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795459
一、“国宝华光”国之重器系列
青铜之王:后母戊鼎
东晋风流:王珣《伯远帖》 华 宁
魏晋风度:唐孙位《高逸图》 单国霖
大唐欢歌:镏金舞马衔杯纹皮囊式银壶 韩建武
千窑一宝:元青花釉里红贴花开光花卉纹盖罐
申献友
楚文化精神的象征:战国《人物龙凤图》帛画
刘 刚
古老的冰箱:曾侯乙铜鉴缶 万全文
红山文化:玉猪龙 徐戎戎
青州样式:贴金彩绘石雕观音菩萨立像 王瑞霞
胡风汉韵:黄釉扁壶 古花开
滇文化的生命赞歌:牛虎铜案 樊海涛
千峰翠色:唐葵口圈足秘色瓷碗 姜 捷
六朝神品:“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 欧阳摩一
盛唐之音:三彩载乐伎骆驼俑 刘 芃
青铜之冠:秦始皇帝陵青铜马车 党士学 周婧峰
瓷母:各种釉彩大瓶 吕成龙
礼制之冠:九旒冕 卫松涛
御笔丹青:宋徽宗《瑞鹤图》 董宝厚
山水新境:展子虔《游春图》 李 湜
何缘“中国”:何尊 王 红
稀世胡冠:鹰形金冠饰 沈莎莎
宝相庄严:隋董钦造阿弥陀佛像 杨宏毅
醉僧逸翰:怀素《苦笋帖》 凌利中
尼雅遗珍:“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 于志勇
二、“国宝华光”海上丝路系列
西亚遗韵:孔雀蓝釉陶瓶 毛 敏
帆影茗韵:越窑青瓷荷叶带托茶盏 莫意达
波斯来风:南越王墓银盒 李 郁
北朝造像:蝉冠菩萨像 井 娟
真若烟雾:褐色罗印花褶裥裙 丁清华
汉侯金印:广陵王玺 崔小英
中西合璧:景教四翼天使墓碑石 李静蓉
海上鼓音:翔鹭纹铜鼓 潘 汁
海蓝滢澈:弦纹玻璃杯 沈文杰
绚丽华美:镶宝石金带饰 蒋 群
扶雪浮香:建窑黑釉酱斑碗 丁清华
流香千古:镏金铜熏炉 孙 宜
丝路流韵:镏金摩羯纹多曲银碗 宋 叶
瓷国琨瑜:德化窑妈祖坐像 樊俊娇
重彩华章:广彩人物纹潘趣碗 黄 静
渡海佛香:铜镏金狮子熏炉 吕锦燕
黑石遗珍:长沙窑彩绘青瓷碗 王轶凌
南越舟影:船纹铜提筒 王维一
圣塔佛光:七宝阿育王塔 张 瑶
漆彩流光:剔犀三层漆盒 翁 英
盛唐迷镜:海兽葡萄纹铜镜 毛 敏
丝路过从:昆仑女人头像铜杖首 钟 莹
“副刊文丛”总序
李辉
设想编一套“副刊文丛”的念头由来已久。
中文报纸副刊历史可谓悠久,迄今已有百年行程。副刊为中文报纸的一大特色。自近代中国报纸诞生之后,几乎所有报纸都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副刊。在出版业尚不发达之际,精彩纷呈的副刊版面,几乎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为便利的交流平台。百年间,副刊上发表过多少重要作品,培养过多少作家,若要认真统计,颇为不易。
“五四新文学”兴起,报纸副刊一时间成为重要作家与重要作品率先亮相的舞台,从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郭沫若的诗歌《女神》,到巴金的小说《家》等均是在北京、上海的报纸副刊上发表,从而产生广泛影响的。随着各类出版社雨后春笋般出现,杂志、书籍与报纸副刊渐次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不同区域或大小城市,都有不同类型的报纸副刊,因而形成不同层面的读者群,在与读者建立直接和广泛的联系方面,多年来报纸副刊一直占据优势。近些年,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崛起,报纸副刊的优势以及影响力开始减弱,长期以来副刊作为阵地培养作家的方式,也随之隐退,风光不再。
尽管如此,就报纸而言,副刊依旧具有稳定性,所刊文章更注重深度而非时效性。在电台、电视、网络、微信等新闻爆炸性滚动播出的当下,报纸的所谓新闻效应早已滞后,无法与昔日同日而语。在我看来,唯有副刊之类的版面,侧重于独家深度文章,侧重于作者不同角度的发现,才能与其他媒体相抗衡。或者说,只有副刊版面发表的不太注重新闻时效的文章,才足以让读者静下心,选择合适时间品茗细读,与之达到心领神会的交融。这或许才是一份报纸在新闻之外能够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
1982年自复旦大学毕业,我进入报社,先是编辑《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后是编辑《人民日报》副刊《大地》,长达三十四年的光阴,几乎都是在编辑副刊。除了编辑副刊,我还在《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南方周末》等的副刊上,开设了多年个人专栏。副刊与我,可谓不离不弃。编辑副刊三十余年,有幸与不少前辈文人交往,而他们中间的不少人,都曾编辑过副刊,如夏衍、沈从文、萧乾、刘北汜、吴祖光、郁风、柯灵、黄裳、袁鹰、姜德明等。在不同时期的这些前辈编辑那里,我感受着百年之间中国报纸副刊的斑斓景象与编辑情怀。
行将退休,编辑一套“副刊文丛”的想法愈加强烈。尽管面临互联网等新媒体方式的挑战,不少报纸副刊如今仍以其稳定性、原创性、丰富性等特点,坚守着文化品位和文化传承。一大批副刊编辑,不急不躁,沉着坚韧,以各自的才华和眼光,既编辑好不同精品专栏,又笔耕不辍,佳作迭出。鉴于此,我觉得有必要将中国各地报纸副刊的作品,以不同编辑方式予以整合,集中呈现,使纸媒副刊作品,在与新媒体的博弈中,以出版物的形式,留存历史,留存文化。这样,便于日后人们可以借这套丛书,领略中文报纸副刊(包括海外)曾经拥有过的丰富景象。
“副刊文丛”设想以两种类型出版,每年大约出版二十种。
类:精品栏目荟萃。约请各地中文报纸副刊,挑选精品专栏若干编选,涵盖文化、人物、历史、美术、收藏等领域。
第二类:个人作品精选。副刊编辑、在副刊开设个人专栏的作者,人才济济,各有专长,可从中挑选若干,编辑个人作品集。
初步计划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选,然后,再往前延伸,直到“五四新文学”时期。如能坚持多年,相信能大致呈现中国报纸副刊的重要成果。
将这一想法与大象出版社社长王刘纯兄沟通,得到王兄的大力支持。如此大规模的一套“副刊文丛”,只有得到大象出版社各位同人的鼎力相助,构想才有一个落地的坚实平台。与大象出版社合作二十年,友情笃深,感谢历届社长和编辑们对我的支持,一直感觉自己仿佛早已是他们中间的一员。
在开始编选“副刊文丛”过程中,得到不少前辈与友人的支持。感谢王刘纯兄应允与我一起担任丛书主编,感谢袁鹰、姜德明两位副刊前辈同意出任“副刊文丛”的顾问,感谢姜德明先生为我编选的《副刊面面观》一书写序……
特别感谢所有来自海内外参与这套丛书的作者与朋友,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构想不可能落地。
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得到副刊编辑和读者的认可。期待更多朋友参与其中。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坚持下去,真正成为一套文化积累的丛书,延续中文报纸副刊的历史脉络。
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
2016年7月10日,写于北京酷热中
大唐欢歌:镏金舞马衔杯纹
皮囊式银壶
韩建武
1970 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了一件窖藏的唐代银壶(图一)。银壶为盛酒器。此银壶造型采用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皮囊壶的形状,壶身为扁圆形,上方一端开有竖筒状的小壶口,上置覆莲瓣式壶盖,盖顶铆有一银环,环内套接一条长 14 厘米的银链与弓状提梁相连。
这是一件唐代银器中的珍品,造型、纹样是目前发掘出土的一件。壶腹两面以模压的方法分别锤击出两匹奋首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形象,骨骼明确、肌肉匀停,简略而清楚,鬃、尾和颈部飘逸的丝带用錾刻技术进行细部加工,线条清晰流畅。浮雕式的马,富有立体感、动态感。银壶通体经抛光处理,银光锃亮,舞马及壶盖、提梁等均镏金,金银辉映,富丽堂皇,是唐代锤揲、錾刻、镏金工艺的代表作。
此壶耐人寻味的是壶身上的“舞马衔杯”形象。宋《负暄杂录》记载:“唐宴吐蕃蹀马之戏,皆五色彩丝,金具装于鞍上,加麟首凤翅,乐作,马皆随音蹀足宛转中节,胡人大骇。”根据以上记载,这些舞马可以随着音乐节拍舞蹈,所以吐蕃人惊讶不已。更有名的是玄宗时期的舞马。当时宫廷中驯养了好几百匹舞马,玄宗经常亲临训练场观看或亲自训练。这些舞马被分成左右两部,每逢八月五日玄宗生日(即“千秋节”),便在兴庆宫的勤政、花萼两楼下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并以舞马助兴。这时,舞马披金戴银,在《倾杯乐》的节拍中跃然起舞,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舞姿翩翩。高潮时,舞马则跃上三层高的板床上旋转如飞。有时,还让壮士把床举起,让马在床上表演各种惊险奇妙的舞姿。曲终时,舞马口衔酒杯,跪拜在地,向皇帝祝寿,“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唐代农学家陆龟蒙则在诗中描写了舞马的另一面:“曲终似邀君王宠,回望红楼不敢啼。”银壶上“舞马衔杯”的形象,表现的正是曲终衔杯祝寿的生动情景,与当时的诗文奇妙呼应,带给人们对唐代宫廷盛会热烈场面的遐想。
天宝十四载(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史思明于第二年攻陷长安,玄宗仓皇出逃,宫廷舞马也散落民间。由于安禄山曾多次入朝见过舞马祝寿的盛况,因此,入京后掳掠了数十匹舞马带回范阳。安禄山败亡后,舞马转归投降唐军的大将田承嗣所有,但把它们当作一般的战马饲养。一天,军中宴乐,随着阵阵鼓乐声起,这些舞马也习惯性地应节跳跃起舞,田承嗣以为是马怪,竟命军士将其鞭挞而死。大唐王朝因遭遇战乱重创,走上了风雨飘摇的衰落之路。从此,舞马祝寿这一独特的宫廷娱乐形式也从中国历史舞台上销声匿迹了。
舞马的盛衰,伴随着唐王朝的盛衰,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唐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皮囊式壶是契丹文化的典型器物。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有唐一代,与唐王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契丹人从汉族那里学到了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契丹文化也被中原吸收、融合。这件镏金舞马衔杯纹皮囊式银壶的出土,展示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正是汉族和契丹等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明证。
(本文刊于《人民日报》 2013 年 4 月 14 日 12 版,文中配图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提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