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511550
《博弈论:人人都在用的博弈技巧》
1、情感勒索、心理绑架、隐形操纵……,你是否经常陷入一些无法摆脱的困境?本书教你化解人际交往中的困境,扭转被动局面。
2、囚徒困境、纳什均衡、智猪博弈、协和谬误、麦穗理论……,经典的理论,通俗的解释,帮你轻松掌握博弈技巧。
3、人与人的交往就是心与心的较量,掌握并学会运用博弈技巧,你就能成为人际交往中的大赢家。
博弈,就是在平等的对局中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ZUI初,博弈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但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博弈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引申和运用。
无论你是普通职员还是高级管理者,是产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设计师还是推销员,只要还在与外界发生着信息交换、人际往来,你就无法阻止与他人的碰撞与较量,无法避开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的心理博弈。
本书选取博弈论的经典模型,如囚徒困境、纳什均衡、智猪博弈、协和谬误等,借助生活中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却又总是忽略的心理学现象,向读者展示了博弈中的大智慧,告诉他们在社会和人生的博弈中如何取得真正的成功。
博弈论,又叫对策论,是研究两人或多人之间竞争合作关系的一门学科。用我们日常的语言来说,博弈论就是研究在不同情境下策略选择的一种理论。它既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又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
在经济学上,博弈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通过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害冲突问题。具体来说,博弈论是指某个人或是组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并实施各自所倾向的行为或是策略,从中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早在2000多年前,博弈论的原始思想即已萌芽。古代文献中不乏充满博弈思维的案例,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三国演义》等,不仅优秀的是军事著作,而且可以算是很好的博弈论教材,只不过还没有上升到现代博弈论的层次而已。
博弈论ZUI初主要研究的是象棋、围棋,以及赌博中的胜负问题。那时候,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层面上,并没有向理论层面发展,其正式发展成一门学科则是在20世纪初。
1928年,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提出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并与经济学家莫根斯特恩合作,于1944年发表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提出了合作博弈的基本模型,并将二人博弈结构推广到多人博弈结构。自此,博弈论被引入了经济领域,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人们都把冯·诺伊曼和莫根斯特恩的这部巨著看作是现代博弈理论诞生的标志。
现在,博弈论作为分析、解决冲突和合作的理论工具,已经在管理学、国际政治学、经济学、外交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解决不同实体的冲突与合作提供了宝贵的方法,并日渐发展成为一热门学科。
博弈论是一门现实中非常有趣、理论上又颇有深度的学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掌握博弈论知识对每一个现代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在试图使自己的利益ZUI大化,而在取得利益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矛盾与冲突。利益均衡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各自的策略选择,而策略选择问题实际上就是博弈论的本质所在。
第四章 进与退的两难选择
斗鸡博弈
众所周知,“呆若木鸡”这一成语源于古代的斗鸡游戏,现形容人呆板不灵活,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但其本来意思却与此正好相反,通过阅读下面的典故你就会明白一二。
纪渻子是西周时期训练斗鸡的名家,鉴于他响亮的名声,斗鸡爱好者周宣王把他召来专门训练即将上战场的“鸡战士”。
训练十天后,周宣王迫不及待地问道:“鸡训练好了吗?”纪渻子摇摇头,回答说:“还不行,它一看见别的鸡或听到别的鸡叫,就跃跃欲试,没有达到我想要的那种境界。”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次派人来问训练好了没有。纪渻子皱皱眉,说:“还不到火候,这鸡的斗气还没有完全隐藏,心神还相当活跃。”
再过了十天,周宣王有些不高兴地问:“现在怎么样啦?该训练好了吧?”纪渻子胸有成竹地说:“好了,骄气没有了,斗气深藏了,心神也安定了,可以上战场了。”
周宣王高兴至极,马上去看斗鸡的情况,察验训练的成果。只见那只斗鸡好像木头似的,面对别的斗鸡挑衅的鸣叫,毫无反应,不动也不惊,好像没有听到似的。周宣王有些纳闷儿了:“鸡都被训练成呆头鸡了,何谈取胜呢?”可当纪渻子把它放进斗鸡场时,对手一看到它,转身就逃,斗也不敢斗了。
果然名不虚传啊!原来,纪渻子训练鸡的ZUI佳效果就是要鸡达到这种呆若木鸡的境界,让其精神凝聚在内,不为外面的光亮声音所动,用霸气镇住对手,这样既可以起到吓退对手的作用,又可以起到麻痹对手的作用,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效果。
由上面的典故我们可以得知:呆若木鸡原来是比喻精神内敛、修养到家的。再延伸至为人处世上,就是人如果不断绝竞争的心理,则容易树敌,造成关系紧张,彼此仇视;若消除竞争之心,则必会化干戈为玉帛,不战而胜。
故事听完了,相信聪明的读者也知道我们将要谈到哪个博弈模型了吧,那就是斗鸡博弈。其实“呆若木鸡”的典故就包含了我们接下来要说的斗鸡博弈的基本原理:让对手对双方的力量对比进行错误的估计,进而产生错误的期望,再以自己的实力战胜对手。
话说某一天,一只红公鸡与一只白公鸡在斗鸡场上比斗。两只公鸡各有两个行动可供选择:要么后退离开,要么前进攻击。如果红公鸡后退了,而白公鸡没有退下来,就说明白公鸡获得胜利;如果红公鸡后退了,而白公鸡也退下来了,则双方打成平手,不分胜负;如果红公鸡没有退下来,而白公鸡退下来了,就说明红公鸡胜利;如果红公鸡和白公鸡都没有退下来,都选择了前进,则两败俱伤。
所以,对任何一只公鸡来说,ZUI好的结果就是:对方退下来而自己不退。但是,这种选择存在着对方也不退,从而造成两败俱伤的可能。
如果两只公鸡都选择前进,结果是两败俱伤,双方都得-2;如果一只公鸡前进,而另一只公鸡后退,则选择前进的公鸡得1,而选择后退的公鸡得-1;如果两只公鸡都选择后退,则两只公鸡都得-1,但没有两只公鸡都选择前进受到的损失大。
斗鸡博弈的支付矩阵如下图所示:
在斗鸡博弈中存在两个纳什均衡点:红公鸡前进,白公鸡后退;或者是白公鸡前进,红公鸡后退。但关键问题是谁前进,谁后退呢?
如果在一局博弈中,只有的一个纳什均衡点,那么这局博弈的结果是可预测的,即这局博弈的纳什均衡点就是我们预测的博弈结果。但如果在这局博弈中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纳什均衡点,那我们就无法确定会出现哪一种结果。斗鸡博弈就属于后者,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其博弈结果,不能确定谁前进,谁后退。
胆小鬼博弈
斗鸡博弈还有一种类似的模型,即胆小鬼博弈。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游戏,当中的每一步都蕴藏着巨大的希望与危机。胆小鬼博弈与斗鸡博弈的内容大同小异,大概是这样的:
聪聪和沐沐这两个顽皮好胜的不良少年,在玩伴们的怂恿下要做一个关于胆量的游戏。两个人各驾驶一辆车,开足马力相向而行。游戏规则为:在死亡越来越近的情况下,谁先坚持不住,转弯躲闪,谁就是胆小鬼,谁就算输,还要被玩伴们嘲笑;谁面对将近的死亡毫不畏惧,勇敢地冲上去,谁就被视为英雄,并被其他人拥立为“小头头”。
你可能会问:游戏的参与者没有精神方面的障碍吧?现实生活中会发生这种情况吗?其实完全有可能,在他人鼓动下,当事者很可能会冲动而为。你可能还会问:为什么博弈论总是以一些行为举止异常的人来说事呢?这完全是讨论所需,用爱走的人举例,才更容易说明问题。
显然,在这个游戏中,谁先怕死,驱车避让,谁就算输。但是,如果双方对抗到底,都不肯让路,结局将是灾难性的,他们可能会同归于尽,这一结果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全体都是ZUI坏的;如果双方都退避让路,他们在身体上虽然都安然无恙,但心理上却会受伤,会成为他们所谓的“胆小鬼”,在玩伴们面前威信扫地,可能永远都抬不起头来。
那么,聪聪和沐沐的这场胆小鬼博弈ZUI终会是怎样的呢?
对于聪聪和沐沐个人而言,其ZUI大收益是自己勇往直前,逼迫对方让路;但如果对方坚持到底,则自己ZUI好选择让路,因为丢脸总比丢命好。所以,聪聪和沐沐的选择有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聪聪认为沐沐会勇往直前,因为沐沐比赛之前曾口出狂言,声称自己肯定要赢,那么聪聪就会选择退避让路,在伙伴面前丢尽颜面,成为胆小鬼,而沐沐会赢得胜利;如果聪聪判断沐沐会躲避,那么他更愿意勇往直前,沐沐的想法也是如此。因此,这局博弈就成了一个零和博弈,就会有以下两个理性解释:
聪聪退避让路,沐沐勇往直前;
聪聪勇往直前,沐沐退避让路。
但是,如果聪聪和沐沐都是意气用事、不计后果的冲动人,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在“士可杀不可辱”信念的鼓动下,选择一直向前冲,直到ZUI后两人同归于尽。此时,这局博弈就由原来所说的零和博弈转为双方都遭受ZUI大损失的负和博弈了。
求生是人的本能,如果聪聪和沐沐在发动汽车引擎之前突然想起了等着自己回家的妈妈,则两人都会选择放弃做胜者的机会,宁肯丢脸也要见妈妈。虽然他俩都会在朋友中间失掉面子,但是因为“胆小鬼”的名声是由两个人共同承担的,他们之间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胆小鬼博弈与斗鸡博弈一样都有两个纳什均衡点,所以,无论对局内参与者——聪聪和沐沐来说,还是对局外旁观者——他们的伙伴们而言,这局博弈都是令人苦恼的:既无法预测出一个谁胜谁负的结果来,也不能制定出什么必胜策略。
如果你是当事人,想要赢得这场游戏,你该怎么做呢?
仔细分析一下,这一博弈也不是全无头绪。对参与者来说,获胜的关键是要极力表明自己会勇往直前,以此来威胁对方,让对方相信你不会退却,你越是表现强硬,对方就越有可能受到你的恐吓而退避让路。但是,如果你知道对方是一个“一根筋”的人,会硬干到底,那么你ZUI好别与他坚持,既然无法回避,选择了与其竞争,你ZUI佳的策略就是当个胆小鬼,在ZUI后关头转弯是双方的ZUI优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用到胆小鬼策略,比如在买东西的过程中常见的买方与卖方之间的讨价还价,当买主确实想买,但价格却无法谈拢时,买主可以做出转身要离去的姿态。注意:这其实就是一个胆小鬼策略。它带给卖家的暗示就是我宁可不买,也绝不妥协,希望以此迫使卖家让步。如果你出的价钱实际上是卖家可以接受的,只是出于买卖人的贪心,卖家想要多赚一些,当他看到你转身,自己无法达到目的后,就会做出让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