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19210
◆年轻人必须懂的战拖心理术,别在该行动的时候只动嘴巴
◆6成功者总有成功的理由
失败者总有拖延的借口
◆向拖延宣战,学会高效管理时间,你会比别人早成功十年
“摒弃拖延症,提高执行力”是职场上*重要的能力,没有之一。《行为干预心理学:戒掉拖延症的心理学手段》会帮助你反思一些问题:你能比别人稳定地完成工作吗?你能按时推进工作进度吗?你能拓展更多的业务吗?
如果没有,那么你可能已经有某种程度的拖延症了。别把这当做自嘲的玩笑话,拖延症真的属于心理疾病。当然,别怕,只要有科学的方法就可以治愈。
这本《行为干预心理学》这本书就像朋友为我们而写的,每个例子都令人熟悉,通过浅显易懂的案例一步步剖析拖延症的原因。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这本书起到了专业心理辅导师的作用,让你不知不觉拥有了改变的勇气,并*终取得行为干预的效果。
目录
CONTENTS
章 拖延有害,别让它拖垮你的人生 … 001
拖延,也许应该成为一种罪行 … 002
从拖延到局面彻底失控 … 007
忙,有时只是努力的一个表象而已 … 012
同样的工作,为什么你“压力山大” … 016
再等一下?谁来还你健康 … 021
今天的小问题,明天的大麻烦 … 025
拖延,让你成为习惯性撒谎者 … 030
行动,从解决手边的问题开始 … 035
第二章 战拖宣言:成功你好,拖延再见 … 041
恐惧行动,因为你有拖延的基因 … 042
道理都懂,但行动力还是很差 … 047
心急如焚的时候,你为什么还会选择玩游戏 … 051
追求劣质快感?醒醒吧 … 056
害怕失败?可笑吧 … 060
理解你的拖延症 … 064
惰性基因和行动基因的作战 … 067
掌握了自己,你就掌握了全世界 … 071
第三章 克服懒惰,走向开挂的人生… 075
你不行动,没有人替你成功… 076
生活受够了你的那些烂借口… 081
难以根除的宿命论… 085
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自谦… 090
警惕为了心理补偿而拖延… 095
只要行动,很多事都能轻易完成… 100
先不要纠结结果,先做做看… 105
第四章 甩掉完美主义,否则你必拖无疑 … 111
对于行动来说,完美主义是个贬义词… 112
完美主义强迫症的表现… 117
不要在完美中迷失自己… 121
完美主义=逃避主义… 125
华丽的想象与真实的行动… 129
冲破自我设定的枷锁… 133
当“想要”超过“需要”… 138
不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抱过高的期望… 143
第五章 当等待成为拖延,只会夺走你的动力 … 149
为什么大多数人愿意维持现状 … 150
等待不一定都是耐心的表现 … 154
到底是什么拖住了你 … 159
真的没有问题,还是对问题视而不见 … 163
等待是混蛋的拖延 … 168
想一想,假如你只有一次机会 … 174
从等待到行动,你需要走的三步 … 179
Just do it,拆除“行动高墙” … 183
第六章 不拖延,是生活幸福的首要标准 … 189
不行动,幸运永远轮不到你 … 190
越拖延,越颓废 … 195
拒绝拖延,拒绝宅 … 200
运气是双向循环的 … 204
负能量大爆炸个伤到自己 … 208
年轻人根本没有假期这一回事 … 213
影响成功的0.1,就毁在拖延上 … 217
第七章 做自己时间的主人,终结拖延症… 223
成功者往往是时间规划的高手… 224
计算拖延的时间成本… 229“黄金时间”是质的财富… 233
节约时间就是创造财富… 238
把块的时间分配到有价值的工作上… 243
了解时间,就像了解你的储蓄一样… 248
盘活那些零碎的时间… 253“瑞士奶酪”时间整理法则… 258
剩男剩女,“拖”走的不只是青春… 263
期限就是时间投资止损线… 268
告别拖延,开启自律的开挂人生
首先,我们听一个老人的故事来感受下:人生开挂,全靠自律。
澳洲有一位老人,刚刚创造了一个传奇。99岁的乔治•科罗内,刚从游泳池中爬出,评委就宣布他以56秒12的成绩,打破了50米男子自由泳比赛(老年组)的世界纪录!50米56秒12,这是一个年轻人都很难取得的成绩。
你能看到,精神矍铄的老人瘦骨嶙峋,脊梁微微佝偻,布满皱褶的皮肤里尽是活力与热情。99岁的他毅然自信地走进竞技场,给世界以惊艳。
一个在耄耋之年的老人,放弃了原本安逸舒适的生活,而选择了拼搏,这样的勇气,如今的年轻人,有多少能与之相较?
“一切在我80岁时,就这么自然地发生了。”面对镜头时,老人开心地说道。一句话又让多少人汗颜?
我们知道,老人从小就热爱阳光沙滩,热爱游泳。时代的动荡不允许年轻时代的他对生活有过多的奢望,然而到80岁,已经不再年轻的乔治,却开启了一个叫梦想的盒子,不再年轻的他毅然重拾游泳的爱好,这一次,他为梦想而活。
年轻的我们每当看到年老的人,会感慨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进而庆幸自己还年轻,觉得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我们时常也会焦虑,会恐惧,害怕有一天自己会衰老,以为只有年轻才充满无限可能,然而,人生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渐衰吗?
显然不会,这不过是年轻人庸人自扰徒增烦恼而已!
有多少年老的人,因为自律,拼搏梦想,生活不但没有陷入困顿,反而更加精彩。
再说一个我们看似熟悉其实陌生的娱乐圈的人——韩雪。
说到韩雪,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有三点:一是她出道至今零绯闻;二是她宣告自己绝不拍吻戏;三是她家庭背景很强大。在大众的印象里,她可能只是个歌手、演员,甚至有人一度给她打上了花瓶的标签。
只有走近韩雪,才能知道她堪称娱乐圈的一个传奇。配音技能上,她能一人分饰八角,在男性、女性、儿童等角色间分秒切换,角色声线特点的把握都掌控得极好;英语能力上,登上TED舞台,她能够全程脱稿演讲,口音地道流利秒杀全场;跨界IT,她参加“新浪2017新浪V影响力峰会”做演讲,与一众科技大佬针对手机、无人车等高科技科技侃侃而谈,毫不怯场。
真实的韩雪,是饱读诗书、精通外语、擅于推算、热衷科技的才女,这才是真正的才华与颜值并存。
但,不要忘记,在这才华的背后,是一个自律到痴狂的奋斗者。自律对人的铸就,是一切方法论都无法超越的。
李嘉诚从来没有在6点之后起过床,而村上春树基本都是凌晨4点起chuang布斯年轻时每天凌晨4点起床,9点前把一天工作做完。他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炼出自信。自信是对事情的控制能力,如果你连基本的时间控制都做不到,还谈什么自信?”
我们羡慕着别人的身材与美貌,艳羡着别人的成功与精彩,但是很多时候,当我们了解到其背后付出的艰辛和近乎残酷的挑战后,大多数人自动放弃了,迟迟没有行动的迹象,可谓“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有时候,我们心血来潮想要改变邋遢的自己,制定了很多目标和行动计划,很多天过去后,更多的人是在懊悔自己的不争气,痛恨自己做不到坚持。
就这样,大部分的我们,在焦虑与无为中煎熬,后来平凡成了我们安慰自己接受平庸的托词。
年老的人都没有放弃拼搏,有背景的人时刻都在努力更耀眼,生来平凡的我们有什么理由拖延呢?
人生有限,别让拖延毁了你。鼓起勇气,戒掉拖延吧,让我们一起开启自律的开挂人生!
本书通过分析拖延症的行为模式,拖延的影响和危害,拖延产生的深层原因,告诉我们抗击拖延症的心理策略和实践攻略,让我们治愈各种不服:穷忙、低效、杂乱、懒宅、焦虑、恐惧、无法坚持……有效抗击拖延症!
行动起来,世界就是你的。
拖延,也许应该成为一种罪行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这位天才是史上饱享盛誉的博学者,他的研究内容涉及建筑、艺术、工程、数学等跨度巨大的诸多领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人,居然饱受拖延症的困扰。
达芬奇一生做了海量的笔记。据相关机构估算,现今传世的六千多页手稿只是他生前所做笔记的三分之一。笔记里有非常惊人的创想,他是西方首位人形机器人的设计者,个绘制子宫里胎儿的人,他的绘画设计图更是不计其数,而其中许多构想终石沉大海。这从侧面反映了达.芬奇在工作中的注意力是十分分散的,正是因为这种特质,他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特定的任务上加以专攻。另外,由于他过于追求完美,加之不同领域的灵感不时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干扰其思路,导致众所周知的《蒙娜丽莎》花费了4年之久,《后的晚餐》画了3年。不能按时交付作品这一点,严重影响了他跟客户的关系。直到达.芬奇生命结束,他的传世画作不超过20幅,其中竟然还有五六幅画压在他手里暂时没有交付。更多的绘画创作的天才构想永远停留在了草稿图阶段,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
达 .芬奇本人深知自己的弱点,他在一篇笔记中用凌乱的字迹记载着:“Dimmi, dimmi se mai fu fatto cosa alcuna。”(告诉我,告诉我,有哪样事情是彻底完成了的?)这种由于拖延造成的挫败感,与当下饱受拖延困扰的现代人体验到的别无二致。
在这个匆忙的时代,我们每天被压力逼迫得焦头烂额,于是一头扎进了“拖延症”这个“避风港”中,殊不知如此行事不亚于“饮鸩止渴”。压力大并不能成为无限制拖延工作的借口,若真如此,那当今社会就难以出现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了。我们被拖延症牵着鼻子走,焦虑、失眠、效率低下,而“选择性忽略”了亦有不少人在重重的任务压力下茁壮成长。拖延,并不应该归罪于这个时代,问题始终是出在自身的。
许多问题的原因可以被我们追溯到孩提时代。许多人儿时都曾经历过被家长关在屋里写作业的场景,我们原以为尽早完成作业就可以立刻出去玩,没想到父母另外布置了许多课外习题。于是我们慢慢学会“偷奸耍滑”,做作业时四处游神混时间。长大后我们依然习惯于磨蹭,表面上信心百倍,甚至还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实际上我们的“忙碌”并没有多少效率,整日茫茫碌碌始终接触不到工作中本质的部分,这依然是一种拖延。假忙碌不可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质量,反而降低了我们的生活满意度。这些,全都是拖延惹的祸。
不少朋友们心中一直存在一个“扭转乾坤”的“英雄情结”:在极短的时间内,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主人公力挽狂澜,成功地完成,扭转了整个局面。这样的桥段让不少影迷热血沸腾。
然而生活毕竟不是电影,扎扎实实地努力也许看起来波澜不惊,但却是让人成功有效的保证。诚然,我们可能在过往的日子里做过这样的“英雄”:论文明天就要交了,你花了一整晚“绝地反击”,终得到了比平时还高一些的分数;下周就是期末考试,你把自己关在寝室里书不离手,终你以不错的成绩通过考试。但是你也许忘记了,你“突击完成”的论文是你平时就颇感兴趣的话题;你用极短时间备考而通过考试,是你平日认真听课的结果。“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拖延,常常是因为我们认为“时间还早”。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暑假前你“信誓旦旦”地把课本和复习材料背回家,打算过个“有意义”的假期,然而假期结束你不得不背着原封不动的课本灰溜溜地返校。上班时完不成的任务,你拷贝进U盘,准备回家“挑灯夜战”,然而一进家门便倒头大睡的你迎来的是清早的太阳。任务伊始,你对自己说“还早得很呢”。但是,科学家早就告诉人们,“完成任务实际所花的时间比人们预估的两倍还要长一些”。我们要知道,领导或老师对交到我们手里的任务该用多久完成,他们常常早有预估。不要随便高看了自己的效率,也不要小看了任务的布置者。
想想看,我们拖延的动机有多少是因为虚荣心在作怪。“早早开始显得太傻了,等我把手头的杂事都忙完,我会好好集中注意力把任务搞定的。”这是不少拖延症患者没有说出口的话。另外,他们总认为努力的时机还不成熟,“一会儿出去有个约会”“等我把房间收拾完毕就开始”“现在开始的话没有人可以商量,我好等等别人跟我一起开始”。这种“活在别人的节奏里”的行为方式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相反,在这“为别人考虑”的外表下遮掩着的,是你内心的懒惰。这里又要提到儿时的经历了,我们在小时候或多或少可能听到过老师这样的评价:“这孩子,聪明是聪明,就是不够用功。再努力些,成绩会提高得很快的。”听到了这样的“批评”,我们甚至还有点扬扬得意,似乎不错的智力是优于刻苦努力的。长大后才发现,成功从来不是单方面因素,而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毅力、抗压力、执行力……都远比“小聪明”关键得多。
不得不承认,“逃避”一直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人生短暂,为何要让自己活在痛苦之中呢?困难堆积如山,何不及时行乐呢?这样的心理使得不少拖延症患者有了“完美的借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让人们感到幸福快乐的东西常常来之不易,没有相当程度的努力和付出,忍受寂寞和痛苦,我们就无法让生活“更上一层楼”。这确实违反了人类的本性,因此人们与拖延战斗时间之长、任务之巨也就可以理解了。
收起你的侥幸心理吧,拖延本就是一种“罪行”。因为拖延,我们平日不修边幅、邋里邋遢,还美其名曰“艺术气质”;因为拖延,我们把本可以按部就班完成的学习计划“妖魔化”,骗自己说“学会了也没有用处”;因为拖延,我们懒得好好经营一份感情,直到真爱从我们身边溜走。迟迟不采取行动,才是我们对人生的不负责。
道理都懂,但行动力还是很差
拖延的危害数不胜数,即使是古代历史人物也难逃拖延之害。
著名的赤眉军起义中,赤眉军本已打得邓禹一方实力大减,赤眉军若能抓住当时的良机全面进攻,大可以一举消灭邓禹。可惜,赤眉军因迷信整整推迟了一天进攻,留给其喘息之机,让战局整个扭转了。我们都知道拖延的危害,然而这个“症状”恐怕已经相伴多年。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关于拖延症,听到的道理也算为数不少了,但是在改正拖延的具体实践中,为什么我们总是一次次恢复到老样子了呢?
许多人都曾因为喜欢外语而决定自学,一天看一课,几天过去就觉得无法坚持,你的外语书就这样被搁置了。你也许曾经喜欢健身,为了减肥去了3个月健身房,天天发朋友圈激励自己,后来工作忙了起来,健身的“大计”就再也不提了。
小郑在国外留学,当这学期临近期末的时候,导师要求每人交一篇6000字的论文。其实这篇作业导师们在开学之初就布置给了每一位同学,还特意说明这次的论文颇有难度,依他往年教学的经验,一般要提前2个月着手查阅文献才来得及。然而,“聪明”的小郑依据他以往临近期末疯狂赶写论文的经验,认为自己提前半个月开始就一定能完工……等到距离截止时间还有2个星期,小郑踌躇满志地准备动笔了,却发现参考文献不是一般的多。当他好不容易写完了一大段,却发现新出现了许多需要查找的问题……小郑紧赶慢赶,终于勉强上交了一篇临时“堆砌”起来的文字,而集中赶论文又影响到了他对其他科目的复习。
另一种阻止我们懂得道理之后立刻着手去做的因素就是,我们已经发现事情非做不可了,但是在巨大的任务压力面前,我们感觉到无从下手,因此推迟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行事方式不利于我们完成任务,而且随着任务越积越多,我们的心理负担也会越来越重。
你或许会一边不断地“催眠”自己“也许会有好结果”,一边陷入更大的恐慌和焦虑之中。只要一天不完成任务,这种压力就会如影随形跟随着你。
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启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将庞杂的任务一一分解也许是个好方法。把整块任务按照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等分成几部分,事先列好计划也许是容易着手的。把事情从停滞不前的层面上升为脚踏实地地去做,我们就会对完成任务实际会花费掉多少时间心中有数。这样既不会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又不会因为工作看上去无从下手而产生逃避心理。把大的任务细分,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完成触手可及的每一步。不少姑娘都有着想要变美的愿望,却迟迟拖延着不去实施“美丽计划”。
如果你过分奉行完美主义,可能会提出“我要像某明星那样美”,这可能是不切实际的。而当你设定一个可达到的目标,如购买适合自己的护肤品、每天保证12点前入睡、练习化妆技术等,任务实现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自己一个人努力似乎差了一点点动力,从周围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许会让你更有动力。和做事麻利、执行力强的人交朋友,把努力奋斗取得成功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努力向对方靠拢,相信你也会越来越成长成为不一样的自己。职业运动员是“意志力强大”的“代名词”之一,国际米兰的前队长哈维尔萨内蒂,早在17岁开始进入他的职业生涯,直到41岁光荣退役,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跑步3公里,即使新婚之日和圣诞节也不例外。这位以阿根廷人的身份担任国际米兰队队长15年的球星,在三十多岁的“高龄”参加比赛,奔跑的速度和活力仍然像是不到20岁的小伙子。以这样的明星为榜样,拖延症也就不再是难以跨越的“鸿沟”。
“立刻行动”的理念对我们的人生帮助很大,它能增强我们的行动力,即使对于不喜欢不感兴趣的工作也能很快地完成,而且能抓住稍纵即逝的宝贵时机实现梦想。再多的道理都不如立刻行动,即使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有时感觉很累,我们也要学会鼓励自己:“再坚持一会儿,等全部完成就可以彻底地放松了。”先从难度较低的事情做起,逐步提高任务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你就会发现做事情越来越顺利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