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9071769
编辑推荐
黄虎张献忠,是英雄、是帝王、是屠夫、是男人,也有情爱史;
倾国一丽人,英雄爱、枭雄爱、官吏爱、平民爱,她该如何办?
直击张献忠真情痴情无情悲情的多面人生
道尽巴国玉女悲欢离合的风月情怀
初稿十年,网络读者点击率上千万
倾国一丽人,英雄爱、枭雄爱、官吏爱、平民爱,她该如何办?
直击张献忠真情痴情无情悲情的多面人生
道尽巴国玉女悲欢离合的风月情怀
初稿十年,网络读者点击率上千万
内容简介
明末崇祯年间,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率领六十万大军杀往重庆来。传言要剿尽四川人。一时间盛嚣尘上,人们惊恐万状,纷纷携儿带女四处逃亡。张献忠在逃难的人群中发现有一位年轻的女子玉贞,背着一个七八岁的大男孩,却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奔跑着,他感觉奇怪,于是勒马上前问这女子,为何背着大的却牵着小的走?那女子答道,军爷,小的是我儿子,大的是我丈夫原配生的,在这兵荒马乱当中我怕丢了大儿子,对不起丈夫死去的前妻。张献忠听后深受触动,心想在这烽烟战乱、人命微贱之时,竟还有如此好心肠的妇道人家!再一看这女子美目玉容、楚楚动人,不禁顿生爱心。于是叫这女子安心回家去,在家门上插一枝杨柳,他的军队保证秋毫不犯……
一个平民女子的善良品格,唤醒了一个叱咤风云的天下枭雄的天性和良知。在习以为常从军营中采集女子为爱的张献忠面前展示了一个新鲜美好的情感世界。
从此,他敬重她而心向往之,然而他们自身的性格及其社会地位的反差、封建伦理和世俗道德的束缚以及明总兵曾英的嫉恨和扼杀,使这一桩原本自然美好的恋情几经危难,坎坷迷茫……
当张献忠夺取天下荣登皇位以后,当这对有情人终归走在一起之后,这位农民帝王为稳定政权对异己者的嗜杀,为了战争不惜对亲善者施与恶行,让玉贞从惊讶、愤慨、疏远乃至斗争,终酿成血与泪的悲情……
本作品以平民的视角,写了自张献忠入川到凤凰山阵亡这段时间所经历的戎马生活,特别着笔写了他作为一个人,其情感世界的阴晴圆缺。他是中国一位提出“只杀贪官,不犯庶民”的无政治纲领而又建立起历时两年余的大西国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的政治的幼稚性及其对手强大的社会性,注定了他只能像流星一般悲剧的命运。
本作品着力写了玉贞这个平民女子的善良豪爽、刚烈大义,以及作为那个时代的妇女对爱情的胆怯、苦恼、向往和执着。在男性世界里,她永远放射着美轮美奂的女性魅力;在她的生命中,永远流淌着上善如水的爱的颂歌。读者在对她的人品美和人格美的品味中,自然会领悟到当今“重庆美女”的历史脉络……
本作品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基础,艺术地展示了一幅在明末清初四川等地人世沧桑、战乱流离的社会背景中各类人物栩栩如生的生活画卷。读者会在这国破家亡、人丁剧减(导致以后“湖广填四川”)的惨淡现实中,找到造成这一残酷现象的真正罪魁。
一个平民女子的善良品格,唤醒了一个叱咤风云的天下枭雄的天性和良知。在习以为常从军营中采集女子为爱的张献忠面前展示了一个新鲜美好的情感世界。
从此,他敬重她而心向往之,然而他们自身的性格及其社会地位的反差、封建伦理和世俗道德的束缚以及明总兵曾英的嫉恨和扼杀,使这一桩原本自然美好的恋情几经危难,坎坷迷茫……
当张献忠夺取天下荣登皇位以后,当这对有情人终归走在一起之后,这位农民帝王为稳定政权对异己者的嗜杀,为了战争不惜对亲善者施与恶行,让玉贞从惊讶、愤慨、疏远乃至斗争,终酿成血与泪的悲情……
本作品以平民的视角,写了自张献忠入川到凤凰山阵亡这段时间所经历的戎马生活,特别着笔写了他作为一个人,其情感世界的阴晴圆缺。他是中国一位提出“只杀贪官,不犯庶民”的无政治纲领而又建立起历时两年余的大西国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的政治的幼稚性及其对手强大的社会性,注定了他只能像流星一般悲剧的命运。
本作品着力写了玉贞这个平民女子的善良豪爽、刚烈大义,以及作为那个时代的妇女对爱情的胆怯、苦恼、向往和执着。在男性世界里,她永远放射着美轮美奂的女性魅力;在她的生命中,永远流淌着上善如水的爱的颂歌。读者在对她的人品美和人格美的品味中,自然会领悟到当今“重庆美女”的历史脉络……
本作品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基础,艺术地展示了一幅在明末清初四川等地人世沧桑、战乱流离的社会背景中各类人物栩栩如生的生活画卷。读者会在这国破家亡、人丁剧减(导致以后“湖广填四川”)的惨淡现实中,找到造成这一残酷现象的真正罪魁。
本作品3万字的快读本《巴国玉女》,于2004年12月18日至2005年1月7日在《重庆时报》连载,并作为2010年《重庆》杂志创刊号的单行本随刊发行。
本作品初稿于2005年7月完成,约17万字。于2006年9月起在新浪“读书”栏目连载,紧接着搜狐、中国剧本、红袖添香、云中书城网等中国几十个网站及众多手机阅读网纷纷转载——
引发了一场:张献忠是“英雄”、是“屠夫”、“是英雄也是屠夫”、“是英雄,是屠夫更是人”的网络大论战。首当其冲的是一篇名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蒙冤者——张献忠”的评论(特备涉及到本书《张献忠情断巴国》)走红了全国论坛:新浪、搜狐、中华论坛、中国军事网、国防网等逾百个网站转载,点击率在一千万次以上。
2013年5月,本作品完成第三次修改,计28万字。
目 录
杨柳街的故事(代序)
第 一 章 乱世风云倾城女
第 二 章 延安黄虎张献忠
第 三 章 六十万兵杀入川
第 四 章 危在旦夕重庆城
第 五 章 有缘邂逅佛图关
第 六 章 幽思难忘梦中人
第 七 章 瑞王剃度殒较场
第 八 章 美人救丁赴虎穴
第 九 章 英雄也有动情时
第 十 章 人约黄昏几多愁
第十一章 别时容易见时难
第十二章 红绡香断锦官城
第十三章 曾英捣破相思梦
第十四章 爱恨情仇愁丽人
第十五章 大西选后趣闻多
第十六章 玉贞无辜遭囹圄
第十七章 齐心飞越金紫门
第十八章 蜀道阴森虎狼行
第 十九 章 进忠再破相思梦
第 二十 章 大西屠城剿四野
第二十一章 二虎大义诉衷情
第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诛士子
第二十三章 一往情深陈皇后
第二十四章 危机四伏大西国
第二十五章 单刀赴会男儿情
第二十六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
第二十七章 川兵血泪何时了
第二十八章 胡马觊觎度阴山
第二十九章 玉贞舍身救后宫
第 三十 章 献忠血染凤凰山
第 一 章 乱世风云倾城女
第 二 章 延安黄虎张献忠
第 三 章 六十万兵杀入川
第 四 章 危在旦夕重庆城
第 五 章 有缘邂逅佛图关
第 六 章 幽思难忘梦中人
第 七 章 瑞王剃度殒较场
第 八 章 美人救丁赴虎穴
第 九 章 英雄也有动情时
第 十 章 人约黄昏几多愁
第十一章 别时容易见时难
第十二章 红绡香断锦官城
第十三章 曾英捣破相思梦
第十四章 爱恨情仇愁丽人
第十五章 大西选后趣闻多
第十六章 玉贞无辜遭囹圄
第十七章 齐心飞越金紫门
第十八章 蜀道阴森虎狼行
第 十九 章 进忠再破相思梦
第 二十 章 大西屠城剿四野
第二十一章 二虎大义诉衷情
第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诛士子
第二十三章 一往情深陈皇后
第二十四章 危机四伏大西国
第二十五章 单刀赴会男儿情
第二十六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
第二十七章 川兵血泪何时了
第二十八章 胡马觊觎度阴山
第二十九章 玉贞舍身救后宫
第 三十 章 献忠血染凤凰山
在线试读
明末重庆城,民不聊生。菩萨心肠的玉贞在杨柳街自家豆花店以豆腐脑济贫,参将曾英勒马一望,不禁一怔:怎么会是她?少年同窗的往事又浮上心头。
明朝末年,中国封建皇室的腐败昏庸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明神宗朱翊钧役宫女九千,养内监十万,供其醉生梦死的宫殿竟达七百八十座。整天晏居深宫,纵酒淫乐,二十余年不见朝臣、不理民事!
这家伙的腐败榜样像病毒一样层层传播、层层污染:
宰相严嵩趁皇帝昏庸大捞一把,被革职抄家时,抄出黄金三万两、白银二百万两。
严嵩之子严世蕃更是“老子偷猪儿偷牛”,侵吞国银,窖金于地,每百万为一窖,竟达数十窖!
洛阳福王的一次婚宴竟挥霍白银三十万两!
就连一个四川蜀王的逍遥之宫也有三百余处!……
在封建权贵者们逍遥淫乐于“酒池肉林”的人间天堂之时,百姓众生却在灾害连年的地狱生活中呼天抢地,欲哭无泪。
公元1629年4月,明朝礼部官员、延安府进士马懋才上书朝廷,陈情亲眼目睹的陕西大灾之年,那惨绝人寰的一幕:
“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焦枯。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缓性命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草已食尽,即剥树皮而食。诸树中唯有榆树皮尚可,杂以其他树皮为食,亦仅可稍缓几日不死。迨至年终,树皮已食尽,饥民则往山上掘石块为食;石块冷而味腥,少食即饱胀,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亡。安塞城西的翼城,每日必有一二婴儿遗弃于此;有号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土者。至明晨所弃婴儿无有存活着,而新弃婴儿又至。更可奇者,凡儿童及单独行走之人一出城外,便无踪迹。后来,见门外人家,煮饭时以骨为薪,煮人肉为食,方知前失踪之人已皆为所食。而吃人之人,亦不免数日之后面目红肿,体内频发燥热而死去。于是死者枕藉,臭气熏天。县城外挖掘数个大坑,每坑可容数百人,用以掩埋遗体。臣来之时,已有三个大坑填满,尚有弃尸陈外,而数里之外未葬之尸体不计其数……”
杜甫控诉唐王朝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明末的这一幅社会惨剧面前只能算是1.0版了。
苍天有眼,月满而亏,否极泰来。大凡天下之事,终归走向反面。当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一把火焚烧了大明祖宗皇陵,李自成的大顺军挥戈直捣北京城老巢的时候,崇祯皇帝朱由俭惊慌了,便放出豢养的三百万官军去镇压这如火如荼的平民造反和辽东边界的满族入侵。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打仗要钱。国库已空钱从何来?皇亲国戚、官僚富绅肯解囊吗?那是梦想。还是得由老百姓承担。于是“辽饷”、“剿饷”、“练饷”三饷并发搜刮庶民。哀哉,百姓,岂能有生存之望?
……
崇祯十六年,重庆城内发生了一件震惊八方的大事件。
居住在城内涵园(莲花池)富甲一方的王应熙,仗势其兄王应熊在朝廷作礼部尚书的淫威,跋扈作恶、横行街坊。这一年农历六月初六,这浑球已年满五十九岁,又准备娶小,听说那美人是个大药材商杨某的千金。八字先生给王应熙掐指算一算。大人,真了不得!这六月六日可是您三重喜庆日呀。一是您生日;二是男人办九不办十,您该大办;这六月六,成双成对,龙凤呈祥,适宜嫁娶,何不把几重喜事弄在一起大庆一番。那王应熙叫了一声“好!”于是王家即发出请柬六百六十封,上及官府衙门、下至三教九流。
王应熙在涵园准备了一百席酒肉款待来宾。那知六月初六这天,一大早就络绎不绝开始来人,礼品礼金如流水般地涌向这门庭,简直接应不暇。未及午时,那一百桌筵席已安排就绪。重庆府的官员,除城守总指挥陈士奇和新到任的参将曾英外,全部如约驾临。为了张罗好前来恭贺的宾客,只得在涵园门外街沿边去铺设“加座”。岳丈把王应熙拉在一旁悄悄说道,这年头外边到处饿死的是人,这么张扬甚是不妥啊。王应熙胸膛一拍,这小小重庆城莫非还有我的克星?于是便在涵园外的莲花池横街和德兴里沿街又摆了六十来桌。这下子可闹热了,桌上的“八大碗”还没上齐,便齐齐刷刷招徕了成群结队的围观者:
有的是来看热闹的——
“这老东西就贪这杯。大的小的,明的暗的也够十桌了,还不退心火。”
“这叫‘饱暖思淫欲’。听说这小婆娘才16岁?”
“那才安逸呀,让这龟儿早死在窟窿头!”
但更多的是冲着食欲来的——
一个个衣裳褴褛、满面死灰的饥民仿佛像一群猎食的猛兽!王应熙一看,这势头不对,赶紧唤出拿着棍棒的几十个家丁,像卫兵一样将这一街的筵席保护起来。那王应熙的岳丈却给他进言,还是拿几笼馒头把他们打发算了。而王应熙却厉声说道,老子拿去喂狗也不便宜这帮叫花子!进而喝令众家丁,将这帮乞丐用棍棒赶走!那知这一赶,便激怒了这批饥民,个别亡命徒便趁势冲向近身的席桌,抓住什么食物就往口里塞!无论棍棒相加,浑身流血,仍狼咽不止。
闻讯而来的饥民越来越多……
手持武器的官兵、狱卒也被王应熙纷纷叫来……
市民们呼朋唤友向涵园流水般涌去……
王应熙婚庆大礼之处,突变成饥民们饕餮、淘宝之地,也让重庆市民们难得一次赏心悦目。
重庆城西南面,书有“南屏拥翠”的南纪门前,随着一队绑架着的壮丁过去之后,走来一位拄着拐杖、瘸着腿的青年。他叫二虎——这是一个壮壮实实的彪悍小伙子,戴着一个藏青色瓜皮帽,帽檐压得很低,黑黝黝的脸庞,眉宇里蕴藏着几分犟气。他用警惕的目光接受了城门守兵的盘查后,便迈进了城内,沿着天灯街直往北去。当他一旦躲开那些官兵的视线后,四顾无人,便一下子扔掉了拐杖,大步流星朝前走。这小伙少时便喜欢舞拳弄棍,虽说也算很有几分功夫,但天性耿直决定了他既不想供奉官府,寻得一口军粮,也不愿随波逐流,混迹于江湖走草。而现实里世风日下,要靠一个肩头一双手,来赡养父母和养活哥哥留下的一个小侄女又着实艰难。更要命的是,上月官府到家里来抓丁,父母拼死叫他逃走。他人倒是逃走了,可心却逃不掉,他无时不牵挂家里那三个老小,他们可怎么活啊?
二虎走着走着,见身边的人三五成群地在往前奔。
“涵园那边出事了!王应熙的酒席遭抢了!”
“该抢!抢得好!这年头不抢他抢谁?”
“打死人啰!”前边的人在喊。
二虎一惊,随人群匆匆赶了去。
莲花池横街上,人群杂乱。喜庆席桌掀腾得东倒西歪,一片杯盘狼藉,宾客已作鸟兽散。挥舞着棍棒的家丁、狱卒疯狂殴打着洪水般涌来的饥民。饥饿已超越一切疼痛。年老的病弱的乞丐咀嚼着食物,倒在地上……
惨叫声、呵斥声、呻吟声震荡在半空中。
二虎见状,毅然冲上前去,饥饿和正义驱使他豁出去了,向那手握凶器者大展拳脚。于是行凶者的威风一下刹住了……
倒在血泊中的饥民舒了一口气;还没有抢到食物或填饱肚子的饥民,趁机大肆抓夺食物;夺得食物的人和受伤的人便纷纷开始躲闪,各自疯狂逃命……
不少的人都朝着东面的关帝庙方向跑去——那是有神灵保佑的地方。
血战中的二虎,远望又一群挥着大刀的官兵恶汹汹赶来了,于是攫了一大把食物且战且退……
为啥说关帝庙那边是神灵保佑的地方呢?
一则那儿有关帝庙,整天香火荧荧,烟雾缭绕。前来求神的香客络绎不绝。人们向往在冥冥中能得到它的垂怜。二来是在关帝庙旁不远处有一户常常让人们关顾和喜爱的人家。
沿着关帝庙前的石板路朝北走二百余步,是一条柳树成荫的小街,它的北面是魁星阁,西面是府文庙。小街的前方有一碧清池名曰泮池。在那儿居住着几十户人家。街口当道处,有一户用自己家门前晒坝开的一个豆花店——就是这户人家。
这店面虽小,可人气很旺。这来来往往的香客,左邻右舍的朋友都常常来这儿歇脚。其原因有二:一是豆花点得好,不老不嫩,绵实可口,豆花卤水淡甜清香;做的豆腐脑更是味道一绝,色声香味俱全:白色的豆品、绿色的葱花、麻得舒服、辣得过瘾,那一小勺黄豆酥脆可口又回味无穷。二是这店主刘德高的小媳妇玉贞人品出众。她二十五六岁,生得天生丽质,白嫩嫩的肤色、红润润的嘴唇。该大的大,该小的小。说妩媚也妩媚,说性感也性感。讲温柔也温柔,讲多情也多情。虽说已初为人母,却仍是一副苗条身姿。特别是她那一双深邃乌黑的眼睛,明媚而可爱,善良而睿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看一眼都是享受,瞧一眼终生不忘。
明朝末年,中国封建皇室的腐败昏庸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明神宗朱翊钧役宫女九千,养内监十万,供其醉生梦死的宫殿竟达七百八十座。整天晏居深宫,纵酒淫乐,二十余年不见朝臣、不理民事!
这家伙的腐败榜样像病毒一样层层传播、层层污染:
宰相严嵩趁皇帝昏庸大捞一把,被革职抄家时,抄出黄金三万两、白银二百万两。
严嵩之子严世蕃更是“老子偷猪儿偷牛”,侵吞国银,窖金于地,每百万为一窖,竟达数十窖!
洛阳福王的一次婚宴竟挥霍白银三十万两!
就连一个四川蜀王的逍遥之宫也有三百余处!……
在封建权贵者们逍遥淫乐于“酒池肉林”的人间天堂之时,百姓众生却在灾害连年的地狱生活中呼天抢地,欲哭无泪。
公元1629年4月,明朝礼部官员、延安府进士马懋才上书朝廷,陈情亲眼目睹的陕西大灾之年,那惨绝人寰的一幕:
“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焦枯。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缓性命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草已食尽,即剥树皮而食。诸树中唯有榆树皮尚可,杂以其他树皮为食,亦仅可稍缓几日不死。迨至年终,树皮已食尽,饥民则往山上掘石块为食;石块冷而味腥,少食即饱胀,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亡。安塞城西的翼城,每日必有一二婴儿遗弃于此;有号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土者。至明晨所弃婴儿无有存活着,而新弃婴儿又至。更可奇者,凡儿童及单独行走之人一出城外,便无踪迹。后来,见门外人家,煮饭时以骨为薪,煮人肉为食,方知前失踪之人已皆为所食。而吃人之人,亦不免数日之后面目红肿,体内频发燥热而死去。于是死者枕藉,臭气熏天。县城外挖掘数个大坑,每坑可容数百人,用以掩埋遗体。臣来之时,已有三个大坑填满,尚有弃尸陈外,而数里之外未葬之尸体不计其数……”
杜甫控诉唐王朝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明末的这一幅社会惨剧面前只能算是1.0版了。
苍天有眼,月满而亏,否极泰来。大凡天下之事,终归走向反面。当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一把火焚烧了大明祖宗皇陵,李自成的大顺军挥戈直捣北京城老巢的时候,崇祯皇帝朱由俭惊慌了,便放出豢养的三百万官军去镇压这如火如荼的平民造反和辽东边界的满族入侵。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打仗要钱。国库已空钱从何来?皇亲国戚、官僚富绅肯解囊吗?那是梦想。还是得由老百姓承担。于是“辽饷”、“剿饷”、“练饷”三饷并发搜刮庶民。哀哉,百姓,岂能有生存之望?
……
崇祯十六年,重庆城内发生了一件震惊八方的大事件。
居住在城内涵园(莲花池)富甲一方的王应熙,仗势其兄王应熊在朝廷作礼部尚书的淫威,跋扈作恶、横行街坊。这一年农历六月初六,这浑球已年满五十九岁,又准备娶小,听说那美人是个大药材商杨某的千金。八字先生给王应熙掐指算一算。大人,真了不得!这六月六日可是您三重喜庆日呀。一是您生日;二是男人办九不办十,您该大办;这六月六,成双成对,龙凤呈祥,适宜嫁娶,何不把几重喜事弄在一起大庆一番。那王应熙叫了一声“好!”于是王家即发出请柬六百六十封,上及官府衙门、下至三教九流。
王应熙在涵园准备了一百席酒肉款待来宾。那知六月初六这天,一大早就络绎不绝开始来人,礼品礼金如流水般地涌向这门庭,简直接应不暇。未及午时,那一百桌筵席已安排就绪。重庆府的官员,除城守总指挥陈士奇和新到任的参将曾英外,全部如约驾临。为了张罗好前来恭贺的宾客,只得在涵园门外街沿边去铺设“加座”。岳丈把王应熙拉在一旁悄悄说道,这年头外边到处饿死的是人,这么张扬甚是不妥啊。王应熙胸膛一拍,这小小重庆城莫非还有我的克星?于是便在涵园外的莲花池横街和德兴里沿街又摆了六十来桌。这下子可闹热了,桌上的“八大碗”还没上齐,便齐齐刷刷招徕了成群结队的围观者:
有的是来看热闹的——
“这老东西就贪这杯。大的小的,明的暗的也够十桌了,还不退心火。”
“这叫‘饱暖思淫欲’。听说这小婆娘才16岁?”
“那才安逸呀,让这龟儿早死在窟窿头!”
但更多的是冲着食欲来的——
一个个衣裳褴褛、满面死灰的饥民仿佛像一群猎食的猛兽!王应熙一看,这势头不对,赶紧唤出拿着棍棒的几十个家丁,像卫兵一样将这一街的筵席保护起来。那王应熙的岳丈却给他进言,还是拿几笼馒头把他们打发算了。而王应熙却厉声说道,老子拿去喂狗也不便宜这帮叫花子!进而喝令众家丁,将这帮乞丐用棍棒赶走!那知这一赶,便激怒了这批饥民,个别亡命徒便趁势冲向近身的席桌,抓住什么食物就往口里塞!无论棍棒相加,浑身流血,仍狼咽不止。
闻讯而来的饥民越来越多……
手持武器的官兵、狱卒也被王应熙纷纷叫来……
市民们呼朋唤友向涵园流水般涌去……
王应熙婚庆大礼之处,突变成饥民们饕餮、淘宝之地,也让重庆市民们难得一次赏心悦目。
重庆城西南面,书有“南屏拥翠”的南纪门前,随着一队绑架着的壮丁过去之后,走来一位拄着拐杖、瘸着腿的青年。他叫二虎——这是一个壮壮实实的彪悍小伙子,戴着一个藏青色瓜皮帽,帽檐压得很低,黑黝黝的脸庞,眉宇里蕴藏着几分犟气。他用警惕的目光接受了城门守兵的盘查后,便迈进了城内,沿着天灯街直往北去。当他一旦躲开那些官兵的视线后,四顾无人,便一下子扔掉了拐杖,大步流星朝前走。这小伙少时便喜欢舞拳弄棍,虽说也算很有几分功夫,但天性耿直决定了他既不想供奉官府,寻得一口军粮,也不愿随波逐流,混迹于江湖走草。而现实里世风日下,要靠一个肩头一双手,来赡养父母和养活哥哥留下的一个小侄女又着实艰难。更要命的是,上月官府到家里来抓丁,父母拼死叫他逃走。他人倒是逃走了,可心却逃不掉,他无时不牵挂家里那三个老小,他们可怎么活啊?
二虎走着走着,见身边的人三五成群地在往前奔。
“涵园那边出事了!王应熙的酒席遭抢了!”
“该抢!抢得好!这年头不抢他抢谁?”
“打死人啰!”前边的人在喊。
二虎一惊,随人群匆匆赶了去。
莲花池横街上,人群杂乱。喜庆席桌掀腾得东倒西歪,一片杯盘狼藉,宾客已作鸟兽散。挥舞着棍棒的家丁、狱卒疯狂殴打着洪水般涌来的饥民。饥饿已超越一切疼痛。年老的病弱的乞丐咀嚼着食物,倒在地上……
惨叫声、呵斥声、呻吟声震荡在半空中。
二虎见状,毅然冲上前去,饥饿和正义驱使他豁出去了,向那手握凶器者大展拳脚。于是行凶者的威风一下刹住了……
倒在血泊中的饥民舒了一口气;还没有抢到食物或填饱肚子的饥民,趁机大肆抓夺食物;夺得食物的人和受伤的人便纷纷开始躲闪,各自疯狂逃命……
不少的人都朝着东面的关帝庙方向跑去——那是有神灵保佑的地方。
血战中的二虎,远望又一群挥着大刀的官兵恶汹汹赶来了,于是攫了一大把食物且战且退……
为啥说关帝庙那边是神灵保佑的地方呢?
一则那儿有关帝庙,整天香火荧荧,烟雾缭绕。前来求神的香客络绎不绝。人们向往在冥冥中能得到它的垂怜。二来是在关帝庙旁不远处有一户常常让人们关顾和喜爱的人家。
沿着关帝庙前的石板路朝北走二百余步,是一条柳树成荫的小街,它的北面是魁星阁,西面是府文庙。小街的前方有一碧清池名曰泮池。在那儿居住着几十户人家。街口当道处,有一户用自己家门前晒坝开的一个豆花店——就是这户人家。
这店面虽小,可人气很旺。这来来往往的香客,左邻右舍的朋友都常常来这儿歇脚。其原因有二:一是豆花点得好,不老不嫩,绵实可口,豆花卤水淡甜清香;做的豆腐脑更是味道一绝,色声香味俱全:白色的豆品、绿色的葱花、麻得舒服、辣得过瘾,那一小勺黄豆酥脆可口又回味无穷。二是这店主刘德高的小媳妇玉贞人品出众。她二十五六岁,生得天生丽质,白嫩嫩的肤色、红润润的嘴唇。该大的大,该小的小。说妩媚也妩媚,说性感也性感。讲温柔也温柔,讲多情也多情。虽说已初为人母,却仍是一副苗条身姿。特别是她那一双深邃乌黑的眼睛,明媚而可爱,善良而睿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看一眼都是享受,瞧一眼终生不忘。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