发明 129
第八章 在实践与经验之间:布尔迪厄与实用主义美学 152
第三篇 实用主义、宗教与生活艺术 179
第九章 艺术与宗教 181
第十章 实用主义与东亚哲学 203
第十一章 作为生活艺术的哲学实践:文本抑或行动 229
儒家美学看来也同样注重实用。孔子曾满怀激情地谈论音乐(音乐的多样性、用途和价值),但从未试图提供关于艺术的正式定义。孔子很怀疑单纯的语词可否解决实际问题(他警惕“巧舌如簧”),倒是引导如何在经验中认识音乐的价值,诸如标明音乐的高下、给出简短而启发性的评论、提出音乐实践的示范性方法,等等。他评价音乐,“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而 “郑声淫”(《论语·卫灵公》)。此外,孔子还提出具体方法提升音乐体验的品质。“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八佾》) 虽然这些提升音乐认知的实用方法显得破碎、单薄、片面,但不要忘记,它们是处于丰富、具体的经验语境之中的,其实践提升也是音乐理论的目的所向。
实用主义和儒家美学无意提供精细的语词定义而旨在提升艺术经验,这并不是说,它们仅仅止于提高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而已。因为艺术不仅是内在愉悦的来源(艺术的重要价值之一);而且也向日常生活的社会功能贡献优雅与美的实用之道。艺术也是伦理教育的主要方式,可以让个体和社会更加精雅;教化秩序感、得体感,并注入和谐与意义的共同体验。
儒家坚持礼乐在自我教化与文明社会中的重要性,更让这种美育模式昭然若揭。这种审美实践不止是单纯的审美,更关注恰当秩序和善政的形成,个体与社会的融合。孔子强调:“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论语·阳货》)他敦促弟子学诗:“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也敦促弟子学礼:“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但是自我和社会的“和”才是更大的目标,所谓“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于儒家而言,通过良好个性与和谐建立起来的善政的审美模型,是因为君子的魅力及他人的“思齐”,而不是控制、胁迫和惩罚。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他人受其感召,直追其德,“见贤思齐”。 因此,“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而且善行或美德也可从审美上理解;它不是遵从固定法则的死板勉强之为,却要求行为本身具有某种呈现恰当感受的恰当外观。因此,儒家强调德性的表达需要“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这也通向和谐与善政 (《论语·泰伯》)。
实用主义同样强调审美实践之构造伦理与政治的重要力量,但也因此使得实用主义美学观念与主流哲学背道而驰,因为占主导的康德式观念是通过实践的对立面来界定美学。儒家也强调艺术与审美经验的必要的、广泛的功能性,这或许可以表明,美国实用主义美学这新近的哲学上的离经叛道者,并不是美国审美贫乏和文化庸俗主义的结果;既然它的精神其实也内含于这种博大精深的哲学传统——其因精致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实际上也因过度的审美主义而遭受讥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