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828233
编辑推荐
建筑学会推荐用书,标识协会指定用书!全面呈现环境图形与体验图形设计方法,由理论到实践,400组案例深度剖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内外近400组优秀及获奖案例为基础,首次全面阐述了环境图形的4个发展阶段、8种表现形式、11种设计方法、3个设计要素与2个评价尺度,详尽介绍了体验图形设计,并结合众多典型项目解析了环境图形设计和实施流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本书创新性地提出了“三角分析模型”体系,用以提高目标体验,并突出阐述交互体验图形和数字体验图形,使著作所论述的理论性和前瞻性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本书以“三角分析模型”为主线,详细描述了模型中“用户、环境、图形”三个设计要素的构成及运用,并重点探讨了两种设计模式和视觉叙事体验设计思维方式。本书适合大专院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等相关专业教学和从业者、管理者阅读参考。
目 录
前 言
全球化风潮下世界各地的室内外环境日益趋同,带来了环境的改变,又引发了新的问题,同时也创造了机遇,为环境图形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随着全球旅游和移民的兴起,在这个复杂而功能综合的建筑世界中,环境信息及人们的活动更具多样性,建筑必须服务于期望更高的国际化群体。世界发达经济体,正在从创造产品与服务,转变为创造体验。
中国经济已经迅猛发展了40年,已向更有价值的服务型经济转型。近年中国服务业产值,已首次突破GDP的50%。在这个重要的转折点,设计师应该更多地瞻望未来趋势,为近期将要增值的行业与业态而设计。在美国,35岁以下人群中有25%愿意为体验而买单,而非产品或服务!近年来,中国经济正显著转向体验经济,领军企业越来越发现:具有竞争力的领域往往是创造了难以复制的体验。研究表明:购买体验比购买单件产品,能给人们带来更多愉悦感。杰出的公司往往能够围绕环境和产品,创造各种不同的体验,赚取比同行更多的利润。很多体验发生在诸如购物中心、博物馆等实体空间中,因而需要环境图形设计师们的才智,赋予环境各式各样的独特体验,让人们愿意前往。环境图形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大多局限于个体建筑或公共空间。
这些工作综合起来,上升到整个城市层面,就会产生巨大效应,塑造城市品牌是中国通往未来体验经济成功的钥匙。在以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中,哪里有工作,人们就去哪儿。随着中国开始向体验经济转变,人们的居留和游览地,取决于环境质量和景观特色,这两点在创造体验经济财富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的城市旅游业已经发展起来,培育开发和管理了诸如商业经济产业中心、特色街区、当地美食和工艺品、自然历史景点和文化设施等众多旅游资产,这些是吸引中外游客和年轻人的宝贵资源,但仍然落后的是城市品牌和独特个性。试看纽约、巴黎、东京等世界知名城市,都在品牌开发和地标特征创建上投入巨大。
在当今信息时代,让环境图形设计师参与创建城市品牌特征,比以往显得更加重要。从这个意义上看,环境图形设计仅仅作为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的交汇融合是不够的,将其纳入传播学、心理学、建筑学,尤其是品牌设计、体验设计等领域进行研究,是一种必要的补益,也会为专业发展提供更多思路。体验图形设计是环境图形和交互设计的交叉,是对环境图形的巨大提升,必然要超越其传统功能而具有更多的新时代意义。因此,体验图形作为人和环境交互的载体,已经成为都市品牌体验和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目的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要关注建筑环境中图形化信息交流的需求,分析用户特征和运行环境等因素,以及图形系统要达到的功效;其次是要通过形与色及图文配置,从导视、形象营造和展示说明等方面来满足这些需求;再就是要采取策略提升用户目标体验,可以通过交互设计创造互动体验价值,也可以通过视觉叙事营造情境体验,还可以围绕品牌进行创意衍生设计,以便提升品牌体验。这正体现了设计的两个最为时代所期待的属性,一是综合性;二是实现能力。促使人们跨越学科界限重新组织知识和经验,寻找创新点,以实际成果影响社会。
环境图形是连接人和场所的交流系统,从设计到实际应用不仅是从理性到感性的思维进程,还是一个综合管理的过程。这不仅要关照到社会从众心理与大众偏好、文化传承、都市审美、社会性格、地域精神、城市品牌等复杂因素,还是一个多专业交叉协同,既需要时间和经济效率,还需要实现用户目标体验的系统化运作过程。正如格拉塞和特劳斯(Glaser & Strauss)对扎根理论研究法的定义,认为学术研究必须以亲身实践和原始资料为基础,并且不断比较其他成果内容,从经验和行动中建立理论。笔者正是基于他们的专业精神和系统研究的成果,尤其是结合了长期的实践积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设计理论,非常全面而详尽地介绍了环境图形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要素,系统地列举了全球优秀案例,其内容还覆盖了体验图形设计。这与目前国内外同类主题的多以图示介绍案例的专著大为不同,这既是一本理论著作,同时还是具有手册功用的专业著作。于东华大学2018年9月28日冯信群教授, 博士生导师,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美术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美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前言环境图形设计是基于多个学科交叉融合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转向体验经济,由于其在城市和建筑环境中所承担的角色,故受到更多设计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包括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营销和交互设计等。环境图形设计自身领域的研究者则基于自己的专业特长从不同的学科交叉角度进行相关的研究,而且更趋向于以用户体验为目的的研究。
韦恩·亨特(Wayne Hunt)在《Environmental Graphics》(2004年出版)书中提供了包括导视、场所营造和解释性展示设计(Wayfinding、Placemaking和Interpretive Design)等领域的三十多个项目的完整过程,包含了从设计分析、草图概念到最终安装的详细过程。艾丽娜·惠勒(Alina Wheeler)在《品牌识别设计:给整个品牌化团队的重要指南》(Desiging Brand Identity: An Essential Guide for the Whole Branding Team,2003年第一版,2017年第五版)书中通过翻译CEO的愿景而进行研究,阐述形象识别和建立在线品牌的考虑因素,以及用于创建和实施有效品牌标识的五阶段通用流程。克雷格·伯格(Craig M.Berger)、斯科尼克(Lee Skolnick)、洛伦克(Jan Lorenc)在合著《什么是展示设计》(What is Exhibition Design?,2007年出版)书中从零售、博物馆到贸易展览,探索成功设计及其运作方式的因素,并将图形信息应用于这些领域。理查德·普林(Richard Poulin)在《Graphic Design Architecture: A 20th-century History》(2012年出版)书中首次展现和评估了环境图形设计的历史,通过探索过去100年的主要主题事件、技术发展、重要制造商和设计师,研究了排版、图形、符号和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他又在《Archigraphia Redux》(2016年出版)书中,对来自40多个国家的150多位设计师和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了21世纪建筑的环境图形和体验图形的国际调查。多伦多Entro and Gottschalk Ash公司出版了《Cultivating a Design Legacy: The First 50 Years》(2017年出版),概述了Entro & G A公司50年的项目历程,这些风格影响了至今几十年的加拿大环境图形设计。众多的研究成果确实助推了环境图形设计在五十多年中不断发展,然而,现代社会的数字化、智能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又使得环境图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变革。交互体验图形和数字体验图形是对传统环境图形的巨大提升,新的形式将层出不穷。这也意味着我们探索的体验图形设计XGD已成为新的竞技场,蕴育着无数的发展机会。
我国环境图形设计是从导视发展而来,在设计界刚达成专业认识,且在实业界尚未形成产业链和产业规模,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我国新建项目占多数,修复翻新较少,市场对导视需求大;另一方面,国内这方面著作极少,社会共识不足,相关协会成立较少;还有,相关企业大多是从导视设计制作厂商和广告公司发展演变而来;再者,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较少,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刚刚开设这方面的专业课程。近年来,我国各设计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来自不同学科的设计师们认识到市场对环境图形设计的需求,已纷纷开始提供这方面的设计服务。我们基于多年研究、教学、项目设计和管理的经验,结合国内外近400组优秀案例,把多年从业积累付诸本书。希望有助于环境图形设计行业和教学研究的蓬勃发展。本书是我们对所了解的环境图形设计知识的记录,也是我们在实践和研究过程中,与国内外众多用户、专家、设计师、生产商进行多方交流及合作的经验总结。在参与各种环境图形项目和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受到了建设方、合作企业及学校院系的启发和帮助。
本书分为6章,全面阐述了环境图形设计及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第1、第2章讲述了环境图形的发展史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根据业内共识阐明了8种表现形式;第3、第4章对环境图形的设计方法论和设计评价进行了论述,归纳了11种设计方法,详细解析了3个设计要素;第5、第6章介绍了体验图形和设计流程。本书旨在与读者交流一些方法,从而告诉读者在环境图形设计时必须注意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环境图形项目得以有效实施和运作所不可忽视的。本书写作过程中放眼全球,以各国优秀项目为基础,以广大艺术设计院校师生和环境图形行业从业人员为主要读者。本书也可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司从业人员,建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院设计师,政府城建规划和管理人员;建设单位规划管理人员的专业参考书。
作者 于上海徐家汇
2018年9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