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452604
益坤大师早年求学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有扎实的绘画功底,并接受过专业的漆艺训练,师从
“中国现代漆画奠基人”李芝卿先生,既继承老一辈漆艺家传统漆艺技巧,又从越南磨漆画和日本漆艺技法中学习许多宝贵经验;既遵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又结合现代漆画的创作设计理念,创作了许多优秀漆画和漆艺作品,成为福州漆艺术代表性传承人。1993年他被轻工部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被文化部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益坤大师的漆画以现实生活为依托,凡荔枝、龙眼、白茶花、福桔、美人蕉、鱼类、古老石桥等为代表的福州地方风物都进入到他的艺术视野中,使他的漆画作品具有现实生活的真情实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直接用漆作画的同时代漆画家的“随性”相比,他在艺术设计与工艺制作的每一个阶段,包括髹涂的先后次序、研磨的轻重缓急、不同色层和不同材质叠加之后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等方面,都有着严谨的预设与涂铺,因而画面所表现出的工艺性不仅精到而且精致。还须要指出的是,益坤大师在福州画坛崭露头角是国画先于漆画的,这就使得他在漆画创作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将国画艺术的审美趣味融入到漆画创作中。如漆画《水仙》中隽秀、挺拔的描金手法,彰显着传统艺术“以线造型”的魅力;漆画《菊香》让人看到了汉代漆器上针刻艺术和国画白描艺术的完美结合。
福州是中国“脱胎漆器”的故乡,有着丰厚的漆文化积淀。宋代由于官方的倡导和扶持,福州漆器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元明两代,福州已成为我国著名的“民间雕漆”产区,清代沈绍安、现代李芝卿两位开宗立派的巨匠把福州漆艺推至全国的前沿,成就了福州作为中国近现代漆艺“摇篮”的坚实基础。
郑益坤就在这浓郁的地方漆艺氛围中得以成长,亲历中国现代漆画诞生发展的大时代,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国传统漆艺,“是中国现代漆艺的先行者,更是中国现代漆画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早年在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学习,接受严格的漆艺训练,继承老一辈漆画家从越南磨漆画和日本、法国漆画中得来的宝贵经验,依托中国灿烂的美学文化和艺术思想,更以其自身的精深造诣与独到见解成就了风姿卓越的漆艺术
总序 张道一
前言 郑礼阔
章 千文万华天地造化
节 与漆结缘艺承名师
第二节 毕业实习崭露头角
第三节 经年蛰伏孜孜不倦
第四节 厚积薄发成就辉煌
第五节 超然物外俯首度人
第二章 尺幅方寸至情至性
节 漆画金鱼天作之合
第二节 针刻技艺借古开今
第三节 以画取质工艺平衡
第四节 传承创新科研助力
第三章 作品欣赏
第四章 大师著述
节 漆画源流及特点探索
第二节 漆之魅力——漆画特性初探
第三节 磨漆画《金鱼》创作体会
第四节 髹饰典范永留传——回忆李芝卿老师
第五章 艺术评价
节 郑益坤——转折人物的典型意义
第二节 花鸟虫鱼总关情——郑益坤的画世界
第三节 榕城一绝——“金鱼坤”
第四节 漆性物性 心性——漆画艺术和郑益坤作品
第五节 “金鱼坤”与“气死猫”
第六节 浅议“形神俱得”
第七节 漆画艺术的探索者——记漆画家郑益坤
第八节 各显其能
第九节 锥画漆艺
第十节 谈郑益坤漆画
第十一节 “气死猫”
第六章 大师年表
后记及主要参考书目 郑鑫
至今每当回忆起设计装饰人民大会堂台湾厅的那段经历,郑益坤还津津乐道。家具设计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郑益坤很认真地观察大会堂所使用的沙发尺寸,设计出一套沙发样本,和其他师傅设计的另外两套样品一起送往北京,几个月后,“有一天早晨,工作人员告诉我,昨天深夜总理亲自试了试几套沙发,觉得我的设计手脚的尺寸都合适,椅子很舒适,决定采用,我高兴极了。”在北京的几个月时间里,艺术家们都领到了一张“特殊通行证”,可以随时参观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古迹,郑益坤常常去颐和园。那个时代物质匮乏,“带一个馒头进园子游览,中午就吃馒头充饥,在园林里细数各处风景,把握难得的学习机会。”美总是相通的,有着发现美的敏锐眼光,处处是美景。颐和园里养了许多鱼,一个人于寂静处,看见平静的水面下,鱼群聚首,环游作层层叠叠的圆,逐次潜入水中直至消失不见,《团圆之乐》这幅漆画作品就是这样涌入心中并终完成。那个时候郑益坤还年轻,没有太多的感慨,美好的景致已经足够打动他的心。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