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47173
★《勃艮第的酒窝》是国内透视33个特级园的经典之作。
以公信力闻名的葡萄酒作者齐仲蝉,旅法10余年,深入探访第33个特级园,搜集大量**手资料,以内心的挚爱而完成《勃艮第的酒窝》。全书解读伟大勃艮第蕴藏的风土秘密,讲述天、地、人三者之间的传奇。
★《勃艮第的酒窝》是一部准确详尽的特级园指南。
作者对每一处材料都反复核查,以严苛的求证态度,令勃艮第葡萄酒协会(BIVB)、众多酒庄震惊不已。全书内容涵盖特级园的历史、法规、土壤、种植、酿造、酒风等各方面,不少细节属首次披露,并纠正国外相关读物的谬误。正文配有精心手绘的地图,书末附录特级园Lieu-Dit全表、各年份酒参考表等,均为酒迷的重要资料。
★《勃艮第的酒窝》是“勃艮第先行者”的经验凝结。
全书融入作者多年心得,从寻觅好酒的小技巧,到全书结构划分——以敏锐的洞察力将33个特级园分为7大地区,从而化繁为简,令读者领悟勃艮第的精髓奥秘。
★《勃艮第的酒窝》也是勃艮第的趣味掌故之书。
作者酒界阅历丰富,笔下穿插了大量精彩故事,使读者大开眼界、捧腹大笑。
★《勃艮第的酒窝》是致敬勃艮第酒农精神之作。
作者怀着敬意采访、书写了那些不可思议的怪杰酒农们。世界葡萄酒市场纷扰喧闹,执着的勃艮第酒农却根植土地、坚守初心,以灵魂入酒,用不尽的探索和热爱,酝酿出人间的至极美味。
《勃艮第的酒窝》是国内勃艮第特级园权威著作。
法国勃艮第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魅力、也*挑战性的葡萄酒产区;许多饮客会从波尔多酒入门,但以勃艮第酒为终归宿。
特级园是勃艮第的精髓所在,众多名酒如璀璨群星般在此涌现,如葡萄酒世界的王者康帝、白葡萄酒的皇后蒙哈榭等。但勃艮第谜一样的小地块、不计其数的大小酒庄、错综复杂的法规,以及变幻无常的年份等,让全世界酒迷头疼不已。作者齐仲蝉旅法10余年,多次实地探访特级园,用近乎偏执的查证方式,获得了33个特级园的大量手资料,对其做出了全面清晰的分析解读;并通过与名庄的精彩对话,书写了那些坚守勃艮第精神的传奇酿酒人,用文字见证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传奇。
康帝庄(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
乐桦庄( Domaine Leroy)
塔赫庄(Domaine du Clos de Tart)
奔马庄(Domaine Bonneau du Martray)
杜高-皮庄(Domaine Dugat-Py)
胡索庄(Domaine Armand Rousseau)
拉丰伯爵庄(Domaine des Comtes Lafon)
舞格伯爵庄(Domaine Comte Georges de Vogüé)
葛安妮庄(Domaine Anne Gros)
葛沃庄(Domaine Jean Grivot)
麦卡庄(Domaine Méo-Camuzet)
穆尼庄( Domaine Jacques-Frédéric Mugnier)
附录
各特级园之收获量上限表
33 个特级园与其特定地名表
特级园年份参考表
译名对照表
自序 / 勃艮第语
这本书我希望你这样读:挑一瓶想喝的特级酒,然后一边品,一边读聊它的那一章。因为特级园(Grand Cru)不仅是分级金字塔的,也是勃艮第的灵魂。
勃艮第的地位,乃葡萄酒世界之巅,放眼望去,也只有波尔多能与之抗衡。不过,就算波尔多人再自负,也不得不承认勃艮第的白葡萄酒凌驾于他人之上。谜一样的小地块、千百家的酒庄、繁复的法规,以及变幻无常的年份,种种的复杂造就了享誉世界的勃艮第。对一个资深酒迷而言,勃艮第是终极酒区;而对一位葡萄酒的作者来说,它也是挑战性的产地。业界都知道,能写一本“世界葡萄酒地图”的人多,但能专精写勃艮第的少,因为若无在那儿待过几年,做实地研究,是不可能理解它,更遑论写成一本书。经过十多年的法国生活,与几近偏执的反复查证,我把眼中、心里的勃艮第写下来,希望酒迷们对它不再迷惘,不再一听到它就晕眩。
在旅居里昂的五年里,我把勃艮第当作自家后院,没事就去逛酒庄、赏葡萄园。夜丘上一坡又一坡的风景,留在一页又一页的品酒日记里,数不清的酒瓶在眼前空了,杯中的细腻却酙满了我的心。勃艮第丰富了我的人生,精彩了我的味蕾,不过没想到的是,写它的难度,远远超过想象!
当我把有关勃艮第重要的几本著作(全世界专写特级园的只有三本,其余多为概述勃艮第全区的图书),以及搜集到的资料数据做整合分析时,发现问题大了!不知道是因为以讹传讹,还是作者们彼此之间的数据源不同,所见信息很不统一,有些甚至各说各话。个击倒我的便是香贝丹园(Chambertin),光是有关土壤的讯息就有着完全不同的描述。有些书说上坡土壤呈白色,有些资料说下坡土色才白、上坡乃红褐色……某些内容在向酒庄求证后发现和实际情况有着很大的出入,比如说与塔赫庄负责人印证时,他将我搜集来的信息做了20% 的修正。也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像在跟空气说话,一封求证的邮件在两三个星期后才见回应,有些甚至石沉大海。幸好也有效率高的,但不是每件事酒庄都会回复,因为有些细节连酒农自己也不清楚、不确定……
于是,我以信息一致度的内容为基础,结合现场的采访及酒庄回复的邮件来写作。所以你若发现本书内容与其他书籍相左时,有两种可能:一是你手上的书刚好与大部分资料的信息不一致,二是酒庄的回答与你所知不同。从逻辑上来讲,懂自己葡萄园的理应是酒农本人,所以遇到意见不一时,我以酒庄的回答为终依据。
在求证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某位酒农看到某指南中关于他某块田的葡萄酒评价时,说到某年份被高估了,然后自己动手改写了个较低的分数……我不知道全世界有几个酒庄会这样做?!
2013年4月,我在勃艮第小村里窝了一个月,把火力集中在特级园里。站是杰维村,我在九块特级园里来来回回走了四个小时,当时冷风飕飕,连个躲风的地方都没有。不知道有多少个清晨我冒着细雨站在田里,一边发抖、一边听酒农说故事;没往田里跑的那个周末是因为发烧,我只能无力地躺在旅馆里,看着窗外的天空。
勃艮第葡萄酒协会(B.
I. V. B. )告诉我,不论以质还是量来看,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采访行程:30 天走访60家以特级园闻名的酒庄!经粗略统计,我品尝了近500款葡萄酒(其中有460款是特级葡萄酒),中国市价总和约合100万人民币。数字也许惊人,但令人感动的是酒农们把镇家宝拿出来与我分享。要知道,多数酒庄拥有的特级园面积不大,葡萄酒的产量非常少,有的甚至连一只橡木桶都装不满。勃艮第所有的特级园年产约为200万瓶,仅相当于波尔多五大酒庄的产量总和。因此家产中若有三五块特级园,那可是祖上有德。
在品尝了各等级的勃艮第酒之后,我不得不佩服先人所下的功夫。绝大部分的一级园与特级园之间,的确有个台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当然,有几个优秀的一级园当初没搭上分级的头等座,倒也有几个特级园,因被后人塞进一堆不怎么样的小地块而显得水,不具备稳定的特级水平;但总体来看,当年的评选还是相当有说服力。
想起十多年前次拜访康帝庄时,庄主奥贝尔德维莱纳(Aubert de Villaine)先生坐在书桌后,隔着一堆堆的文件,与我聊了一个多小时。聊什么?他从头到尾没提过一句自己的酒庄、自己的酒,而是一个多小时谈着勃艮第的精神与细节。他说若想了解勃艮第,客力玛(Climat)是一把钥匙;还说葡萄酒不是赛车、不是竞赛,并对打分数的行为很不以为然。我答应他,不在品酒笔记里给葡萄酒打分,而是真实地记录品尝的感受。我从来没有忘记他的话,也没有忘记我的承诺。所以想在书里找评分来判断一款酒的人,可能要失望了。
十多年以后的今天回头看时,感到自己很幸运,学习葡萄酒竟从艰深、难厘清的勃艮第开始(虽然那时让我晕头转向、欲哭无泪),不过之后在走访全世界酒区时,发现不管是在知识的深度上,还是品尝的技巧细节上,甚或精神领悟上,勃艮第都给我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酒界里有这么一句话:葡萄酒从波尔多喝起,在勃艮第结束。希望我的这本书,会让你从此留在勃艮第……
塔赫围园
“Clos de Tart”既是勃艮第特级葡萄园的名字,同时也是个酒庄名。这酒庄就只拥有这个葡萄园,而这特级园也只属于一个主人。在勃艮第,如此专注、纯粹,我只有你、你只有我的一对一,就仅有塔赫围园!
缘起缘落
在勃艮第,葡萄园历史悠久,转卖、分家产的悲剧几乎天天上演;但塔赫围园自1141年以来,一共只有过三个主人!
位是塔赫修女院(L’Abbaye de
Tart)。修女们陆陆续续地收到信徒们的捐赠,再加上购买的新地,葡萄园逐渐扩张,到了15世纪时,面积就与现在的大小差不多。1789年,法国大革命在全国掀起了狂风暴雨,葡萄园的命运也发生了剧烈动荡。塔赫围园自此脱离了教会的羽翼,
在1791年成为国有财产后被出售,
由马雷–蒙热(Marey-Monge)家族买下。此家族在勃艮第曾拥有许多好地块,如圣维冯园(之后卖给了康帝庄)以及黑石宝园(Richebourg)等等。当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来临时,塔赫围园再度被抛售,来自勃艮第南方马孔区(Mcon)的莫眉桑(Mommessin)家族于1932 年买下,成为它的第三位主人,直至今日。
另一个能让塔赫围园自豪的是它那一整块、从未遭到分割的葡萄园;四周的矮石墙,坚定地守护着这一方7.5328 公顷的土地。
勃艮第有不少的地名带着围园(Clos,“s”不发音),然而历经了几个世纪的风霜,现保有完整围墙的葡萄园已不多。可走访塔赫围园时,你会惊讶于围墙的状况极佳,原来酒庄在2005年大手笔地修复了长达1.2 公里的围墙,整整修了四年。怎么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掌门人皮蒂奥(Pitiot)先生笑着说:“我们把三边的墙拆了以后再重新搭回去,缺的地方,到外面去买老石头回来补上,所以特别费时。”
塔赫围园不仅有历史,而且懂得维护历史。2013 年酒庄为酒窖的老榨汁机换木栓、整形,并找人鉴定年代,结果发现它比原来推测的还要古老——那可是个诞生于1519 年的老古董!老家伙工作了400 多年,直到1924 年才退休。
土地的印记
一如勃艮第好的葡萄园,塔赫围园朝东(东南偏东),点在海拔302米,处为269米;东西长250米,南北长300米。在这一块外形相当方正的葡萄园里,陡的地方位于上坡三分之一处,倾斜度高达15—20度(勃艮第葡萄园一般在3 度左右);因此,为了防止土壤流失,塔赫围园的葡萄藤沿南北方向种植,植物因此能获得更多的日照。
塔赫的纯粹之处在于园里全是自己的葡萄藤,跟康帝园一样,没有外来的陌生者!
酒庄每四五年会拔除部分的老藤,再以马萨拉(Massales)方式栽植新藤,葡萄藤平均年龄60 岁,有些甚至已经上百岁。遇到收成不理想时,酒庄将葡萄酒降级为莫黑圣德尼一级园(Morey St-Denis Premier Cru),以La Forge一名出售。
尽管新法规允许特级园的收获量上限为42hl/ha(以前是35hl/ha),但康帝园、塔须园以及塔赫围园要求法规依然限制在35hl/ha,但塔赫围园平均来说收获量约为26hl/ha。
2008年拜访时,皮蒂奥先生跟我解释他们的葡萄园分成三大块:上坡的派莫石灰,下坡的海百合石灰岩以及中间的生蚝化石。2012 年我再访时,葡萄园更进一步地被细分成6块;
2014年在上海晚宴时,我开玩笑地问现在又有多少块?他回答:26块!
勃艮第著名的土壤学家博耕农(Bourguignon)先生曾在六七年前去勘查土壤,发现塔赫围园中土壤主要可分为碳酸化、未碳酸化以及泥灰岩三类。我在酒窖里品了出自这三种土质、还在木桶中养酿着的新酒。位于下坡、靠大门的那一块地属未碳酸化区,所产之酒有许多红果味以及紫罗兰香气,非常吸引人;它香料感足、骨感清新,口感比较女性化。位于中间地带同时也是占地广(5.44公顷)的区域,乃碳酸化土质,此地出品的酒色泽较深,有着覆盆子之类的红果香味,口感内敛,酒身相对来说较紧。在上坡泥灰岩区(1.13公顷)所酝酿出的葡萄酒,口感很男性化,酒体方正、硬朗。混合了不同土质地块果实的塔赫,则集劲道与优雅于一身。
妙手再生
大器晚成的它在1939年才成为特级园,但好长一段时间里的品质不够理想。1995年年底皮蒂奥先生到任后,酒质才有了明显的提升。现在的塔赫围园,是继康帝园、塔须园两者之后,受欢迎的特级独占园,也是让我对勃艮第流连忘返的一块葡萄园。
蜜丝妮园
蜜丝妮园的身份,有点儿暧昧——它是夜丘里一块同时有红、白葡萄酒的特级园;蜜丝妮园的姿态,也有点儿魅,它让酒农们日思夜想、神魂颠倒。要知道,能在蜜丝妮葡萄园里酿点儿酒可是众多酒农的毕生心愿,于是有这么一句话:蜜丝妮,迷死你……
特级中的特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